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中華上古史(五) 【周初】

2022-03-12 13:10 作者:羲從風媧從云  | 我要投稿

? ? ? 我講的周的歷史分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周朝建立之前的階段,就是從周的先祖后稷到公劉的這段歷史。第二個是周朝建立初期的階段,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時期的歷史。前者主要依據(jù)史記的記載,后者主要依據(jù)《尚書》以及史記的記載。

  

總述:

  周的初代祖先叫做后稷,后稷是帝嚳的兒子。堯舜和夏禹統(tǒng)治時期,后稷被封為掌管農(nóng)業(yè)的官。以周地為封地,周的甲骨文的意思是田埂。正因為后稷掌管農(nóng)業(yè),應(yīng)此他的封地稱為周地。后稷的后裔就被統(tǒng)稱為周人。

  夏朝時期,周人因為得罪了夏朝統(tǒng)治者而被貶,流竄于蠻夷之地,以放羊為生。到了公劉這一代,周人才廢除放羊的產(chǎn)業(yè),重新從事農(nóng)耕,回到華夏文明的軌道上來。

  公劉之后又傳了若干代族長,到了周文王,周武王的時代。因為商朝末代君主紂王昏庸無道,因此周人討伐并滅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推行禮樂制度,分封諸侯,施行宗法制,奠定了華夏古代文明的基礎(chǔ)。

  

  

1.周祖后稷

  書接上回,話說神農(nóng)氏王朝傳承二十二代炎帝,到了末代炎帝姜罔榆這一代,統(tǒng)治衰落,天下大亂。姜罔榆的堂哥蚩尤僭越,自稱炎帝。天下二帝并立,諸侯各自為政,相互兼并。

  姜罔榆看到這樣混亂的局面,決心勉力為政,操練軍事,討伐不服神農(nóng)氏的諸侯,想要興復(fù)祖宗舊業(yè)。神農(nóng)氏的一名家臣,軒轅黃帝,他抓住機會,以炎帝侵略虐待天下諸侯為借口,興兵討伐姜罔榆,在阪泉之野三次大戰(zhàn)炎帝姜罔榆,迫使姜罔榆臣服于自己。

? ? ? 姜罔榆臣服之后,黃帝又以蚩尤僭越,自稱炎帝為借口,出兵討伐蚩尤,在涿鹿之戰(zhàn)中打敗蚩尤。

? ? ? ?黃帝接連降服炎帝和蚩尤兩大勁敵之后,開始收拾其余勢力,其他不服從自己的諸侯。天下凡有不服從的諸侯,黃帝修建公路,開鑿隧道,前去討伐。一旦把對方打服,就離去,馬不停蹄的去討伐下一個叛逆的諸侯。

? ? ? ?由于忙于鎮(zhèn)壓諸侯,無暇管理政事。黃帝就冊封伏羲氏后裔的首領(lǐng)風后做為行政首領(lǐng),代替黃帝管理政事。黃帝自己則帶領(lǐng)名為師兵的親衛(wèi)部隊出征平叛。又設(shè)置了左大監(jiān)和右大監(jiān)兩個特務(wù)機構(gòu),專門負責巡查各國叛亂的情況。一旦哪里有叛亂,黃帝就率領(lǐng)師兵前往鎮(zhèn)壓。

? ? ? 黃帝有24個兒子,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大夫人嫘祖生下的兩個兒子,長子玄囂,次子昌意。黃帝死后,權(quán)利先移交給次子一脈的孫子"帝顓頊"來繼承。"帝顓頊"死后,權(quán)利又讓渡給長子一脈的重孫"帝嚳"來繼承。

? ? ? ? 這位帝嚳不僅個人能力出眾, "帝嚳"的兒子們里面更可謂豪杰輩出,既有以仁君形象出現(xiàn)的"帝堯",也有以庸君形象出現(xiàn)的"帝摯",還有商朝的祖先"契",還有周朝的祖先"后稷"。

? ? ? ?沒錯,圣君堯,庸君摯,商祖契,周祖稷這四個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是這位帝嚳的兒子。

? ? ? ??

? ? ? ?關(guān)于周祖后稷:

? ? ? 周朝的祖先叫做后稷,后稷的父親是黃帝的嫡長重孫帝嚳。后稷的母親則是神農(nóng)氏王朝的一個支系有邰國的公主。歷史上,神農(nóng)氏王朝分封了諸多同姓的諸侯國,比如姜蚩尤的黎國,像周天子告狀導(dǎo)致齊國國君被殺的紀國,他們均是神農(nóng)氏后裔的封國。神農(nóng)的子孫們在炎黃大戰(zhàn)中由于戰(zhàn)敗,而失去了天下的主導(dǎo)權(quán),但他們?nèi)匀蛔鳛橐慌删薮蟮馁F族勢力通過和黃帝家族有權(quán)勢的男子聯(lián)姻的方式發(fā)揮對政治影響力??梢赃@么說,上古時代的統(tǒng)治們,父系全部來源于黃帝,而母系過半來源于神農(nóng)氏。拿滿族的歷史來做一個比喻的話,黃帝就相當于漢人的愛新覺羅,炎帝就相當于漢人的葉赫那拉。

? ? ? ?在這些諸多的神農(nóng)后裔中,就有一支稱為有邰氏,有邰氏有一名女子名姜原,這個女人嫁給了帝嚳做皇后。

? ? ? ?

? ? ? 姜原嫁給帝嚳之后,有一天,她和侍女去原野上玩耍。玩耍中,在原野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人的腳印。調(diào)皮的姜源,就把自己的小腳踩在巨人的大腳印上,想和巨人比比腳的大小。這一踩不要緊,回到家里,月經(jīng)居然立馬不來了,請醫(yī)生一看,原來懷孕了。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下了一個男孩。姜原覺得這個孩子是踩了巨人腳印生的,十分的不吉利,因此對這個孩子百般嫌棄,就把他扔到人跡罕至的狹窄的巷子里,想隨便讓那輛車把他壓死算了。你想街上隨便扔了個小孩,那趕馬拉車的路人也不敢隨便踩啊,就都主動避讓。半天過去了,也沒人踩踏,孩子仍然活的好好的。姜原只得將孩子抱起來,又想著把他扔到森林里,讓狼吃了算了。結(jié)果剛到森林,恰好碰到一群來郊游的人,這個狠心媽她做賊心虛,怕人看見她扔孩子指責她殘忍,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沒敢扔。扔是沒扔,可是姜原的害子之心不死,就又把孩子扔到冰河之上,想讓寒冷的冰塊凍死孩子。結(jié)果剛放到冰面上,周圍的飛鳥看見冰面上放了一只人類幼崽,十分好奇,都聚攏過來用翅膀包裹著這孩子,給他取暖。

? ? ? 姜原看了,覺得十分震驚,她覺得這個孩子一定是有老天爺【昊天上帝】在保佑,就放棄了想扔他的想法,帶回家好生撫養(yǎng)。因為這個小孩一開始是個被屢次三番拋棄的棄子,姜原就給他取了個小名叫做棄,就是拋棄的意思。

? ? ? ??

? ? ? ? 頭腦風暴:為什么姜原扔孩子?

