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受歡迎的一款魚膠,屬于新手小白都會買的一款魚膠!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黃花膠屬于是每一個踏入魚膠圈的人都認識且都會去買的魚膠,但是買黃花膠只會買網(wǎng)紅款可不行,今天就讓我們來全面了解一下黃花膠吧。
黃花膠,根據(jù)產(chǎn)地的不同,分為兩大類:東南亞黃花膠和非洲黃花膠。東南亞
黃花膠,顧名思義是來自東南亞海域,屬咸水黃花膠,舊時多稱為“咸水膠片”、“咸水膠筒”(魚鰾剖開的,就叫“片”;沒有剖開、保持魚鰾原狀的,就是“筒”)。
而來自非洲的黃花膠則是淡水黃花膠,以前一般叫做“鴨泡”、“花膠筒”、“膠片筒”等,主要產(chǎn)自烏干達、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地。這兩類魚膠近 10年來在網(wǎng)上特別熱銷,叫法也逐漸由“咸水膠片”、“鴨泡”等統(tǒng)稱為“黃花膠”。
東南亞黃花膠
1、東南亞的魚種
東南亞黃花膠的魚種是鱸形目尖吻鱸科尖吻鱸屬的尖吻鱸。這是海鱸魚的一種,東南亞、印度、中國及澳洲等海域均有分布。海尖吻鱸,尖吻鱸是重要的食用魚類,也是非常受歡迎的海釣魚種之一。
尖吻鱸體延長,稍側(cè)扁。吻尖而短。眼中等大,前側(cè)上位。口中等大,微傾斜,下頜突出,稍長于上頜。二背鰭基部相連,第一背鰭具7~ 8 硬棘,第二背鰭11 ~12 軟條。體青灰色,體色上側(cè)部為茶褐色,下側(cè)部為銀白色。胸鰭無色,其他各鰭灰褐色。尾鰭呈圓形。
成年的尖吻鱸會在河口或沿海一帶產(chǎn)卵、孵化,魚苗及幼魚會在含鹽量只有10%~ 20%的河口水域索餌長大。當它們滿 3 歲、體長達到 60~70 厘米、重約
2.6 ~4.2公斤時,會朝海遷居,經(jīng)歷性腺成熟以進行下一回合的繁殖活動。
2、東南亞黃花膠的辨別特征
東南亞黃花膠擁有雙層肉質(zhì),口感好、腥味小、彈性強,價格適中,因而受到
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大眾魚膠品種之一。東南亞黃花膠有以下特點:
(1)魚鰾原型像一個大寫的“Y”字,鰾的前端呈雙筒型,后面的部分呈圓筒型。
(2)膠體中間有一條“筋”附著在魚膠的表面,從膠體上部一直向下延伸至中部,
有的“筋”到達膠體中部就消失了,有的逐漸變薄、變淺,再延伸至尾部。
(3)膠身有的會呈現(xiàn)“人字紋”,有的紋路又有點類似蜘蛛膠;膠質(zhì)為“雙層肉”,
即有兩層膠質(zhì),在發(fā)制后特別容易看見。
(4)東南亞黃花膠無公母之分,無出水洞和法令線。非洲黃花膠亦然。
非洲黃花膠
1、非洲黃花膠的產(chǎn)地
非洲黃花膠,舊稱“鴨泡”,因其魚鰾未剖開時的形狀而得名,來自烏干達、坦桑尼亞、肯尼亞等地,至今批發(fā)市場仍然有“鴨泡”的叫法。在香港,有一種魚
膠名叫“西洋肚”,其實就是這種非洲黃花膠。
2、非洲黃花膠的魚種
非洲黃花膠的魚種是非洲的一種淡水鱸魚——尼羅河鱸魚(Nile perch),又名
“金目鱸”、“盲饋”,學名尼羅尖吻鱸(Latesniloticus)。香港大學和中山大學有關(guān)的魚膠DNA 分析研究鑒定結(jié)果均證明了這一點。
- 非洲黃花膠的特點
- 非洲黃花膠價格適中,這些年來一直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2)口感不錯,入口爽滑,很多酒樓食肆用來做“花膠扒”。
(3)非洲黃花膠多為筒狀,下端稍成尖形,上端成闊口形。近年來片狀的也逐漸增多。
- 非洲黃花膠有一條很明顯的“筋”,從魚膠頭部一直延伸至尾部,浮于肉質(zhì)表面,清晰可見。
- 尼羅河鱸是最大型的淡水魚種之一,最重可達 400 斤,俗話“百斤魚,一斤膠”,因此非洲黃花膠最大的有 3、4 斤重,是繼小須金錢、大須金錢、房膠后的又一個大型魚膠品種。
非洲黃花膠和東南亞黃花膠的區(qū)別
- 在同種規(guī)格下,非洲黃花膠相對而言較厚,東南亞黃花膠則較薄。
2.非洲黃花膠的“筋”同樣是附著在膠體表面,但該“筋”是從頭到尾非常明顯、
清晰的,而且“筋”相對較大;東南亞黃花膠的“筋”較小,并且通常只到達膠體的中部,然后變淺、模糊,或者消失。
后語
大家好,我是膳小二,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喜歡我的小伙伴可以轉(zhuǎn)發(fā)給身邊朋友哦,點贊加關(guān)注了解更多魚膠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