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X級影片嗎?——美國電影協(xié)會電影分級制度(下)

歷史背景
越南戰(zhàn)爭 1961-1975
反主流文化運動 1960年代

1945-1963 約翰斯頓時代和“奇跡判決”
開篇先回顧一下上篇匆匆?guī)н^的第2任美國電影協(xié)會(MPAA)主席埃里克·約翰斯頓。
作為老資格的國家商會主席,他致力于向海外推廣美國電影,在影片進出口過程中,他認識到有些被禁止的主題需要放開,同時有些“空子”需要堵上。
更重要的是,1952年美國最高法院在“約瑟夫·伯斯汀(影片發(fā)行商)訴威爾遜案”中裁定紐約州因為“褻瀆神靈”的原因撤銷放映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執(zhí)導的短片《奇跡》違憲,進一步確認了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而不是一項業(yè)務,因此受到《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即對言論自由的保護。

1948《愛情 L'amore》
“毫無疑問,電影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最高法院的意見中寫道。
正如這部短片的標題一樣,這次判決對美國電影業(yè)來說也是一次“奇跡判決”。至此,制作規(guī)范管理局(PCA)對電影的審查力度逐步降低。四年后的1956年,約翰斯頓主持了《海斯法典》自1930年制定以來第一次重大修訂,放松了有關墮胎和使用麻醉品的相關限制。
約翰斯頓在好萊塢和華盛頓之間游刃有余,幫助美國電影協(xié)會度過了逐步開放的二十多年,直至他在任上去世。在約翰斯頓去世三年后,高層們才尋覓到一位杰出的接任者,美國電影在經(jīng)歷了“海斯-布林法典”長達三十余年的桎梏后,終于迎來了新時代。
1966-2004?瓦倫蒂時代

第3任MPAA主席 任期 1966 - 2004
杰克·瓦倫蒂在接任MPAA主席之前是美國第36任總統(tǒng)林登·約翰遜的助理,二戰(zhàn)期間他是一名杰出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戰(zhàn)后又成為一位出色的廣告商,在接觸到約翰遜后開始步入政界,成為其左膀右臂,還出席了肯尼迪總統(tǒng)遇刺后,時任副總統(tǒng)的約翰遜在空軍一號上的宣誓就職儀式。

1966年,瓦倫蒂在環(huán)球影業(yè)公司總裁、被稱為“最后一位傳奇電影大亨”的劉易斯·羅伯特·沃瑟曼的堅持下,征得約翰遜總統(tǒng)的同意,辭去了白宮的職務,成為第3任美國電影協(xié)會主席,并在兩年后主持開發(fā)了這套MPAA電影分級系統(tǒng)。
MPAA電影分級系統(tǒng)用來限制對好萊塢電影的審查,同時為家長提供電影是否適合兒童的信息,瓦倫蒂在他的自傳中表示:“我試圖確保美國電影制作人能夠制作他們想要的電影,而不受自1934年以來生效的《海斯法典》審查制度的鉗制?!边@使得它在激發(fā)電影活力和保護兒童兩方面均有積極意義。
MPAA電影分級系統(tǒng)從1968年誕生到如今經(jīng)歷了5次迭代,最初的系統(tǒng)使用了G、M、R、X四個評級。
G 級:建議一般觀眾觀看。
M 級:建議成熟觀眾觀看,由家長酌情決定。
R 級:16歲以下不得入場,除非有父母或成年監(jiān)護人陪同。
X 級:16歲以下不得入場。
1970到1984年間的前3次迭代均只有4級,其中G、R、X三級一直存在,只是年齡限制由16歲提高到17歲,而M級依次變?yōu)镚P級和PG級,后者沿用至今。
直到20世紀80年代,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奪寶奇兵2》雖然獲得了PG評級,但是其中卻不乏暴力和血腥的鏡頭,因此受到了不少投訴。正如一位有關人士所說:“這類電影雖不能向所有兒童推薦,但是也不能一律拒絕?!庇谑撬蛊柌癖憬ㄗh在PG級和R級之間建立一個中間評級,即PG-13級,至此電影分級制度變成了目前我們看到的五級制。

