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武術相關史料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簡單發(fā)了五分之一的資料,借此拋磚引玉,希望各位傳武人能提供一點相關歷史。以下沒有文獻說明和參考來源為未經考證。 武術具有時代性。理論上武術最早的萌芽的確是誕生于原始的人類部落戰(zhàn)爭的搏斗之中。從最初的徒手搏斗到開始學會發(fā)明并使用冷兵器,因為文明程度逐漸提高,進行戰(zhàn)爭的同時也進行了武備競賽,迫使人類對原始的搏斗從原來的毫無章法逐漸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總結,繼而形成了武術體系。但在這發(fā)展期間,因為各個種族的文明程度不同、政策制度不同、風俗文化差異以及需求不同等各種因素,直接導致了各個民族和國家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武術流派。而自戰(zhàn)爭形式向熱兵器發(fā)展以來,原本曾與戰(zhàn)爭互為一體的以冷兵器為主的武術就在這過程中逐漸與軍事技能分道揚鑣各自發(fā)展,武術不再作為近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主要方式,在軍事用途中的作用越來越低。而失去了戰(zhàn)場實踐土壤的武術家們?yōu)榱松詈蛡鞒杏谑亲呦蛄似渌缆?,開始朝著表演、醫(yī)術、競技、健身、防身、警用等等不同方向轉型發(fā)展至今。就近現(xiàn)代而言,各國武術的主要發(fā)展重點則集中在表演和競技上。 由于地域,文化,側重不同,可以分為很多不同的武術流派,流派來源又有綠營(軍陣),鏢局,捕快,打行,團練,宗族武術等等 以下是一些相關史料,大多來源于武術史、地方縣志等等 陳王廷,陳氏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 《陳氏家譜》: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東稱名手...陳氏拳手刀槍創(chuàng)始人也。 明思宗崇禎十四年(1641),任溫縣“鄉(xiāng)兵守備” 康熙16年《遺詞》:只落得《黃庭》一卷隨身伴。悶來時造拳,忙來時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兒孫,成龍成虎任方便 推測其“造拳”時間大概為1670年前后 陳王廷將戚繼光《紀效新書》之三十二式長拳吸納二十九式編入太極拳 《溫縣志稿》:“陳王廷,字奏庭??h東陳家溝之拳術,在明時已著名。至清初,王廷為縣學武生,于拳術更加研究,尤多所得。近今所謂太極拳,即由其發(fā)揚光大,歷代相傳,成為獨得之秘。咸豐三年,殲滅破縣城敵之陳仲甡、陳季甡弟兄,即為其后人?!睍r有“大河南北言拳法者,必曰陳溝也”之說。 傳人蔣發(fā),明末登封縣農民起義軍首領李際遇部將。 陳仲甡,字志曛,又字宜箎,號石廠,陳家溝陳氏第十五世,太極拳第七代傳人,少與弟同入武庠,用鐵槍。清咸豐(1853 年)三年五月,領鄉(xiāng)勇戰(zhàn)太平軍北伐部隊,斬獲太平軍北伐先鋒楊輔臣首級,請歸故里奉母,后改封“武節(jié)將軍”。 郭永福,陳家溝人,師承陳正如,洪洞通背纏拳創(chuàng)始人 參《溫縣志》《太極拳史》于志鈞 《陳氏家譜》
