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蘭斯 Hindrance
“穿越漩渦吧,我的美人們!逍遙游,遠行!傳播腐爛之父的禮物和祝福!你們是他心愛的載體;你們的通行不會受到任何阻礙!”
——從阿拉克西亞(Alactia)垃圾場衛(wèi)星截獲的信號
辛德蘭斯世界是一個不起眼的黃褐色球體,由黃棕色的沙子組成,周圍籠罩著黑暗的風暴,并受到圍繞它旋轉(zhuǎn)的源源不斷的亞空間能量流的沖擊,距離第十三太空站通道不到幾周的路程。辛德蘭斯是位于尖嘯漩渦外緣的黃昏世界之一,作為腐爛之王的圣地而聲名鵲起,使其成為納垢追隨者狂熱的朝圣之地。關(guān)于這個星球的神話和傳說比比皆是。努格教派破爛生銹的船只現(xiàn)在定期短暫停留,讓乘客下船,尋求他們潰爛之主的認可或青睞。
通往辛德蘭斯的道路 The Path to Hindrance
辛德蘭斯的行星系統(tǒng)直接位于臭名昭著的亞空間流——黑色環(huán)流——的路徑上,它將從第十三太空站通道的尸體籠罩的巨口中出現(xiàn)的飛船直接推入一個可怕的能量漩渦,向內(nèi)涌向尖嘯漩渦的中心。環(huán)流搖搖欲墜地圍繞著被稱為詛咒(Anathema)的太空區(qū)域,并以巨大的螺旋形墜入黃昏世界區(qū)域。對于那些陷入環(huán)流的人來說,這種經(jīng)歷就像被困在一條小船上,在湍急的河流中被推向令人眩暈的瀑布。亞空間流撕裂并震動任何穿過它的船只,十億只爪子沿著船體外部刮擦的聲音讓里面的人心煩意亂,并嘲笑試圖逃跑的人。那些在環(huán)流攻擊中幸存下來的破舊船只被存放在辛德蘭斯星系的外圍。
該星系由一顆昏暗的褐矮星,辛德蘭斯本身——一個病態(tài)的沙漠世界,以及辛德蘭斯的兩顆衛(wèi)星——阿拉克西亞(Alactia)和麥加利亞(Megaria)組成。這顆無名的恒星發(fā)出暗淡的光芒和足夠的熱量來提供一個狹窄的宜居帶。辛德蘭斯和它的衛(wèi)星漂浮在這個區(qū)域內(nèi),被鎖定在一個緊密的、幾乎難以想象的復雜軌道上。三個星球都斷斷續(xù)續(xù)地在黑色環(huán)流暗淡無光的暗流中徘徊,黑色環(huán)流流在他們周圍和之間緩慢流動,形成一股怪異而難以預測的深不可測的能量瀑布。當這些能量接觸到每個世界時,它們會沖刷并沖擊它們,以巨大風暴的形式緩慢地爬過地表。
那些從太空進入辛德蘭斯星系的人,無論是出于意外還是有意為之,都會發(fā)現(xiàn)在自己接近時受到了來自生銹的阿拉克西亞衛(wèi)星的一只有破舊的行星監(jiān)視器和輕型突襲者組成的小型但強大的艦隊的挑戰(zhàn)。這支被稱為七重奏(Septet)的艦隊在尖嘯漩渦中很不尋常,因為它對闖入者表面上表現(xiàn)出隨意的態(tài)度。通常,訪客會以腐爛之王的名義受到友善和友好的歡迎,并被邀請介紹他們的業(yè)務。任何沒有表達對奸奇的忠誠或直接聲明攻擊七重奏、辛德蘭斯或其衛(wèi)星的意圖的任何行為都會受到該星系的熱烈歡迎,并愉快地聲明旅行者可以自由地享受所有辛德蘭斯及其周邊地區(qū)所提供的一切。七重奏將護送游客前往星系內(nèi)的任何目的地,盡管他們自己會避開進入黑月麥加利亞的軌道。
辛德蘭斯本身 Hindrance Itself
