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故劍情深》

? ? ? ?元平元年,漢昭帝駕崩。整個大漢朝堂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昭帝沒有兒子。沒辦法,國家實際掌權(quán)人霍光需要從藩王之中選一個人出來做皇帝。
他選中的這個人就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的孫子,曾經(jīng)謀反被發(fā)現(xiàn)然后嚇?biāo)赖膭Ⅶ碌膬鹤?,墳被挖了之后列為重點文物的昌邑王——劉賀(江湖人稱劉沫沫~\(≧▽≦)/~)
霍光雖然對漢武帝忠心耿耿,卻也是權(quán)臣。是人都會有私心,他想選個蠢的、好控制的,結(jié)果......悲劇鳥。有些職位,你不能太蠢的人在做。比如,皇帝。
漢書記載,劉賀在位27天被廢掉,一共干了1127件壞事(這哥們也是夠忙的 ̄^ ̄゜)其實很多事情都比較小:欺負皇宮服務(wù)人員,拉著太皇太后瞎逛啥的。雞蛋里挑骨頭,為了廢他多數(shù)落幾件錯事??墒怯行┮泊_實很過分,比如強搶民女、隨意關(guān)押勸誡他的臣子、亂封官職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神馬的。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霍光一上班發(fā)現(xiàn)半壁朝臣不認識,以為自己走錯辦公室的時候內(nèi)心有多崩潰??。
于是乎,我們啥都不是、只會投胎的劉賀小同學(xué)光榮的被大司馬干掉,從皇帝的寶座上擼了下來。
這個國家雖然實際統(tǒng)治者是霍光,但卻需要一個名義上的領(lǐng)導(dǎo)人。畢竟,霍光就算是霍去病的弟弟又咋樣,誰讓他不姓劉,祖上跟劉邦沒血緣。
這個時候,還記得劉病已的第一個恩人是誰嗎?沒錯,我們?nèi)似繁锏暮萌粟?!他現(xiàn)在因為勤奮努力,嚴(yán)謹認真升任大將軍長史,是霍光的心腹,跟前的紅人兒~
雖然劉病已早已記不清自己那悲慘的童年,但我們的邴吉老天使沒有忘記苦命的皇曾孫。他做出了一個彪炳史冊,影響歷史進程的決定——正式上書,請求立皇曾孫劉病已為皇帝。(《奏記霍光議立皇曾孫》)
上回書我們說到,霍光跟劉據(jù)的政治理念不和,所以遲遲沒有給衛(wèi)太子翻案。而之前,他選錯了接班人,讓朝廷元氣大傷,卻又不好意思對邴吉給出的新提案進行反對。就在霍光猶豫不決的時候,我們小劉同學(xué)的好人緣就發(fā)揮了巨大作用(還記得劉病已那一堆官二代好哥們嗎?)
車騎將軍張安世說:這孩子我知道,我小兒子張彭祖和他關(guān)系特好。我哥張賀還天天夸他聰明。諫大夫杜延年說:劉病已這個人我也知道,我二兒子杜佗跟他關(guān)系好,天天說皇曾孫品行高。
于是,在一眾人的交口稱贊中,在當(dāng)事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劉病已被一群掌控國家命脈的大臣推到了那個危險而充滿誘惑力的位置。
我們的病已小哥哥這個時候已經(jīng)成年,取字次卿。次卿公子原本娶妻生子,做著刀筆小吏,日子過的平凡而舒心。突然之間,一個巨大的餡餅掉到他的頭上,基本上快被砸暈了。
他被人從尚冠里接到未央宮,先封了陽武侯(畢竟平民直接做皇帝不太好看),兩個小時后就直升皇帝。
這兩個小時可不輕松,他要練習(xí)全部的登基禮儀流程(關(guān)于漢代登基,我從前看過一個科普文,光喜禮和喪禮的轉(zhuǎn)化就超過三四次,祭祀的衣服換來換去,能兩個小時記住,不出一點差錯真的是天才?。?/p>
登基這里插播一個成語小故事“芒刺在背”。
宣帝要去祭祀?;艄馀阃c宣帝同乘一輛車,宣帝非常緊張,感到如同有細小的芒刺扎在背上一樣不舒服(原文是“若有芒刺在背”)。
等換成張安世與宣帝同車之后,宣帝就神情放松了許多。
這個故事出自漢書,它透露出兩個信息:1.霍光連皇帝都敢廢,他才是國家的實際掌權(quán)人,權(quán)勢滔天。2.霍光的強勢已經(jīng)引起宣帝的恐懼,為未來霍家的命運走向埋下伏筆。
不管怎么說,我們親愛的宣帝男神已經(jīng)榮登帝位,正式踏上歷史舞臺,不負眾望譜寫盛世華章~\(≧▽≦)/~
宣帝登基之后大家都很開心,可很快就插播進來一條小新聞——彈劾風(fēng)波。
事情是這樣的:侍御史嚴(yán)延年彈劾霍光,上書說“霍光獨斷專權(quán),廢立皇帝,無人臣之節(jié),大逆不道!”