? ? ? 為什么姜原扔小孩,他的丈夫帝嚳既不出來阻止,也不出來表示贊同呢,整個姜原扔孩子的過程中,父親缺位,仿佛這個孩子就沒有父親一樣。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結(jié)合我們前面兩篇講的知識。上古時代,黃帝家族并沒有出嫁的概念,為什么女子不嫁入夫家呢?因為黃帝他要鎮(zhèn)壓各國諸侯,哪里叛亂,就要第一時間奔赴叛亂地點鎮(zhèn)壓,遷移往來無常處。而黃帝的妃子們,也往往是黃帝到什么地方鎮(zhèn)壓,就順便在這個地方娶一個顯貴的女人結(jié)婚生小孩,等過了兩三個月,此地叛亂平定了。其他地方叛亂又起,黃帝就走了,他走的時候,并不會攜帶當?shù)氐睦掀藕⒆右黄鹱?。往往是黃帝自己走了,去新的城市鎮(zhèn)壓叛亂,把老婆孩子就扔在原來的地方,到了新的鎮(zhèn)壓地點,就又再取一個新的老婆,生新的孩子。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五帝時期,黃帝家族大致上都是這樣的一個習俗,女人并不會出嫁到夫家,而是象走婚一樣,黃帝來了,爽利一番,留下種子,然后留下女人在母家獨自撫養(yǎng)孩子。

? ? ?這些擁有黃帝血脈的孩子們雖然從小在幾乎見不到父親的環(huán)境下長大,但是他們所在的城邦都是被黃帝征服的城邦,他們的母親往往是城邦原來最高貴的女子,而父親則是城邦新的征服者,即黃帝家族的族長。所以這些孩子們長大后,就天然的能掌握這個城邦的統(tǒng)治權(quán),又由于他們是黃帝的血脈,所以所以背叛黃帝這個他們素未謀面的父親的可能性很小。通過這種四處播種的方式,黃帝家族就能很好的加強帝國統(tǒng)治,把原來通過昊天上帝信仰松散聯(lián)合在一起的城邦,通過血緣和家族的聯(lián)系團結(jié)成緊密的整體。

? ? ? 這也就是為什么黃帝的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明明是同父的兄弟,卻一個是四川人,一個是江西人的原因。他們兩人雖然是同一個父親,但兄弟兩從小是由四川,江西兩地不同的母家撫養(yǎng)長大的。


? ? ? ?這個姜原的情況也是同理,姜原也是因為帝嚳鎮(zhèn)壓征服有邰國后,被迫或者自愿的成為了帝嚳的妻子。【帝嚳征服有邰國,是作為黃帝征服炎帝后,黃帝家族料理神農(nóng)氏殘余勢力的斗爭】姜原生棄的時候,很可能帝嚳就根本不在姜原身邊,也管不了姜原扔不扔孩子的事情。

? ? ? ?

? ? ? ?而且,整個這件事情也有一個很吊詭的地方,那就是姜原編造的腳踩巨人腳印的謊言。從姜原編出來腳踩大人跡的神話,以及姜原扔孩子的這兩件事情結(jié)合來看。真實的情況可能是以下兩種之一。

? ? ? ?1.姜原他是心甘情愿的嫁給帝嚳的,但是帝嚳走后,姜原和另外一個男的發(fā)生了關(guān)系,并生下了孩子??墒怯雄且呀?jīng)被帝嚳征服的國家,這個作為帝嚳綠帽證明的孩子,很可能會引起帝嚳對有邰國的鎮(zhèn)壓和屠殺,因此姜原就編造了一個大人腳印的神話,掩蓋這個孩子不是帝嚳的孩子的真相,并且還屢次試圖謀殺這個孩子,以消滅出軌的罪證。

? ? ? ?2.姜原是被迫嫁給帝嚳的,可能帝嚳娶姜原是采用暴力逼迫的方式。姜原并不承認和帝嚳的婚姻,姜原心不甘情不愿得生下了這個帝嚳的孩子,于是編造了大人腳印的神話欺騙自己,并且屢次三番想要謀殺這個孽種。只是后世歷史學家并不知道這件事情,他就把帝嚳娶姜原,和大人腳印這兩件分別從黃帝部落和有邰國的立場講的事情,融合到了一起,給人造成了一種好像姜原是自愿的,這樣的錯覺。


? ? ? 還有一點要交代一下,關(guān)于姜原是帝嚳皇后的事情。這里顯然是被周人修改涂抹過了。因為直到周朝實行宗法制,區(qū)分大宗小宗后,才有嫡庶尊卑的區(qū)別。黃帝時代哪有什么嫡庶尊卑,又哪里有什么皇后和妃子的區(qū)別。姜原是周朝祖先后稷的母親,也相當于周人的老祖母,為了給老祖母貼金,史書上才給他杜撰了一個帝嚳元妃(也就是皇后的意思)的名號。實際上,這個姜原極大的可能,和帝嚳的眾多其他女人并沒有區(qū)別,或許帝嚳甚至都記不得自己曾經(jīng)睡過這樣一個叫做姜原的女人。



2.棄封后稷

? ? ? ?這個男孩棄,稍微長大一點,就顯示出和其他小孩的不同。當其他小孩還在撒尿和泥的時候,棄就十分熱衷于研究植物。喜歡種種黃豆,小米啥的作為游戲。那個年代的中國,雖然有農(nóng)業(yè)了,但還處于一種狩獵和農(nóng)耕夾雜的過渡時代。農(nóng)業(yè)在當時來說,堪稱是一種游走在時代的前列線上的尖端科技。因此,對于一個心智未成熟的小孩來說,這么小就主動的熱衷于研究種地,確實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那感覺就和一個小學生熱衷于黑客技術(shù)差不多。

? ? ? ?等這個棄長成大人之后,就對農(nóng)業(yè)十分有研究了,他知道分辨土地的種類,知道什么地適合種什么,怎么種讓莊稼的產(chǎn)量更高。有邰國的百姓們,都把棄的理論用到實際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大大的增加了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

? ? ? 很快,這個棄的名聲就傳到了當時的統(tǒng)治者帝堯的耳朵里。這個帝堯他本是棄同父異母,而且素未謀面的親哥哥。堯聽說了有邰國"畝產(chǎn)千斤"的奇跡,就宣召棄,封他做農(nóng)師這個官職,讓他把自己的一套理論推廣到黃帝家族征服的所有諸侯國。果然,棄擔任農(nóng)師后,各地糧食大量增產(chǎn),帝堯熱情的贊美棄說:"棄,黎民始饑,爾后稷播時百穀"。啥意思呢,就是堯贊美棄,說"原來老百姓都吃不飽肚子,自從你棄來了以后,推廣種植一百種谷物,老百姓都吃飽了。"

? ? ? ?堯為了表彰棄的功勞,正式冊封他為有邰國的君主?!攫⒈緛砭褪怯雄鳎朔瑑苑庀喈斢谑堑玫近S帝家族嫡系的蓋戳認證了】。賜其姓姬【黃帝一脈姓姬,有邰國一脈姓姜,后稷本來跟母姓姓姜。帝堯賜棄姓姬,表示官方蓋戳,承認棄擁有的黃帝血統(tǒng)。】同時加封后稷稱號。前面說過了,后和王,帝,這三個字是同義詞,是統(tǒng)治者,行政領(lǐng)袖的意思。稷是一種谷物,一般認為是稻米。后稷這個稱號拿現(xiàn)代話說,就是"水稻王"。因此,你可以把后稷理解為上古的袁隆平。

? ? ? ?后稷擔任農(nóng)師后,權(quán)利不斷更迭,堯傳位給舜,舜傳位給禹。大禹治水,后稷也繼續(xù)以農(nóng)師的身份為大禹服務(wù)。

? ? ? ?大禹死后,禹的兒子啟繼承帝位,建立夏朝,開啟家天下的政治傳統(tǒng)。而后稷不久也死了,后稷死后,把有邰國君主,農(nóng)師的職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姬不窋。

? ? ??姬不窋在夏朝擔任農(nóng)師時期,夏朝的開國皇帝啟也死了,傳位給兒子太康。夏后太康喜歡打獵喝酒,不務(wù)正業(yè)。一次太康外出打獵,他手下的一個諸侯后羿乘著太康外出,率領(lǐng)軍隊占領(lǐng)了夏朝的國都。

? ? ? 太康打獵回來,一看老家被人占領(lǐng)了,徹底傻眼。他在城下叫門,要求后羿開門,放自己進去,后羿不但不開門,還放箭驅(qū)逐太康。狼狽的太康只能流竄而逃。太康的五個弟弟在汭水河邊哭訴哥哥太康沉迷游戲,敗國敗家,導(dǎo)致夏的政權(quán)拱手讓給他人,悲痛的寫下哀怨的《五子之歌》。

? ?? 另一方面,后羿占領(lǐng)夏朝國都后,不敢自己稱帝,就扶植了太康的一個弟弟中康做傀儡皇帝。后羿篡位之后,天下諸侯都不服后羿。比如在遙遠的南方,有羲氏,和氏兩個家族,這兩個家族,他們是伏羲的后裔,世代傳承伏羲星相的家學,在神農(nóng)氏,黃帝,帝嚳,顓頊,堯舜禹夏朝的時代,作為一方諸侯的同時,還歷代擔任觀測星象和制定歷法的官職。羲和不服后羿,后羿就派遣大將軍胤,以羲氏,和氏二族沉迷喝酒,導(dǎo)致觀測星象不準為借口,討伐羲氏,和氏。并寫下《胤征》這一戰(zhàn)前宣言。

? ? ?中康死后,后羿又扶植中康的兒子相做傀儡皇帝。哪知道,這個相還沒當皇帝幾天,后羿的部下寒濁就發(fā)動叛亂,誅殺了后羿,并且廢除了傀儡皇帝相,滅亡夏朝,自己稱帝。建立寒朝。

? ? 直到太康的遺腹子少康在國外起兵討伐寒朝,并滅亡寒朝,重新建立夏朝為止。寒朝一共存在了23年。

? ??