辛德蘭斯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丑陋而凄涼的世界。從軌道上看,它的沙質(zhì)表面是腐爛、油膩的肉的顏色。這個星球上布滿了一些早已被遺忘的史前災難留下的撞擊坑,被無盡的骯臟沙漠所覆蓋,只有偶爾出現(xiàn)的黑色、死亡、粉砂和油膩的小海將其間斷,這些海洋不斷地侵蝕著搖搖欲墜的海岸,緩慢但不可避免地侵蝕著它們。
當辛德蘭斯和它的衛(wèi)星圍繞著星系中微弱的恒星沉重地旋轉(zhuǎn)時,它們不可預測地穿過黑色環(huán)流本身的流動,這是一種純粹的以太能量流,在尖嘯漩渦之外不可能存在。這種接觸到世界表面的亞空間流,對于生活在其表面的任何生物來說都是極其危險的。
在辛德蘭斯的例子中,黑色環(huán)流的能量邊緣首先接觸到行星的大氣層,它們首先與行星的弱磁場相互作用,形成險惡的閃爍的綠色和黃色光芒,在當?shù)乇环Q為腐臭極光(Aurora Rancidus)。那些在辛德蘭斯表面旅行的人將極光視為更大危險的預兆,就像偏頭痛前的閃爍暗點,這是在環(huán)流中心流動的亞空間物質(zhì)即將進入大氣層的跡象。
當黑色環(huán)流真正的亞空間污染能量滲透到大氣中時,它們會像死水倒入腐臭的油中一樣落向辛德蘭斯的表面。當它們落下時,這些巨大的力量會合并成巨大的雷雨云、灰色和棕色的風暴云,與世界上稀薄的塵埃空氣劇烈地相互作用。大陸大小的漩渦形成,狂風以每小時數(shù)百英里的速度吹過,在星球表面旋轉(zhuǎn),沖刷掉其下方的一切。
風暴如此頻繁、如此不可預測、如此致命和具有破壞性,以至于在辛德蘭斯表面上無法永久建造任何東西。這是一個不斷被沖擊和侵蝕、不斷瓦解、從一種狀態(tài)腐爛到更加無序狀態(tài)的世界。矛盾的是,正是這種品質(zhì)使得它對那些崇拜黑暗之神納垢的人如此有吸引力。

鑒于巨大的亞空間風暴沖擊著大氣層,到達星球表面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任何時候都有兩到三場這樣的噩夢風暴緩慢地爬過它,需要一名熟練的(或瘋狂的)穿梭機飛行員來安全地接送旅客。幸運的是,七重奏的船長們有許多這樣的飛行員簽約為他們的服務,他們很樂意以物易物來換取通行費。以有趣的新瘟疫形式支付的報酬尤其受到重視,但眾所周知,他們也會接受破舊的船只部件或其他讓他們感到高興的古怪的象征性貢獻。
辛德蘭斯上幾乎沒有永久定居點;這個世界不利于人類的長期居住,缺乏飲用水或足夠的陽光來促進最頑強的作物的生長。盡管從技術(shù)上講,稀薄、多塵的空氣中包含了大致正確比例的各種元素組合,使增強人類能夠呼吸,但大氣中充滿了微小的灰塵顆粒,這些顆粒會堵塞肺部,導致游客在抵達后幾分鐘內(nèi)劇烈咳嗽。長時間暴露在星球的空氣中會導致肺部充滿血腥泡沫,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死亡。
天空灰蒙蒙且布滿風暴,從地表看去,太陽只是遠處的一處棕色斑點,微弱的光線幾乎無法穿透陰暗的夜色。雖然這里有破碎的砂巖組成的小山脈,以及由發(fā)黃有毒的冰形成的微小極蓋,但主要地形是沙漠。
普蘇拉 Pusula
盡管世界氣候惡劣,但它遠非無人居住。訪客們被護送到辛德蘭斯表面,在七重奏穿梭機嘎嘎作響和破舊的內(nèi)部,被安置在普蘇拉的邊界外,那是一個大約300人的狹小而骯臟的搖搖欲墜的棚戶區(qū)。
