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家大衛(wèi)·格雷伯:其實,很多工作都毫無意義!
對現(xiàn)代人而言,工作無疑是一個大事,有工作才會有退休,大多數(shù)人的工作時間長達數(shù)十年,其中很多人跟同事在一起的時間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更久。
工作很重要,比如稻盛和夫就經常強調工作是修行,工作可以磨礪靈魂,成就人格。在他看來,不認真工作的人是沒有前途可言的。
整個社會的主流意見也是不斷強化“工作很重要”的認知,很多知名企業(yè)家都在大談努力工作的重要性,如“996福報”之類。
而人類學家大衛(wèi)·格雷伯則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很多工作其實都是毫無意義的,“似乎有人專門發(fā)明了一些毫無意義的工作,只是為了讓大家一直工作”。
根據數(shù)據調查顯示,有大量的職場人士都認同他的意見,很多人都表示自己的工作沒有什么存在的理由。

大衛(wèi)·格雷伯本來只是寫了一篇應付差事的文章,提出了一點尖銳性的批評,他沒有想到能夠引發(fā)廣泛的熱議,于是他繼續(xù)深入研究,最終寫出了《毫無意義的工作》這本書。
之所以說很多工作毫無意義,《毫無意義的工作》給出了一些讓人信服的理由。
比如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本應該從大量的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生活,但事實上人們的工作時間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增加了。這是不合理的。
大衛(wèi)·格雷伯認為好像有些人刻意制定了這樣的規(guī)則,讓大多數(shù)人處于忙碌之中,他們的工作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社會都沒有意義,但對管理他們的人有意義。
從事無意義工作的人,往往處于悲慘的境地,他們的人生毫無尊嚴可言。就此而言,很多職場人跟電影《摩登時代》里扭螺絲的工人沒有本質區(qū)別。

那么,無意義的工作有哪些呢?大衛(wèi)·格雷伯介紹了5種很常見的工作:
隨從;打手;拼接修補者;打鉤者;分派者。
這些工作基本都是形式大于內容,如果我們對號入座的話,在職場上可以輕易找出這些人。
打個比方,每個職場打工人都會加入很多工作群,群里每天都會有各種信息,大家表現(xiàn)得都很忙碌,好像自己的工作很重要,但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群里的信息大多是重復性的“收到、好的”之類。
態(tài)度很重要,回復及時很重要,事事有回復就是靠譜的標志嘛。很多管理學家最喜歡講這種表演式勤奮了,很多所謂的重要管理工作,不過就是當傳聲筒,把老板說的話復制粘貼幾遍而已。

“那些無意義的工作風生水起,長此以往,整個社會就會失去創(chuàng)造的激情?!?/strong>
大衛(wèi)·格雷伯在《毫無意義的工作》指出,毫無意義的“扯淡、狗屁工作”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傷害,是一種精神暴力。
在職場上,那些為了生存不得不接受“狗屁工作”的人,包括舍不得高薪而繼續(xù)從事“狗屁工作”的人,他們?yōu)橹冻龅拇鷥r更大——比如,壓抑和對自我的嚴重否定等。
大家每天都很忙,但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長期如此的話,人的精神就會變得蒼白起來。畢竟人不是機器,人不只是有從工作中獲取物質回報的需求,更有獲得價值感和成就感的需求。
“一個人一旦停止對世界產生有意義的影響,那這個人就不復存在了?!贝笮l(wèi)·格雷伯認為,人不能活得毫無意義。

《毫無意義的工作》最大的價值就是戳穿了職場上的一些偽裝,促使人反省,從而帶來積極的改變。“‘狗屁工作’就像某個老板忘了拉上褲子的拉鏈,所有人都看到了,但大家都不會點破?!?/strong>
其實,大衛(wèi)·格雷伯的觀點也有些激進。在現(xiàn)實世界,很多企業(yè)和單位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組織冗余,也就是說,某些多余的工作和形式主義是有必要的。管理簡化到某個線之后,就不能繼續(xù)簡化了。
但《毫無意義的工作》這本書還是有意義的,值得一讀的,它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和人生,反思自己的當下,認真考慮如何去安排好自己這一生。
“世界上最殘酷的折磨便是強迫人無休止地做一件明顯毫無意義的工作?!?/strong>大衛(wèi)·格雷伯引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話,警告人們不要活在騙局之中,變得麻木不仁。
要知道,人生只有一次,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時間,只有用這些時間去創(chuàng)造,充分發(fā)揮生命的自由性,做有意義的事,人生才有意義。那些一流的企業(yè)之所以強調事業(yè)的愿景、夢想和價值觀,其實也是為了感召人才,團結大家一起去做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