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天外日語翻譯碩士(MTI)筆譯考研第一經(jīng)驗貼
??????? 上次我寫《2017年的南開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第一經(jīng)驗貼》的時候(鏈接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559272
??????? 在文中承諾,會把我第一次考研天外又退學的經(jīng)驗也寫出來。那么我就來寫一些我2016年底考取天津外國語大學日語筆譯碩士第一名(初試407第一,復試也第一),而后又因覺得課程安排不適合自己退學考南開的經(jīng)歷。
??????? 我第一次選擇考翻譯的原因是因為我在大三過了CATTI 2級筆譯,接了很多口譯,筆譯的工作。當時也沒想太多,就想著既然有了可以謀生的一技之長,那干脆再深造深造。至于現(xiàn)在的讀博,做學問,著書,立說的想法,對于當時才大四的我來講,是完全想不到的。所以我考MTI的時候,就是想著學個技能,出來養(yǎng)活自己。
?????? 這幾年不斷有人在問我,翻譯碩士(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專碩和學術(shù)碩士(MA,Master of Art)的區(qū)別。我想,如果我大四的時候,能有一位學長告訴我兩者的區(qū)別,我可能就不用費這么多勁入學再退學了。所以,我統(tǒng)一解答一下兩者區(qū)別:
?????? MTI,是一種專業(yè)碩士,學制兩年,以實踐為主,日常的課程就是各種翻譯,包括交替?zhèn)髯g,同聲傳譯,文學翻譯,外貿(mào)翻譯.....等等具體場合的翻譯聯(lián)系。這個學位的目的,不在打造“科研型”人才,而是打造“應(yīng)用型”人才。也就說,MTI不會學學術(shù)碩士的理論課(比如,語言學,文學,政治史研究,思想史研究,雖然這些理論可也未必有多高深)等等。這個類型更像是一種,只告訴你然,不告訴你所以然的學位,就是讓你在不斷的反復中,熟能生巧,應(yīng)付各種類型的翻譯工作,會用,這就夠了。至于為什么要這么翻,其原理是什么,你不需要知道。它的優(yōu)點在于,學制短,第一年上課,第二年實習。年齡對于一位求職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越年輕就越有優(yōu)勢,哪怕在所謂的高校學術(shù)圈也是如此,35歲以上的博士,你再是師出名門,估計也很少又高校和研究所接納你。而對于企業(yè)單位和翻譯行來講更是如此,年輕的翻譯意味著,思維反應(yīng)靈敏+工資便宜。這就是為什么MTI普遍兩年學制的原因。也是為什么,翻譯行很少見40歲以上還在外面跑業(yè)務(wù)的原因(40歲以上的翻譯,要么升職了,要么自己開公司了,要么轉(zhuǎn)行了,要么被淘汰了)。如果你對學術(shù)沒追求,又是論文苦手,只想磨練一下自己的技術(shù)然后工作,那么MTI非常適合你。
??????? 但是我們說,有得必有失,如果你選擇了MTI,則大概率與博士無緣。不是說MTI不能考博,當然可以考,專碩也是碩。但是你缺少了學碩研二,研三兩年在論文海中的洗禮,沒有受過科學的學術(shù)產(chǎn)業(yè)鏈的正規(guī)培訓(我說的是產(chǎn)業(yè)鏈,沒錯,寫論文就是一種流水線工作),大概率沒有博導愿意接受你。這三四年,我身邊見過不下百位MTI,最終讀博的,就一個。
?????? 目前看來,國內(nèi)的碩博教育趨勢有和美國接軌的趨向,也就是“專碩擴招,學碩縮招,并最終取消學碩,改成碩博連讀”。我個人是非常贊成這種趨勢的,原因無外乎幾點:1,高校崗位和科研圈職位早就飽和了,內(nèi)卷嚴重。我們不需要這么多科研人員。2,碩博連讀的好吃在于可以不換導師,研究方向一貫,可以避免我這種,碩士一個導師,博士一個導師,研究課題還要改變的尷尬境地。任何一個題目的研究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如果頻繁更換課題,只能是啥都沒做出來研究了個寂寞。大師都是20幾年就反復做一個課題的,至少我知道的很多名教授都是如此。