普蘇拉是尖嘯漩渦的納垢教派中一種新興的朝圣文化產(chǎn)物,這一運動盡管在過去幾十年內(nèi)才出現(xiàn),但似乎享有一系列顯然源自古代的邪惡神話和寓言的經(jīng)典。這個松散的朝圣者群體各不相同,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納垢的熱愛、對積累有趣的新疾病的癡迷以及對旅行的熱愛。他們像一群蒼蠅一樣在整個尖嘯漩渦和更遠的地方徘徊,從不停留太久,總是愉快地尋求感染下一座山、下一個星球、下一個星區(qū)之外的一切。
有一些地點可以作為這些四處游蕩的麻風病人的聚集點;這些特定的地方訴說著他們被污染的靈魂深處的某些東西,這些地方可以讓他們暫時聚集在一起,交換疾病并重新堅定他們的信仰。普蘇拉就變成了這樣一個地方。
這座城鎮(zhèn)由臨時住所組成,這些臨時住所是用納垢教派到達時手頭的任何材料建造的。因此,它是一個拼湊而成的棚戶區(qū),一個雜亂無章、隨意拼湊在一起的地方。帳篷是最常見的住宿形式,但也經(jīng)常可以看到用板條箱搭建的棚屋和用骨頭搭建的臨時大篷車。普蘇拉建在一條塵土飛揚的“街道”上,上面有一對帝國制造的古老生銹集裝箱,這些集裝箱被埋在沙礫之下。這些容器被用作城鎮(zhèn)的化糞池,但當亞空間污染的風暴經(jīng)過時,它們也可以作為避難所,風暴會摧毀地表上的一切。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在一個狹小的地下空間里,與數(shù)百人一起被困在糞便中,連續(xù)幾天是非??膳碌模珜τ谄仗K拉的納垢教派來說,這被認為是一種有趣的消遣,在未來的某個場合可以會成為同路人的一件趣事。
事實上,一些人對這次體驗評價很高,開玩笑地提到“在辛德蘭斯水域”,就好像他們參觀了異國情調(diào)的帝國天堂世界中的某個著名水療中心一樣。
這座城鎮(zhèn)經(jīng)常被頻繁的亞空間風暴摧毀。這種情況每年都會發(fā)生兩到三次。然而,這里的居民堅強而樂觀。在臭氣熏天的地堡里安然度過風暴后,這群堅韌的幸存者只是出現(xiàn),收集五英里半徑內(nèi)剩余的建筑材料,然后重新開始。他們認為這種不斷的建造、衰敗、破壞和重建的循環(huán)是納垢本人的有趣象征。
對于毀滅力量追隨者經(jīng)常光顧的城鎮(zhèn)來說,普蘇拉是一個總體上平靜的地方,這很不尋常。邪教徒之間偶爾會爆發(fā)暴力事件,但這些通常發(fā)生在趕往避難所的過程中,因此被認為是所有參與者無法控制的情況的不幸副作用。普蘇拉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中途停留的城鎮(zhèn),一個短暫游覽的地方,并且沒有永久居民。
訪問普蘇拉的納垢信徒中正在形成豐富的口頭傳統(tǒng)。無論何時,鎮(zhèn)內(nèi)最大的棚屋、商隊或帳篷都可以作為聚集的邪教徒的聚會場所。當微弱的太陽光從地平線消失時,他們互相談論有關(guān)瘟疫之父的故事,特別是他與辛德蘭斯世界的關(guān)系,這個世界開始被他視為神圣的世界。
辛德蘭斯的傳說 Legends of Hindrance
對于那些拜訪辛德蘭斯的瘟疫教徒來說,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是在前往該星球的朝圣之旅中邁出三步。首先,他們必須到達并聆聽那些在他們之前進入辛德蘭斯荒原的人們的傳說。他們自己前往最深處的沙漠朝圣,以便與納垢本人荒涼、混亂的內(nèi)心進行交流。最后,那些在這次旅程中幸存下來的人(大多數(shù)人沒有)必須返回普蘇拉,并傳承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和所感染的東西。
