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3歷史人物維基翻譯(128):克羅地亞國王彼得.克雷希米爾四世
克羅地亞國王彼得.克雷希米爾四世
Peter Kre?imir IV of Croatia
彼得.克雷希米爾四世,綽號“偉大者”(the Great)(克羅地亞語:Petar Kre?imir IV. Veliki),是1059年至1074年或1075年去世期間的克羅地亞與達爾馬提亞國王(King of Dalmatia and Croatia)。他是特爾皮米諾維奇王朝(Trpimirovi? dynasty)克雷希米諾維奇一系(Kre?imirovi?)的最后一位統(tǒng)治者。


頭銜:克羅地亞與達爾馬提亞國王
統(tǒng)治時間:1058年至1074年或1075年
加冕時間:1059年
前任:克羅地亞國王斯蒂芬一世(Stephen I)
繼任:德米特里烏斯.茲沃尼米爾(Demetrius Zvonimir)
去世日期:1074年或1075年
安葬地點:索林的圣斯蒂芬教堂(Church of St. Stephen, Solin)
家族:特爾皮米諾維奇王朝
父親:克羅地亞國王斯蒂芬一世
母親:西塞拉.奧爾賽羅(Hicela Orseolo)
宗教:天主教

在彼得.克雷希米爾四世的統(tǒng)治下,克羅地亞王國達到了領土上的頂峰,使他獲得了綽號“偉大者”,這在克羅地亞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彼得.克雷希米爾四世的居城是寧城(Nin)和比奧格勒莫魯(Biograd na Moru),而希貝尼克(?ibenik)城內(nèi)建立了他的一座雕像,這座城市也被稱作“克雷希米爾之城”(克羅地亞語:Kre?imirov grad),因為他普遍被認為是希貝尼克的建立者。
生平
早年生涯
彼得.克雷希米爾四世是克羅地亞國王斯蒂芬一世與威尼斯總督彼得羅二世.奧爾賽羅的女兒西塞拉所生的兩個兒子之一。
1058年斯蒂芬一世去世,克雷希米爾四世繼承了父親的王位并在次年加冕。我們不知道他加冕的地點在哪,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可能在比奧格勒莫魯。
最初克雷希米爾四世繼續(xù)著他父親的政策,但教宗尼各老二世(Pope Nicholas II)馬上在1059年和1060年給他寫信,請求他將克羅地亞教會改革為羅馬禮(Roman rite)。這對1054年教會大分裂(Great Schism of 1054)后的教廷來說十分重要,教宗在巴爾干半島需要一個盟友。1060年教宗特使梅納迪烏斯(Mainardius)來到了克羅地亞,克雷希米爾與克羅地亞的上層貴族決定支持教宗與羅馬教廷。
然而低層的貴族與農(nóng)民對改革的態(tài)度卻差得多??肆_地亞的神職人員與東羅馬的東正教禮(Byzantine orientalism)保持一致,包括留長胡子與結婚。況且,克羅地亞的神職人員使用傳統(tǒng)的古教會斯拉夫語(Old Church Slavonic)(格拉戈里字母Glagolitic),而教宗要求他們使用拉丁語。這導致僧侶們發(fā)起了叛亂,叛亂的領導者是一位叫武克(Vuk)(烏爾夫斯Ulfus)的牧師,他被記載是剛到克羅地亞王國的。武克待在羅馬期間將克羅地亞人的禮物和請求提交給教宗,但是教宗告知他沒有克羅地亞國王和斯普利特(Split)教座允許他是不會答應任何請求的。他們在1063年抗議使用羅馬法與禁欲,但在1064年的一次會議上,在克雷希米爾四世的支持下這些僧侶被宣布為異端并遭到了絕罰。克雷希米爾四世強硬地鎮(zhèn)壓反對者并強行推行羅馬禮,這是為了將達爾馬提亞人完全整合到克羅地亞王國中。這樣他就能用達爾馬提亞人去平衡封建階層日益增長的權力。在克雷希米爾四世統(tǒng)治后,封建制度以及永久性地進入到了克羅地亞的社會中,達爾馬提亞也永遠地與克羅地亞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城市的收入進一步加強了克雷希米爾四世的力量,他開始促進更多城市的發(fā)展,例如比奧格勒莫魯,寧城,希貝尼克,卡林(Karin),以及斯克拉?。⊿kradin)。他還建設了許多修道院,比如在奧格勒莫魯?shù)氖┫凑呤ゼs翰本篤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 of St John the Evangelist)(1060年)和圣托馬斯本篤修道院(Benedictine monastery of St Thomas)(1066年左右),并贈予了教會很多土地。1066年,克雷希米爾四世給扎達爾(Zadar)新建的圣瑪麗修道院(monastery of St. Mary )發(fā)布了文件,該修道院的建立者與第一任女院長叫奇卡(?ika),她是克雷希米爾四世的表妹。圣瑪麗教堂是扎達爾城內(nèi)最古老的克羅地亞古跡,這里也成為了改革的先鋒。同年,克雷希米爾四世授予自己的侄子斯蒂芬(二世)(Stephen)克羅地亞公爵的頭銜,將他指定為共治者與繼承人。
1067年,克羅地亞王國北部受到了卡尼奧拉藩侯烏爾里克一世(Ulric I, Margrave of Carniola)的入侵,他占領了部分克瓦內(nèi)爾灣(Kvarner Gulf)與伊斯特拉半島(Istria)東岸,即“達爾馬提亞藩侯領”。由于克雷希米爾四世此時正注重于達爾馬提亞的宗教改革,這里最終被他的斯拉沃尼亞班(Ban of Slavonia)德米特里烏斯.茲沃尼米爾奪回。
領地政策

