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珠草的別名那么多,為何曹雪芹老師卻獨獨選中“絳珠草”呢?
絳珠草的別名那么多,為何曹雪芹老師卻獨獨選中“絳珠草”呢?
小伙伴們好,今天我們將講解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
《紅樓夢》作為一部經(jīng)典的曠世奇作,其人設、文筆、故事都堪稱小說里面的佼佼者,不知道小伙伴們在閱讀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好奇,為何曹雪芹老師在進行人物塑造時,會把林黛玉的前世設定為“絳珠草”。

為了弄清楚這一點,我們需要知道,絳珠草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絳珠草其實是一株野草
生于山谷、村邊、路旁和荒地上,在曹雪芹老師的那個年代,絳珠草幾乎隨處可見,而且它的果實具有清熱化痰的功能,是可以入藥的。

由此可見,曹雪芹老師其實是就地取材,選了一株常見的植物,作為林黛玉人物塑造的基礎,絳珠草的莖枝纖細,花朵白凈,凄楚婉約,清雅不俗,極讓人憐愛,絳珠草的果實形如玉珠,色紅如血,遠遠看去,像是一滴滴紅色的淚珠。
總的來說,絳珠草卓于草莽,美而不俗,遺憾的是,它無法獨自存活,絳珠草生長在高大的喬木樹下,依賴樹冠遮陰、蔽雨、擋風,當大樹被砍伐后,絳珠草很快就會萎黃枯死,無論是外形還是成長經(jīng)歷,林黛玉和絳珠草幾乎一模一樣。

林黛玉生于普通的官宦之家,算不得富貴無雙,算不得尊貴無比,比之王爺皇家,她的家庭其實就是一般的“野草”之家,可林黛玉上無兄下無弟,為了慰藉膝下無兒之痛,林家夫婦一直把林黛玉作為男兒來養(yǎng)。
在封建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可林黛玉不僅讀書,還有大才大智慧,別人讀三從四德,她卻看四書五經(jīng),別人去私塾讀書,她的父親卻專門給她請教書先生,得天獨厚的成長環(huán)境,造就了林黛玉的卓爾不群,加上她天生不足體態(tài)嬌弱,長相出眾貌美多姿,饒是成群的官家小姐聚在一起,林黛玉也是讓人一見難忘的那個。
只可惜,她終究是個封建女子,和所有的封建女子一樣,林黛玉需要身有所靠,才能活得絢麗燦爛。

在家,林黛玉依賴父母;離家,林黛玉依賴賈母;長大后,林黛玉依賴寶玉。
若是沒了這些,林黛玉就只能枯黃而死,落得個客死異鄉(xiāng)的結局。
可是,絳珠草有許多別名,比如洛神珠、燈籠草、天泡草、王母珠、龍珠草。那么,曹雪芹老師為何會用“絳珠草”三個字,這就要從絳珠草的讀音上去理解了。

《紅樓夢》有一首衍生歌曲,名為《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這首歌的歌名其實就是最好的詮釋!
絳珠,降珠,就是從天而降的一顆蒙塵之珠,縱是生于俗世,也難掩鋒芒,可她多了一個“草”字,就和草一樣,生于荒野,無人憐愛。
俗話說得好,有娘的孩子是塊寶,無娘的孩子是顆草,從賈敏離世的那刻開始,林黛玉的命運就被打上了草的烙印,賈母派人來接時,黛玉本不愿去,可她爹勸她去,乘舟北上,黛玉淚眼婆娑千般不舍,可她無可奈何。
初到賈府,賈母摟著黛玉說心肝寶貝,可寶玉一回來。她便說,“外客沒見就脫了衣裳了”,看起來親近無比,可在賈母心里,林黛玉終究還是一個外人。

王熙鳳來時,第一句話是不曾迎接遠客,說到后面,又是什么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似的,黛玉去見舅舅,舅舅傳話說不必傷懷想家,跟著老太太和舅母是和家里一樣的。
聽來聽去,這些話禮數(shù)周到,卻無一例外地都在提醒著黛玉,這里不是她的家,可憐黛玉剛剛失去娘,便又沒了爹,寄人籬下,不得不藏起小兒心性。
原著中,林黛玉進賈府時不過六七歲的年紀,可她待人接物卻不似常人,處處周到,處處小心謹慎,生怕生出什么事端,可就算她如此謹慎小心,到最后依舊沒人把她放在心里。

林父離世之前,沒想著給黛玉留點什么,賈府人人皆知黛玉心系寶玉,卻全都瞞著她給寶玉娶妻,別的姊妹都慢慢有了去處,可黛玉的去處卻成了一個謎,她的心情無人理解,她的終身大事無人操持,若是她娘在,一切都會大不相同。
賈母曾說,“我這些女孩兒,所疼的獨有你母親”。
王夫人也說,“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yǎng),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tǒng),如今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

若是黛玉的娘還在,黛玉還是林家的千金小姐,才貌雙絕閉月羞花,想娶她的人不勝其數(shù),就是沒人來娶,賈敏也不會放任不管,讓女兒無依無靠。
若是黛玉與寶玉兩情相悅,憑著賈敏的身份,豈會讓王熙鳳那偷龍轉鳳的餿主意輕而易舉得逞。

說來說去,還是應了那句,有娘的孩子是塊寶,沒娘的孩子是顆草。這顆草,在曹雪芹老師筆下,就變成了林黛玉的前身,絳珠草。
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說出你們的真實想法,歡迎關注我,下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