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之旅-刺客信條:起源】埃及-尚-法蘭索瓦·商博良
相關事項:
①本專欄所有文字及圖片(除特別標注)均來自游戲刺客信條:起源的發(fā)現(xiàn)之旅
②出于網(wǎng)絡中并無與此相關文章及打開游戲進行發(fā)現(xiàn)之旅過于占用時間等原因,UP主對此進行整理,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UP主,立即刪除

尚-法蘭索瓦·商博良
相關信息:
導覽站數(shù)量:8
區(qū)域:赫拉克里翁行省
了解如何辨識以及解讀圣書文
預計時間:5分鐘
1.失落的知識
從公元5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關于圣書文的知識完全失傳了。
許多熱衷于此的人們接受了解譯此語言的挑戰(zhàn),然而幾乎沒有進展。在不同研究人員確定名字與部分文法結構下,一些基礎知識由此而生,并確認了王名圈代表著王家名稱的標記。
他們仍然缺少信息的重要片段,而這關鍵部分的解謎都要感謝羅塞塔石碑的出土。

2.羅塞塔石碑
羅塞塔石碑在1799年被拿破侖軍隊中的一名士兵,布夏德發(fā)現(xiàn)了。
這塊石板可追溯自公元前196年,上頭以三種文字書寫著古埃及文與希臘文:包括圣書文,世俗文以及希臘字母。
隨著拿破侖·波拿巴在1801年戰(zhàn)敗之后,英國人取得了這塊石碑的所有權。從1802年開始,它就在大英博物館展示至今,也是該博物館有史以來最多人探訪的古物。

3.解譯羅塞塔石碑
1803年,第一段被解譯出來的是希臘文的部分。里面詳細記載了托勒密五世的法老詔書,提醒著國民,他們的法老領導著埃及迎向繁盛的世代。
二十年后,以?。╩ó)本研究的尚-法蘭索瓦·商博良完全翻譯了整塊石碑。

4.復雜書寫法
在他對石碑的研究中,商博良成功觀察到一個能夠解開謎團的關鍵要點。那就是圣書文不僅是表意文,更是音標符號。
圣書文由音標符號,單字符和語標所組成。本質上來說,它們是語音,字母以及完整單字的組合,整體上則形成了一種語言。

5.第一條線索
商博良在研究石碑的時候,意識到同一個單字,圣書文的字符數(shù)量與希臘字母的數(shù)量有所不同。這使他相信圣書文必定具有語音特質。
這也就是解開羅塞塔石碑秘密的第一步。

6.語音相似度
為了證明這個理論,商博良開始辨識歷代埃及統(tǒng)治者的名諱,接著將它們的語音發(fā)音與希臘版本進行比較。
例如,基奧普斯就是古代編年史作家們給大金字塔主人,胡夫的希臘名。

7.可驗證的方式
商博良接下來就是確認他的方法能被驗證,因此他使用了菲萊方尖碑作為額外參考。
方尖碑上刻有以埃及圣書文和希臘文書寫的兩則碑文。他在這些碑文中確認了托勒密和克里奧帕特拉的名字后,并在羅塞塔石碑上找出了相同的語音規(guī)則后,商博良知道他的方向沒有錯。

8.科普特語言
商博良開始解譯羅塞塔石碑時早已精通數(shù)種古代語言。他用他的科普特文知識來辨識方尖碑上的日盤圣書文實際上是“拉”的拼音寫法。
進一步的翻譯讓他的結論更加屹立不搖。埃及圣書文的字符環(huán)繞在語音和限定詞的使用上,這意味著符號其實就代表了單字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