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研失敗的人,都活成了什么樣?|心理扭蛋機



-1-
學歷崇拜
2016年的春天,我還是一名大四學生,實習即將結(jié)束,因為考研沒有參加秋招的我,在考研成績出來之后,被迫承認了自己的失敗,只能擠進春招的大軍。招聘會上見面的同學,帶著羞恥感彼此心照不宣地錯開目光。因為我們不是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失敗者,就是在秋招大潮中被人挑剩下的學生。

我的學校在哈爾濱基本屈居末流,招聘會來的企業(yè)良莠不齊,很多打著“投資管理”、“理財咨詢”的公司都打著招聘會計的幌子,把我們騙過去當市場財務,最后再變成銷售。在上當幾次之后,我們開始跑哈理工,哈工大的招聘會,不出所料,10家企業(yè)有8家都會在看到我們畢業(yè)院校的時候告訴我們:“抱歉,我們不收非本校的學生?!蹦莻€時候,我咬牙切齒地發(fā)誓,一定要考上研究生,不能再因為學校毫無亮點,被別人挑來揀去。

就是那個時候,我有個老鄉(xiāng),以話糙理不糙的特點,在全國考研界紅遍,他就是考研教父:張雪峰。

不怎么高雅的肢體語言,狗爬字,粗俗的口頭禪,成了他的重要標識。在他的口中,考研之后的人生一路綠燈,本科生處處受限。
比如,買房受限:

考公務員受限:

他極力說明高考的不公平,他以488分的成績上了鄭州大學土木專業(yè),然而同專業(yè)的河南室友卻是以高于他120分的分數(shù)才考上的。

之后,他說,他用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華大學的碩士生。
他還曾經(jīng)登上了快樂大本營,以面試不應該問五險一金的豪言壯語登上熱搜。

年輕人就應該拼搏,年輕人就不應該圖穩(wěn)定。這跟他放手一搏去考研的言論不謀而合,幾百萬考研學子在他的鼓勵下,把考研當做了人生的燈塔,包括我。
張雪峰在各個二本院校之中,讓一群對自己高考成績不甚滿意的學子重燃了希望。488分進鄭大,考研又進了清華,一個低起點,和高成就,這一切看起來都讓我們這些一心想去考研的人很有代入感。
他用貶低學歷+鼓吹自己的方式,證明考研門檻之低,作用之大。然而他的真實經(jīng)歷,卻恰恰證明了,他的成功和考研沒有關(guān)系。

-2-
扒皮張雪峰:
一會清華畢業(yè),一會北大畢業(yè),實際上他的學歷可能是高中
張雪峰每次演講,必提及自己的本科母校鄭州大學,然而他還曾經(jīng)標榜過自己研究生畢業(yè)于清華大學。
他出生于1984年,按照18歲上大學,4年讀完大學,再用2年到3年的時間,讀研究生的進度計算的話,他應該是2008年或者2009年提交的研究生畢業(yè)論文。碩士和博士的論文,除了有特別保密約定的,在知網(wǎng)上都可以被查到。我查詢了這兩年清華大學張雪峰的畢業(yè)論文,別說,還真有兩篇。

打開論文之后可以看到,共同撰寫論文的季某和何某,才是清華大學貨真價實的學生。這兩篇論文中的張雪峰,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而且專業(yè)是汽車工程,并不是張雪峰自稱的本科專業(yè):土木。也就是,這個張雪峰,并不是考研機構(gòu)的名嘴張雪峰。

在幾次演講中,張雪峰又稱自己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碩士,于是我又查了一下北大碩士論文,依然沒有他的任何文章。

之前有網(wǎng)友扒皮張雪峰,原名張子彪,說他甚至不能算一個鄭大的本科生,他只是一個鄭大的肄業(yè)生。

就連最能夸大其詞的考研機構(gòu),也只是說他是名嘴,沒敢把他的學歷當做賣點。、

如果碩士論文涉及到專利權(quán)和國家機密需要進行保密,那么期限可能達到10或者20年,于是我又以分別以張子彪、張雪峰的名字,不限年限地查詢了作者單位為清華,北大,鄭大的論文,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如果不是張老師寫了一篇涉及祖國機密且舉世轟動需要保密20年的論文,那么我們基本可以認定,張雪峰說自己考上了清華北大,就是在tree new bee。鄭大肄業(yè),冒充清華碩士和北大碩士當考研講師,利用考研學子對社會知之甚少,賺得盆滿缽溢。他沒教我們考研改變命運,卻教會了我不要臉改變命運。
彪哥,您可長點心吧。

-3-
學歷無用論vs考研救命論
有兩個理論占據(jù)了對教育態(tài)度的主流,第一種,學歷無用論。

支持學歷無用論的人,特別喜歡聽:初中輟學之后當上大老板,然后去雇自己研究生同學來給自己打工的故事。我不是特指誰,完全支持學歷無用論的人,都是蠢蛋。因為水漲船高,當義務教育普及之后,文盲就會被淘汰,當本科學歷普及之后,初中學歷就會被淘汰,因為他們在末端,末端的人不思改變,就是會接受社會的凌遲,一點一點被淘汰。
第二種,考研救命論。