?????? 所以,面對這種學碩縮招,專碩擴招的大趨勢,以后的學術(shù)碩士會更難考。選擇專碩不失為一個好選擇。無論如何,在選擇之前,你要捫心自問自己,你想干什么。你對學術(shù)研究有沒有熱情?還是說你只是想考讀碩博一路混上去進個高校當老師吃口穩(wěn)定飯。如果是后者,我明確的告訴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能了。高校已經(jīng)取消事業(yè)編制,科研圈的競爭和淘汰率比任何一個圈子都高,我導師經(jīng)常教育我“三個月不讀文獻,你就會被圈子淘汰”。如果你只是想為了混口穩(wěn)定飯來讀學碩,那你不如去讀專碩,去抓錢。畢竟有錢才是最穩(wěn)定的。如果你坐不住冷板凳,忍受不了貧窮,不喜歡所謂的“十年磨一年,厚積薄發(fā)”的感覺,不能忍受自己的生活要在40歲左右才能完全獨立,反而,你喜歡在青年時期就過得體面一些,那也應(yīng)該去讀專碩,專碩的成長軌跡遠比學碩快得多。
?????? 兩者在公考方面沒什么差別,不多贅述。
?????? 至于我為什么選擇天外,主要還是因為我家鄉(xiāng)就在天津,且天外的翻譯實踐很好。甚至還拿下了“國家重大項目翻譯”的博士點,全國只此一家。我考天外的時候,修剛,花超等天外翻譯名手都還在(這幾年也都走了),當時的天外是很熱的。
? ? ? 下面說說MTI考什么。MTI的考試和學碩分值一樣,也是四科。但是具體科目不同,MTI的科目分別是:1,日語翻譯基礎(chǔ)(專業(yè)一,第二天上午考,150分)2,漢語百科知識(專業(yè)二,第二天下午考,150分)3,翻譯碩士日語(代替英語,公共課1,100分)4,政治(不多說)。
?????? 這幾年翻譯碩士我也帶過不少,前年,去年,都有人考翻碩來跟我上課,也都成功考上了。從我的經(jīng)驗來看,任何一個學校(只說熱門學校,比如北外,上外在內(nèi)的八大外語學校)的翻譯碩士,日語翻譯基礎(chǔ)這門課都是最難的。我做過很多學校的翻譯碩士的題目,但是下面我只以我親身經(jīng)歷過的天外的考試為例。
?????? 翻譯碩士基礎(chǔ):我的公開課里做過很多期講解這門課的視頻,都是以天外的考試為例,具體可參閱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a4y1L7tb/,天外2014年翻譯碩士日語的部分講解)。天外這門課,上來30分是術(shù)語翻譯,很難。很多次你如果涉獵不廣,幾乎連漢語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這門課著重考察
???? 1日譯中的熟語,外來語,縮寫翻譯。比如天外出過縮寫“JA”(Japan agriculture),日本農(nóng)業(yè)協(xié)會,出過熟語“針小棒大”,出過外來語ハイブリット?カ―(Hybrid Car)混合動力車。所以這要求你多看新聞(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看日本原版新聞),多涉獵各個領(lǐng)域的術(shù)語,多嘗試不同領(lǐng)域的翻譯,比如機械翻譯,藥學翻譯(我這幾年最擅長這兩項),最后,多看《人民中國》的年度熱測總結(jié)。
????? 2 中譯日中的時髦詞,比如那幾年很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人為本”“北漂”“房奴”,這些天外都考過。對付中譯日,要沒事兒多翻,走在路上看見一個詞,想想它對應(yīng)的日語怎么說。我那幾年沉迷翻譯如癡如醉的時候,出門就在腦子里翻譯馬路上的路標,翻譯每一個店鋪的名字。最后,要注意每年的兩hui,天外出題的時政性還是很強的。
????? 當你闖過了30分的術(shù)語翻譯,下面迎來的是更難的語篇對譯。一般是日譯中兩端,中譯日兩段,各60分。這個東西,如果你考研之前沒過2筆,估計自己搞不定。因為翻譯不是翻詞,而是翻思想。這是一種思想性勞動。你要在注意詞的時候,注意文體,注意原文行文風格,注意翻譯策略。如果你拿到的是一篇小說,和你拿到一篇政治評論的議論文,那你的翻譯策略肯定是不一樣的。一樣你就再來一年了。我這幾年帶的幾位考MTI的學生,最欠缺的也就是這類思想的部分。
?????? 我當年也不是自己就會的,當時是有幸拜師了一位大學的講師(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副教授了),讓他整整帶了我兩學期的課程。我現(xiàn)在所學到所有關(guān)于翻譯的知識,都是這位授業(yè)恩師教我的。我們上課的翻譯強度很大,一天3000字必須打卡,不然不給上下次課。(當然我對我教的想考MTI學生也這么要求的),我甚至還保留著當年練翻譯的筆記本,如下圖(忽略我的爛字)。


