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后:當你覺得自己老了,關于錢的事就要慎重了,免得家庭不和
越老,錢越重要,這是對于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的。
原因很簡單,富裕的家庭不看重也不需要老人手里的錢,而不富裕又多子女的家庭,老人如果沒錢的話就比較麻煩了。
“老”意味著賺錢能力的下降和喪失,要是碰上那種不孝子孫,老人還會受嫌棄,被視為“累贅”。
所以人到了60歲后,關于錢的事就必須慎重對待,特別是當你覺得老了的時候,一定不要因為錢而導致家庭不和。

60歲后,對錢就不要太執(zhí)著了!
很多老年人都是在這點上犯糊涂了,他們越老就越貪財,而因為自己沒錢,又貪心不足,能力也跟不上,所以會變得非常勢利。
我在農(nóng)村見過一些老人,故意引起子女之間的競爭,在老大面前說老二回來給了多少錢,老三又給買了什么東西,讓他們互相爭著給自己錢和物。
實際上他們自己也花不了多少錢,如果子女給錢不多,他們還會生氣,罵子女不孝順、不爭氣。
這其實就是腦子糊涂,他們光想著給自己攢錢,卻忘了親情才是最重要的。我聽過一個故事,某老人在臨去世前告訴家人院子里樹下面藏著錢,等兒子挖出來后,發(fā)現(xiàn)幾萬塊錢已經(jīng)損壞了一大半,這是何苦呢?
他一輩子省吃儉用,平常一塊豆腐都舍不得買,結(jié)果攢下的錢都壞了,這就是對錢太執(zhí)著而犯的錯誤。

越老,越要慎重對待錢!
千萬不要把錢當成維系親情的紐帶。有很多老人手里攥著存折或房子,平常就念叨誰孝順給誰,這豈不是給家庭制造矛盾?
另外你拿錢去引誘子女,子女要是問你借錢怎么辦?
有部老電影《過年》,里面就講了這樣的故事,老兩口過年時候盼著一大家子團聚,結(jié)果兒子兒媳都想從父母這里撈點好處,最后一家人鬧得不歡而散。
所以老人要想明白自己手里的錢怎么花,反正你也帶不走,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經(jīng)常拿錢當誘餌。
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家庭內(nèi)部不和順,根源往往是在于老人。

老了怎么辦?
1、錢是物質(zhì)保障,如果你有積攢下來的家底,當然是先把自己照顧好才行,你自己生活愉快,子女也輕松,也高興。
否則什么都依仗子女,那就比較被動。
2、有條件的話早點準備好遺囑,金錢、房產(chǎn)、物品等東西分配好,天有不測風云,別給后人留麻煩,如果子女因為爭家產(chǎn)鬧得不可開交,那就笑話了。
3、老了后就要以和為貴,子女都長大了,不能總覺得他們都是自己的孩子,必須像以前那樣聽自己的。這樣想的話,他們的伴侶和孩子會怎么想?老了就自然邊緣化了,做個吉祥物就很好。
4、人老了照顧好自己就是對家庭的最大貢獻,否則你不管是在家還是住醫(yī)院,都是很大的麻煩,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了應該通透才行。

回想一生,安享晚年!
等人老了就會明白,積攢一大把的回憶才是財富,經(jīng)歷豐富的人,年輕時候創(chuàng)造精彩的人,老了后會感到充實和幸福:
這輩子沒有虛度,沒有白活一場!
然后,就是明得失,盤點因果,這時候名利權(quán)都是空談,只有情義才是生命最后的慰藉。
我心里掛念著誰,誰心里掛念著我?我跟誰之間是有情有義?這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是我們?nèi)松詈笞羁粗氐臇|西。
所以人要及早醒悟過來,早一點未雨綢繆,老了后就從容許多。可以說,老了過得好,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