瘟疫之神的衣衫襤褸的朝圣者被辛德蘭斯所吸引,因為他們相信這個星球與納垢本人之間存在著強烈的象征意義和神奇的聯(lián)系。他們在世界各地都看到他腐爛的手;在亞空間風暴不斷地沖刷和破壞中,在山脈崩塌成沙漠的過程中。他們相信辛德蘭斯是一個熵的天堂,一個不斷腐爛的世界,一個神圣審判、懲罰和教導的地方,除非納垢在這里測試他的追隨者的信仰。那些真正希望與他們的黑暗之神交流的人必須前往這里,前往亞空間沖刷過的最深處的荒原的中心,在那里體驗夢想和幻象,照亮他們主人為他們制定的計劃。他們相信,納垢要么悲傷地斥責他犯錯的孩子們的失敗,然后華麗地讓他們回到榮耀之路,他們的罪孽被寬恕,他們的信仰得到考驗和恢復,或者如果他們的信仰軟弱,就會懲罰他們,摧毀他們的靈魂并將它們直接送入亞空間。
那些從普蘇拉冒險進入辛德蘭斯荒地的人往往會乘坐快樂的瘟疫商隊,里面擠滿了數(shù)十名朝圣者,他們彼此之間愉快地爭吵。那些幸存的少數(shù)信徒三三兩兩搖搖晃晃地回到普蘇拉,這次經(jīng)歷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他們。幽默感絲毫不減,但他們更加專注,更加致力于將納垢的天賦傳播到尖嘯漩渦之外的任務。據(jù)說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凄涼的朝圣之旅,他們的話也被其他納垢教派所信賴。
那些在荒涼的朝圣之旅中幸存下來的人,用尖細、粘稠的聲音講述著持續(xù)數(shù)周穿越辛德蘭斯被詛咒的沙漠荒原的旅程。他們描述了一次考驗他們耐力極限的經(jīng)歷:一瘸一拐地穿過一段段刀尖鋒利的堅硬巖石、物資匱乏而被迫轉(zhuǎn)向同類相食、吃掉散發(fā)著惡臭、患病的朝圣者尸體。

骸骨沙漠 The Bone Desert
幸存者說他們遇到了黃棕色的沙漠,沙子上布滿了骸骨。起初,他們遇到了一些分離的股骨,奇怪的頭骨——對于疲憊不堪的納垢信徒來說,這算不了什么,他們在前往辛德蘭斯的旅途中會看到更糟糕的情況。當然,這些都是先前失敗的商隊的殘余,其成員缺乏現(xiàn)在經(jīng)過他們的人的真正信仰。
然而,很快,旅行者們談到遇到了更多的骸骨。不是三三兩兩的,而是七七八八的,隨意地堆放在一起。 然后幾十個聚集在一處。然后數(shù)百個延申數(shù)英里。最后,旅行者談到沙漠開始只剩下骸骨,沙粒在無盡的死亡浪潮下沉沒。數(shù)百萬——也許數(shù)十億——尸體。幸存的凄涼朝圣者的眼睛因為風濕而發(fā)炎,閃爍著不健康的光芒,他們談到無盡的發(fā)黃、干燥的骨頭堆,在無情的灰色低沉的天空下慢慢分解并坍塌成灰塵。
邪教成員互相詢問,這些尸體是從哪里來的。理論比比皆是。有人說,在過去的歲月里,辛德蘭斯一定曾發(fā)生過一場偉大的戰(zhàn)爭。其他人則說這些是阿拉克西亞的黑暗魔法師從軌道上扔下的無用奴隸的尸體。更進一步的假設(shè)是,這里一定曾經(jīng)有過某種偉大的文明,但被一場大瘟疫所取代,這一看法在與會者中引起了極大的興奮。
那些走過荒涼朝圣之旅的人搖著他們畸形的頭,聲稱這些是所有為納垢服務而死的人的尸體,被他的仆人神秘地運送到這里。他們粗聲粗氣地斷言辛德蘭斯是納垢本人腐爛的眼睛,走過它的表面就是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那些值得他恩典的人會得到獎賞,那些不值得的人會被粉碎,他們的尸體被拋到世界干燥的表面上,化為塵埃。