? ? ?? 而姬不窋則是這一連串后羿代夏的歷史動蕩的見證人。當后羿驅(qū)逐夏太康,扶植傀儡皇帝中康的時候,姬不窋就擔任農(nóng)師職位。由于政治動蕩,姬不窋被后羿清洗,被迫逃出夏朝國都,然而有邰國也已經(jīng)回不去了。姬不窋只能丟棄官職,率領(lǐng)有邰族人逃亡于夷狄之間。

? ?

?? ? 姬不窋死后,傳位給兒子姬鞠,由姬鞠擔任有邰一族的新族長。由于蠻夷之地,不適合種糧食,姬鞠在位期間,有邰族人就入鄉(xiāng)隨俗,和蠻夷一起放羊為業(yè)。?

? ?

? ? ?? 姬鞠死后,姬鞠的兒子公劉繼承族長之位【本名姬劉,尊稱為公,故稱公劉】。公劉想著祖宗傳下來的農(nóng)業(yè)知識不能丟。可是草原上土地貧瘠,氣候寒冷,不適合種莊稼。為了復(fù)興農(nóng)業(yè),公劉決定率領(lǐng)族人搬家,他四處尋找適合種地的地方,最終他渡過渭河,找了肥沃的土地,又重回農(nóng)耕。農(nóng)業(yè)讓有邰一族又逐漸富裕起來,周圍的其他民族見到有邰人富裕,都主動跑來加入有邰部落。甚至連吟游詩人也主動寫詩歌頌公劉。

? ??

? ? ??公劉死后,過了不久,由于原始低劣的耕種技術(shù),肥沃的土地被有邰國人種得貧瘠了。不得不轉(zhuǎn)移都城。公劉的兒子姬慶節(jié)就又遷都到豳【bin】地。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陜西咸陽附近。

? ? ??

? ? ? ? 慶節(jié)死后,又傳了皇仆,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立,公叔祖類7代族長【這里的族長名單主要依據(jù)史記記載,史記這里明顯缺漏,從慶節(jié)到公叔祖類最起碼要有20多代族長才合理,不然和不上從夏到商漫漫700多年的歷史跨度。史記之所以只記載了7代,很可能是原始的周人族譜有所缺漏了,導(dǎo)致了司馬遷只記載了七代?!?/p>

 


3.古公亶父

? ? ? 公叔祖類【本名姬類】死后,他的兒子古公亶父繼位。這個古公亶父就是周文王的爺爺,是周朝歷史上比較重要的一個祖先。實際上古公亶父真名叫姬亶。古公是周朝尊敬祖先而加的敬稱,意思是古老的老公公。父通甫,在古代是對有德行的美男子的尊稱。

? ? ? ?古公亶父繼承了父親遺產(chǎn),擔任豳城的城主。由于農(nóng)業(yè)的科技加持,豳地富裕,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唯一要操心的是位于豳地北方的游牧民族薰育戎狄,這個薰育戎狄,每當草原上爆發(fā)草荒或者牛瘟,羊瘟,就會面臨家畜大量死亡的局面,這種情況一旦發(fā)生,草原上的人就會面臨即將餓死的慘烈局面。

? ? ? ?為了解決這種危機,薰育戎狄就經(jīng)常南下打劫富有的豳地,劫掠豳城人的糧食和寶物。為了避免人口被殺害,每次薰育戎狄前來打劫,古公亶父就雙手送上糧食財物,避免和薰育戎狄爆發(fā)直接沖突。每次薰育戎狄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 ? ? 直到有一天,薰育王覺得,每次糧食吃完,就又要走好幾十里地來打劫,整得和討飯一樣,太沒面子了。于是他拍使節(jié)通知古公亶父,要求古公亶父馬上獻上土地肥沃,適合種地的豳地,并且把他善于農(nóng)耕的技術(shù)人才交給薰育王,讓古公亶父自己馬上滾蛋。他薰育王要派遣大軍來接管豳地。

? ? ? ?豳地的老百姓,本來就倍受薰育欺壓,聽到薰育要接管豳地的消息,這下百姓徹底怒了。反倒是古公亶父出來勸老百姓"你們這些老百姓,之所以推選君王,也無非是因為君王作為公仆,為百姓服務(wù),讓你們得利益。如今薰育前來討伐,并不是屠村來的,而只是想要這里的土地和百姓。原來我們也年年給薰育上貢,如今歸屬薰育,也不過是上供罷了,唯一的區(qū)別就是我不再做你們的君主了。倘若你們這些老百姓為了想讓我做君主,貿(mào)然和薰育開打,導(dǎo)致百姓死的死,傷的傷,這我是絕對不忍心的。"

? ? ? 豳地的老百姓十分憤怒,聽不進古公亶父的勸告,堅決要和薰育拼了。古公亶父無奈的說,與其與薰育打仗,死傷慘重,不如我們逃離這里吧,老百姓是最可貴的,肥沃的土地沒了不防再找。

? ? ? 于是古公亶父驅(qū)逐了薰育的使者,乘著薰育王還沒發(fā)飆,帶著武器,大兵壓境之前。古公亶父就攜帶著家鄉(xiāng)父老星象扛著家伙事,翻過梁山棄村而逃。一路跋山涉水,最終到達岐山腳下。


? ? ?? 來到岐山腳下,古公亶父心想,原來之所以被薰育欺壓,是因為豳地周圍沒有城墻和箭臺可以進行守城戰(zhàn),豳地像個沒有防備的大農(nóng)村。因為富而不強,所以才受到欺壓。來到岐山下,痛定思痛,開啟新生活,古公亶父決定下令嚴厲打擊蠻夷習俗。并且在岐山下恢復(fù)中原傳統(tǒng)武備,修建城郭房屋,搭建防守的箭樓,嚴格的防備游牧民族入侵。并且設(shè)立中央官制,設(shè)置五種官職管理位于岐山下的新都城。



4.太伯奔吳

? ? ? 古公亶父在岐山下建立新都,沒事就和老婆van游戲。于是生下三個孩子,老大叫做太伯,老二叫做虞仲,老三叫做季歷。

老三季歷的兒子就是周文王姬昌,姬昌從小就聰明睿智。古公亶父認為姬昌賢能,就想傳位給老三季歷,可是又擔心大兒子和二兒子反對。

? ? ? 這件事情傳到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虞仲耳中,為了讓老爹打消顧慮,兩人主動離家出走到吳越地區(qū)開辟新的疆土。明確自己不參與繼承人位置的爭奪。攜帶少量軍隊出走的太伯和虞仲在吳地建立吳國稱吳王。史稱太伯奔吳。吳地原本有王,吳地會稽是夏禹處斬防風氏的地方,夏后少康曾經(jīng)將自己的一個兒子冊封于吳地會稽。太伯奔吳,使得兩大統(tǒng)治集團相互遭遇?!咀詈蟮降资窍纳倏岛笠岷蛥翘狭髁?,還是吳太伯消滅了夏少康后裔,不得而知。史書無載?!?/p>

? ? ? ?總之,太伯和仲雍兄弟二人靠軍隊征服吳越土著居民,在吳地建立起了統(tǒng)治。吳太伯無子,傳位于弟弟仲雍。由于吳越和西岐距離十分遙遠,兩人就和周室斷了聯(lián)系。


