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某男子死而復(fù)生,醒過來卻說在陰間有兩神仙為他打架(子不語故事)
常州出了件怪事,說有個叫鐘悟的舉人,臨了囑咐家里不要入棺,家人見他斷氣以后胸口確有熱氣,也不敢動,就這樣躺了三天,竟然死而復(fù)生,還到處和人說在陰間看神仙打架的事情。
這怎么回事呢?
據(jù)鐘悟說,他到了陰間,就到處打聽主管之神所在,結(jié)果說有個李大王,專管賞善罰惡之事。于是他就跑去責(zé)問李大王,說我一輩子行善積德,不敢作惡,都說因果有報,我晚年卻膝下無子,你們做神仙的實(shí)在不靈。
李大王倒也客氣,笑著說,你行善行惡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你沒有兒子這事,不歸我管,要去問素大王。我正好有事找他,你一起來吧。

于是鐘悟跟著李大王去找素大王,一路上看到有渾身帶血的喊冤屈未報,有咬著牙喊逆黨未除,有美女拉著一個丑男喊夫婦錯配。最后看到有一個人袞冕玉帶,好像帝王,卻穿著一身濕衣服,大喊著,我是周昭王,祖上從后稷、公劉開始積德累仁,文武、成康王都是圣賢,為什么傳到我,就無故被楚人淹死,兩千年來的奇冤,大王請查一查。李大王都只能笑笑應(yīng)付。
鐘悟一路上看見喊屈鳴冤的不計其數(shù),覺得自己這點(diǎn)冤屈和他們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繼續(xù)走著,迎面正碰上素大王,于是李大王和素大王到一旁商議,開始是輕聲細(xì)語,接著聲音開始大起來,進(jìn)而變成爭吵,最后兩神竟然揮拳互毆??墒抢畲笸鯘u漸落了下風(fēng),于是群鬼一起上去幫忙。
鐘悟在邊上都看呆了,妖魔打架是常事,可神仙打架聞所未聞,又想到李大王是為自己出頭,那么多鬼都上了,自己又豈能袖手旁觀,于是奮不顧身投入這場群架,卻還是敵不過素大王。
無奈,李大王怒丟一句,你們等我上奏玉皇,聽候處分。隨即騰云而起,二神都不見了。

過了一會,有兩位仙女手持金尊玉杯,傳達(dá)旨意,玉帝說,我管三十六天的事,沒空聽你們嘚不嘚?,F(xiàn)在這里有天酒十杯,你們倆誰喝的多就聽誰的。
李大王很高興,說喝酒那是我強(qiáng)項,搶先便喝,結(jié)果三杯下去,已經(jīng)東倒西歪。素大王不緊不慢連喝七杯,還綽綽有余。仙女說,你們原地等我消息。
過了一會玉帝旨意又到,說你們一個是“理”,一個是“數(shù)”,理不勝數(shù),自古皆然??纯淳屏?,就該明白。要知道,世上一切神鬼圣賢,英雄才子,美女佳人,珠玉錦繡,名書法畫,是得寵還是逢兇,素王管七分,而李王管三分。
素王的酒量,大家也看見了,因?yàn)槟芎?,所以喝得更多,故而?jīng)常喝醉,所以顛倒亂來。
其實(shí)別說你們,我管三十六天日月星辰,都要被他把持而不能做主,況且你李王呢!但是,畢竟李王能喝三杯,所以人心天理,終有三分公道,直到萬古千秋,綿綿不斷。
世人如果都不明白這個道理,以后像鐘悟這樣告狀的人會越來越多,這樣吧,再給他12年壽命,放他還陽,把這道理告訴世人聽,此后永不為例。
這就是鐘悟所說的神仙打架的故事。

這故事出自《子不語》里的《兩神相毆》,看似是個惡搞故事,其實(shí)卻挺有深意。
我們總是會聽到,這事情還有沒有天理了?為什么好人卻沒好報?
這個問題,其實(shí)從古至今都是個難題,你真要尋找一個答案,那多數(shù)就繞不出來了。
我個人認(rèn)為,禪宗里面有個觀念挺好,叫:無善無惡心之體。
也就是說人呢,不要有執(zhí)念,不論善還是惡都不要太執(zhí)著。比如《子不語》作者袁枚,本來是個大才子,結(jié)果官場生涯很失意,失意怎么辦呢?干脆去寫志怪故事吧,這就有了《子不語》,燒飯做菜也不錯,這就有了《隨園隨筆》。
禪宗這個觀念,后來王陽明升華了下,這四句也許能給你參考: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