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海市僅是一首歌?還是借《聊齋志異》來諷刺娛樂圈的顛倒是非?
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是一首以《聊齋志異》中的同名故事為背景,抨擊樂壇黑暗現(xiàn)象的歌曲。歌詞充滿了諷刺和隱喻,表達了刀郎對于娛樂圈的不滿和反思。本文將從歌曲的內容和刀郎的經歷兩個方面,對這首歌進行分析。本文由#格子寫作AI#自動完成
首先,我們來看看歌曲的內容。歌曲的開頭是“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過七沖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這是對《聊齋志異》中羅剎國的地理位置的描述。羅剎國是一個顛倒黑白,以丑為美的國家,人們越丑陋,職位越高,而長得好看的人則被視為怪物。這里可以理解為娛樂圈的一個隱喻,暗指娛樂圈中不重才華,只重外表,而且外表也是經過各種修飾和造假的。

接下來,歌曲介紹了兩個虛構的地方:一丘河和茍茍營。一丘河是“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茍茍營”的縮寫,一丘河可以理解為一丘之貉,形容娛樂圈中都是一樣貨色,沒有真正的才華和品味。茍茍營則是蠅營狗茍的簡稱,形容娛樂圈中為了掙錢而不擇手段,卑鄙無恥的行為。這兩個地方都是刀郎對娛樂圈的鄙視和嘲諷。
然后,歌曲提到了兩個角色:馬戶和又鳥。馬戶是“茍茍營當家的叉桿兒喚作馬戶”的縮寫,叉桿兒是指那啥的保護人或者后臺老板,也可以理解為導師。馬戶則是驢子的意思,形容這些導師或者老板既愚蠢又固執(zhí),不懂音樂也不懂欣賞。又鳥是“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的縮寫,又鳥是指那啥雞雞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學員或者藝人。又鳥則是雞的意思,形容這些學員或者藝人既無能又貪婪,只會唱些低俗無聊的歌曲。這兩個角色都是刀郎對娛樂圈中某些人物的譏笑和揭露。

接著,歌曲用了幾個比喻來形容娛樂圈中的種種現(xiàn)象: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形容某些毫無水平和資格的人卻在節(jié)目中充當評委或者導師;半扇門楣上裱真情,形容某些節(jié)目中虛假煽情和造假劇情;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形容某些人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各種修飾和欺騙;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形容某些人明明不是那塊料,卻要在那裝,自以為是。這些比喻都是刀郎對娛樂圈的不屑和鄙夷。
最后,歌曲引用了《聊齋志異》中的另一個故事《畫壁》,講述了一個美男子馬驥在羅剎國遇到了東海三太子,被引入龍宮,娶了龍女為妻,成為了龍王的駙馬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刀郎對自己的一種寄托和憧憬,表達了他對于真正的音樂和愛情的向往和追求。歌曲最后一句是“他言說馬戶驢又鳥雞,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驢是又鳥雞,那驢是雞那個雞是驢,那雞是驢那個驢是雞,那馬戶又鳥,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這是刀郎借用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名言來提出一個問題:搞清楚世上的是非、黑白,讓事情回到它該有的樣子,這才是人類根本的問題。
其次,我們來看看刀郎的經歷。刀郎作為一位民歌歌手,曾經以《2002年的第一場雪》《我愛你中國》等歌曲走紅全國。他的歌曲樸實無華,富有民族風情和地域特色,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然而,在娛樂圈中,刀郎卻遭到了不少人的冷落和貶低。有些所謂的音樂人認為刀郎的歌曲沒有文化內涵,沒有藝術價值,只是一些山歌而已。有些所謂的導師認為刀郎的唱法沒有技巧,沒有水平,只會用喉嚨唱歌。有些所謂的評論員認為刀郎的形象沒有氣質,沒有范兒,只會穿著土氣的衣服。這些人都在公開場合對刀郎進行過批評和攻擊,甚至有些人還說刀郎不配做音樂人。
刀郎面對這些指責和質疑,并沒有爭辯和反擊,而是選擇了沉默和隱退。他回到了自己喜歡的地方——西部邊陲,繼續(xù)用自己的方式唱著自己喜歡的歌。他沒有隨波逐流,沒有改變自己的風格和理念。他堅持了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和信念。他用這首《羅剎海市》來表達了他對于娛樂圈的看法和態(tài)度。他用這首歌來告訴那些曾經貶低過他的人:你們不懂我,你們不配評價我,你們不值得我理會。
總之,《羅剎海市》這首歌是刀郎對于娛樂圈現(xiàn)狀的一種抗議和反思。它既揭露了娛樂圈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和丑惡現(xiàn)象,
也展現(xiàn)了刀郎對于真正的音樂和愛情的堅持和追求。這首歌不僅是刀郎對于自己的一種自我肯定和自我表達,也是刀郎對于聽眾的一種教育和啟發(fā)。它讓我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音樂,什么才是真正的藝術,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它讓我們明白,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不要被利益所誘惑,不要被潮流所左右。它讓我們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勇敢地做自己,做一個有品位,有格調,有魅力的人。
這就是我對刀郎的新歌《羅剎海市》的分析。希望你能喜歡這首歌,也喜歡這篇文章。如果你有什么其他的問題或者想法,歡迎和我繼續(xù)聊天。
本文由#格子寫作AI#自動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