不忠者 Faithless
他們還用納垢的故事來逗樂全神貫注的聽眾,這些故事戲謔地考驗著那些在骸骨沙漠中游蕩的人,他們會遇到不忠者的尸體,這些人為納垢而死,但沒有得到主人的真愛,他們的靈魂從內(nèi)部腐爛。他們說,在骸骨沙漠中行走了許多天,靠死者骨頭上殘留的稀薄的干肉碎片為生后,死者自己站出來挑戰(zhàn)他們。這些“不忠者”的尸體保存得較好,身上還殘留著奇怪的衣服碎片??膳碌氖?,干尸上布滿了沙子,不忠者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搖搖晃晃地走向朝圣者。他們張開嘴,發(fā)出無言的嫉妒和仇恨的尖叫,哀嘆他們的繼續(xù)存在所給予他們的恩惠。這些可憐的倒下者的殘骸單個來說都很虛弱,但很快就會大量出現(xiàn),搖搖晃晃地走向數(shù)十個闖入者。它們不接受懇求或討價還價,必須被流浪者砸到一邊,分裂成它們的基本組成部分,凄涼的朝圣者聲稱這一景象讓納垢高興,因為它象征著瓦解的過程,事物分崩離析并歸于塵土。

破碎神殿 The Broken Temple
那些聲稱在與大批不忠者的遭遇中幸存下來的少數(shù)朝圣者說,他們最終穿過了骸骨沙漠,將在他們背后責備地怒視著他們的閃閃發(fā)光的頭骨拋在身后,然后他們漫步進入了一個新的地區(qū),那里曾經(jīng)是一個巨大的火山平原的遺跡。
在這里,信徒們花了好幾天的時間在一片寂靜、完全荒涼的土地上徘徊,沒有任何地質(zhì)特征超過幾英寸高。天空一片漆黑,幾顆微弱的星星隱隱約約地閃爍著。雙月以不可預測的方式從頭頂掠過,遮蔽了星星,有時甚至遮蔽了昏暗的太陽。麥加利亞如玻璃般漆黑的月亮會讓那些凝視它太久的人陷入深深的沮喪之中,絕望和痛苦的想法占據(jù)了他們的意識頭腦。當阿拉克西亞生銹的垃圾衛(wèi)星出現(xiàn)在頭頂上時,這些人會變得開朗而充滿活力,盡管他們現(xiàn)在只穿著破爛的衣服,并且因缺乏食物或水而神志不清。
這場狂熱的死亡行軍中為數(shù)不多的幸存者描述了,在腳下踩著黑沙嘎吱作響的步行數(shù)天或數(shù)周之后,天空變暗了,這是一場巨大的亞空間風暴即將來臨的明顯跡象。所有幸存的朝圣者告訴他們的聽眾,此時他們預計會被風暴的力量撕成碎片,風暴尖叫著,哀號著,似乎有目的地將自己從地平線上漏出。凄涼的朝圣者描述了他們是如何追隨風暴的,他們被某種本能的感覺所吸引,認為他們被風本身的嚎叫所召喚。
他們講述了在經(jīng)歷一段時間之后,他們?nèi)绾卧谶h處看到某座低矮的建筑。當他們接近時,他們意識到距離它很遠,而且它的建造規(guī)模大的令人難以置信。他們花了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接近這座建筑,終于能夠辨認出它的各個特征。
