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神秘的謀士:三教皆通世奇才,被后世稱黑袍妖僧
說姚廣孝三教皆通實在是小看他了,論知識的淵博性,我認為他僅次于萬家之祖的飛熊姜子牙。儒、釋、道、法、兵、醫(yī)、縱橫、雜……可以說諸子百家,姚廣孝無一不通。
明朝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和尚。一個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從一個皇覺寺的小和尚一步步成為開創(chuàng)一個盛世王朝的皇帝。另一個就是姚廣孝,一個禮佛誦經的高僧改變了大明朝的軌跡,幫助藩王朱棣奪得天下。

如此博學的人,又是能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為何被一些人成為“妖僧”呢?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學識之廣近乎妖
《莊子·內篇》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姚廣孝做到了。
正如前面所說,諸子百家,姚廣孝樣樣精通。
姚廣孝出生于醫(yī)學世家,自小接觸醫(yī)學,但他并沒有繼承祖業(yè)。年輕時,姚廣孝就比較喜歡鉆研陰陽之術。十四歲時,姚廣孝剃度出家。他游歷四方,不斷學習,接觸三教九流。姚廣孝海納百川,對于各家知識來者不拒,終于成為融匯百家的一代高人。

睿智之巧近乎妖
魯迅曾這樣評價諸葛亮:孔明之智近乎妖。但“近乎妖”的孔明只存在于小說《三國演義》之中,而姚廣孝卻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比諸葛亮要厲害千百倍。
諸葛亮即使是大羅金仙也僅僅是延緩了蜀漢的滅亡,而姚廣孝幫助朱棣以五百親兵造反,完成了曠世無雙的不可能完成的事,開創(chuàng)了永樂盛世。諸葛亮近乎妖,那姚廣孝就是妖了。
姚廣孝和朱棣的結識過程特別能體現其獨到眼光。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結發(fā)妻子馬皇后病逝,朱元璋全國范圍內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這其中就包括姚廣孝。
其他人都認為隨侍藩王肯定不如服侍朱元璋朱標等人前途無量,只有姚廣孝主動結識朱棣,“以白帽著王”,“白”加“王”就是“皇”。最終,姚廣孝也真的幫助朱棣榮登九五。
姚廣孝不僅眼光獨到,戰(zhàn)略意識尤為突出。
靖難之役中,朱棣數次南下都無功而返,尤其是在濟南城,吃了大虧。
姚廣孝審時度勢,建議朱棣繞過濟南,采取大迂回大縱深大包圍戰(zhàn)略,直取南京。在實力不如朝廷的情況下,姚廣孝敢使用如此戰(zhàn)略戰(zhàn)術,中國歷史上只有三次。第一次就是蒙元滅宋,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解放戰(zhàn)爭。

文化成就之高近乎妖
中國歷史煌煌五千年,史籍浩如煙海,我們查找史料猶如大海撈針。但歷史上曾經有人將這大海為我們整理成了一條條涓涓細流,這人就是姚廣孝。
朱棣登基之后,也煩惱于史料的凌亂,于是指定解縉主持編撰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的曠世之作——《永樂大典》。
解縉文學成就大家應該了解,自小就被稱為“神童”,官至內閣首輔,“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就是這樣的大家,編撰《永樂大典》失敗了。
朱棣又指定姚廣孝主持此項工作。姚廣孝從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到永樂五年(1407年)歷時三年完成此項工作。
《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八千多種,匯編了十四世紀之前幾乎所有的中華典籍?!队蟀倏迫珪贩Q《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姚廣孝之功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被吹噓的上天的《四庫全書》。據統(tǒng)計,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收錄圖書3500余種,不及《永樂大典》一半。其中改毀圖書3100余種(另一說法2800余種),其中流散的《永樂大典》就被清朝毀滅了大部分,只留下區(qū)區(qū)八百卷。
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
鼓動藩王造反是為妖
這個不用多說,這也是姚廣孝被稱為“妖僧”的最主要原因。
明朝正朔本是朱允炆,削藩也是朝廷大計,開始朱棣也是不敢起兵的。在姚廣孝勸說下,朱棣才以五百親兵扯起“靖難”大旗?!熬鸽y”這桿大旗也是姚廣孝提出的。
出家之人不修行,反而造成天大打亂、生靈涂炭,不是妖僧是什么?

民間傳說能降妖
在民間傳說中,姚廣孝能上天入地,上可通神,下可斬妖。
北京城就是姚廣孝主持設計的。
據傳說,建設北京城的時候,有一條孽龍為害人間。姚廣孝親自出手,鎮(zhèn)壓孽龍于北京東直門橋下。
孽龍問姚廣孝,自己可有出頭之日。姚廣孝說此橋舊了你就可以翻身。但姚廣孝將此橋命名為北新橋,永世不舊。

傳說,明十三陵也是姚廣孝點的穴。
當時朱棣問姚廣孝此龍穴能保多少代子孫,這是變相的問姚廣孝大明朝有多少年氣數。
姚廣孝說:“萬子重孫?!?/p>
朱棣高興了,這不就是說大明江山永固嗎?
可后來人們才明白姚廣孝說的什么意思。萬歷之后,兒子朱常洛做了一個月皇帝,后面就是兩個孫子天啟帝朱由校和崇禎帝朱由檢。朱由檢之后大明完。
萬子不行,重孫,兩個孫子就亡國了。姚廣孝沒說錯。

以上就是人們稱姚廣孝為“妖僧”的原因,主要還是姚廣孝太厲害了,已經不像凡間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