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別話(一):家庭+天分+耐力=設計師,缺一遲早淪為繪圖員?

特別聲明:本文系UP主原創(chuàng)文章,現(xiàn)上傳分享供大家品鑒。
昨天看到了一條這樣的朋友圈:家庭+天分+耐力=設計師,缺一遲早淪為繪圖員。
盯著手機看了幾秒鐘,腦子頓時思緒萬千,不禁陷入了思考,我覺得這可能是個值得思考且有意思的問題。
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設計師,繪圖員也是需要的,只要大家在各自的位置上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也算為這個行業(yè)添磚加瓦。
說得現(xiàn)實點,有部分人有可能連繪圖員也成為不了,那讓他們怎么過活?大學耗過了四年,到頭來卻不能在自己所學專業(yè)上找到立足點,實在是既諷刺又令人語噎。
當然,有些人是可能真的對自己所學專業(yè)不太感興趣,高考后在填寫志愿的時候并沒有得到多少具有實質(zhì)性的建議或參考,可能就單純的出于自己的一廂情愿,而且這種一廂情愿還不是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
【壹】
早幾天高考放榜后,村里有位學妹向我咨詢填寫志愿的建議,作為積極關心下一代的學長來說,我知道有些話是不能和她說的,我不想把她對大學美好生活的憧憬給捅破。
首先詢問她的是目前自己比較感興趣的點在哪里,這樣問應該沒毛病,其次問她是想留在本省,還是想遠走他鄉(xiāng)。
這是個鬼靈精怪的姑娘,在以前和她的交識中,她的大方與灑脫以及幽默的性格和其本身的氣質(zhì)是符合的。
果不其然,她的回答沒讓我失望,語音中她自信地說出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就單憑這點讓我很欣慰。
其實我最害怕聽到的回答就是我不知道,或者是等父母做決定之類的話。
在我看來,如果在上大學之前,學校和家庭還不能教會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聲和心里的話,這就是教育的失?。?/span>
這樣一來,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發(fā)生,就像連環(huán)追尾事故一樣,會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
現(xiàn)在似乎明白了高中班主任曾說過的“填志愿是第二次高考”這句話的重要性,因為你填寫的志愿將決定你以后大學四年的生活,雖說期間可以轉(zhuǎn)專業(yè),但真正轉(zhuǎn)入其他專業(yè)的可能性的人也是微乎其微。
【貳】
似乎有點扯遠了,還是先回到文章最開始的那條朋友圈,設計師所構(gòu)成的這三個要素缺一難道就會淪為繪圖員嗎?
家庭和天分是先天決定的,耐力的話倒是可以通過后天的訓練慢慢磨練。
先說家庭吧,這讓我很快就想到,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引爆網(wǎng)絡的一段話:
“現(xiàn)在很多狀元,都是家里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產(chǎn)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再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span>

思考:為什么越來越多的狀元,開始出現(xiàn)在家境優(yōu)越的家庭,這到底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之前我有一位朋友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下一代可能考上大學都很困難,甚至上學都會成問題。
我認為,教育制度的缺陷占了一定的因素,但家庭的因素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尤其是父母,父母的文化水平高低和起點決定了孩子的高度,這話并不是空穴來風。
然而事實就這樣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生長在家境優(yōu)渥的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社會資源,尤其是學習上的。
因為有一定的資產(chǎn)作為支撐,家長可以資助孩子們發(fā)展除學習之外的特長愛好,可以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可以參加夏令營寓教于樂,可以出國開拓視野,可以……
總之,城市學生比農(nóng)村學生,先天就具有了很多優(yōu)勢,因為他們的父母給了他們一個好的起點,最終能夠達到的高度也是高于其他人的。
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個段子:我用了十八年的時間才和你坐在了一起喝咖啡。
喝咖啡是種什么人的生活?
至少是具有一定存款的中產(chǎn)階級吧,況且喝咖啡也算一種具有高雅生活情趣的方式,雖說你也可以掏出喝一杯咖啡錢,但階級的不對等,坐在你對面的人未必會把你當回事兒。
所以說,你混得怎樣,你的格局和高度怎樣,可能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但它可能決定了你孩子的未來,以及你孩子的孩子的未來,決定了他以后是否能夠從容的坐在咖啡館里喝咖啡。
曾經(jīng)和表哥的聊天中也談到了這個話題,他說像我們這樣生長在農(nóng)村的孩子還僅僅是個開始,我們混得好一點,我們的下一代就過得好一點。
所以說,這個目光還是得長遠一點,別總想著自己現(xiàn)在過得舒坦點,因為大家最后都會殊途同歸,終將會成家立業(yè)娶妻生子。
我們在這個社會和別人競爭比拼也不僅限于自己本身,還有下一代;不僅限于現(xiàn)在,還有以后。
古人云: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這話代表了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感受,畢竟有興也有衰嘛,但這不是絕對的,像美國的洛克菲勒等大財團家族就打破了這個神話。
到現(xiàn)在為止,這個神奇的家族已經(jīng)是第六代了,其家族勢力遍布美國,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富雖不過三代,但想長久的富下去卻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和積累。
【叁】
至于天分這東西,很難說,我把它歸為先天決定因素是因為在這設計行業(yè)中確實有些人是獨樹一幟的,天生就是做設計的料,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腦洞大開,極強的表現(xiàn)能力等。
你們可能會說,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習得,但是你有沒有沒想過,如果有先天因素加成的話,是不是會事半功倍?
關于耐力的理解我想把它換成“定力”更為貼切,其實道理大家都懂,就我說的這句話也是老生常談的一句。
突然想起我喜歡的一位紀實攝影師薛華克先生說過的一段話:
這種心境在浮躁的塵世中是很難獲得和保持的,所以不少能人志士在花費了人生最寶貴的生命階段,奮力拼殺,終于取得預期的人生目標;想當官的,高管任做,駿馬任騎,可呼風喚雨,一手遮天;想發(fā)財?shù)碾m不好說有金山銀山,但也有千萬財產(chǎn),幾生幾世都用之不盡;想享樂的,每日里盡是山珍海味,醉生夢死,巫山云雨,不分白天黑夜;想做學問的,已學富五車,著作等身了。

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境?這是一種追求內(nèi)心平衡的心境!
就好比如毛主席的那句“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一樣,這講究的是一種定力,是自己內(nèi)心與這個世界心境上的平衡。

如果單憑這三個關鍵詞就給設計師下了一個定義未免也太草率了吧,畢竟未來的事誰了料想不到,我還想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關于設計,以后我可能還有很多要說的和要寫的,突然發(fā)現(xiàn),做設計這一行其實感覺很微妙。
2018.6.28 凌晨


獲取更多學習資料請關注個人公眾號——【三炮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