? ? ? 直到周武王推翻殷商后,武王非常掛念走失的太伯和仲雍兩位叔公,就派人去尋訪,終于在吳地找到,此時太伯和仲雍早就已經(jīng)去世了,吳王已經(jīng)傳到第六代姬周章,論輩分是周武王的侄孫。武王就冊封姬周章為吳王【雖然姬周章本來就是吳王,這個冊封并不是給與土地,僅僅表示一種認親,一種官方蓋戳行為】。由于中原和吳地交通不便,武王又十分掛念親戚,希望天天能見到,就讓吳王把自己的弟弟虞仲送到中原。武王冊封虞仲為虞侯,建立虞國。【沒錯,就是唇亡齒寒,假道伐虢里面的那個虞國】。虞國和吳國的血脈都出自仲雍一系,可是命運卻截然不同,虞國近于周室,身處華夏,通曉禮樂教化,卻淪為小國,被不斷蹂躪。而吳國在武王認親之后,再一次和中原斷了聯(lián)系,此后的吳王一代代的蠻夷化,吳越本土化,融入?yún)窃酵了?,斷發(fā)紋身,黑齒雕題,不與中國同,然而卻在春秋時期,一躍成為大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 ? ? ?和日本的關(guān)系:

? ? ??按照中國晉書和資治通鑒前編的記載:"日本又云吳太伯之后,蓋吳亡其支庶入海為",日本國乃是少康和吳太伯的后裔。謂指倭人乃吳人東渡以成之民。

? ? ? 具體渡來的時間和批次不一定,包括少康后裔和吳太伯大戰(zhàn)之后逃到日本去的,也包括越國滅吳之后,逃亡到日本的吳王夫差后裔。這些記載也可以和日本的記載相互印證。比如《新撰姓氏錄》中記載"松野,吳王夫差之后,此吳人來我之始也"。按照古事記記載,神武天皇乃是從海外的常世國渡來日本日向國的,那么這個常世國極有可能指的是吳地。此外吳國歷史上的公子光,即吳王闔閭,為什么公子光叫做吳王闔閭呢,極為有可能闔閭是日語光【hikari】的漢字轉(zhuǎn)寫,這個詞可能是吳日同源詞。?

? ? ? ? 日本太伯后裔說,由中國首先記載。中世時期的日本學者受到中國文獻的影響被動接受這一觀點。江戶時代理學家林羅山就曾經(jīng)做出過神武天皇乃是第六代吳王東渡的六世孫的這樣的觀點論述,試圖將中國記載和日本神話相融合。但由于江戶時代武士階級中興起的民族主義思潮,林羅山的這一行為受到幕府當局的警告。此后這一觀點逐漸在日本式微。


5.文王囚羑里

? ? ? 由于老大太伯和老二仲雍逃到吳國去了,老三季歷順理成章的繼位,過了沒多久,季歷死了。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周文王姬昌。不過姬昌活著的時候,并不叫做周文王,周文王是后人給他追封的稱號。他活著的時候,因為他是商朝都城西邊的一個強大的諸侯,所以大家稱他為西伯,民間俗稱為西伯侯姬昌。姬昌禮賢下士,所以很多賢臣和人才,都爭著去投奔姬昌。比如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流。


? ? ? 這時候,有一個諸侯國,叫做崇國,這個崇國他是商朝的同盟國,是商朝最親密的爪牙。崇國的君主崇侯,名字叫做虎。這個崇侯虎就向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說姬昌的壞話,他說:"這個姬昌積德行善,招聘人才,志向遠大,恐怕對商朝不利,不如趁早除掉他。"


? ? ? 紂王聽了崇侯虎的意見,于是就派人把姬昌抓起來關(guān)到了羑里這個地方。


? ? ? 姬昌的臣子閎夭之流就很著急,四處搜集美女,珍寶,又賄賂紂王身邊的一個叫做費仲的嬖臣,讓他把這些珍寶和美女送給紂王,求紂王能夠放了姬昌。

? ? ? 紂王見到這些禮物,很高興的說"要放姬昌,美女就夠了,何必送這么多東西"。于是紂王不僅放了姬昌,還賜給姬昌象征昊天上帝征伐權(quán)利的斧鉞作為還禮。

? ? ? 這種斧鉞是模擬昊天上帝周圍的星象的一種禮器,他代表的是昊天上帝或者天子征伐四方諸侯的權(quán)利。應(yīng)此它不是一種實用的兵器,而是宮廷中使用的一種祭祀禮器,這種禮器是一種長柄的小斧頭,柄很長一直拖到地上。一直到宋代宮廷里,還有流傳這種禮器,傳說中,當年燭影斧聲事件中,宋太宗殺害宋太祖時,所使用的就是這種長柄斧的禮器。

? ??? 姬昌為了感謝紂王賞賜斧鉞,還獻上洛西的土地送給紂王。


6.虞芮斷決

? ? ? 因為姬昌多行善事,在周圍的四方諸侯中逐漸有了名氣。四方諸侯有相互爭吵,不能決定的事情,就去姬昌哪里,讓姬昌當調(diào)解人,進行仲裁。

? ? ? 有一天,虞國和芮國發(fā)生了沖突,就去找周文王判斷誰是誰非。

? ? ? 【這個虞國不是太伯奔吳里的虞國,而是上古的虞國,周人滅掉了古虞國,封仲雍后裔建立了新虞國】

? ? ? 結(jié)果一到周國,發(fā)現(xiàn)周國的百姓,種地的,兩個人的土地之間都讓出一壟來,互相謙讓對方,連老百姓都習俗謙讓。兩國的人說"我們兩國為了利益相互爭斗,這是周人所鄙視的行為,我們何必去找姬昌自取其辱呢"于是兩國之人相互謙讓一番就散去了。

? ? ? 這個事情傳播出去,大家都贊美姬昌的德行,認為周或許繼承了天命。

? ? ? ?

7.祖伊報聞

? ? ? 周文王從羑里被放出來,回到岐山后,養(yǎng)精蓄銳,增加兵力。有一年,周文王接連討伐犬戎,密須【伏羲的后裔,商朝的屬國,負責觀測星象,在東蒙山祭祀伏羲。和論語里《

季氏將伐顓臾》提到的顓臾國是兄弟國家,同為伏羲后裔】,耆國【就是黎國,是商朝的屬國,蚩尤的后裔】。完成三殺,三次討伐的接連勝利,標志著周國崛起為西方的一大軍事力量。

? ? ? 其中黎國是商朝安插在西邊的重要盟友,商朝和黎國的關(guān)系,就好比是美國和日本的關(guān)系,是商朝用來鎮(zhèn)壓西方軍事勢力的一個重要旗子,也是商朝軍事布防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


? ? ? 商朝的官僚祖伊,觀察到周人的軍事崛起,于是實際考察后,寫下《西伯戡黎》一文,報告給商紂王,希望紂王能夠?qū)χ艿尼绕鸺右跃琛?/p>

? ? ?? 結(jié)果紂王說"天下的權(quán)柄,都有昊天上帝的任命,天命在我大商這邊,周就算他打贏了三個小國,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天命在我這邊。"【原文: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

? ? ? 具體的原始情節(jié)記載于尚書中,讓我們還原一下當時的場景。


? ? ? ?話說,這個祖伊聽到西伯侯姬昌打敗黎國的消息,就報告給商紂王說"西伯侯打敗了黎國,結(jié)合最近負責占卜的人發(fā)來的報告,最近用龜甲占卜的結(jié)果,沒有一次是吉利的。這并不是因為歷代先祖不在昊天上帝面前給大王您說好話,而是因為大王您沉迷酒色,導(dǎo)致天下的百姓都想著要商朝滅亡,昊天上帝的天命恐怕要不歸屬您了。"

? ? ? 紂王回答說"我不是正做著君主嗎?這就代表昊天上帝的天命現(xiàn)在還是在我這邊的,姬昌能翻起什么浪。"

? ? ? 祖伊哀嘆著說"您沉迷酒色,懶于政事,這些昊天上帝都看在眼里,怎么可能還把天命眷6顧給您呢"。

? ? ? ??

