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SOL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與應用-燃料電池和鋰離子電池
專題一:“COMSOL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與應用-燃料電池”大綱
COMSOL仿真基礎
1、COMSOL軟件基本操作
1.1?創(chuàng)建模型一般步驟
1.2?幾何創(chuàng)建方法
1.3 網(wǎng)格劃分技巧
1.4 方程及邊界設置
2、后處理
??2.1 數(shù)據(jù)集創(chuàng)建
??2.2 衍生量的計算
??2.3 結果圖的繪制
實例操作:肋片散熱模型
COMSOL燃料電池仿真
3、燃料電池仿真
3.1 燃料電池開路電壓計算
3.2?燃料電池三種極化損失
4、多孔電極有效擴散系數(shù)構建
4.1?多孔電極構建方法
4.2?曲率與孔隙率關系
4.3?塵氣模型實現(xiàn)方法
實例操作:多孔電極模型、塵氣輸運模型
5、從簡到真的建模方法
5.1?只考慮氣體輸運
5.2 添加導電過程
5.3 添加電化學過程
5.4 添加退化過程
實例操作:紐扣電池模型
6、連接體研究分析
6.1?燃料電池活化設置方法
6.2?傳質-導電-電化學多場耦合方法
6.3?接觸電阻、氧死區(qū)處理方法
6.4?連接體優(yōu)化與設計
實例操作:連接體優(yōu)化模型、新型連接體模型?
7、直接碳燃料電池性能研究
7.1 Boudouard反應設置
7.2?熱源設置方法
7.3?傳質-導電-電化學-熱多場耦合方法
7.4?性能分析
實例操作:直接碳燃料電池模型
8、應力分析
8.1?力學邊界設置
8.2?損傷幾率求解
8.3?殘余應力分析?8.4?熱應力分析
實例操作:微管應力模型
9、COMSOL鋰電池仿真分析
9.1?鋰電池活化極化方法
9.2?電化學-熱耦合方法
實例操作:鋰電池熱管理模型



專題二:“COMSOL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與應用-鋰離子電池”大綱
第 一 天
1. COMSOL 仿真基礎
1.1 數(shù)值仿真基本要素及其在 COMSOL 中的對應
1.1.1 模型參數(shù)與變量
1.1.2 物理場添加及電解條件設置
1.1.3 模型構建與網(wǎng)格劃分
1.1.4 求解器類型與設置
1.1.5 后處理及數(shù)據(jù)分析
1.2 COMSOL 中鋰離子電池接口 ????
1.2.1 電池基本物理過程及控制方程
1.2.2 常用電池邊界條件及初始條件
1.2.3 常用電池電極材料參數(shù)設置
2.?鋰離子電池 P2D 模型
2.1 P2D 模型的理解與分析
2.2 COMSOL 中電池 P2D 模型構建
2.2.1 模型參數(shù)輸入
2.2.2 模型構建及模型材料設置
2.2.3 電池物理方程及參數(shù)設置
2.2.4 網(wǎng)格劃分與求解器設置
2.3 電池典型充放電過程仿真及后處理技巧
第 二 天
3. 鋰離子電池電化學-熱耦合模型
3.1 P2D 電化學模型與電池熱模型耦合
3.2 鋰離子電池集總參數(shù)模型及其與電池熱模型耦合
3.3 兩種電池電化學-熱耦合模型的區(qū)別及應用場景
3.4 圓柱形或方形鋰離子電池建模及仿真演示 (二選一)?
4. 鋰離子電池衰退模型及仿真
4.1 COMSOL 中電池充放電循環(huán)仿真
4.1.1 電池充放電循環(huán)邊界條件設置
4.1.2 電池加速衰退設置
4.1.3 電池充放電循環(huán)仿真后處理技巧
4.2 鋰離子電池常見衰退現(xiàn)象及其數(shù)學描述
4.2.1 負極 SEI 膜增厚過程仿真
4.2.2 活性鋰損失計算
4.3 鋰離子電池衰退模型構建及仿真演示
第 三 天
5.?動力電池熱管理技術及數(shù)值仿真
5.1 熱管理技術簡述
5.2 動力電池風冷及模型構建
5.2.1 空氣流動過程仿真及常用物理接口介紹
5.2.2 鋰離子電池-空氣流動耦合模型構建
5.2.3 典型工況電池空冷模型構建及仿真
5.3 動力電池液冷及模型構建
5.3.1 液氣流動過程仿真及常用物理接口介紹
5.3.2 鋰離子電池-冷卻液流動耦合模型構建
5.3.3 典型工況電池液冷模型構建及仿真演示
?





聯(lián)系方式:745729222(qq)宋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