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管理青少年的抵抗和叛逆
越來越不合作是許多青少年表達獨立性的一種方式。而青少年的叛逆我們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常見的反對行為和不常見的積極的抵抗行為。
反對行為表現為主動抗拒,如爭論,被動抗拒、延遲。
而積極的抵抗行為表現則表現為反抗規(guī)章制度,拒絕社會約束。
與女兒或兒子相對順從的童年相比,父母可以將青春期視為一個更具社會抵抗力的年齡。
從功能上講,這種阻力逐漸削弱了他們在童年時期的相似性和依賴性,在家長和孩子之間造成了更多的磨擦,這也是因為年輕人對更多表達自由和獨立性的日益增長的渴望正在發(fā)揮作用。
考慮兩種阻力
更常見的阻力是反對行為,比如“我為什么要這么做?”、“我稍后再做?!?/p>
不太常見的抵抗是更積極的抵抗行為,青少年會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展示他們的反抗,“你不能讓我!”、“你阻止不了我!”
那么,父母如何應對共同的抵抗和不常見的反抗呢?
抵抗是什么樣子的
青少年的抗拒表達了越來越渴望以更獨立和更個性化的方式生活。通常,這種阻力有兩種形式。以質疑和爭論的形式存在積極的抵抗:“告訴我為什么?”并且有以遺忘和延遲的形式出現的消極抵抗:“我會做的——過一會兒?!?/p>
而積極的抵抗表達了不同意,比如爭論是否需要做被要求做的事情:“為什么現在要收拾房間,它馬上又會變得混亂?”
被動抵抗會傾向于爭論順從的時機和程度。年輕人的想法似乎是:“你可以告訴我什么,我會決定什么時候,當我得到足夠的‘尊重’時,我會做你想讓我做的——至少部分做?!?/p>
而對于像爭吵的積極的抵抗,孩子們會說:“我們會在某些地方堅持我們自己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地方靈活,為不遵守規(guī)則提供理由,我并不總是想聽你說了什么。”
叛亂是什么樣子的
對于一些青少年來說,進入青春期就像是在呼吁捍衛(wèi)和維護個人自由?!皼]有人應該命令我;我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權利值得為之奮斗!”我不知道為什么有些年輕人是獨立個體地構成了這種叛逆的方式,但少數固執(zhí)的人,也許是因為性情。
“我從不喜歡被告知要做什么!”
“我一直都是自己的主人!”
但是這些抵抗中確實會出現一些違法的青少年,這樣的行為大多時候需要同齡人的陪伴,在一個群體中他們會做到個人不敢單獨做的事情。例如,破壞行為——破壞、標記或盜竊財產等等。
他們會分擔風險并與這個群體保持聯系。而此時父母卻仍然堅持個人問責制。“別人做錯事是別人的緣故?!边@樣是非常錯誤的!
一些建議
接受領導(我們家長)可能不受歡迎。“我們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的一部分是為你的生活設定負責任的行為條款。”
解釋對立陷阱?!澳阍绞欠磳ι鐣嗤憔驮娇赡馨阉兂煞磳δ愕娜??!?/p>
堅持問責制?!叭绻阕銐虼?,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那么你就足夠大去面對他們的后果。”
工作交換法則。“正如我們?yōu)槟阕龅?,你也必須為我們做。?/p>
鼓勵交流?!叭绻阍敢庹f出你的反對意見,我們想聽聽你要說什么?!?/p>
確定成本?!爱斈銥榱嗽旆炊旆磿r,你可能會做出弄巧成拙的行為?!?/p>
尊重叛逆。“雖然我們可能不同意你違反規(guī)則,但我們欽佩你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決心?!?/p>
但不管你是否采取行動,即使是最順從社會的青少年也有叛逆的傾向。
與養(yǎng)育孩子相比,青春期可能是一個更矛盾的時代,有時甚至是更“非法”的年齡。但從這種反叛的磨練中,青少年正在發(fā)展更多的社會獨立性并完善更多的個人性格,所以,它是必須的,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