? ? ? ?為什么自己的盟國黎國被周朝滅掉了,商紂王能夠氣都不吭一聲呢?這可真不是一般的蠢貨能做出來的事情。按照尚書西伯堪黎一篇的記載,給我們造成了好像紂王貪圖享樂,不理政事,對盟國的滅亡漠不關(guān)心的印象。其實我覺得這段記載多半是周人為了強化紂王的昏君形象,合理化周朝的臣弒君行為做得故意丑化。因為這樣的行為真不是一般的傻子能做出來的。個人覺得紂王對黎國的滅亡坐視不理的唯一合理的原因是,當時的商國內(nèi)部正在忙于殘酷的內(nèi)部斗爭,沒有精力空出手來支援盟國。




8.盟津觀兵【泰誓】

? ?? ?紂王對祖伊的勸說絲毫不放心上。姬昌就更放心的大膽的開展軍事擴張,第二年,討伐了邘國,第三年又討伐了崇國,殺了當年誣陷自己的崇侯虎。第三年,為了鞏固打下來的地盤,姬昌修建了一個新的都城豐都,姬昌也把自己的大本營從岐山搬到了豐都。周國的崛起,讓大家認為周文王可能要接續(xù)天命,同時期的詩人寫了很多歌頌周文王的詩歌,這些詩歌都被收錄在《詩經(jīng)》的大雅,小雅和周頌這些章節(jié)中,有機會我可以拿出來介紹一下。

? ? ? 周文王遷都豐都后不久就去世了。傳位給周武王姬發(fā)。周武王以弟弟周公旦作為輔佐,姜太公呂尚為師傅,召公,畢公為左右效命的人。


? ? ? 周武王在位第九年,他決定嘗試伐商。武王首先在畢國這個地方祭祀周文王。然后率領(lǐng)軍隊一路向東,到達孟津這個地方進行閱兵儀式。一路上,武王押著一輛車,車上裝著周文王的牌位。武王自稱太子姬發(fā),秉承周文王的遺志討伐商朝。他向士兵訓(xùn)話說:"大家肅靜,聽我講話,我沒有什么能力,都是仰賴父親給我留下大量有能力的大臣,我受到先代的恩惠。這次討伐,賞是賞,罰是罰,各人按照功勞受賞賜。"

? ? ? 武王講完話,閱兵結(jié)束,準備在孟津渡口坐船渡過黃河去滅商。姜太公呂尚發(fā)下號令"你們這些兵丁們聽好了,給你們船只渡過黃河和去伐紂王,誰渡河遲到的,殺無赦。"

? ? ? 武王坐著船渡過黃河,船行到一半,突然有一條白色的魚從黃河水中跳出來,跳到周武王的船上。武王把這條魚烤了祭天。

? ? ? 等武王渡過黃河后,突然天上有一條大火柱,從上而下直沖黃河旁的王屋山,等火柱到達王屋山頂,有散成無數(shù)火紅色的烏鴉飛去。【火烏】。

? ? ? 當時,聽聞到武王要伐紂,八百諸侯【虛指】都不期而至的云集于王屋山附近,想要支援武王伐紂。大家都勸說武王"伐紂就在今天,可以動手了"。

? ? ? 但是周武王說:"不行,天命所在還不明確。不可以貿(mào)然動手"。于是撤軍回家。


9.抱樂饸周

? ? ?? 周文王積德行善,贏得了四方諸侯的尊重,所以武王伐紂也要頂著文王的名號,說是依據(jù)文王的意思需要伐紂。

? ? ? 我們知道,古代人極為迷信天命和昊天上帝這一套信仰,商朝是慣用周邊部落的俘虜做活人祭祀,來通過賄賂人鬼和昊天上帝達成溝通的,這是商朝的特色。因此天下苦大商久矣。周邊的其他國家和部落的人民,沒少被商人抓過去祭祀了。在傳說中,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就是被紂王做成肉醬逼迫文王吃下的。但是,昊天上帝的信仰是由來已久的,是從伏羲女蝸時代之前就存在的歷史傳統(tǒng),外加昊天上帝的信仰和星象,歷法,農(nóng)業(yè)高度相關(guān),是上古黑科技,并不能被輕易的質(zhì)疑。所以當時的人雖然苦大商久矣,但并不會懷疑昊天上帝這套信仰。所以他們說的是大商的天命要被改換,而不是直接質(zhì)疑天命這個東西的存在性。他們認為昊天上帝并沒有錯,錯是錯在秉承天命的大商王朝用錯誤的方式來祭祀昊天上帝。所以大家都想要改換商的天命。

? ? ? 而周文王作為一個被紂王抓了又放,死里逃生的幸運兒,外加他伐犬戎,密須,黎國【前者是蠻夷,后兩者是華夏中商國的屬國,是為虎作倀的狗腿子】的英雄行為,竟然意外的并沒有受到紂王的反撲。因此自從虞芮斷絕之后,大家都默認文王是最有希望推翻商朝的天選之子。而詩人也開始造勢說,文王秉持天命。

? ?? ?然而,文王并沒有開始伐紂,就go die了。武王沒什么名氣,所以他伐紂一定說自己是秉持文王遺志在伐紂。那個時候的人是迷信的,他們害怕違逆昊天上帝,所以盟津觀兵事件中,在目睹了天降異象后,武王不知道昊天上帝降這個天象是想表達什么,是天命在商,還是天命在周。因此他決定再等等,他要找一個更合適的時機才能伐商。


? ? ?而這個時機,一等就是兩年。在這兩年內(nèi),紂王繼續(xù)作死,囚比干【紂王的叔叔】,逐箕子【紂王的弟弟】。比干和箕子都是紂王的親戚,是商朝貴族,紂王的親戚,本來是紂王要團結(jié)的對象。但紂王囚比干,逐箕子。這就代表商朝貴族內(nèi)部開始內(nèi)斗,政權(quán)開始瓦解。然而這些商國的內(nèi)部斗爭,它都只是物理條件。武王還需要一個神學上的借口,才能不虧心的伐紂,完成倒換大商的天命。這個借口,就是需要有人證明,昊天上帝的天命確實已經(jīng)不在大商,而轉(zhuǎn)移到大周去了。


? ? ?這個借口,很快就有人給武王送上了。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商朝內(nèi)部的貴族微子【紂王的哥哥】,看到紂王上臺后,殘酷的內(nèi)部斗爭,囚比干,逐箕子等行為。這令微子十分心寒。他就向商朝的太師和少師兩位大人談心。


? ? 這個太師和少師是商朝掌管青銅鐘之類的祭祀禮器的官職,是負責直接向昊天上帝溝通的大祭司。微子問太師和少師說"兩位老先生阿,今上誅殺兄弟親族,沉迷酒色,導(dǎo)致國內(nèi)法律廢弛,罪犯也沒人抓。商國內(nèi)部都民怨沸騰,殷商恐怕要滅亡。這樣誅殺親族搞下去,早晚有一天,搞到我頭上,你們說我是逃跑呢,還是留下來留在商地等死。求您教教我"。


? ? ? 兩位老先生回答說"自從今上上位后,法律廢弛,神殿上的祭品被人偷了,告到王前,王說無罪。王的親衛(wèi)隊不去抓外面的俘虜來祭祀先祖,反而四處逮捕殺戮殷商的平民。按照這樣下去,殷商滅亡是早晚的事情,到時候你我都要做俘虜,被殺了祭天,我可不想落得這個下場。當年王子比干和箕子也來問過我相同的問題,我叫他們逃,他們不聽,最終一個被殺,一個被關(guān)押在監(jiān)獄。如今我話放在這里,不管你聽不聽,反正我倆是要走了。"



? ? ??于是兩位老先生抱著祭祀昊天上帝的樂器,逃到了周國原文史記寫的是抱,但是結(jié)合考古,青銅禮器這么大,恐怕是用抬的,但這也反應(yīng)了商國國都當時有多么混亂,城門連門禁都沒有,兩個國師號召一堆人抬這這么大的國之重器跑了,居然都沒人管】。

? ?

