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個人魚類記錄(55)昆士蘭鷂扁魟
2020-10-16 09:34 作者:slenderp51 | 我要投稿
昆士蘭鷂扁魟/Trygonoptera testacea
英文名為Common stingaree,為扁魟科鷂扁魟屬的成員,該屬均為南半球特有種,它的身形特征與扁魟屬/Urolophus很接近
昆士蘭鷂扁魟為澳洲東海岸特有種,分布范圍包括昆士蘭州南部至新南威爾士州再至維多利亞州東部,不過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都在新南威爾士州南部的杰維斯灣以北水域,主要棲息于近海,海灣,海港以及咸淡水河口水域的近岸沙底或是沙泥底水域中,有時候也會跑到較深的水域,最深記錄為135米
昆士蘭鷂扁魟可以說是悉尼周邊近海和海灣中數(shù)量最多的燕魟目種類了,經(jīng)常會被釣到,雖然因缺乏爆發(fā)力和有一定危險所以很少被當做目標魚,但畢竟其重量碩大,因此有時候也會被游釣魚練習臂力,當做魟魚食用價值較低,一般釣到都是放流,但存在一些素質很差的釣魚者故意把釣上來的扔在岸上曬死,而且這種現(xiàn)象不算少見



昆士蘭鷂扁魟體色為深褐色至灰色,其顏色深淺和很多魚類一樣都是由棲息地水域渾濁度和環(huán)境來決定,腹部為白色。做為魟魚必然其尾部長有一兩個毒刺,尾部末端還長有一個上下對稱的葉片狀的鰭,而這也是該屬成員的一個重要鑒定特征



昆士蘭鷂扁魟雖然并非漁業(yè)目標種,但在昆士蘭南部和新南威爾士州的近岸和河口對蝦拖網(wǎng)漁業(yè)中經(jīng)常會大量兼捕,此外,關于休閑捕撈也沒有限制,并且由于昆士蘭鷂扁魟的繁殖效率相對較低,因此會受到一定的捕撈威脅,目前IUCN保護等級為近危,不過昆士蘭鷂扁魟不怎么會受到生境退化的影響,因此它們在人類活動較多,沿海發(fā)展較多的地區(qū)(如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大城市)依舊數(shù)量眾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