查拳二世祖沙亮,雍正五年武進士,三等侍衛(wèi),西安城守營參將,后授巡捕營守備,歷陜西延綏鎮(zhèn)左營游擊,乾隆十三年大金川戰(zhàn)役中陣亡。 參《冠縣志》《沙式族譜》 馬永貞,查拳門,清松江府正營武備教官 參《上海民族志》《上海黃浦區(qū)志·民族宗教編》《上海黃浦區(qū)志·大事記》《邱縣志》 李德貴,武當太和門,兩江總督署大將軍。 郭松林,巫家拳,“吉字營”湘軍將領,輕車都尉世職。湖北提督 劉連杰,巫家拳,湘軍將領 楊載福,巫家拳,福建水路提督。同治三年擢陜甘總督,加太子少保銜, 馮維明,巫家拳馮氏弟子,字薪傳,號陞貴,生于道光十二年壬辰五月十三日亥時,卒于光緒三十四年戊申二月二十日已時,享壽七十有七歲。咸豐年間,粵匪猖狂,公奮武從戎,投效永清營,往來長江十余年,厥功甚偉,屢蒙胡官都楊曾彭保湊,職應總鎮(zhèn)。。。。。光緒十年,幫辦福建軍務前陜甘總督楊,援閩亂。復徽公出在臺北年余,事平敘功加記名提督,賞賜巴圖魯勇號。 辛亥革命先驅黃興,巫家拳第五代 參《清史稿》《霞灣馮氏六修族譜》《中湘李氏族譜》 陳享,八卦拳/蔡李佛拳創(chuàng)始人。七歲隨族叔陳遠護(族譜記載輩份比陳享高四輩)習技。陳遠護乃少林俗家弟 子,鏢師出身,曾師從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的”獨杖禪師”,為”洪佛拳”高手。后拜李友山(新會七堡人),蔡福(即青草和尚,花名爛頭和尚)后剿匪,清廷授陳享”忠勇侯”官銜,並封號”達亭”。 1840年受林則徐之邀為廣東水師訓練水勇。于1845年在京梅設”洪聖總館”和”祖師堂”,指派陳 大楫、陳典桓、陳燕貽、龍子才等多名高徒分赴兩廣各地開設四十多間”蔡李佛洪聖館”,關聯(lián)(洪門), 后投太平天國,為太平天國翼王幕僚,太平天國武教頭。蔡李佛弟子馮雲山(太平天國南王) 關聯(lián)(洪兵,洪聖,蔡李佛拳) 參《中國近現(xiàn)代人名大辭典》、《江門五邑海外名人傳·第二》、《江門市圖書館人物庫·陳享》 李大忠,孟村團練,受南皮狀元府張之萬邀請入府授藝 ,同治七年,領羅瞳民團鹽山抗捻,入昭忠祠 羅瞳八極泊北四世張永泰,領泊北一帶民團鹽山抗捻,力竭陣亡,入昭忠祠 參《滄縣志》 《滄縣志》卷八: 李書文,張沙人,在八極門譜六世,為黃四海弟子,短小瘠瘦而精悍逼人,專精鍛練……又有單手托鎗法,以一手插腰間,以一手托槍桿;槍柄亦插於腰際,而運鎗如神,人莫能當。
又以拱把鐵椎長三尺許,捶之入壁,有力者拔之不能出,撼之不能動。書文以殳攪之,隨攪而出,出若拔芥然。
故軍旅之間又群呼為「神鎗李」云。 古松李明亮,平陽府人,千載寺武僧,蓬萊教槍,助戚抗倭; 六合槍/王堡槍:《河南千載寺碑抄》 古卓李從諄,河內懷人,三圣門武魁,龍山教槍,助戚抗倭; 信用李從謙,河內懷人,三圣門武魁,莆田教槍,助戚剿倭 李從諄(法號古卓)、李明亮(法號古松)、李從謙(法號信用)三位槍師傳授了戚繼光《紀效新書-長兵短用說篇》中的六合槍法 (個人推測),【IDO國際大槍會議,2022年10月第一屆大槍發(fā)展國際論壇(網路系列講座);第十八場講座,王堡槍研究會主席王浩、李慶堡老師等人也提出了這種可能性)】 參考《博愛縣武術志》、《大明乙卯年募招抗倭槍師準則銘》、《千載寺三圣祠太極宮募征抗倭槍師碑》、《千載寺武魁傳碑》 徐淦林,南少林甘鳳池拳法,清督標營武術教師,湘軍教習 單刀李李存義,老龍頭火車站手刃聯(lián)軍十三人得名“單刀李”,兩江總督署標營把總 馮克善,嘉慶十七年七月,總領天理教四武卦巽坤兌離,天理教“武圣人” 離卦教和文圣功傳承郜添麟—王充—王祥—馮克善 郜添麟是郜云龍的四世孫,即郜云龍—-郜晉中—郜從化—郜建?!