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念的隔閡
? ? ?? 今天刷b站看到了關注的up的爭吵,也想到了自己曾經(jīng)注意過一些所謂的雞湯,這種雞湯主打的就是人性,覺得人性是惡的,我們所做的一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既然如此與其滿足別人的惡,不如成為惡人,利己自私,讓自己更努力吧啦吧啦。說實話,很可笑,都不值得花心思反駁,他們覺得只要給自己的言論冠上了人性的惡,那么就足以證明自己看得比別人更透徹,自己比別人更加深邃,他們覺得如此便是與那些為了善良的理由的“愚昧”的學生劃清了關系,會顯得自己更加優(yōu)秀。蠢,很蠢,蠢的讓人無奈,說出這些話的人幾乎沒有親身體會過真正的人性的惡是什么樣,他們覺得自己在一些事上被別人針對或者看到了一些惡行,就覺得自己看透了人性,就和小朋友沒被分享零食就罵人都是自私的一樣,讓人想笑。人性的惡和人性的善一樣沒有上下限,與其去思考人性的惡如何,倒不如去探索人性的善可以達到何種高度,總有惡行會刷新你的三觀,也有更多的善行值得我們?nèi)ド钏肌?/p>
? ? ? ?記得之前的一個新聞,某男孩為了實現(xiàn)爬山夢想,在網(wǎng)上發(fā)起眾籌結果引起公憤,我對這種行為不好評價,但這種現(xiàn)象絕對是病態(tài)的,倘若大家都用公共資源來滿足自己的私欲,那么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呢?那些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求助的人呢?我想的不是這個孩子的問題,起碼事情的源頭不在他身上,我更在意的是那些為他捐款的人,我的思想淺薄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在我看來,為他捐款的人可能都是一些有錢人,他們不在乎這些錢,那么為什么不是捐助病人?或許是夢想比起疾病更讓他們有切身體會吧,越有錢的人越不會為生老病死的問題擔憂,也許是他們從未有過大病,也許是他們曾經(jīng)體會過但已經(jīng)麻木了,他們的關注點在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如何賺更多的錢上,所以當他們看到為夢想而眾籌的人時,更容易帶入自己。那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善行嗎?當然是,他們能夠為別人的事情放棄自己的利益。但這種行為確實有一種荒謬感,不過終究是別人的錢,別人怎么使用我們無法左右。我們依然可以思考,可以評價,為什么他們寧愿資助夢想也不愿資助生命,為什么他們在大善面前舍棄小善?
? ? ? ?其實這個答案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自身出發(fā)去尋找,在這里我想拿自己舉例,我想將道德的手術刀切向自己來看看自己的病在哪里。
? ? ? ?在我高中的時候,我是個在周圍人眼中很好的孩子,因為我喜歡做善事,在班級人緣也很好,我總是考慮別人的感受,也喜歡干些臟活累活,他們覺得我是個善良的人,我自己也這么覺得,直到我展現(xiàn)出了自己丑陋的一面。有一個和我關系很好的同學受到了我的感染,他也開始做善事,也開始主動幫助別人,而且主動幫我做很多事情,他真的很好,好到我感覺自己已經(jīng)成為他的影子,自己的行為是在模仿他,也是那時起我能感覺到對他的厭惡,但我實在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這么想,直到我在意林上看到了和我經(jīng)歷相同的人,也是那時起我明白我不是什么善人,我只是個想借助善行來讓自己變得獨特,讓自己更有存在感,就像那些自以為看透了人性的惡的人一樣,將善惡變?yōu)檎宫F(xiàn)自己的工具,我從不是個善良的人,我的善只是為了我的目的,或者說我的那種善行是一種老實,一種沒有見過市面,為了保護自己而裝出來的老實,一旦有足夠的利益吸引或者我的利益受損,我就會脫下這層偽裝展現(xiàn)出惡的一面。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了大學,依然時刻對自己進行剖析,明白了人的需求層次理論,高中的我確實沒什么特長,在班級是個透明,當我做善事的時候,受表揚的時候我意識到原來我可以通過這種行為來實現(xiàn)自己的心理需求,也是那時起我誤認為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你看,人性的惡確實存在,但它也絕非是可以輕易洞察,輕易地說出口,那些人人都懂脫口而出的惡,往往只是惡所表現(xiàn)出的表面,真正的惡是藏在心里不愿透露給任何人的,甚至也不愿透露給自己。