???? 上圖這樣A4幾百頁的本,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翻譯了整整十本。翻到第八本的時候,我就絕得我要是考不上,就沒人能考上了。所以,世界上的事情,想要成功大體都是如此,你需要一個指路人,同時你還要自己加倍努力。
? ? ? 最后,給大家推薦兩本練翻譯的好書,一本書大外宋協(xié)毅教授(現(xiàn)在來天外了)的《漢日日漢同聲傳譯》(帶光盤),這本書材料新,譯法準,更重要的是它還有術(shù)語表,宋教授在圈內(nèi)有名。這本書伴隨我度過了整個大三時光。
???? 然后是南開王健宜教授的《日語口譯實務(wù)》,這本書也很好,許多細節(jié)譯法很精妙,而且這本書超越了翻譯一個領(lǐng)域,他的編者組里有各個領(lǐng)域的大牛。
????? 最后說說“漢語百科”這門課,我當時考的時候,這門課還是“選擇+應(yīng)用文寫作+議論文大作文”的套路,但是后來很不幸,選擇改成了填空(南開也是這個套路),兩篇作文沒變。單選考得多,考得雜,匯聚了“文學,歷史,民俗”等各個方面的知識,需要積累。這里有一個好方法是,可以看Wikipedia,注意看的時候不要只看你的目標詞條一個,Wiki的每一個詞條都是自帶鏈接的,你最好把每一個能點的鏈接都看一遍,這樣你會收獲一整串知識,前因后果就都懂了。我非常討厭碎片化的知識,對學習毫無幫助。
? ? ? 關(guān)于應(yīng)用文寫作,有的人可能比較陌生,我當年也比較陌生。所以我請了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的一位教授來教我,跟教授上了4次課,我就大體明白了。應(yīng)用文分寫作的關(guān)鍵是區(qū)分上行文,下行文。比如命令,通告,這肯定是下行文,你要對應(yīng)去變換措辭,其實就是語言學中所謂的“待遇表現(xiàn)”問題。再比如,請示這一定是上行文。函是平行文,各有各的寫法。(公文寫作我也可以改,各位有需要可以找我)
? ? ? 最后是大作文,我高考時候語文大作文就是一類文,所以寫應(yīng)試八股文對我來講不是什么難事。要注意段落布局,總分總還是分總?每一段內(nèi)的觀點和材料又是什么布局?有沒有邏輯關(guān)系等等。
????? 天外MTI的兩門公共課都不難,日語那門真題重復率高,難度在N1左右,比南開的基礎(chǔ)日語簡單。政治想必不用我多說了。
????? 至于復試,因為我初試第一(407分),復試我也是第一個,華超老師給我面試,還有天外日語學院的院長(叫啥我忘了),上去就是直接給你一篇文章,看三分鐘直接翻,這叫做“視譯”,也是翻譯面試最常用的考核。我抽的是當年某元首在聯(lián)合國的演講,就是“達摩克里斯之劍”的那個。我除了“達摩克里斯之劍”的對應(yīng)術(shù)語忘了,剩下的都翻出來了。但是我比較機靈,我直接把“達摩克里斯之劍”做成意譯處理了(因為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做完之后偷瞄了一眼花老師,她還對我微微一笑。
???? 復試之后不到兩天就出結(jié)果,初復試第一錄取。
?????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考研天外的全部經(jīng)歷了,更多考研經(jīng)驗貼,可見我在B站發(fā)表的其他經(jīng)驗貼:
1,2021年最新更新的南開日語語言文學考研經(jīng)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744967
2,2017年我個人考研南開日語語言文學學碩第一名錄取經(jīng)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559272
3,關(guān)于南開日語學說這幾年分數(shù)線上升至370的解讀。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559090
4,2021年我所指導的同學成功考上華中師范大學學碩的經(jīng)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0771648
5,2018年我指導的同學成功400分整以第一名成功上岸南開日語語言文學學碩經(jīng)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06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