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習作111 |《誠信的意義》

【2022年元月 | 福建三明九年級質(zhì)檢題】
2021年7月15日,電商主播薇婭榮獲中國網(wǎng)絡誠信大會頒發(fā)的“2022年度網(wǎng)絡誠信宣傳大使”聘書,并作出網(wǎng)絡誠信倡議——“企業(yè)履責,依法辦網(wǎng)。堅持誠信經(jīng)營,優(yōu)化內(nèi)容供給,履行主體責任,彰顯社會擔當”。
2021年12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網(wǎng)站報道,電商主播薇婭被曝通過隱匿個人收入、虛假申報等方式偷逃稅款6.43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6億元。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法對薇婭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進行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
針對上述新聞事件,你有何聯(lián)想或感悟?請寫一篇發(fā)言稿,參與班級討論。
要求: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自定文意,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作者:子越同學? ? ? ? ? ?指導老師:永波老師?
開篇:結(jié)合材料事件,從時事切入,引出中心論點。
分論點一:論述誠信對于個人的意義。
分論點二:論述誠信對于集體的意義。
分論點三:論述誠信對于國家的意義。
結(jié)尾:呼吁號召,倡導青年群體及全社會講求誠信,總結(jié)收束全文。
片段練筆:【論點句+闡述句+事例句+總結(jié)句】
誠信不僅可使自己得到他人信服,更能使自己獲得他人的尊重和敬佩。人生于世,唯有嚴于律己,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將“誠信”二字貫穿于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才能取信他人,成就自己。相傳戰(zhàn)國時期,秦國大臣商鞅為了取信于民,曾在城北立了塊木頭,稱若有人能將其從城北扛至城南,便打賞黃金。起初,過路百姓半信半疑,無一人嘗試。后來商鞅將賞金翻倍,引來更多人關注,但都無動于衷,最終商鞅將賞金再次翻倍,這次終于有一名壯漢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將木頭扛至城南。令眾人沒想到的是,壯漢真的獲得了豐厚的賞金。
俗話說,人無信不立。秦國百姓自此十分敬重商鞅,商鞅在日后的言行中也始終恪守著誠信原則,由于有了良好的群眾基礎,后來商鞅推行的變法得到眾人擁戴,秦國更在此后招攬更多的人才,變得國富民強。由此可見,誠信的品質(zhì)對于個人是多么重要,用誠信換來他人的尊重,這是無價的財富。
| 手稿留存:

| 同作者例文:
《學生習作88 | 觀黃河》etc.

愿做你成長路上的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