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000年繪畫史——歷代名家:五代后梁·關仝
關仝(約907-960年),字號不詳,京兆長安(陜西西安)人。五代時期杰出畫家,與荊浩、董源、巨然并稱“四大山水畫家”。

?
荊浩的追隨者,活躍于五代末及宋初,他刻苦認真地揣摩鉆研荊浩的藝術,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最后終于青出于藍勝于藍。他多描繪關陜一帶山水,寫景繪形更為概括提煉,筆簡氣壯,景少意長,予人以深刻印象。關仝善畫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景色,使人看后如身臨其境。
關仝(約907-960間),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五代后梁畫家。一作關同、關穜。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xiàn)出關陜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與李成、范寬形成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三個主要流派,并與荊浩、董源、巨然并稱五代、北宋間四大山水畫家。

?
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關仝在山水畫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荊浩的格局,而顯露出自己獨具的風貌,被稱之為關家山水。他的畫風樸素,形象鮮明突出,簡括動人,被譽為“筆愈簡而氣愈壯,景愈少而意愈長”。關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村山驛的生活景物,能使觀者如身臨其境,“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論者謂其晚年成就,較之荊浩更能青出于藍,是荊浩畫派的有力繼承者,與荊浩并稱為荊關。關仝傳世作品有《山溪待渡圖》及《關山行旅圖》等。
《山溪待渡圖》描繪大山下水濱有人待渡,畫中大山矗立,石質堅凝,氣象壯
偉荒寒,與宋人論述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關)仝能一筆而成”(《五代名畫補遺》)的風貌相似?!蛾P山行旅圖》畫深秋季節(jié)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簡括有力,景物高深,虛突富有變化,穿插各種人物活動,使畫面更富生活氣息。

?
藝術風格
《宣和畫譜》著錄御府藏畫中有其《秋山圖》《江山漁艇圖》《春山蕭寺圖》等94件。傳世作品有《山豀待渡圖》及《關山行旅圖》等?!渡截H待渡圖》描繪大山下水濱有人待渡,畫中大山矗立,石質堅凝,氣象壯偉荒寒,與宋人論述關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窮谷,卓爾峭拔者,(關)仝能一筆而成”(《五代名畫補遺》)的風貌相似?!蛾P山行旅圖》畫深秋季節(jié)荒山中的野店行旅,勾皴簡括有力,景物高深,虛實富有變化,穿插各種人物活動,使畫面更富生活氣息。關仝不善畫人物,畫中人物多請胡翼代為繪制。胡翼,字鵬云,五代畫家,主要活動于后梁之際,善畫佛道人物,也能畫樓臺車馬,亦精于摹古。
關仝的畫風對當時及后世均有很大影響。北宋著名畫家郭忠恕,早年就師事關仝,不僅氣勢宏偉,其筆法也不落俗套。此外,關仝的弟子還有王士元、劉永、王端等。王士元是汝南宛丘人,古人說他無一筆無來處,畫精微,只是缺乏深山大谷煙霞之氣。劉永是開封人,曾習諸家山水,一日見到關仝的畫,大為感嘆:“此乃得名至藝者乎?向所謂登泰山而小魯?!庇谑菍7P氏,果然登堂入室。王端字子正,山東人。山水得關氏之要,曾在大相國寺畫過壁畫,又善寫肖像,宋真宗很欣賞他。劉永、王端皆有四時山水傳于宋世。元代無錫畫家倪云林,本屬江南山水畫派,但也從關畫中吸收了皴筆橫豎交接、層層相疊的畫法,并將關畫的中鋒為主改為側鋒為主,成為一種新的皴法——折帶皴,用于表現(xiàn)太湖沿岸的坡石,從而完成了倪氏的典型風格特征。
?
人物稱號
北宋人將他與李成、范寬并列為“三家鼎峙”,具有很大影響。
藝術特色
工畫山水,早年師荊浩,刻意力學,晚年有出藍之譽。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市山驛,使其見者悠然如在灞橋風雪中,不復有市朝抗塵走俗之狀。筆法簡勁,氣勢極壯,石體堅凝,山峰峭拔,雜樹豐茂,有枝無干,時稱“關家山水”,與荊浩并稱“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