古漢常見通假字匯總
?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有人認(rèn)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寫的白字(別字)。
?
分析方法
?
01
字音分析
通假字與本字是同音字或音近字
例如: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與“智”是同音字)
?
02
字形分析
通假字與本字有共同的偏旁、部首
例如: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被”通“披”,其共同的聲旁都是“皮”)
?
03
字義分析
通假字與本字在意義上一般沒有關(guān)系。如果按A字的意思來理解,可能與句子的意思不相符,這時可按B字的意思來理解,如果句子通順,那么就可以考慮B是A的通假字
例如:天下云集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景,理解為景物、景色、情景都說不通,故可以考慮這是通假字?!熬啊蓖ā坝啊?,像影子一樣)
?
常見的通假字
?
1.不:不通“否”
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
2.辟:辟通“避”,躲避
例如: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fēng)雨也??
?
3.惠:惠通“慧”,聰明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
4.爾:爾通“耳”,罷了
例如: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
5.反:反通“返”,返回
例如: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
6.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
例如: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境界危惡,層見錯出
?
7.具:具通“俱”,全、都
例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
8.帖:帖通“貼”,粘貼、張貼
例如:對鏡帖花黃
?
9.說:說通“悅”,喜悅、高興
例如:秦王必說見臣?/?秦伯說,與鄭人盟
?
10.要:要通“邀”,邀請
例如: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張良出,要項伯
?
11.屬:屬通“囑”,囑托
例如:屬予作文以記之
?
12.材:材通“才”,才能
例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
13.亡:亡通“無”,沒有
例如: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
14.食:食通“飼”,飼養(yǎng)
例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
15.倍:倍通“背”,違背、背叛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16.景:景通“影”,影子
例如:贏糧而景從
?
17.女:女通“汝”,你
例如: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18.知:知通“智”,智慧
例如:孰為汝多知乎?/?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
19.被:被通“披”,穿著
例如:同舍生皆被綺繡?/?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
20.曾:曾通“增”,增加
例如:曾益其所不能
?
21.轉(zhuǎn):轉(zhuǎn)通“囀”,婉轉(zhuǎn)
例如: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
?
22.共:共通“供”,供給
例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
23.闕:闕通“缺”,缺口、侵損
例如: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
24.直:直通“只”,只、只是
例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25.厭:厭通“饜”,滿足
例如: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夫晉,何厭之有?
?
26.莫:莫通“暮”,夜晚
例如:至莫夜月明
?
27.少:少通“稍”,稍微
例如:太后之色少解
?
漢碩加油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