這種人有著絕對的學歷崇拜??梢哉f沒有一個研究生的學歷,那基本就是他墮落的源泉,他們過分夸大考研的作用,把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歸結(jié)于自己學歷低。
考研真正影響你的是什么?首先是教育資源,這是最不可回避的事情,我當年讀的大學,有很多老師的碩士院校,僅僅是211院校。(院校排名一般是985>雙一流>211>雙非院校)。
但清華大學的教師,需要滿足的最基本條件,就是“雙一流大學博士”。

除了師資力量,科研經(jīng)費也有較大差異,比如清華大學2016年的經(jīng)費,達到51.68億元。

而排在第55位,985和211全占的北京交通大學,科研經(jīng)費只有6.53億。

搞研究都是需要燒錢的,一本院校之間科研經(jīng)費差距尚且如此之大,就更不用說諸如我的母校那種排不上號的二本大學了。名校有諸多的國外交流機會,在國內(nèi)首屈一指的學校,在國外也不可能去跟某某野雞技術(shù)學院研討課題,考研會讓人獲得更多機會,比如打入一個學術(shù)圈子,與高端人士交流探討,或者是某些企業(yè)的敲門磚,某處落戶的優(yōu)先權(quán)。

在考上中國礦大之后赴德交流學習
?

很多人認為,一旦輸在了起跑線上,這輩子也只能屈居人后。最近幾年各個城市展開人才爭奪戰(zhàn),首先面向的就是學歷,比如應屆畢業(yè)的研究生,可以在深圳直接落戶,還會獲得3萬元的人才補貼。但你不知道的是,其實已經(jīng)畢業(yè)的本科生,也可以通過在深圳工作6個月到1年的社保,來辦理深圳落戶,而且,會收到1.5萬元的本科補貼。
許多事情有曲線救國的方案,只是你一開始就把它想得太難。
有研究生梯度待遇,恰恰證明了社會的公平所在,學歷看似是一張紙,凝結(jié)了你拼搏后的成績,學歷反應的也是個人學習能力。事實上,工作不如意又想通過考研改變的人,通常是工作態(tài)度不夠,吃不了苦,又沒有超強學習能力的那一撥人。
高學歷最直接的作用是有更多選擇權(quán)利,而不是被迫謀生。于是許多被迫吃了生活的苦楚的人,把考研當成了萬金油,失戀,迷茫,對自己不滿意,不管有啥毛病,考研就完了。

-4-
你才是你的上帝,
學歷不能拯救你糟亂的人生
高中生應該念大學,大學生也可以考研,但是當你已經(jīng)成為社會勞動力的一份子,你就不該把自己不如意的生活歸結(jié)到你沒考研上面。盲目崇拜學歷,最直接原因就是長輩和老師從小到大的洗腦:讀書時候辛苦點,工作了就輕松了。盲目考研,本質(zhì)上還是想追求“躺贏”,是一勞永逸的逃避心理在作祟。

體制內(nèi)和國企的工作背負了這么多罵名,就是因為有這一部分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了選拔考試,之后就徹底懈怠,過上了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生活。這種人生看似順風順水,實際上坑害了企業(yè),單位,領(lǐng)導,同事,客戶,以及眾多納稅人。
我身邊有兩個認識的人,都在網(wǎng)易工作。我一個男性朋友的女友,今年27歲,碩士畢業(yè)于中科院,在北京網(wǎng)易做某個部門的技術(shù)總監(jiān),她畢業(yè)之后直接通過校招進入網(wǎng)易,將近20年的學習過程才鋪好了她看似順利的求職之路。
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如何通過考試來達到學歷上的提升,然后用一個看起來理所當然的方式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何通過工作來實現(xiàn)成績上的提升。

我認識的另外一個在網(wǎng)易工作的朋友,是一位游戲美工,1991年出生,他當年讀了一個民辦大專的朋友,如今在廣州網(wǎng)易做游戲美工,年薪33萬。

他在蘇州的一所民辦大專的美術(shù)專業(yè)畢業(yè)前夕,先去了無錫,以1200元一個月的工資完成了實習。畢業(yè)后去南京,月薪3800,干了三年工資漲到5000,后來他在工作之余,做各個大公司的測試(比如自己制作三維道具,并發(fā)給指定公司),對方根據(jù)做出來的質(zhì)量程度決定通不通過面試。這個過程很艱辛,甚至有些公司在連續(xù)測試2個月后,依然沒有錄用他。
但是通過他一步一步在工作中提升技能,為未來做準備,目前他已經(jīng)成為網(wǎng)易的游戲美工,他承認學歷有作用,但并不會因為自己是大專而停滯不前。

放大學歷的作用,只會讓你們畏首畏尾,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你走的每一步,都該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學習階段就是成績,工作階段就是業(yè)績。哪一條路都不好走,但哪一條路你用盡全力去走,都一定都會有出路。

更多精彩文章,盡在飛碟說微信公眾號:feidieshuo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