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成石經(jīng):可移動?不可移動?
西安有一座非常低調(diào)的博物館,它沒有陜西歷史博物館那么氣勢恢宏,也沒有兵馬俑博物館那么人山人海。但是,它卻是陜西創(chuàng)建最早的博物館,至今收藏著眾多國寶級的文物,它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經(jīng)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guī)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現(xiàn)收藏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和墓志4000余件,藏品時代系列完整,跨度達2000多年。因此,在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西安碑林被定為石刻類的第一號。
在西安碑林的核心展區(qū),陳列著著名的開成石經(jīng)。它們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3),開成二年(837)完成,共有114塊碑石,每塊石碑均兩面刻字,共刻經(jīng)文650252字,內(nèi)容包括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包括《周易》《尚書》《詩經(jīng)》《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因此,“開成石經(jīng)”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高考教材”。
“開成石經(jīng)”每塊石碑高約1.8米,寬約0.8米,下設方座,中插石碑,上部原本都有碑額,可惜后來被人為去掉。它們原本立于唐長安城務本坊的國子監(jiān)內(nèi),北宋元祐二年(1087)“開成石經(jīng)”與“石臺孝經(jīng)”一同移至府學北墉,即今西安碑林現(xiàn)址,從此再也沒有移動。
2017年7月26日,西安碑林博物館印發(fā)《第19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文化項目簡報》,提出將“開成石經(jīng)”遷移至新館區(qū)的設想;2017年8月8日,西安碑林博物館印發(fā)《第21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文化項目簡報》,逐漸落實遷移“開成石經(jīng)”的設想。
2018年1月29日,西安碑林的四位專家聯(lián)合署名,堅決反對移動“開成石經(jīng)”。原因如下——
第一,在《文物法》總則的第三條中規(guī)定:“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xiàn)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動文物,根據(jù)它們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價值,可以分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92年4月20日,陜西省人民政府陜政發(fā)[1992]35號文件公布西安碑林保護范圍,以及重點保護區(qū)為:碑林七個展室和碑亭。
第二,“開成石經(jīng)”是極其重要與特殊的碑石組群,其大規(guī)模的搬遷,與移動幾件單體碑石的難度完全不能相提并論。在搬遷移動和重新安放中,難免會對石經(jīng)上的文字造成一定的損傷。?
第三,930年前,“開成石經(jīng)”的搬遷和陳列,乃極為慎重和周詳?shù)南到y(tǒng)工程。今天看來,它的布局依然十分嚴謹合理,參觀路線相當通達順暢,一點兒也沒有過時,并無搬遷的必要性。?
第四,西安碑林有很多碑石和墓志,因為陳列面積不夠,沒有辦法展示出來,所以碑林北擴有充足的文物準備和許多主題可以填充,如建立專門的碑帖藝術(shù)館、墓志陳列館、中國書法源流館等等。保持“開成石經(jīng)”現(xiàn)狀,絕不會妨礙西安碑林擴建改造項目。
看到這里,我們必須明確一個問題:開成石經(jīng)是“可移動文物”,還是“不可移動文物”呢??
“可移動文物”指館藏文物,即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shù)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不可移動文物”指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筑、藝術(shù)上的具體遺產(chǎn)或遺址,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xiàn)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
由此可見,“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的區(qū)別,不在于文物能不能“移動”,而在于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內(nèi)涵。其實,“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可以相互轉(zhuǎn)化,“不可移動文物”往往由“可移動文物”組成,比如:房子是“不可移動文物”,但是房子的門窗和磚瓦是“可移動文物”,如果貿(mào)然將門窗和磚瓦移走,那么房子還能保住嗎?
“開成石經(jīng)”是否可以移動,歸根結(jié)底要判斷它是不是“可移動文物”。西安碑林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乃名副其實的“不可移動文物”?!伴_成石經(jīng)”是西安碑林的核心,雖然它本身可以“移動”,但是作為“不可移動文物”的組成部分,如果貿(mào)然將“開成石經(jīng)”移走,那么所謂的“碑林”不就名存實亡了嗎?
“開成石經(jīng)”的展室確實空間狹小,石碑顯得密密麻麻,正因為碑石聳立如林,所以這里才被稱為“碑林”呀!把石碑全部移到新的環(huán)境里,雖然可以感受到另一種氣勢,但是真正的“碑林”也就消失了,這可是積累近1000的文化氛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