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充電寶,自帶線還是不帶線的好?看完秒懂誰更適合你
| hello~我是你們的der(得兒)一個愛好數(shù)碼、喜歡談論時事熱點,挖掘性價比東西的宅,der友們點個關注叭!

最近暑假,很多小伙伴喜歡帶上充電寶,約三五好友出去喝杯東西,吹吹空調(diào),避避暑。
于是 der 發(fā)現(xiàn),在充電寶自帶線與不自帶線的選擇上,很多小伙伴都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自帶線很方便,不用擔心忘帶線;有人說,不用原裝線充電容易充壞電池......總之各抒己見。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充電寶是自帶線好,還是不自帶線的好?

不自帶線
現(xiàn)在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充電寶,可以說都是不自帶線的設計,說不好聽的就是徒增成本,說好聽點是將選擇權交給用戶。
確實,不自帶線的充電寶,絕大多數(shù)會配備較多的接口,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需求,選擇長度合適的充電線或者不同接口的充電線,靈活搭配使用。
像 der 想給兩臺甚至三臺蘋果 iPhone 充電,只要蘋果線夠多就能實現(xiàn),反觀一些自帶線的充電寶,如果自帶的 Type-C 充電線,意味著少了一個給蘋果 iPhone 充電的接口。

也許是曾經(jīng)踩坑過各式各樣的第三方充電線,有的小伙伴還是覺得蘋果原裝充電線最為穩(wěn)健,更能保護電池,不太相信充電寶自帶的線,要知道手機實現(xiàn)快充,需要充電寶與充電線同時支持。
對于這些小伙伴而言,原裝線更能保證快充效率,還能保護手機電池,無論這是真的有用,還是心理作用,自己用得安心舒服就行了。

不自帶線的充電寶看似靈活,但缺點也比較明顯且致命——不夠方便,一旦你忘記帶充電線,那充電寶也無法使用。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曾經(jīng)試過忘帶線,把包包里里外外翻了遍,結果就是沒有充電線,看著手機電量告急而愈發(fā)焦慮,最終只能掃個“很坑”的共享充電寶度過這一關。有的小伙伴比較有骨氣,硬是選擇買一條線,以至于家中最不缺的就是數(shù)據(jù)線。

自帶線
近年來很多廠商都推出自帶線的充電寶,就連共享充電寶也采用這個設計,畢竟自帶線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方便,方便!
像我們出門的時候,就不用過多的去想帶充電線,而且自帶的線還會收納在充電寶表面,與之“融為一體”。這種“捆綁”的設計,der 這樣的懶人用過后根本回不來。

不過要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自帶線的充電寶基本分為一條線與三條線的版本。
很多自帶一條線的充電寶,其實會傾向于便捷多一些。像 der 在用的倍思小冰棒口袋快充充電寶,自帶一根蘋果 Lightning 線或者 Type-C 線,再額外配備一個目前主流的 Type-C 接口,意味著最多能提供兩臺手機同時充電,快充的是同還很符合它“小冰棒”般小巧便捷的設計。

而自帶三條線的充電寶,則更傾向于實用多一些。像 der 在用的另一款倍思明電數(shù)顯快充充電寶三線版,自帶蘋果 Lightning、Type-C、Micro-USB 三條不同的線,另帶一個 Type-C 和 USB 接口,什么 iPhone 13 Pro Max、三星 S20 都能同時充,最高可實現(xiàn)五口充電。
考慮到 der 的 iPhone 13 Pro Max 電池比較大,20000mAh 容量的它,能夠充 3~4 次左右,很適合在外重度使用或出遠門的小伙伴使用。對了,有的自帶線的充電寶還支持小電流模式,像 der 這款就支持,這樣手環(huán)、手表、耳機等小電流充電也能滿足。
總之無論是自帶一條線還是自帶三條線,都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和蘋果 iPhone 一樣到手就用,而不是像三星一樣各種高度自定義,很適合 der 這種懶人。

自帶線的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線材長度受限,而且容易折損。
長度受限這個就沒啥好說的,有延長線需求的小伙伴只能連同充電寶一起提動,有時候 der 反倒覺得方便,要知道自帶的線非常長,拖著長長的容易勾到東西,一不小心手機還可能被扯掉摔地上。
至于容易折損,der 曾掃過一些自帶線的共享充電寶,就曾遇到過折損后接觸不良的情況,手機一會充電一會沒充,時間還算我的,確實很讓人惱火。不過現(xiàn)在很多廠商舍得下本,自帶的是加粗加寬的扁線,比常用的充電線要結實很多且耐用,折損控制應該會好很多。
還有很多小伙伴擔心的自帶線是否支持快充的問題,der 只能說是多慮了。要知道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廠商的充電寶都支持快充功能,如果自帶線不支持快充,那怎么展現(xiàn)它充電寶充電快呢?

最后,der 就目前我們的使用而言,覺得是“幫我們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自帶線充電寶更好用,而且更為方便。
與其要我們帶充電寶,還要帶多一條線的這兩件事,不如直接變成自帶線充電寶的一件事來得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