在克雷希米爾四世統(tǒng)治期間,高級頭銜“班”首次開始分化,許多新的班頭銜出現(xiàn)在了1067年的記載中。這段時期斯拉沃尼亞巴納特(banate of Slavonia)從克羅地亞班中分化出來,這時這個頭銜由克雷希米爾四世的繼任者德米特里烏斯.茲沃尼米爾所擁有。希貝尼克城在克雷希米爾四世統(tǒng)治期間的1066年被首次提及,在一段時間內(nèi)是他的居城,因此現(xiàn)今也稱希貝尼克為“克雷希米爾之城”。
1069年,克雷希米爾四世將寧城附近的馬翁島(Maun)贈予給扎達爾的圣克什埃文(monastery of St. Kr?evan)修道院,為了感謝“在上帝的恩賜下王國的海陸擴張”(quia Deus omnipotens terra marique nostrum prolungavit regnum)。在他現(xiàn)存的文件中,克雷希米爾四世還是指出那是“在我們的達爾馬提亞海上的我們的島嶼”(nostram propriam insulam in nostro Dalmatico mari sitam, que vocatur Mauni)。
1070年,有傳言說克雷希米爾四世謀殺了他的弟弟克羅地亞班戈伊斯拉夫(Gojslav)。這個流言流傳到了國外,教宗亞歷山大二世(Pope Alexander II)派了一位特使前往克羅地亞調(diào)查此事。克雷希米爾四世與十二名克羅地亞茹潘(?upan)發(fā)誓他沒有謀殺他的弟弟,教宗才象征性地恢復了克雷希米爾四世的王權??死紫C谞査氖雷尩旅滋乩餅跛?茲沃尼米爾成為了克羅地亞班,后來又讓他成為了首席顧問和克羅地亞公爵。
與東羅馬帝國和諾曼人的關系
1069年,東羅馬帝國承認克雷希米爾四世為部分達爾馬提亞地區(qū)的自從997年克羅地亞內(nèi)亂被控制的領地的最高統(tǒng)治者。此時東羅馬帝國皇帝正面臨著與亞洲的塞爾柱突厥人(Seljuk Turks)以及南意大利的諾曼人的戰(zhàn)爭,因此克雷希米爾四世抓住了機會,他沒有被任命為總督(proconsul)或地方長官(eparch),而是將他的王國合并為達爾馬提亞與克羅地亞國王(regnum Dalmatiae et Chroatia)。這不是一個正式的頭銜,但它劃定了一個統(tǒng)一的政治行政區(qū)域,這是歷代克羅地亞國王都想要實現(xiàn)的。

在克雷希米爾四世統(tǒng)治期間,南意大利的諾曼人開始參與到巴爾干半島的政治中,克雷希米爾四世也很快就與他們接觸了。1071年的曼齊科特戰(zhàn)役(Battle of Manzikert)塞爾柱突厥人擊敗了東羅馬帝國軍隊后,杜克利亞人和塞爾維亞人和其他斯拉夫人參與到了1072年保加利亞人在馬其頓的起義中,據(jù)說克雷希米爾四世為這次起義提供了支援。1075年,特拉尼的彼得二世(Peter II of Trani)帶領南意大利諾曼人入侵了克羅地亞王國的達爾馬提亞領地,這次入侵很可能有教宗的支持,因為教宗與克雷希米爾四世發(fā)生了沖突。在入侵期間,焦維亞佐伯爵阿米科(Amico of Giovinazzo)圍攻了拉布島(Rab)將近一個月的時間(1075年4月14日至5月初)。圍攻失敗了,但阿米科設法在5月9日拿下了茨雷斯島(Cres)。在交戰(zhàn)期間克雷希米爾四世被阿米科抓住了,但是不確定他被抓的具體位置。為了換取自由,克雷希米爾四世不得不放棄許多城市,包括他的首府,比如扎達爾,斯普利特,還有特羅吉爾(Trogir)。他的支持者,比如茨雷斯主教,也收集了一大筆贖金,但是沒能將克雷希米爾四世贖出。在接下來的兩年里,威尼斯共和國將諾曼人驅逐并將這些城市納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下。
去世與繼承
在克雷希米爾四世的統(tǒng)治末期,由于沒有子嗣他任命德米特里烏斯.茲沃尼米爾為自己的繼承人。我們不清楚克雷希米爾四世是不是在1075年上半年死于諾曼人的監(jiān)禁之中。根據(jù)約翰內(nèi)斯.盧西烏斯(Johannes Lucius)的記載,一位叫斯拉瓦茨(Slavac)的篡位者在1074年登上了王位,一年后德米特里烏斯.茲沃尼米爾才獲得王位。
克雷希米爾四世被安葬在索林的圣斯蒂芬教堂,與其他克羅地亞國王和公爵們安葬在一起。幾個世紀后,奧斯曼土耳其人摧毀了這座教堂,懲罰了保護教堂的僧侶并摧毀了這些陵墓。
后續(xù)

克雷希米爾四世被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最偉大的克羅地亞統(tǒng)治者之一。副主教托馬斯(Thomas the Archdeacon)在他十三世紀所寫的《索林主教與斯普利特主教歷史》(Historia Salonitanorum atque Spalatinorum pontificum)中稱克雷希米爾四世為“偉大者”(the Great),因為他將達爾馬提亞海岸城市統(tǒng)合到了克羅地亞王國內(nèi),使克羅地亞的領土邊界達到了頂峰??肆_地亞海軍的RTOP-11導彈艇就是以彼得.克雷希米爾四世命名的。希貝尼克城為他建立了一座雕像,周邊地區(qū)的一些學校也以他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