1984《奪寶奇兵2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值得一提的是X級,這個評級設立之初適用于包含極端暴力、血腥或強烈性暗示等完全不適合兒童觀看的電影,并不指色情片,最著名的兩部X級電影是約翰·施萊辛格的《午夜牛郎》和斯坦利·庫布里克的《發(fā)條橙》。

1969《午夜牛郎 Midnight Cowboy》

1971《發(fā)條橙 A Clockwork Orange》
不過由于X評級未注冊商標,任何人都可以將它應用到他們的電影中,包括色情作品。隨著美國色情電影的合法化(最早可追溯到1969年的紐約州訴費雷拉案),20世紀70年代后,色情片制作者開始給他們的電影標注X級以強調成人內容,有些人甚至開始使用多個X(即XX、XXX等)來給人一種他們的電影比簡單的X 級包含更多色情內容的印象。
這就導致原本X評級的電影被大眾與色情片聯(lián)系在一起,導致在商業(yè)上無法正常運作,這使得一部分電影想法設法避免X評級,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威廉·弗萊德金的《驅魔人》,這部電影堪稱美國恐怖電影的鼻祖,上映之初就引起大批觀眾不適,許多觀眾嘔吐或暈倒,甚至引發(fā)了幾例“電影神經(jīng)癥”。然而這部電影竟然只有R級,這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制作成本極為高昂,以至于高層人士給MPAA施壓,迫使他們降低評級。

1973《驅魔人 The Exorcist》
而另外一部分電影會在未分級之前就上映(因為這項制度不具有強制性,電影可以在沒有分級的情況下放映,盡管大多數(shù)劇院拒絕放映未分級或X級電影),例如約翰·麥克諾頓的《殺手的肖像》和彼得·格林納威的《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我看過后者,這部電影在美術風格上巧奪天工,將華麗與污穢交織在一起,同時情節(jié)設計極為詭異,人物塑造十分扭曲,屬于看一遍就永遠忘不了的“禁片”(在日本確實被列為禁片)百分百是一部X級電影。

1989《廚師、大盜、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 Her Lover》
對此,MPAA在1990年同意使用NC-17評級來代替原來的X評級,MPAA電影分級系統(tǒng)就演變成如今我們看到的這樣。

不僅是美國,現(xiàn)在各國的電影評級中基本都取消了原有的X級,轉而采用更精確的、17、18等數(shù)字評級。
MPAA通常會從“性愛和裸體”、“暴力和血腥”、“褻瀆(臟話)”、“酒精、藥物和吸煙”、“恐怖和緊張的場景”五個方面來對一部電影進行評級,但從未對外公布他們的執(zhí)行標準,甚至也不會告訴制片方需要剪輯哪些特定的場景來更改現(xiàn)有的評級。
最讓制片人頭疼的可能是“褻瀆(臟話)”這一項,他們不得不小心使用“F-word”來避免電影從PG-13級被抬至R級。著名電影《國王的演講》中,影片中患有口吃的英王喬治六世在一次語言治療中大發(fā)雷霆,一連說了12次“F-word”,再加上另外一些不當用語,使這樣一部鼓舞人心的歷史片獲得了MPAA R級的評級,雖然英國方面作為特殊案例降低了這部影片在國內的評級,但MPAA仍拒絕修改。

2010《國王的演講 The King's Speech》
在擔任MPAA主席38年后,瓦倫蒂于2004年宣布卸任,3年后去世。到此為止,有關美國電影協(xié)會電影分級制度就向大家介紹完畢了。
對于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這項制度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它真正解放了電影這項藝術形式,極大豐富了現(xiàn)代人的視聽生活;其次它為美國電影沒落的黃金時代畫上了句號,那么多煊赫一時的世界級導演,那么多流傳百年的經(jīng)典作品,都是在這種教條式的審查下創(chuàng)作和誕生的,如果說黃金時代是一本華麗的書,那么《海斯-布林法典》就是它的扉頁,即使是約瑟夫·布林,也被稱為“美國文化中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同時它又標志著新時代的開始,緊接著就誕生了《逍遙騎士》、《教父》、《飛越瘋人院》等反傳統(tǒng)的前衛(wèi)電影。對于每一位喜愛電影的人來說,這些都是不可不知的背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