? ? 周武王看到太師疵,少師僵抱著樂器來投降,一拍大腿,天命來了,時機已經(jīng)成熟,可以伐紂了。因為在古代來說,音樂并不是用來享樂的,而是用來祭祀昊天上帝,樂器用來娛神的禮器,象征昊天上帝的權(quán)威。太師,少師主動出奔周國,在天下人看來,就是天命轉(zhuǎn)移的物證。




? ? ? ?注釋:結(jié)合我【中華上古史-商朝】一文。你們看過這個文章應(yīng)此知道。商朝是一個通過把外族的俘虜殺害之后,活人祭祀給死去的祖先,通過祖先和昊天上帝進行對話的一個恐怖政權(quán)。雖然史書的記載,把商干的破事,一盆子屎都扣在紂王頭上,好像只有紂王是暴君。但實際上結(jié)合考古來看,對于外族來說,不僅紂王,甚至所謂的商朝賢君商湯,武丁,包括比干,箕子,微子這些所謂的賢臣。他們都是沾滿了其他部落血液,進行活人祭祀的不折不扣的暴君。


? ? ? 周圍的其他諸侯國,包括周國,都是作為商人祭祀祖先的人牲的供給國,包括周人,也沒少貢獻人牲給商人使用。文王的兒子伯邑考變成肉醬的傳說就是這段殘酷歷史的縮影。只有像密須,黎國這樣的商朝盟國才能避免被人牲祭祀。


? ? ? 因此八方諸侯苦大商久矣,但是在武力上他們打不過大商。在輿論上,他們有昊天上帝這個神學武器。正因為大商的殘暴,八方諸侯才會聚集在文王周圍,給他造勢,安排詩人給文王寫詩歌,說他具有天命。


? ? ? 然而大商不是這么容易推翻了。直到紂王的上臺這個局面才改變。紂王可以說是商朝的特朗普。我們知道結(jié)合考古,商朝的歷代君王,雖然對待其他部落的人特別殘忍,但是他們對待商國的自己人,是十分友好的,商國還是通過血緣關(guān)系結(jié)合起來的宗教迷信國度,社會關(guān)系都是通過親族劃分,對父對母都看得很重。所以雖然在外族看來商湯是暴君,但對于商人自己來說,商湯毫無疑問是一個友愛善良的賢君。

? ? ? 但是紂王上臺就不同了,首先他不進行活人祭祀,但是他這個不進行并不是因為他對其他部落的人特別友好,純粹因為他懶,不想祭祀。他使用私刑折磨罪犯俘虜?shù)臅r候,可開心了。紂王不理政,導(dǎo)致國內(nèi)法律松弛,很多祭祀的祭品被偷了,告到紂王面前,紂王是完全不管的。那這樣首先就得罪了商朝內(nèi)部的祭祀貴族。第二個他任用底層人士,這個他任用底層人士,并不是因為他提拔人才不看出身啊,而是因為這些人比較符合他的脾氣,和他玩的開。實際上確實一些沒啥能力的酒囊飯袋。與此相反的,他提拔底層人的同時,還肅清自己的兄弟,叔叔。比如比干,箕子,微子之流。雖然這些人也是殘酷殺人祭祀的大祭司,但是他們畢竟是相當有能力的人,只要這些人在,商國不至于滅亡。更何況,商朝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十分依賴親族關(guān)系的,親族關(guān)系是商朝統(tǒng)治的基本盤,這個和后世封建王朝不同。紂王不團結(jié)比干這些人,等于自己拆了自己的墻。正因為紂王的一系列騷操作,導(dǎo)致紂王不僅被外族的人唾棄,連本族內(nèi)也眾叛親離。再比如密須國,黎國,這兩個是協(xié)同商朝鎮(zhèn)壓八方諸侯,沾滿鮮血的狗腿子。但對于商朝來說,這兩個國家是難得的友邦??墒俏耐醴ダ鑷?/span>的時候,紂王就看著友邦黎國的滅亡,而不為所動。

? ? ? 商朝的頂層貴族和八方諸侯,原來是鎮(zhèn)壓和被鎮(zhèn)壓的關(guān)系,但由于紂王的騷操作,這兩個本來互相對抗的群體,聯(lián)合到了一起,共同進行伐紂倒商的操作。于是牧野一戰(zhàn),紂王的倒臺是毫無懸念的。


?? ? ?紂王倒臺后,那些幫助周王伐商的的商朝舊貴族,就面臨一個何去何從的問題。因為以前他們就是實行對其他部落的人進行活人祭祀的殘忍劊子手,雙手沾滿鮮血。但是周朝并沒有立馬清算他們,而是分封他們?yōu)橹T侯。雖然不予追究,周朝人對商人還是十分憤怒的,他們毀了很多商人祭祀祖先的祭祀坑來泄憤【依據(jù)考古,這一點也毀了不少考古資料】

? ? ? 以前商祭祀人鬼的那套血腥宗教必須要改革,周公旦確立了禮樂制度來規(guī)范祭祀,不使用活人祭祀,而使用豬羊牛三牲來祭天【記載于禮記,一直流傳到今天的農(nóng)村】。對待昊天上帝信仰,他們選擇的是改革性的繼承,否定商人祭祀人鬼的活人祭祀制度。

? ?? ?而對待歷史,他們沒有改寫商人歌頌商湯為明君的記載,因為如果從周人的角度出發(fā),把商朝的列祖描述為暴君,就無法解釋為什么一個暴君可以獲得天命了。因此,所有的屎盆子都讓紂王一個人擔了。


10.牧野之戰(zhàn)前奏【泰誓】

? ? ? 商朝接連囚禁比干,箕子。太師少師崩逃周朝,這向周朝釋放了一個訊息,即商王朝內(nèi)部貴族已經(jīng)分崩離析,祭司階層都已經(jīng)拋棄商朝,商的內(nèi)部矛盾達到頂峰。


? ? ? 在這種情況下,當年11月,周武王通信傳告西方諸侯,說商朝有重罪,見棄于昊天上帝,不可以不討伐。于是駕駛戰(zhàn)車三百量,精銳部隊三千人,帶甲步兵四萬五千人,再度跨越盟津,東征商朝。


? ? ? 諸侯又一次不約而同的群集于盟津。周武王當著諸侯的面宣讀寫好的泰誓,歷數(shù)商紂王的罪狀,要求諸侯跟隨自己一起討伐紂王,替天行道。其罪如下:


1.紂王聽信婦人的話,背棄昊天上帝,毀壞商朝列祖?zhèn)飨聛淼臍v法。

2.紂王聽信婦人的話,殘害自己的兄弟叔族【指囚禁箕子,比干】。

3.紂王聽信婦人的話,背棄商朝列祖?zhèn)飨聛淼囊魳?,變亂正音,擅自變更曲調(diào)?!具@是暗指商朝太師,少師出逃周朝的事情。古代認為音樂是用來搭配祭祀天帝的,不是用來娛樂的,所以變亂正音是重罪】。


? ? ? 請注意,這里面對于商人活人祭祀絲毫未提,因為當時沒有民本思想?;钊思漓胧潜划敃r的文化所允許的。反而像變亂歷法,變亂音樂這種在現(xiàn)在人看來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才是重罪。


11.牧野之戰(zhàn)間奏【牧誓】

  來年第二月,周武王的軍隊到達了商朝的邊界牧野。周武王又向協(xié)同伐紂的羌國【神農(nóng)后裔的一支】,蜀國【蜀山氏后裔】,庸國【庸成氏后裔,領(lǐng)土此時是商國的一部分,反叛了商國,投降姬周】,彭國【彭祖后裔】,微國【商朝嫡系,微子啟的封國】,濮國【蠻夷濮人的國家】,即俗稱的牧野八與國,向他們發(fā)表了壯大士氣的戰(zhàn)前宣言《牧誓》。在這一宣言里,周武王再次重審商紂王的種種罪行,并號召諸侯不要害怕,要勇敢作戰(zhàn),后退者斬。發(fā)表牧誓時的場景是這樣的。


?

