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占居C位,拜登對華示好,證明俄成功吸引了西方的火力
在俄烏沖突持續(xù)的背景下,這場戰(zhàn)爭對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特別是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我們能從前幾天結束的G7會議看出端倪。雖然很多媒體把G7說成是“反華俱樂部”,但是我們理性分析還不至于如此。
在這次會議上,真正的焦點其實是澤連斯基,也強化了峰會上挺烏抗俄的氛圍與急迫感。澤連斯基被網友戲稱為“地球球長”,在這次大會上幾乎占居了C位,而俄羅斯也毫無意外的收獲了發(fā)達國家集團的大部分火力??苟硎聵I(yè)又在一定程度上讓這些國家對待中國的態(tài)度有所緩和,或者說無法形成合力,幾乎都是打嘴炮。
拉夫羅夫則批評G7峰會是在試圖孤立俄羅斯和中國,這個外交技巧非常高明,但脫離了這次公報的重點:反對俄羅斯。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俄烏沖突發(fā)展到現在,俄羅斯實實在在的吸引了西方國家的大部分火力。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看G7會議釋放的信號。
一、G7首提反對經濟脅迫,但是未點名中國,反而給美國上了枷鎖?!敖洕{迫”這原本是美國人最常干得事,這次由美國拉著發(fā)達國家一起強調,這本身就非常有意思,無非暗是指中國使用這種手段收拾過澳大利亞和立陶宛。但是,由于沒有點名中國,這也等于限制了美國使用經濟脅迫手段的力度,拜登不會不明白其中的雙層含義。美國發(fā)動的對華芯片戰(zhàn)爭,原本就是經濟脅迫,而美方還在脅迫日本和荷蘭等國配合,后續(xù)采取行動的空間將變小。
面對G7的暗懟,中國的批評火力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日本,這個分化的策略也非常高明。
二、G7對中國斡旋烏克蘭危機仍有期待,證明中國的中立立場非常有價值。G7目前對中國調停俄烏戰(zhàn)爭抱有希望,主要原因是戰(zhàn)爭手段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他們要給自己留條后路?;谥袊鴮Χ砹_斯的影響力,避免戰(zhàn)爭進一步升級需要中國的溝通。另外,歐洲國家甚至把中國當成制衡美國影響的關鍵力量,法國、德國和意大利與其他國家不是一條心。
三、G7強調避免與中國脫鉤,甚至還要增加對華投資,與美國的期許背道而馳。包括德國總理、英國首相等紛紛表示要與中國保持合作,甚至要增加對華投資,這個也很有意思。嘴上贊同美國的“去風險”說法,實際上卻在深化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這本身就是對美國脫鉤戰(zhàn)略的否定。
四、拜登稱中美關系很快改善,說明美國面臨更大的壓力。拜登聲稱,認同G7對中國采取一致的態(tài)度,G7的目的是降低風險而非與中國脫鉤。強調美中關系“很快”就會“解凍”。一方面,美國現在內部風險急劇上升,更需要中美關系的穩(wěn)定;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不是不想與中國脫鉤,而是其他G7國家根本不配合,而美國獨立推進新冷戰(zhàn)根本不現實。
總體而言,在烏克蘭危機持續(xù)的背景下,中國不但保持并擴大了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強化了對中亞國家的影響力,也在改善與歐洲大國的關系,同時又避免了美國推動對華脫鉤戰(zhàn)略。中國當前最大的戰(zhàn)略利益就是發(fā)展,與所有國家發(fā)展貿易,當然包括G7成員國,只要美國無法推動對華脫鉤,對中國而言就夠了。
中國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獨立一極,外部環(huán)境持續(xù)趨好,證明中國當前的外交策略正在獲得更大的成功,更意味著美國影響力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