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稿出版社

個人辛辛苦苦寫的書,怎樣去投稿。在過去,我們都知道文學著作要向報刊、雜志社、出版社投稿,假如是單篇或連載文學著作的話,雜志社、報刊一旦錄用,是要為作者付稿酬的。假如是出書的話,就要投稿給出版社,但并不是說投了稿就一定能出書,只有通過出版社審批的書稿才能夠辦理出書流程。
一本正常出版的書都要經(jīng)過作者編寫、修改、審稿、投稿、出版社審稿、排版、申請書號、印刷等過程。作者要負責的便是書稿的編寫、編輯、排版,而出版社要做的工作就是將作者的書進行正規(guī)出版發(fā)行。
那么個人出書如何向出版社投稿呢?
我們應該知道的是,出版社每年都會列下一年的出版計劃,而這些計劃中多為具有時間價值和潛力的書籍,如具有名人效益的書籍,著作作家、著作教授或著名學校、社團組織等組織擬出版的書籍、教材等。而對于普通人來說,想要出書似乎要難一些,由于普通人出書潛力不明確,不具有市場影響力,價值不明確,不能預料市場反應,盲目跟風具有的風險很高。很直白的說,一名普通人出的書很難獲得讀者的認同,除非這位一般作者有著不普通的舉動,且該行為獲得社會的肯定,具備一定認知度和粉絲群體。否則,普通人出書很難收回成本,很難獲得經(jīng)濟收益。
普通人的書稿是可以通過自付出版的方式出版的,普通人如果把一份稿件投稿給出版社,幾乎近9成是要被退回的,這是要靠運氣的,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不能被選用就看運氣了,畢竟編輯社的編輯都“非常忙”。換句話說個人出書唯一通道就是自己花錢出書,即自付出書。
個人出書因為不專業(yè),對出書流程及規(guī)則不熟悉,通常會走彎路。因此,目前個人出書找專業(yè)的出版機構(gòu)合作,即找出書顧問變成個人出書的主流。個人將書稿交給具有諸多專業(yè)人員和眾多出版社資源的出書機構(gòu),由他們代理出書,不僅總體費用低、出版率大,且出書的周期也更短,并且比自己向出版社投稿更方便和容易,幾乎100%,但也有例外,如個人作者的書稿不利于傳播,有違規(guī)、非法內(nèi)容或總體稿件質(zhì)量太差。但個人作者在找代理出書機構(gòu)的時候要注意甄別,一定要找正規(guī)的出版企業(yè),切忌相信低價無實際資格的人。
如果個人堅持要自主聯(lián)系出版社投稿的,可以去書店找同類型稿件書籍上出版社及聯(lián)系方式,隨后查詢一下該出版社的等級,確定自己的需求(不同的你收費不同),隨后直接聯(lián)系出版社,出版社會有專門的編輯負責審稿,一般負責人的審稿可能幾日或是幾十天就能完成,而有些出版社由于人員配備緊缺,年度出版任務重,再加上有些編輯工作態(tài)度不好,通常導致很長的拖延,審稿有可能會超出半年左右。碰到這樣的問題,個人作者也不要氣餒和生氣,畢竟我們不是名人,畢竟每個出版社的管理也一樣,員工素質(zhì)也不一樣,我們不能要求別人,我們只能要求自己,相互理解也是必要的,但何時的挑選也是必要的。
我們在出書前應有充分的評定。比如對自己的作品非常自信,潛力特別大。那我們就能夠主動找大一點的出版社,和編輯有個好的溝通,還是有利于迅速獲得審批回復的。如果是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對市場的潛力和編輯、讀者的理解和評價不夠自信的情況下,建議還是找出書代理公司合作,他們會幫助符合書的出版條件,幫助你迅速通過審稿,甚至出版發(fā)行和印刷。
我們要認清一個現(xiàn)實,目前書號政策緊縮,沒有書號就無法出書,但個人出書熱與日俱增,競爭慘烈由此可見,因此一般個人直接投稿給出版社完全是看運氣,投稿就意味著要公費出書,也不是說投了稿就一定會被出版社看中,因此對于急切需要出書的作者還是選擇自付出書比較好,由專業(yè)出版公司代理出書事宜,更專業(yè),且總體費用比自己聯(lián)系出版社略低,質(zhì)量卻要高很多,且一般自付出書3-6個月即可完成出書,這種方式目前最流行的出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