眵搿? 嘉慶十九年九月,攻克河南滑縣、??h、道口。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以林清,馮克善為首的八卦教徒,攻入紫禁城,史稱“癸酉之變”。 參《清世宗圣訓》雍正六年(1728) :聞卦子匪類隸籍于江南之廬、鳳及河南、山東、直隸、山陜地方,其男婦皆習拳棒技藝。 清《藍簃外史,靖逆記》:“嘉慶二年(1797),有山東濟寧人王祥教馮克善練八卦拳,盡得八卦拳之精妙,徒手搏擊,數(shù)十人無敢近者?!? 《軍機處錄副奏折》嘉慶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馮克善供詞記載:“掌離卦的郜二,山東東昌府城內人,系現(xiàn)已病故王充之師,王充系王祥之師,王祥即我之師?!贝酥雄獮檑眵?,即高道遠。 王祥即為馮克善拳棒師父 孫中山武藝教師,清代庠元錢立 孫中山,洪門致公堂“洪棍”、“太子太保兵部尚書” 參黃三德《洪門革命史》 黃三德,1898年亞利桑那州巴士傑致公堂大佬,舊金山總堂大佬 洪棍底票: ? 杜心五,自然門第二代掌門。青幫“大”字輩,洪門、青幫雙龍頭大佬 洪門大佬劉聯(lián)柯先生《中國組織史》:“1940年5月18日海內外幫會唯一次聯(lián)合通電”就是由杜心五領銜:“海內外幫會於民廿九年五月十八日通電海內外我五千萬同道兄弟:擁護抗戰(zhàn)、申討叛逆,領導人為杜心五、李福林、杜月笙、楊虎······等?!? 過指導武學的“掛名弟子”相當多,有奉天大帥張作霖、大漢奸週佛海、著名京劇大師程硯秋、共產黨上將許世友、國民黨上將張發(fā)奎等。朋友更為廣泛,國民黨元老宋教仁、居正,共產黨元老林伯渠、吳玉章,國畫大師徐悲鴻,京劇大師梅蘭芳、馬連良,都與交情匪淺。 太平軍戰(zhàn)將趙燦益,精戳腳番子拳。太平軍攻天津失敗后,隱居河北省饒陽一帶傳拳 《晚清侍衛(wèi)追憶錄》富察·阿巴力翰憶述錄: 我進內宮幾年后,老瑪法(爺爺)也暴歿西去。他因和家中漢族武師搶羊拔份叫陣比武,又加之喝了一肚子白干烈酒后,于比試中即被掌斃……那武師,還未等瑪法準備妥當,便當胸重重地猛擊一掌,瑪法當即斃歿,斷氣時連句話也沒留下……苦主尋仇多年,最后掌斃瑪法的,即是被戮亡民之子。他憑著高超的地趟拳、通臂拳等武功,開始做過幾年的漢軍教官的。 《保定地方志》:“平敬一,又名洛敬?;刈?。祖居保定國公街。長于角力,開保定摔跤運動之濫觴,經不斷加工錘煉,摔跤技藝名揚四方。敬一悉得嫡傳,成為一流高手,又師從南宮孟六習少林武功,冠絕一時。 地方團練:陳氏太極拳(溫縣團練),【香山劉家拳(福建五拳系)、番禺蔡家拳(十字偏身掛掃拳-東江鶴拳系)、新會李家拳(福建五拳系)、東莞莫家拳(福建鶴拳系)及
佛山