這小子太不會做人了,好不容易糟心的劉賀走了。你上來掃興,指責(zé)霍光的過錯,不給皇帝和功臣面子?劉病已遇到這種事當(dāng)然是先把自己摘出去,聰明又乖巧。可霍光咋辦?丞相和御史大夫都稱病,這就成了自己審自己了。
但霍光不愧是霍光,他并沒有理會嚴(yán)延年,把他的話當(dāng)成了耳邊風(fēng),贏得滿朝贊譽。當(dāng)然,雖說奏章被擱置在一邊,但朝廷內(nèi)的大小官員對嚴(yán)延年卻都敬而遠之了。
這件事讓朝臣們看明白了,霍光才是真正獨一無二的天下之主。你不要命去彈劾?人家巍然不動,都懶得搭理你!
不過他可以不搭理嚴(yán)延年,很快就有他必須搭理的糟心事了。
故劍情深,堪稱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一道詔書??墒沁@背后,宣帝為了這個承諾付出的不只是一道詔書,還有他的人生。(后文再敘)
元平元年,許平君被接進皇宮封為婕妤。漢朝的制度是不能直接從平民升級做皇后的(參考宣帝的陽武侯),要先有后妃的封號(美人,婕妤之類的)或者是從太子妃晉級做皇后。
如今皇帝確立了,皇后應(yīng)該要有個著落才行。本來嘛,人家許平君是原配還生了兒子,又賢良淑德,宣帝真愛。按理來說,她不做皇后誰做呢?可惜感情思維和政治思維不一樣。
我們都知道霍光是真正的無冕之王,所以滿朝公卿心里盤算的都是霍家有個最小的七姑娘,閨名成君。如果讓霍成君做皇后,大將軍一定高興,記著我們的好!
這下熱鬧了,有名無實的皇帝和有實無名的權(quán)臣心中屬意的皇后人選不一樣,咋辦呢?
就在這個敏感的時刻,霍光上了一道奏折,請求歸政。沒想到宣帝做的更絕,不僅駁回了霍光退休的請求,還下了一道圣旨徹底放權(quán)。
不僅是世襲萬戶侯,還把霍光所有子弟親屬全都升了一遍官。公開將所有決策權(quán)委任給了老霍,并賜予其處置中兩千石以下官員不必事先請旨、內(nèi)朝招募屬員不必考核及匯報兩項大權(quán),并聲明一切奏章可等大司馬大將軍批閱后再送交自己蓋章發(fā)行。
放權(quán)之徹底,基本上已經(jīng)自己做甩手掌柜,霍光才是就差袞服和冕冠的皇帝了。
宣帝不傻,權(quán)可不白給。他不要了皇帝對臣子的一切特權(quán),換的就是發(fā)妻的一個皇后之位。群臣以為霍光和宣帝是千古君臣典范,只有老霍和宣帝自己心里明白,他們之間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就在宣帝給了霍光一顆甜棗之后,一頓板子很快就打在了他的臉上。劉病已下了一道中國歷史上最浪漫的圣旨,一個王子對貧女的承諾,一份只屬于他和許平君的海誓山盟——“上乃召求微時故劍”(《漢書·外戚傳上·孝宣許皇后傳》)
他說,我在貧困之時曾丟失了一把心愛的寶劍,如今我發(fā)達做了皇帝,但我對那柄舊劍很是懷念,想把它找回來。
這一場草根階級的宣傳戰(zhàn)著實打了霍光一個措手不及。尋劍是假,愛意為真。宣帝連一把舊時的破劍都戀戀不舍,自然念舊情不棄糟糠了??墒牵坼e在年輕了、沖動了,霍光不是你給完甜棗就能打板子的人。
霍光冷笑,尋劍?好,那就找!沒有我點頭你也找不回來!
事情原來不算太復(fù)雜,霍光是想把自己小女兒霍成君嫁到宮里當(dāng)皇后,但還沒有來得及實行;霍光身體不算太好,想著退休,卻沒成想皇帝不僅駁回了他的請求還給他全家升官;老霍這邊對加官進爵的事還沒反應(yīng)過來呢,陛下卻趁熱打鐵下了道故劍令來針鋒相對。
根本就沒有丟過什么寶劍,皇上是在向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暗示自己是個念舊的人,打算立許婕妤為皇后。
本來吧,這事應(yīng)該事先透出些口風(fēng)沒,什么事兒都能商量著來嘛,但皇上畢竟太年輕,他把聲勢造的過大了。如今所有人都知道皇上鐵了心的想要原配糟糠而不稀罕大將軍的掌上明珠,這讓霍光面子上怎么下得來!