? ? ? ?慶幸的是,我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讓我對自己的虛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看清了善的更高層次,惋惜的是,他們出現(xiàn)的有些慢。其一是自己的家庭經(jīng)歷,家里發(fā)生了一些大的變故,那場變故來的很突然,我們誰都沒有準備好,甚至都看不到出路,那幾天我們都在嘆息,想著辦法度日子,想著誰能夠幫助我們,我走在街上散心的時候,都恨不得向身邊經(jīng)過的人求助,那種危機到來的時候的無助感只有自己真切體會過才能明白,那時候我都恨自己為什么要有良知?不僅幫不到我,還會讓我一直受折磨。我想到了之前看過的新聞中,一個大學生買彩票中了15萬,收到了很多陌生人的求助,當時的我覺得別人的錢關他們什么事,卻沒想到需要幫助的事情落到我身上時,才意識到哪怕一點希望也是希望。很諷刺,仿佛上天在用懲罰來告訴我自己思想的自私刻薄。這件事讓我對善有了更深的感受。
? ? ? ?其二是我在大學遇到的老師,他們的道德教導不多,但很震撼人心,至少對于我來說如此。從我進入大學時,我一直喜歡看一些政治歷史和社會類的知識,因為我覺得他們之中有我想追求的善和行。大一大二一直如此,看了很多書,寫了很多感悟,每次都自我感覺良好。我很慶幸我遇到了兩位好老師,一位是吳老師,他是哲學博士,懂的東西和道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對于別人總是那么寬容,被騙了幾十萬也只是上課的時候隨口一提告誡我們吃虧是福。我很喜歡聽他講自己的道理,但很可惜我之前并不理解這些,直到有一次他在講完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后,我無意間看到了他的眼睛,他的眼神和我爸教導我時一樣,也和羅翔老師在視頻中的眼神一樣,有一種無奈和期盼的流露,當時的我剛經(jīng)歷完家庭變故,也是那一刻那個眼神點醒了我,我只不過是個什么都沒經(jīng)歷過的學生,沒經(jīng)過社會的磨煉,以為自己受的那些苦都很嚴重,哎,有些道理人人都懂,但經(jīng)歷過和沒經(jīng)歷過的人之間的感受真的是天差地別。另一位我所敬佩的老師是劉老師,他的行為讓我感觸良深。一次他在為企業(yè)做咨詢顧問的時候,講到在招聘人員時要注意崗位可能會對男女能力有些不同要求,類似于煤礦工只能由男性擔任,結果被公司員工污蔑到老板那里說是劉顧問搞性別歧視,老板肯定不信便將這些告訴了劉老師,令我意外的是,老師想的不是怎么證明自己清白以及懲罰這位員工,他為了保住這位員工的工作故意給了一個含糊的說辭:一個崗位適合男性還是適合女性要實際聘用才知道。那時我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對自己品德的良好感知只適合同齡人的對比,是在夜郎自大。這兩位老師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了我有才必先有德,否則只會害人害己,毫無疑問兩位老師都是社會上定義的成功人士,但我更敬佩的是他們的知識和德行。他們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故步自封,讓我意識到如果想要讓自己德才并長,不是要關心那些遠在天邊的大事,而是那些發(fā)生在你身上的小事,你身邊的那些足以成為你榜樣的人。我大一大二一直都是在潛意識將自己看成完人,即使知道自己的缺點也選擇性忽視,打著提升自我的名號看著那些遠在天邊的事情指手畫腳,對著那些凝聚著別人知識的書籍做著自己淺薄的評價,企圖逃避對自己的審查。我也意識到自己上大學的收獲,一是知識,二是良師,眼界不是看出來的,是想出來的,是現(xiàn)實中被人教出來的,我學得再多也只是知識不是眼界,只有思考了,踐行了,那才能成為我的眼界。
? ? ? ?我也想過,如果將來我發(fā)達了,掙錢了,成為老師那樣的人,那我是否能和老師們一樣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善心,或者我的善心也會變得和那些資助夢想的人一樣,對生命麻木卻對夢想敏感,但我是萬萬怕自己會變成這樣的人的,如果有可能,我更希望自己一輩子投身于學術研究之中,沒有那么多的外在打擾。不過家庭的擔子是我這個長子一定要扛起來的,倘若這都做不到我才是愧對了大家的教導,愧對了自己的所思所想。當初為了夢想放棄了理科,現(xiàn)在又要為了生活放棄夢想,無論夢想還是生活,無論對別人求助的懷疑還是自己的深刻體會,現(xiàn)實會讓你用親身經(jīng)歷去感受別人的無奈,而不是一直做一個對別人冷嘲熱諷的人。
? ? ? ?我們每個人都有心病,每個人也都握著一把道德的手術刀,只不過我們都喜歡成為救治他人的醫(yī)生,寧愿一身病也不愿看到別人的痛苦,救治了許多人也不愿救那個最需要我們救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