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huán)王》和中土世界:被征服的中洲原住民-前努門諾爾人

? ? 我們知道杜內丹人在中洲建立了剛鐸和阿爾諾兩個王國。不過這兩個王國的強盛離不開國內土著人類的建設,這些人類即是被征服的中洲原住民,統(tǒng)稱為前努門諾爾人。他們原本獨立自主,卻在第二紀元的殖民擴張中被杜內丹人祖先努門諾爾人漸漸同化。

? ? 前努門諾爾人的出現源于第一紀元的人類大遷徙。這些人類原本是想前往中洲西面貝烈瑞安德地區(qū)生活,但在途經埃利阿多地區(qū)(后世阿爾諾王國領土范圍)時有許多人類選擇留下來在這布滿的森林的平原生活,這部分人類就是前努門諾爾人的先祖,大多住在藍色山脈以東的沿海地帶(以西為貝烈瑞安德)。還有一批人類駐留在更南面即當今剛鐸的國土范圍內,也屬于前努門諾爾人。至于那些最終抵達貝烈瑞安德的人類則是之前UP主專欄提到的伊甸人。
? ? 前努門諾爾人在第一紀元的生活很安穩(wěn),沒有像“精靈之友”伊甸人那樣參與到精靈與黑暗魔君魔茍斯的戰(zhàn)斗中,但生活質量和伊甸人相比較差,畢竟沒有精靈的指導。
? ? 第一紀元末期貝烈瑞安德沉沒后,幸存的一些伊甸人前往努門諾爾島生活,成為努門諾爾人并在精靈教導下開創(chuàng)高等級的海之國文明。而前努門諾爾人依舊留在中洲過著原始生活。

? ? 發(fā)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前努門諾爾人缺乏統(tǒng)一的領導,很早就分散為森林中的小部落各自生活,面對入侵者時手無縛雞之力,只得束手就擒。由于此前他們拒絕加入黑暗勢力,他們便遭到了邪惡人類的恐嚇與征服。
? ??中洲的前努門諾爾人和海島上的努門諾爾人被大海隔絕了數百年,他們的相見就要等到第二紀元中期了。

? ? 第二紀元中期一艘努門諾爾人的航船抵達中洲西部林頓精靈王國的港口,自此港登上中洲土地。他們不僅和當地精靈交往,還組成了一支探險隊深入內陸考察,去尋找先人的遺跡。在埃利阿多地區(qū),努門諾爾探險者和十二名原住民會面,由此互相認出了他們在古時的血緣關系。

? ? 但努門諾爾人對他們的了解仍然不足,尤其是對住在森林中的居民認知甚少。因為語言不通,努門諾爾人甚至將這些林中居民和邪惡人類混為一談。
? ? 到了努門諾爾大航海時代,努門諾爾航海家們看中了那里的森林,便在埃利阿多地區(qū)南方海岸修建了瀧德戴爾港,作為木材運輸中轉站。

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遭到了林中居民的抵制,并因此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沖突。因為努門諾爾人在中洲從不考慮合理安排農業(yè)或補植樹木,同時,他們的造船產業(yè)也嚴重破壞了河流沿岸與海岸線的生態(tài)。他們在森林中開辟了無數條道路深入林中開采樹木造船,在路上盡可能地消滅阻攔他們的林中居民。從此,這兩個有親緣關系的民族成為宿敵。

? ?? 同時,努門諾爾人在內陸地區(qū)建設了殖民據點,他們的勢力范圍遠遠超過了原住民的居住地。最終,面對努門諾爾殖民者的暴虐與殘忍,原住民們屈服了。他們克服了對精靈的恐懼,逃到西南面埃林沃恩海岬附近的森林里避難。有的人類逃往了中部的黑蠻地,并躲藏在山中。
? ? 這時魔茍斯的部下黑暗魔君索倫在東方的魔多現身,向中洲西部施加影響,他受到了原住民的歡迎。索倫利用了這些原住民對努門諾爾人的憎恨,將他們征募進了自己的軍隊作為突擊隊的間諜與向導。原住民與索倫的合作對努門諾爾的殖民事業(yè)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許多殖民據點遭到了劫掠和燒毀。后來努門諾爾軍隊擊敗了索倫,這使得兩個民族的矛盾進一步加深,更多原住民害怕被報復前往黑蠻地生活。

? ? 在南方,登上大陸的努門諾爾人修建了佩拉基爾港,并以此為南方的殖民中心。他們先是在黑蠻祠附近發(fā)現了前努門諾爾人的社群并實現了直接接觸,雙方雖沒有爆發(fā)激烈的沖突,卻也沒有建立友誼。而這些山中的原住民逐漸離開了索倫邪惡的控制,但他們對這位舊主的恐懼與服從從未消退。
? ? 就像原住民傳說《塔爾-埃爾瑪》(相關記載可看CV7275526)所描寫的那樣,之后努門諾爾殖民者從佩拉基爾港出發(fā),向當今剛鐸內陸擴張,居住在剛鐸地區(qū)的原住民部落自然成為了他們的征服目標,并因此發(fā)生了流血沖突。最終那里的原住民部落被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征服。后續(xù)更多努門諾爾人來到佩拉基爾港定居,他們所帶來的文化習俗開始影響著當地被征服的原住民,努門諾爾殖民者還和原住民通婚,讓他們進一步融入他們的圈子里,瓦解掉他們的反抗意識,這里出產的混血人類屬于早期的杜內丹人,這個混血群體的壯大進一步加深了對努門諾爾人殖民統(tǒng)治的認同感。

? ? 還有一些努門諾爾人在精靈幫助下來到埃利阿多地區(qū)生活,但他們人數稀少,對那里的原住民影響有限。盡管也通過通婚讓埃利阿多的前努門諾爾人混入了努門諾爾血脈,但那里的原住民還是保留了很多第一紀元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并不像南方原住民那樣失去了許多。

? ? 努門諾爾淪亡后,王室成員埃蘭迪爾及其追隨者在中洲建立了流亡王國——阿爾諾和剛鐸。這時歡迎他們前來統(tǒng)治的就有許多被征服的原住民,還有那些混血后代,可見努門諾爾殖民者百年內的同化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
? ? 其它未被同化的原住民在這時選擇了離開索倫的控制,接受流亡王國的統(tǒng)治。不過他們中的許多人忘不了努門諾爾的殖民罪惡,另外,他們中的許多人仍然沒有忘記索倫得勢的那些日子,他們可能隨時叛變。最早向剛鐸效忠的正是由山中之王率領的山中人類,不過他們后來證明了自己并不是流亡王國可靠的朋友,他們在流亡王國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不愿履行承諾,由此遭到了國王的詛咒,成為山中亡靈。(有關山中原住民歷史可看CV9698489)

? ? 在第二紀元末期的最后聯盟大戰(zhàn)中剛鐸和阿爾諾的軍隊就有許多被征服的前努門諾爾人加入,正是通過他們的流血犧牲才讓索倫的勢力一度覆滅。這之后剛鐸和阿爾諾加快了對國內原住民的影響,最終在第三紀元讓他們徹底被融入杜內丹人文化圈內,大大充實了人口,僅剩下黑蠻地的原住民保持著自己的文化獨特性,他們被杜內丹人稱為黑蠻地人,也是杜內丹人國家的臣民。
推薦: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我的文集,UP主有時間會更新中洲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