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無條件廢除死刑,你同意嗎?
一直以來,都有人提出要中國無條件去死刑化,要無條件廢除死刑,說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近日,最高法周院長在報告中提到一個陳玉萍的案件,陳玉萍受雇看護一個孤寡老人,在受雇的當天她就給這個老人吃了安眠藥,第二天還掐死了這個老人,并且偽造了現(xiàn)場,騙取了看護費。
像這么惡劣的犯罪,為了拿到一點錢,殺害一個無辜的手無寸鐵的老人,如果你是老人的子女,你能同意這樣的人免除死刑嗎?但是,目前社會上彌漫著廢除死刑的迷霧,就好像封神榜上里面的照妖鏡,要把壓著妖魔鬼怪的最后一道閘門給打破,讓人不禁細思極恐。
正反觀點1:廢除死刑是人類文明的方向——國外的未必適合我們。西方國家先進了,發(fā)達了,我們就要全盤照抄嗎?不盲目跟風,學適合我們的才是,不能什么都學。西方持槍最發(fā)達,號稱最先進的美國,現(xiàn)在也沒廢除死刑。
正反觀點2:死刑不足以震懾罪犯——對犯人還是能起到震懾效果。有的專家說,罪犯真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那些臨死前傻笑的死硬分子確實有,但大多數(shù)嚇的走不了路,甚至尿褲子,拉褲襠里,這還不是震懾效果?
正反觀點3:死刑會激勵更多人犯罪——國家浪費成本養(yǎng)著一幫罪人。有人說,當年劉行山、張子善那時候都殺頭啊,現(xiàn)在貪污幾十個億都不殺頭,國家還得養(yǎng)著她?好吃好喝地招待著他,到哪說理去?
正反觀點4:國家沒有權(quán)力殺人——劊子手代表國家執(zhí)行正義,是國家賦予他的權(quán)力,大家都不殺他,那誰來維護正義呢?
觀點5:殺人之前對死者是傷害——只看到對罪犯的傷害不看罪犯對他人的傷害。有人提出,過去綁縛刑場,還有游街示眾,這是對人的權(quán)利一種傷害,雖然他是死刑犯,但是殺他之前也不能侮辱他?,F(xiàn)在五花大綁上刑場的場面少了,但是殺他怎么是對他尊嚴構(gòu)成傷害呢?難道不是因為他罪大惡極,傷害了那些不該傷害的人,所以才獲刑致死嗎?
對那些貪污數(shù)額巨大,案情影響嚴重,嚴重挑戰(zhàn)人們道德底線的罪犯,就要處以死刑,不懲戒不足以彰顯法律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