最重要的是,皇上這么一弄,在老百姓心目中贏得了好形象,卻等于隱約地讓霍光背了個拆散人家原配的罵名,這才剛即位幾天啊就擺明了跟老霍叫板,那么老霍就是不嫁自己女兒,也肯定不能讓皇上怎么輕松如意就得逞。
宣帝的愛天真、熱血、感人??上腔实郏瑓s不一定能靠這一場輿論戰(zhàn)求得好結(jié)局。
沒辦法,各方人馬閃亮登場!
首先是邴吉:他去勸霍光“我知道你要的是面子,事情鬧成這樣非把女兒嫁過去,一個身份高貴的皇后,一個明媒正娶的寵妃,想想陳阿嬌的前車之鑒就夠膽寒了?;实鄄贿^是想讓心愛的女人做皇后,咱們同意,但是讓皇帝還將軍幾分面子,不就好了?”(邴吉是孝宣朝最神奇的存在,人品一流,不可或缺。他能和所有人都是朋友,霍光和魏相基本上不死不休,可是他卻能讓霍光把他當(dāng)心腹,魏相把他當(dāng)老師。如果沒有邴吉,哪來的麒麟閣十一功臣榜,不是霍光把魏相打壓的永無出頭之日,就是魏相把霍光鞭尸了)
然后是夏侯勝:他提出了一個非常合理的主意,并成功實施:就說霍成君病了,無緣參選皇后。表彰她的母親養(yǎng)了一個好女兒,給爵位和封邑。再安慰霍成君給她一個郡君的封號,完活= ̄ω ̄=(夏侯勝這只老狐貍,腹黑+超恐怖的預(yù)知能力,智商基本上無敵。學(xué)問賊好,大夏侯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唯一缺點說話太損太掃興,讓人受不了還去監(jiān)獄呆過一段時間,哈哈)
最后一個站出來的是韓增:他替許平君站隊,聯(lián)合不少大臣上書請求立許平君為后,說話相當(dāng)有分量。(韓增擱現(xiàn)在就是霸道總裁原型。腹黑又夠義氣,一向以乖乖牌著稱、從來不主動表達自己意見的前將軍龍額侯韓增是內(nèi)朝排名第三、大漢朝唯一一個“七世王侯”的大人物。韓增的祖先是戰(zhàn)國七雄的韓國王室,祖上是跟著高祖劉邦打天下的韓王信,伯父是武帝基友韓嫣(這個基友是真的上過床的)父親韓說也是武帝寵臣,劉據(jù)信任過的屬臣(雖說......后來......哎,巫蠱之禍?。。???梢哉f他是個含著金湯匙出生,全長安的妹子都想自薦枕席的人。但韓增不是紈绔子弟,相反他非常厲害。他有多少田地,財產(chǎn),美女和珠寶連他自己都數(shù)不清,但是他有辦法保得住,享用一世富貴,福蔭子嗣)
這么多賢臣力挺,霍光又拎得清,劉病已當(dāng)然順利無阻的立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做皇后了。三百戶食邑,換自個老婆扶正——值!
不過,這個事也是讓霍光挺心塞的。宣帝平時乖的跟個小貓似的,正事一點不含糊,伸出手撓他一爪子也是真疼啊。
所以,漢朝皇后的父親都是要封侯的,而霍光卻站出來堅決反對許廣漢做列侯。理由很簡單——他是個太監(jiān)(刑余之人)
劉病已無法繼續(xù)一意孤行,因為他已經(jīng)把霍光惹毛了。但霍光也不得不說是個真正有胸襟、有氣度的大人物。一年之后,他的氣消了,還是表示應(yīng)該對皇后的父親有所封賞。畢竟皇帝岳父總不能是平頭老白姓,那樣太寒磣了。
必須有身份,有地位,又不能是侯爵。這個要求,試題難度不亞于甲方爸爸讓你設(shè)計一個五彩斑斕的黑?。∮谑?,禮官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思維,想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封許廣漢為“昌成君”。
這個“君”,在通侯以下,關(guān)內(nèi)侯以上,不能世襲,也沒有封邑,一般都是給有地位有名望的女士準(zhǔn)備的。換句話說,朝廷對待許廣漢算是特殊人物特殊處理了。
這段典故是很多成語的出處:故劍情深”“故劍之求”“微時故劍”。甚至連“故劍”都成了元配之妻的代名詞,用在了很多后世的詩詞里。比如唐朝長孫佐輔的《相和歌辭·宮怨》:“莫道新縑長絕比,猶逢故劍會相追?!?/p>
愛情就像鬼,相信的人多,看見的人少。而十八歲的青春少年,比起久歷風(fēng)霜的老人,更加愿意用滿腔熱血執(zhí)著地追尋愛情。
應(yīng)該說,正是憑著這股子執(zhí)著,男神才在這一局里斗贏了霍光。
也許,在封后大典那一刻,宣帝會牽起平君的手,給霍光敬酒:“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謝謝你。朕的寶劍找到了,是你幫朕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