? ? ? 當時周武王左手持黃鉞,右手持白旄。其中黃鉞代表神權(quán),白旄代表軍隊的指揮權(quán),相當于軍旗。

? ? ? 鉞是指長柄斧,柄的長度和長矛,方天畫戟差不多。鉞并不是一種實戰(zhàn)的兵器,而是一種祭祀用的禮器,代表昊天上帝賜予的殺人的權(quán)柄。依據(jù)《禮記王制》的記載,上古時期,天子可以下賜四種神器給諸侯,代表給予諸侯四種權(quán)利。這四種神器分別是:賜樂以柷鼗 ? 賜征以弓矢 ?賜殺以斧鉞 ?賜鬯以圭瓚。

?


柷鼗即撥浪鼓,天子賜予撥浪鼓代表授予音樂的權(quán)利,古代音樂多用于娛神和祭祀祖先,賜予撥浪鼓也就代表著下賜祭祀的神權(quán)。

弓失指弓箭,下賜弓箭就代表授予打仗征討的權(quán)利。值得注意的是,弓和弧在古文里都指代弓,但是弓和弧是不一樣的,弓指反曲弓,弧指直拉弓。

斧鉞就是指長柄斧,長柄斧代表著殺死罪人的審判權(quán)。

鬯指酒,下賜圭玉就代表下下賜釀酒權(quán)。

? ? ??

? ? ? ?周武王向諸侯發(fā)話:諸位遠道而來辛苦了,我下屬的國君,司馬,司空,千夫長,百夫長。以及前來助戰(zhàn)的神農(nóng)氏羌國,蜀山氏蜀國,庸成氏庸國,彭祖的彭國,微子啟微國,濮國的各位友軍們,拿起你們的武器,跟我一起宣誓(巴拉巴拉,一通指責紂王的罪行),紂王罪大惡極,如今老天爺降下懲罰,諸位要跟著我努力奮戰(zhàn),不要害怕,不過前進一步兩步三四步,就可以滅亡商紂。諸位到了商國郊外,不要殺害商人投降的或者潰逃士兵。各位努力奮戰(zhàn),不努力前進的,小心你自己的性命?!竟糯卸杰?,在我軍后部負責痛擊我軍,像敢鴨子上架一樣,用刀劍對準我軍驅(qū)趕前面的兵士前進,萬一我軍有惜命的逃兵,督軍就負責斬殺后退的逃兵。因此在戰(zhàn)場上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前進的生還幾率比后退要大。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我軍如果集體崩潰,所有人都往后潰逃,那這樣后部負責痛擊我軍的我軍督軍就鎮(zhèn)不住場子了,演變成我軍和我軍督軍的廝殺。周武王說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如果因為膽怯而后退,小心督軍,沒有你好果汁吃?!?/p>


? ? ? 紂王為了應(yīng)對,也拍了70萬大軍來對抗周武王。武王這邊本身只有戰(zhàn)車三百量,精銳3000人,帶甲兵士4萬人。武王派遣戰(zhàn)車部隊在紂王的兵士中間左右趨馳砍殺。紂王的部隊本來就不是正規(guī)軍,是臨時抽來的壯丁。這場景就好像鬧市區(qū)里來進了3000輛橫沖直撞的大奔,人群四散逃離。

? ? ? ?紂王的軍隊為了躲避戰(zhàn)車的沖撞,開始倒戈潰逃。紂王的70大部隊崩潰,集體要向后方逃跑,紂王的督戰(zhàn)隊斬殺逃兵砍到手軟都鎮(zhèn)不住,商王督戰(zhàn)的部隊的陣姓,很快就被逃兵沖破了。

? ? ? 紂王一看大勢已去,登上鹿臺,俯瞰兵敗如山倒的局面,絕望之中,把自己的財寶衣服都穿到身上,自焚而死。

? ? ? 武王一看商紂王軍隊潰逃,揮動白色軍旗,指揮軍隊停戰(zhàn)。一同參與武王伐紂的諸侯都來到武王的大營中向武王作揖恭喜,武王也禮貌的作揖還禮。


12大功告成【武成】

? ? ?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武王率領(lǐng)著其他諸侯大搖大擺的走進已經(jīng)解除武裝的商人都城。商國的百姓馴服的低著頭站在郊外,迎接著勝利者武王,等待武王對他們的處置。

? ? ? 武王進入都城一言不發(fā),讓群臣和商國的百姓解釋剛剛在郊外發(fā)生的戰(zhàn)斗:"這是老天降下的懲罰。"言外之意,錯不在周,錯在于商,你們商人要對此處沖突負全責,要深刻的反省自己。商國百姓也不予辯解,只是默默地集體叩拜武王表示服從。武王不敢當此大禮,也回拜商國百姓還禮。

? ? ? 武王的車架馳入商朝的露臺,在露臺上,見到了紂王烤的的八分熟的尸體。武王遣人拿來弓箭,對著紂王的尸體連射三發(fā)箭。又拿著劍劈坎紂王的尸體?!疚渫跷耆枋w的行動,不光是出于家族恩怨的泄憤,同時也是一個弱者在心里上克服對強者恐懼的一種宣誓】。


? ? ? 最后,武王又拿來代表昊天上帝的權(quán)威的黃鉞,劈坎商紂王的脖子,把頭砍下來?!疽呀?jīng)熟了,應(yīng)該是比較好砍的】。把紂王的頭顱懸掛在軍旗上,馳回軍中示眾?!局赃@么做,是要讓將士們放下懸著的心,告訴他們強大的敵人真的已經(jīng)死了,他們真的勝利了】。


13.凡爾賽宮德皇加冕? 受天明命

? ? ? 整個商帝國已經(jīng)完完全全的躺在了周武王的身下?,F(xiàn)在他需要一個加冕儀式來正式確認他對帝國的統(tǒng)治。


? ? ? 在軍中展覽紂王頭顱的第二天,武王修整商朝國都的主干道,修繕商朝的祖廟和王宮,以為自己的稱王儀式做準備。這一切都準備好后,風光的稱王儀式就開始了。

? ? ? 武王車隊以穿著華麗的,持有罕旗的衛(wèi)兵開道,引導(dǎo)著武王的車架正式進入商王宮。周公旦舉著象征上帝權(quán)威的黃鉞,畢公舉著小鉞,一左一右護衛(wèi)著武王。散宜生、太顛、閎夭等人持槍弄棒的護衛(wèi)著武王。在軍士的團團保衛(wèi)下,在商王宮中舉行登基儀式。巫師尹佚宣讀偽造的昊天上帝詔書說:"商的末代皇帝紂王,殘暴不仁,不祭祀神靈,他的惡心已經(jīng)被老天爺我知曉了。因此我決定革除商朝的天命。授予武王" ?周武王上前叩拜代表昊天上帝的巫師,說道:"我依據(jù)您的天命進行天罰,如今商紂已經(jīng)被殺死,我謹慎的接受您的任命"。

? ? ? 從此,周的爵位正式由伯晉升為王,替代了商朝對天下的統(tǒng)治。

??

14.其余事項

武王在登基之后,在商都又干了這些事情。

1.對商國剩余勢力的處分:

? ? ? 把商都,交還給商紂王的兒子武庚録父,讓他在商國仍然祭祀自己的先祖,不斷了香火。因為武王原本就是為了討伐商紂王這個罪人而來的,如果順勢把商國吞并了,于道理上不合。

? ? ? 可是他又不放心把權(quán)利仍然交還給商人,于是派遣自己的弟弟管叔鮮和蔡叔度作為商國的宰相輔佐武庚祿父。名為輔佐,實際上是監(jiān)視。

? ? ? 此外還把商國核心領(lǐng)土一分為四,分為東邊的衛(wèi)國,北邊的邶國,西邊的墉國和中間的殷國。衛(wèi),邶,鏞三國分別分封給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這三個國家的國君稱為三監(jiān),主要的作用是負責監(jiān)視武庚祿父的殷國。


2.對前商正義人士的平反。

。商容,賢臣,曾經(jīng)多次勸諫紂王不被采納而被廢黜,作為政治犯流亡海外。武王為了表彰他,派人修繕商容家所在的街道。

?;?/span>,商朝宗室,也因為勸諫紂王被作為政治犯鎮(zhèn)壓在監(jiān)獄,武王拍人把箕子放了出來。客客氣氣的把箕子作為座上賓,向他請教治理經(jīng)驗,箕子就把夏朝時期流傳下來的統(tǒng)治法則《洪范五行》傳授給了周武王。周武王又問箕子商朝之所以滅亡的原因,箕子作為商朝宗室,恥于回答這個問題。

