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提綱
要形成地理思維方式,學會運用原理、方法和技能來解決新問題,所以做好復習提綱就很重要了,下面101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提綱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2000-30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50-55千米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三:大氣的熱力狀況
(1)熱力環(huán)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四:全球性的大氣環(huán)流
(1)三圈環(huán)流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于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
(2)季風環(huán)流
地區(qū)東亞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x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
風向冬季西北風(亞洲大陸)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東南風(太平洋)西南風(印度洋)
五: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1)鋒面系統(tǒng)—冷鋒和暖鋒
冷鋒暖鋒
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
天氣特征過境前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單一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過境時陰天、雨雪、刮風、降溫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下降,天氣晴朗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好
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后降水一般出現(xiàn)在鋒前
大氣舉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風,寒潮,沙塵暴
(2)低壓、高壓系統(tǒng)—氣旋和反氣旋(以北半球為例)
氣旋反氣旋
氣壓低氣壓(中心低,四周高)高氣壓(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運動四周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中心向四周輻散(北順南逆)
垂直運動上升下沉
天氣多陰雨天氣多晴朗、干燥天氣
舉例:臺風長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氣爽”天氣
六:氣候的形成和變化
(1)氣候的形成因子(太陽輻射、地面狀況、大氣環(huán)流、人類活動)
①不同氣候類型的氣溫特點
l氣溫的分布,一般是低緯溫度高,高緯溫度低;山上的氣溫比山下低;暖流經(jīng)過地區(qū)的氣溫比寒流經(jīng)過地區(qū)高
l同一緯度地帶內(nèi),由于下墊面不同,不同地點的氣溫狀況不同,其中影響比較的大是海洋和陸地
l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比較(北半球)
氣候類型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氣溫月最低氣溫月
大陸性大大7月1月
海洋性小小8月2月
②不同氣候類型的降水狀況
l赤道地區(qū)氣流以輻合上升為主,全年雨量充沛
l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o之間,在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下,常年干旱
l大陸的西岸有兩種情況,以亞歐為例,地中海地區(qū)(x),夏季處于副熱帶高壓中心的邊緣,氣流下沉,干燥少雨,冬季由于副熱帶高壓向南移,此地受西風帶的控制,多氣旋活動,濕潤多雨。歐洲地區(qū)(溫帶),終年盛行西風,各月降水量較多,而且比較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