對這座建筑有許多不同的描述,每個講述者的精確細節(jié)也有所不同,導致一些人認為每個信徒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建筑。一些人描述了倒塌的柱子,直徑數(shù)百英尺,高達數(shù)公里,支撐著屋頂,其重量肯定比大多數(shù)城市倒塌前還要重。其他人提到了搖搖欲墜的尖塔或圓頂;還有人說這是一座被自身重量壓垮的金字塔。無論對于那些從廢土中踉踉蹌蹌地回來的人來說,這座建筑的外觀如何,總是被描述為一座“神殿”,盡管它的建造規(guī)模足以讓除了帝國尸神最大的大教堂之外的所有教堂相形見絀。這座神殿顯然是用某種黑色的石頭鑿成的,人們總是說它是破碎的,所有見過它的人都同意它在他們眼前繼續(xù)崩潰和瓦解,當他們接近時,一些建筑特征逐漸消失,或者石板或磚塊從某個不起眼的角落不斷落下。眾所周知,這座“破碎的神殿”坐落在圍繞它旋轉(zhuǎn)的巨大風暴的中心。

諸神憤怒的體現(xiàn) The Embodied Fury of the Gods
當風暴的黑云移向以神殿為中心的巨大漩渦中心時,它們令人作嘔地痙攣起來,凝聚又分裂成數(shù)千個長著翅膀的野獸,涌向破碎神殿鋸齒狀的椽子。凄涼朝圣者聲稱這些混沌怒妖是由那些不忠實的納垢崇拜者的靈魂所形成的惡魔,他們的尸體遍布骸骨沙漠。他們像動物一樣爭吵,用爪子刮著神殿的玄武巖墻壁,但他們并沒有攻擊接近神殿的朝圣者。
在這座被怒妖的惡臭玷污了幾個世紀的神殿里,朝圣者發(fā)現(xiàn)了刻在建筑物墻壁上的名字;上面寫著小字,幾乎難以辨認。有數(shù)十億個名字,一直延伸到神殿高聳的內(nèi)墻,覆蓋了每一個角落和壁燈。根據(jù)凄涼朝圣者的說法,這些是納垢追隨者的名字,是由一些看不見的、惡臭的統(tǒng)計員在這里鑿出來的,他們徒勞地試圖對宇宙進行編目和定義,這是一種瘋狂而不可能的努力,目的是將宇宙永遠困在不變的腐爛之中。在這里,少數(shù)幸存的朝圣者發(fā)現(xiàn)自己被迫在寺廟的墻壁上搜尋自己的名字,以證明自己作為腐爛之父追隨者的價值。鑒于破碎神殿的規(guī)模之大,這項任務可能需要數(shù)周時間;朝圣者被迫通過吃那些未能完成任務的人的尸體來降低自己的身份;用這些倒下的人的骨頭建造梯子,使他們能夠仔細閱讀更高墻上標記的名字。
那些在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中承認失敗的人會立即被時刻警惕的怒妖撕成碎片,他們的靈魂被從身體上扯下來,加入到殺手的行列中。然而,那些堅持不懈的人,盡管他們的任務看似不可能、毫無成果,但仍保持樂觀的人,最終會得到回報,看到自己的名字,用小字母無力地刻在獨眼神廟的某個不起眼的縫隙中。這一刻,他們作為納垢真正追隨者的地位得到了證實。每一位在凄涼朝圣之旅的幸存者都將這描述為一個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時刻,他們感覺到納垢本人的目光落在他們身上,并聽到他遠處慈祥的笑聲。怒妖無能為力地尖叫著,憤怒地看到另一個靈魂逃脫了他們的魔掌,逃回了風暴的中心,風暴退卻并消失在虛無中,讓朝圣者可以自由地繼續(xù)他們的旅程。

臃腫的朝圣者 The Bloated Pilgrim
那些在骸骨沙漠中徘徊并在破碎神殿的考驗中幸存下來的凄涼朝圣者,現(xiàn)在被標記為比那些沒有幸存的人更加強大和致命。納垢注意到了他們的堅韌,但他們面臨著最后的考驗。
當他們向那些尚未開始朝圣的人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時,他們的眼睛因敬畏而變得明亮,他們的聲音顫抖,喉嚨里充滿了病態(tài)的痰。他們講述了當他們衣衫襤褸,步履蹣跚,脫水,產(chǎn)生幻覺,饑腸轆轆,最終淪為多年來困擾他們的多種疾病的犧牲品時,他們在一輛顯然是用骨頭建造的篷車中遇到了一個臃腫的朝圣者,由一匹搖搖欲墜的小馬拉著,破爛腐爛的皮毛松松垮垮地掛在骨架上。他們解釋說那個肥胖、浮腫的朝圣者如何邀請他們在他的篷車里休息一會兒,給他們提供發(fā)臭的食物和喝苦咸水,照顧他們度過最嚴重的發(fā)燒,然后進入更嚴重、更不安的階段。