武王本來想要冊封箕子做諸侯,且箕子不用行君臣之禮,和周室以其平之禮相待?;訍u于受周室的分封,于是回到自己原來的封地箕國,攜帶箕國的軍隊東逃朝鮮半島。彼時的東北朝鮮一代,是貊人的聚集區(qū),這里存在一個統(tǒng)治者叫做檀君王儉,箕子驅(qū)逐了蠻夷的檀君王儉,在朝鮮建立統(tǒng)治,帶入中原王朝的先進文化。

。比干,商朝宗室,紂王的叔叔,因為勸諫紂王被殺害。周武王派遣閎夭去祭祀了比干,還給比干的墳?zāi)辜恿艘晦逋?,以加固比干之墓?/p>


3.對商朝財寶的處理

? ? ? ?商紂王死后,商朝國都內(nèi)就下了巨額的財寶。周武王對這些財寶分別處理。對于鉅橋糧倉里的糧食,鹿臺里藏的貨幣,武王派南宮括開倉放糧,發(fā)錢,用來賑濟窮人和奴隸。這么做一來可以吸引民心,增加商人百姓對周室的好感度,另外一方面,這些糧食留著可能會成為武庚祿父將來叛亂的軍糧,軍費,所以要提前發(fā)掉。

? ? ? 而對于商王宮里的禮器,鼎,祭祀玉器,珍玩等財寶,則全部充公。后來又和前來助戰(zhàn)的牧誓八國,比如蜀國,濮國等地的諸侯瓜分了這些財寶。作為他們參戰(zhàn)的好處。


15.大封諸侯

武王在奪取天下之后,施行分封制。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給周的宗室,功臣,以及上古賢王的后裔,賜予他們公侯伯子男五等不一的爵位,讓他們在封地上建立邦國。

建國之初,分封的主要的幾個大的諸侯如下:

1.宗室類:

召公封燕:武王改封自己的弟弟召公姬奭到薊地,建立燕國。召公在西岐還有一塊小的封地叫做召國,此次分封加封了更大的封國燕國。

。管叔封衛(wèi):武王的三弟姬鮮,原本封于管國,人稱管叔鮮。伐紂勝利后,分裂商國為殷,衛(wèi),庸,邶四個國家,封姬鮮兼任衛(wèi)國國君,成為三監(jiān)之一,負責監(jiān)視殷商余孽。周公旦攝政時期,管叔姬鮮因為疑心周公篡權(quán),發(fā)動叛亂,最終被鎮(zhèn)壓。管國被移除,衛(wèi)國被改封給周成王的弟弟姬封。姬封史稱衛(wèi)康叔。

。蔡叔封邶:武王的五弟姬度,蔡國國君。伐紂勝利后,又兼任邶國國君,負責監(jiān)視殷商余孽。后來伙同武庚祿父發(fā)動反對周公的叛亂,邶國被移除。本人被流放,蔡國仍然保留,爵位由蔡叔度的兒子繼承。

周公封魯:武王的弟弟姬旦,分封于魯國為國君。

2.功臣類

呂尚封齊:姜尚,神農(nóng)氏后裔。本呂國人,呂國乃神農(nóng)氏后裔的封國,位于山東。呂國人以國為姓,故姜尚又稱呂尚。呂尚封于齊地。

3.上古賢王后裔

。封帝舜后裔建立陳國,封大禹后裔建立杞國。


分封圖



什么是分封?

? ? ? 對于分封制,很多人誤解,誤以為分封就是皇帝委派一個國王,到了地方當時就能上任。這實際上是不對的。

? ? ? 周王分封的很多的土地,其實在分封的當時并不屬于周的勢力范圍。所謂的分封,其實就是給你一支軍隊,委任你一個地方??墒沁@地方本來就有一些土著的部落或者國家,需要你動用軍隊自己去清除,消滅才能建立國家。周王封歸封,至于這個國能不能建立起來,那就看個人的造化了。比方講呂尚被分封于齊地,可是呂尚的齊地并不屬于周室,本土有一支叫做萊夷的土人,呂尚必須要帶著部隊消滅萊夷,才能在當?shù)仨樌R國。

? ? ? ?說白了,分封制并不是國王在給功臣發(fā)獎品,分封制只是一套分兵虐菜的軍事占領(lǐng)機制。各個諸侯王帶著周室的兵,達到各個地方消滅當?shù)氐耐林头絿?,建立統(tǒng)治的過程。至于誰去滅那個國,那是周室早就分配好的,你封于齊,我封于魯。各諸侯王各自去滅各自地盤上的土著,建立國家,互不干擾。這樣就不會發(fā)生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亂象。

? ? ? ?? 正因為如此,上古包括周初才會產(chǎn)生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什么現(xiàn)象呢,就比如將吳王周章,他本來就世世代代是吳地的王,為什么周武王還要多此一舉的把吳王周章封于吳呢?把周章自己的土地賞賜給周章自己?其實,這種給一個國家原來的國王分封的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官方蓋戳的行為,代表這個國家是受到周室承認的國家,是分封體制內(nèi)的國家,周室的軍隊不會征伐這個國家。

? ? ? ?其他沒有像吳國一樣受到冊封承認的方國就倒霉了,人家本來在自己的國家生活了數(shù)百上千年,突然大軍壓境,來人號稱周天子已經(jīng)把這塊土地封給某某侯,要建立某某國了,于是這些方國土著就被周室分封出去的擴張大軍被迫滅國了。



16.武王不寐,武王有廖

周武王在商都做完這些事情之后,就率領(lǐng)著自己的軍隊,回到周國?;氐街車?,周武王登上豳城旁邊的高山,東望商都,整天唉聲嘆氣,翻來覆去睡不著。周公姬旦就跑去問哥哥武王為什么睡不著。武王說:"我想到我出生前六十年來,天下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我才能走機會推翻殷商,可是商朝初建立的時候,上天也賜予他們360賢人,卻仍舊走向滅亡,我就怕我這個大周也不長遠阿。"周公旦面對武王的擔憂,獻上了以上幾條計策。

1.實行德治,教化百姓。

2.在洛陽建都。

3.削減武備,裁減常規(guī)軍,縱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虛。干戈,振兵釋旅。


不久后,周武王重病,當時天下還沒有平定。群臣非常驚恐,使用甲骨向上天卜問。周公旦親自祭祀先祖,把寫給先祖的書信放在金箱子里,焚燒寄送給上天,大概得意思就是周朝現(xiàn)在需要武王,如果列祖列宗一定要帶走一個人去伺候死去的文王的話,那就帶走我吧。

周公的祈禱沒有得到效果,不久后,周武王就去世了。


16.周公輔政和禮樂制度

武王去世后,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由周公姬旦輔政【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17.三監(jiān)之亂

管叔和蔡叔懷疑周公篡奪周室,就裹挾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發(fā)動三監(jiān)之亂。周公出兵討伐,平定三監(jiān)之亂。

平定三監(jiān)之亂后,周公把三監(jiān)的國家,即邶庸衛(wèi)三國合并為衛(wèi)國,給成王的弟弟衛(wèi)康叔管理。殺武庚祿父,取消殷國,改立商朝微子啟繼承商的祭祀,封于宋國。


中華上古史(五) 【周初】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平定县| 民勤县| 镇远县| 昆山市| 开远市| 神木县| 建昌县| 丰城市| 凤山县| 金门县| 恩施市| 黔西县| 阿克苏市| 平邑县| 三亚市| 宕昌县| 富川| 兰坪| 连南| 收藏| 佛冈县| 稻城县| 和龙市| 江阴市| 东台市| 青岛市| 灵璧县| 罗源县| 同江市| 巴里| 厦门市| 资兴市| 蚌埠市| 如东县| 沭阳县| 梨树县| 清远市| 四会市| 嘉定区| 阿克苏市| 永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