洪門組織的佛家拳(老洪拳)】。(以上四家為廣東水師團練)。八極拳(孟村團練)、查滑拳(冠縣團練)、鏢局武術:王家槍(同興公鏢局)、三皇炮錘、形意拳(會友鏢局)戴氏心意拳(廣盛鏢局)、左家彈腿棉掌(昌隆鏢局)、六合拳(源順鏢局)、功力拳(三合鏢局)、打行(黑社會相關,陰手功夫之屬)、六扇門(鷹爪番子拳,江湖春點稱捕快為鷹爪孫)以及反清武術:白蓮拳、梅花拳、七星紅拳(七星螳螂)、義合拳、八番拳(長槍會,紅槍會,大刀會,義和團),紅船詠春(大成國李文茂)、大鴻拳等(捻軍)洪拳,白鶴,太祖(洪門/天地會),八卦拳、五形拳、平拳、朱家教(太平天國),戳腳番子,八卦拳(天理教,八卦教,實際為洪門洪兵北傳,官方稱白蓮教) 洪/鴻/紅 天地會 ? 參考文獻: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唐豪《中國武藝圖籍考》 《中國武術史料集刊》 三谷孝著,李恩民等譯:《秘密結社與中國革命》 偉烈亞力 《中國研究·中國的秘密會社》 《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 《洪門真史》(修訂本),秦寶琦 《洪門志》中華書局 孫江.?〈日中戦爭期における華北地域の紅槍會〉 ?
鄭建生.?〈紅槍會與農民運動——以1927年的麻城慘案為例的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上海師大歷史系中國近代史研究室,《福建上海小刀會檔案史料匯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年,第一版) 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曹錕設置武術營,聘請劉玉春、任相榮等任教習,定名為“苗刀連” 黃飛鴻,劉永?!案W周姟奔紦艨偨塘?,武昌起義后任廣東省民團總教練 “豬肉榮”林世榮,民國時期,福軍”軍長李福林聘請為國術教官。
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部擔任國術教練 中央國術館首屆國術國考 最優(yōu)15名、優(yōu)等37名、中等82名、預試99名。 最優(yōu)15名:朱國福、王云鵬、張長義、馬裕甫、張英振、竇來庚、楊法武、楊士文、顧汝章、王成章、朱國楨、張維通、朱國祿、馬成智、胡炯。 參《第一次國考特刊》,釋永信《民國國術期刊文獻集成:9》 朱國福形意拳今傳于洋。張英振,溫敬銘,日人宮平寶 朱國福:
張唯中《弓箭學大綱》每日公余練習拉弓射箭及其他國術。余自為弓矢教師。行之一年。得善射者數(shù)十人。
弓箭一科為國弓,即清弓。 看到這別急,因為就這一個弓種傳承,我這fan qing傳武也練清弓,老一輩傳武也是清弓?? 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曹錕在河北滄州召募武術人才,設置武術營,聘請劉玉春、任相榮等任教習,定名為“苗刀” 興隆鏢局,清乾嘉年間,北京前門外大街,神拳無敵張黑五。 合五 會友鏢局,1845年-1921年,北京前門外糧食店街,曾在李鴻章在京家宅護院,三皇炮捶門宋彥超。 源順鏢局,1878年-1900年,北京珠市口南大街西半壁街13號,大刀王五王子斌。 玉永鏢局,清嘉慶-1838年,江蘇蘇州,長眉老道張德茂。 昌隆鏢局,1840年-1901年,江蘇蘇州,鐵腿左二把左昌德 綿掌 彈腿 廣盛鏢局,1802年-1830年,河南賒店,心意拳戴二閭。 同興公鏢局,1855年-1913年,山西平遙,神槍面王王正清。 成興鏢局,1878年-1900年,河北滄州,鏢不喊滄李冠銘。 三合鏢局,河北張家口,功力拳安晉元。 萬通鏢局,河北保定,單刀李李存義。 功力門王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