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抑郁的人越來越多了?
導致精神心理疾病的因素主要是生理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那為什么現代社會的抑郁發(fā)病率要遠遠高于幾十年前呢?這幾十年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請聽小睿為您一一道來。
生理因素
有研究證明,抑郁癥的發(fā)病率與遺傳因素高度相關。
如果我們溯源一個抑郁癥患者的家族病史就會發(fā)現,如果一個人患上了抑郁癥,他的同卵雙胞胎的兄弟或姐妹患病概率在 40%以上。
除了遺傳,偶然的基因變異也會導致抑郁癥出現,遺傳物質 DNA 在復制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錯誤從而導致基因變異的發(fā)生,比如血清素運轉體相關的基因變異。
當然,可能導致抑郁癥的相關基因可能高達上千個,這方面的相關研究依舊在持續(xù)進行。
社會因素
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與抑郁癥的發(fā)病率高度相關,尤其是中國正處理高速發(fā)展周期,這幾十年的發(fā)展變化甚至超過其他國家百年的變化,在高速的發(fā)展變動社會中,人們的抑郁情緒被頻繁和錯誤的調用,從而大大提高了它發(fā)生異常的概率。
在世界范圍內也是如此,有研究發(fā)現,抑郁癥的發(fā)病率與 GDP 正相關。
高速發(fā)展的世界和我們的生活到底有了哪些變化因素?
物質雖然極大豐富了,每個人的消費壓力卻越來越大。以前粗茶淡飯可以吃飽的我們,開始享受山珍海味;以前我們只要求有遮風擋雨的地方,現在開始追求豪宅別墅。
我們的心越來越大,時間卻越來越少。我們的睡眠越來越少、陪伴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休息放空的時間越來越少,這些本來可以滋養(yǎng)我們心靈的陪伴越來越少。
時間越來越緊缺,我們的速度越來越快。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換工作的頻率越來越高、吃飯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些生活中常見的變化,都在提高抑郁癥的發(fā)病率。
心理因素
認知模式是導致我們抑郁癥的心理因素之一,比如很多抑郁癥患者都存在的習得性無助。
曾經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讓兩組小狗同時接受相同強度的電擊,一組小狗箱子里有按鈕,只要按下按鈕則可以停止電擊,另一組小狗箱子里也有按鈕,但卻是擺設。
當第一組小狗按下按鈕時,第二組小狗的電擊也會停止,也就是說,第二組小狗會遭受不確定的電擊刺激。
當科學家把小狗放出箱子外,只要跳過障礙物,小狗就能逃跑。
再次給出電流刺激時,第一組小狗能夠很快逃跑,而第二組小狗已經喪失了逃跑的能力,它們甚至已經放棄了掙扎,面對可能存在的逃生機會不為所動。
現代社會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競爭越來越激烈,做的怎么好似乎都不夠好,怎么努力似乎都能被別人挑出刺,贊美變得越來越稀缺。
很多人在這種環(huán)境下變得習得性無助。
---------------------------------------------------------------------------------
社會現代化帶來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現代化的技術來解決。
比如 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幫助抑郁癥患者修復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