凄涼朝圣者們夢幻般地談論著與這位肥胖的旅行者在一起的日子,他們熱切地試圖模仿他低沉的笑聲和輕松、愉快的態(tài)度,讓所有聽眾都高興。他們談論如何參與謎語游戲,盡管沒有一個凄涼朝圣者能夠理解所提出的問題。
最后,他們興高采烈地透露,他們肥胖的救世主最終揭示了自己并不亞于納垢本人,考驗了凄涼朝圣者的信仰,并發(fā)現(xiàn)他們有能力繼續(xù)前進感染世界的任務。這對于聽眾來說總是太過分了,他們憤怒地譴責講故事的人超越了理性的界限,甚至可能誤入褻瀆的境地。凄涼朝圣者同樣憤怒地回應了此類指控,在這個階段,受傷的手總是摸向生銹的匕首。通常,此時會響起一些低沉的理性聲音,暗示這位臃腫的朝圣者可能是納垢的某個方面,或者是為他服務的大魔。氣氛平靜下來,一場民間辯論開始討論納垢惡魔的本質(zhì),以及如何區(qū)分神和大魔,也許是學術(shù)性的區(qū)分。所有人都同意,這位臃腫的朝圣者確實很幸運能夠在朝圣之旅中幸存下來,并且人們大聲贊美腐爛之主。
那些完成最后考驗的人無疑是納垢的寵兒,也是他最虔誠的仆人之一。沒有人知道那些未通過考驗的人會發(fā)生什么,盡管他們的身體很可能永遠停留在辛德蘭斯上,就像沙漠深處一堆布滿灰塵的骸骨一樣,他們的靈魂在黑色環(huán)流的瘋狂漩渦中永遠尖叫。
麥加利亞 Megaria
“在詛咒之月的表面艱難地移動兩百步。在那里,你的終極真理正屏息等待著你?!?/span>
——多眼混沌神諭
麥加利亞之月靜靜地懸掛在辛德蘭斯的灰色天空中,是一個邪惡而陰沉的存在。它看起來像一個黑色球體,完全黑暗。光芒似乎落入了月亮本身,散發(fā)出一種陰沉而明顯的威脅感。
前往衛(wèi)星幾乎是一種自殺行為。任何一艘這樣做的船都會發(fā)現(xiàn)麥加利亞擁有與其尺寸完全不成比例的重力井。雖然衛(wèi)星本身的半徑不到一千公里,但它向任何接近的船只的系統(tǒng)記錄為擁有相當于數(shù)十個太陽質(zhì)量的引力場,當船體在壓力下彎曲和顫抖時,會在整個船上觸發(fā)喇叭和警報。沒有一艘駛過麥加利亞的船再回來過:相反,它們直接墜落到地表,被自身巨大的重量壓碎,而衛(wèi)星奇異的引力場又將這種重量放大了數(shù)千倍。
因此,衛(wèi)星擁有中子星的許多特性,盡管它的大小和圍繞中型類地行星辛德蘭斯的穩(wěn)定(如果偏心)軌道表明它實際上是另一回事。對于大多數(shù)參觀辛德蘭斯星系的人來說,它仍然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謎。
然而,對于那些崇拜納垢的人來說,這是另一個圣地,象征著他性格中與絕望和死亡進行永恒戰(zhàn)斗的那一面。麥加利亞代表死亡,一切的終結(jié),徹底的荒涼和毀滅。正是生物對這些概念的恐懼做出的反應賦予了納垢力量。結(jié)果,那些崇拜納垢的強大巫師對麥加利亞表面進行了偉大的探索,以便讓自己沉浸在其邪惡的能量中。
阿拉克西亞 Alactia
“他們說莫爾博斯賢者(Magi Morbos)對廢代碼詭計有一種特殊的傾向;如果傳言屬實,我可以掌握他們的秘密,那么沒有一個機魂能幸免于我的病毒灌輸!”
