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的游戲15《屠龍之證》|無劇透測評
案件:K的游戲15《屠龍之證》(平價本) 時間:2023.10.1周日9:00-12:30(3.5h) 人數(shù):5人(5男) 類型:變格?推理?還原?機制?架空?歡樂?腦洞 主題:西歐奇幻?魔法世界?暗黑童話?全員兇手 官方難度:??????半 硬核指數(shù):????半 推薦指數(shù):????半 測評: 《屠龍之證》是一個小巧有趣的“反向”歡樂推理本。它的玩法是“成為真正兇手”,作為劇本殺來說是另辟蹊徑的,也是亟待完善的。 整體而言,它的屠龍設(shè)定和童話故事富有情懷,主題引人深思,平面設(shè)計還是令人振奮的街機像素風(fēng),我都十分喜歡。 這個本每個人都要用事實證據(jù)或胡言亂語來爭當(dāng)屠龍兇手,獨吞游戲勝利。這樣游戲性質(zhì)改變,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新開拓,但會帶來一些問題。如該本的線索卡都是和普通推兇劇本殺是同樣的——指向兇手,而玩家不會拿到自己的線索而是他人的兇殺線索,為了取勝成為屠龍兇手,那么很多線索都會被埋藏,到頭來線索會廢掉。由此可見,一整局下來大家將謊話連篇地自證,傳統(tǒng)推理性質(zhì)會被消磨,大家都沒有邏輯純撕哈哈哈。 為了解決以上玩法性質(zhì)所伴生的問題,轉(zhuǎn)換玩家行動方向重拾推理,作者是通過聯(lián)系故事背景和模糊真正致死原因來平衡的。 故事大主線是推理核心,是比較費時間的部分,理應(yīng)是劇本的主打。背景故事的相關(guān)線索比較直白,完整補全需要腦洞大膽猜測,推理出來主線有利于展開屠龍死因猜測探討并深化主旨,我會覺得這個主題挺值得思考的,小小的劇本有童話那味了——這是做得不錯的。 屠龍致死原因詭計還不錯,不過關(guān)聯(lián)性實在有點遠,只能當(dāng)彩蛋來看,所以作者說“不要慣性思維”是一針見血的,玩家不要隨意放棄才是正確的選擇,堅信自己的信條力奪屠龍之名,和競爭者抗?fàn)幍降住_@種隨時間推移、故事揭開后的自我懷疑,會讓玩家心緒起伏跌宕,頗具趣味性。 辯證來看,吵架拌嘴的劇本殺玩法也可以是十分歡樂的,可劇本太過于單薄了,流程機制上缺乏創(chuàng)新,人物關(guān)系單箭頭多,體量非常小,故可爭辯的點較少,時間一久比較無力,感覺這類故事可以寫得更加豐富宏大,不然線索雞肋、吵架疲憊,不利于玩家體驗感。 同時我想要詬病一下,不同人物雖然個人秘密不多,但線索實在是太稀少了,我們想盤人物支線過于無助,很多秘密根本沒有任何指向,劇本對人物彼此的秘密存在毫無暗示的情況。這應(yīng)該不屬于腦洞大不大的問題,只是這部分支線真的過于邊緣化了,對身份推理不是特別友好,人物的形象不夠立體支撐得不夠到位,使作者很多想呈現(xiàn)出來的反轉(zhuǎn)弱化了,讓玩家覺得有一種缺失、不滿足的感覺。 綜上所述,《屠龍之證》比較適合喜歡西幻屠龍故事主題,喜歡還原故事的嘴炮類推理玩家。劇本整體推理性質(zhì)因玩法已經(jīng)削弱了一截(故事還原還是有的但不太多),它更注重玩家間的談?wù)摖庌q,故不建議喜歡推理兇殺案件的玩家特別是本格玩家上車,配置可以是新手嘗鮮聚會摸索或樂于互撕嘴炮簡單欺詐的熟人朋友們(還是會有很棒的體驗的?。?,其他就免了。這份創(chuàng)新我是充滿肯定的,而且我挺喜歡這個題材——我是一個兇案推理型玩家,但也很樂意去接觸不同的創(chuàng)新,個人認(rèn)為這個劇本還可以更加豐富,褪去單薄的外皮,完善創(chuàng)新的機制,賦予更多合理范圍的推理成分。我充滿期待! 最后淺淺聲明,我全程經(jīng)過客觀思考,鑒于不可避免的主觀,本篇測評的劇本殺優(yōu)劣,請各位友友們辯證看待。 游玩建議: 1)堅守信條,不要放棄,厚住臉皮,抗?fàn)幍降住例堉麃碇灰祝。。ㄒ驗樽詈笪亿A了嘿嘿)先征服自己,再征服別人~拿出屠龍英雄的風(fēng)范哈哈哈過分中二! 2)眾所周知,線索卡是可以編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