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這5大細節(jié)令人細思極恐!結尾鏡頭暗示或拍續(xù)集
電影《孤注一擲》中,值得品味的細節(jié)有很多。有震撼人心的細節(jié),有對比強烈的細節(jié),有觸目驚心的細節(jié),也有——令人細思極恐的細節(jié)?,F(xiàn)在,露珠就帶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該片中那些細思極恐的細節(jié)。
1
《孤注一擲》大結局最后,安娜和潘生上臺進行反詐宣傳,下面的聽眾席上,給了一個兇悍的男人一個從頭到手的特寫。那男人手里拿著一個博彩用的籌碼。
很明顯,這個男人對安娜和潘生充滿著仇恨,目光兇狠。
他可能就是陸秉坤的老板老祟派來的馬仔。
要知道,陸秉坤只是詐騙工廠的一個頭目,他的頂頭上司是老祟。那么老祟背后又是誰呢?

倒了一個詐騙工廠,可是還有無數(shù)個未知的詐騙工廠,隱藏在東南亞甚至世界的各個角落里。
如果《孤注一擲》有續(xù)集的話,那么,安娜和潘生被盯上,有危險了。很可能會遭到犯罪集團瘋狂的報復。
2
倔強的潘生,剛被騙(抓)進詐騙工廠時,他直接表示自己不愿意在這兒干,以為可以走掉。結果,被阿才揪住耳朵,把耳朵都拽豁了口。

這時候,一旁的看客,也就是那些同樣被騙被劫持來的受害者們,他們面無表情,甚至是幸災樂禍地看著潘生受刑,仿佛這是一場好戲似的。
如果這些受害者們一起反抗,憤怒地沖擊工廠大門,那些打手猝不及防之下,未必能擋得住。
可是不會有人站出來,更不可能全部都團結一致站出來,反對詐騙集團對他們的非人待遇。
一是人性的自私,人都有自保的心理,凡事不能出頭,先保住自己再說。因為陸秉坤他們,會拿個別逃走的受害人,嚴厲懲罰,甚至是打死,以殺雞儆猴,震懾這些人。
二是這些人已經被陸秉坤他們多次洗腦,早已經麻木了,習慣了接受這種安排,過這種機器人一樣暗無天日被壓榨的生活。

看到這里時,我想到了魯迅先生說的麻木的“看客”,也想到了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囚犯被監(jiān)獄體制馴化以后,逐漸習慣并且“愛上了”這種生活。
這里面也就潘生,是少數(shù)能保持清醒頭腦,時刻想著逃走的人。但是,如果潘生一直逃不走呢?
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
潘生,或許就會變成下一個“陸經理”。

3
梁安娜天真地以為,只要她完成了業(yè)績,就可以拿上護照離開。所以,她高高興興、理直氣壯地去找陸經理拿護照。
結果,當然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放她走的。
不但不放她走。陸經理還垂涎安娜的美色,他安坐在椅子上,兩腿張開,勒令安娜“跪下”。
影片中其實表現(xiàn)得很隱晦,也比較溫和了。安娜沒有跪下,因為正好潘生來了,安娜趁機離開了房間。

但若是真實的現(xiàn)實中,漂亮的安娜可能早已經成了陸經理和其他犯罪頭目的玩物,甚至是性奴。
因為,從影片中的表達也可以看出,犯罪分子根本不把這些受害者當人看。
4
陸秉坤看上去溫文爾雅,對女兒也像普通愛孩子的父親無異。最后被抓時,他交給潘生一個香港的地址,拜托潘生把女兒交到孩子媽媽手里。
原來,陸經理的妻子,或者是前妻,居然不和他住在一起,而是在香港。
那這說明了,陸經理很可能也是被騙被脅迫加入的犯罪集團。后來逐漸黑化,變成了犯罪集團的一員,又因為能干,才被真正的幕后老板提拔為詐騙工廠管理人。
即使陸秉坤成了經理,也還是一個打工仔,一個被監(jiān)管的對象。他女兒為什么會突然被接到他身邊來上學?

很可能就是他老板強行接來,作為脅迫、監(jiān)管他的人質。
那么,詐騙工廠所在的“小學”,那些小學生的父母,會不會也是和陸秉坤一樣的人呢?
詐騙分子無孔不入。詐騙分子及其猖獗。一旦進了詐騙集團,最可能的結果就是有去無回,有進無出。甚至家人也受到連累。
細思極恐。
5
金晨飾演的梁安娜,這個美女模特,她的情況和潘生不同。如果說潘生真的是被騙被抓進詐騙工廠的,那安娜卻是屬于自愿去的。
唯一的未知,就是她不知道一旦去了就回不來了。
安娜一開始就知道,她去那里要做的工作是賭場荷官。明明知道是非法的,但為了高額的收入,安娜還是動心了,還是去了。

平時的安娜,看著也溫溫柔柔的,也有同情心,不像是壞人。但就是這樣的安娜,明知道網絡詐騙會害得被害者家破人亡,她還是愿意去當荷官,當所謂透露內幕消息的“美女客服”,其實就是利用美貌和話術,讓那些賭徒上當,賭上更多的身家。
所以安娜這種人,真的不值得同情。因為她本就是詐騙集團的幫兇(或者說,她就是詐騙集團的一員),是變相殺死大學生阿天的劊子手。

安娜被模特同事的熱心和高收入所誘騙,同時,她又幫助犯罪集團去騙別人。
在生活中,安娜這樣的人,你絲毫看不出她有“壞”的潛質和心思,然而,或許正是這樣的熟人、朋友,將你拖進了深淵。
像安娜這種,“不像是壞人”的壞人更可怕。比那些兇神惡煞可怕多了。因為防不勝防。
安娜,以及介紹安娜認識詐騙頭目阿才的那個女同事,可能就“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

人的貪欲與惡,遇到合適的條件,才會催發(fā)。
平日里,他們可能就是一個溫柔和善的熟人、朋友,但當巨大的利益和誘惑擺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就有可能會“殺熟”。
所以,小心身邊那些似是而非的“熟人”,那些主動示好的“朋友”。
還有,勿起貪念。擦亮眼睛。
(文/第一滴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