——羅丹·波利卡普(Rhodan Polikharp),阿多洛拉塔(Addolorata)的病毒大師
辛德蘭斯星系的第三個主要天體阿拉克西亞在尖嘯漩渦中被稱為“垃圾場衛(wèi)星”。從太空中看,它布滿凹痕、生銹的鐵表面就像一個熟透、腐爛的橙色水果,周圍環(huán)繞著嗡嗡作響的昆蟲。這些“昆蟲”實際上是阿拉克西亞黑暗技術(shù)神甫莫爾博斯賢者的商業(yè)艦隊,他們從小起家,將自己的世界打造成一個小的區(qū)域力量。
阿拉克西亞是辛德蘭斯星系三個領(lǐng)域中最適合居住的一個,盡管考慮到其類地天體普遍不適宜居住,這并不是什么值得自豪的夸耀。它擁有一種稀薄、辛辣的大氣層,可以維持人類的生命,并且沒有邪惡的亞空間驅(qū)動的辛德蘭斯風暴或麥加利亞的毀滅性引力場。阿拉克西亞的表面,除了一些被裸露的著陸場(作為粗糙且現(xiàn)成的星港)外,完全被一層生銹的機械設(shè)備覆蓋,堆積成數(shù)百英尺高的塔樓。月球上到處都是破舊的機械設(shè)備,這些機械設(shè)備是莫爾博斯賢者從尖嘯漩渦和克洛諾斯擴張區(qū)的來源中收集來的。有一些小且被嚴重污染的海洋,被從沿岸堆放的破損車輛和機器的巨大墓地中泄漏出來的化學物質(zhì)污染。這些海洋現(xiàn)在只會產(chǎn)生令人惡心的降水,使整個衛(wèi)星表面覆蓋一層骯臟的鐵銹。
辛德蘭斯星系占據(jù)了靠近第十三空間站通道的戰(zhàn)略位置。自遠古以來,它就吸引了帝國敵人的興趣,他們試圖在尖嘯漩渦的噩夢領(lǐng)域和更遠的克洛諾斯擴張區(qū)之間旅行。大約三個世紀前,一小群崇拜納垢的邪教隸屬于克洛諾斯擴張區(qū)在活動的一大群海盜,他們跨入了尖嘯漩渦,并發(fā)現(xiàn)辛德蘭斯星系非常符合他們的喜好。這些先驅(qū)者對該星系與腐爛之主之間清晰的象征聯(lián)系印象深刻,因此他們選擇留下來,將世界變成一個令他們滿意的地方。
從那時起,這些納垢異端就被稱為莫爾博斯賢者,他們?nèi)狈θ鋭邮澜绲纳锓◣熤心欠N深刻的精神腐敗,也缺乏奎爾夫的次元鐵匠們的邪惡技術(shù)能力。他們的專業(yè)知識更粗糙、更容易、更實用,仍然受到尖嘯漩渦扭曲能量的支持,但專注于實現(xiàn)比創(chuàng)造新生命或?qū)耗Ы壎ǖ綑C械裝置更溫和的目標。相反,莫爾博斯賢者將自己視為商人,是為了滿足尖嘯漩渦的航天社區(qū)維護其船只的迫切需要,而這些船只總是受到當前條件的嚴重破壞。莫爾博斯賢者每天都穿著破舊且打著補丁的真空服,在繞軌道運行的古代星際飛船的船體上快樂地辛勤勞作,就像在擱淺的鯨魚尸體上爬行的巨怪一樣。
莫爾博斯賢者很樂意接受以奴隸或掠奪形式完成這項工作的報酬,但對故障機械裝置表現(xiàn)出特別的興趣,越破舊和復雜的裝置越好?;蛘?,顧客可以自由地讓其中一位賢者感染某種新的有趣的疾病,或者同意讓他們的全體船員接受賢者自己攜帶的任何各種技術(shù)疾病和病毒廢碼,以作為所進行工作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