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攻堅戰(zhàn)中的五糧液“樣板”
“五糧液集團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緊緊把脫貧攻堅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心踐行‘一個都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說。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近年來,五糧液對口幫扶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甘孜州理塘縣、宜賓市屏山縣等貧困地區(qū),以產業(yè)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基建扶貧等為重要抓手,通過定點投放崗位、訂單收購糧食、建設扶貧車間、建立產業(yè)基地、建設五糧液鄉(xiāng)村振興產業(yè)路、以購助扶特色農副產品等方式,助推興文縣、理塘縣、屏山縣等地脫貧奔康。

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
2018年6月30日,朱奎被選派到四川宜賓興文縣青山巖村,成為了五糧液對口扶貧“尖兵隊伍”的一員。面對青山巖村的扶貧難題,朱奎不僅信心堅定,還有很多建設性的想法。
朱奎是五糧液扶貧隊伍中的一員,作為社會扶貧的重要力量,五糧液從組織隊伍出發(fā),建立了一支能打勝仗的隊伍。
李曙光掛帥擔任脫貧攻堅領導組組長、靠前指揮,明確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抓細、部門統(tǒng)籌、黨組織和干部落實的責任體系,構建了“指揮部+參謀室+作戰(zhàn)隊”的“三位一體”扶貧組織架構,形成公司高質量發(fā)展與脫貧攻堅“同規(guī)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的同頻共振格局,確保組織領導到位、責任落實到位、資源配置到位、工作落實到位。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性因素。”五糧液公司決策層深諳這個道理。五糧液先后選派2名優(yōu)秀中層干部在興文縣輪崗掛職縣委副書記,選派4名年輕骨干在理塘縣上馬巖村、興文縣青山巖村駐村幫扶。為保障駐村干部沉下心來抓扶貧,公司落實了援藏、駐村等補貼,開展走訪慰問家屬、談心談話等活動,及時會診駐村干部反映所駐村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把扶貧車間開到村里
四川共樂鎮(zhèn)毛村的易方容有4個正上小學的孩子,不能出遠門打工,只能靠種糧食和打零工,收入不高。當五糧液在這里開辦“扶貧車間”后,易方容每個月至少能掙到1800元,在家門口即就業(yè)。
五糧液投入100萬元用以改建“扶貧車間”,捐贈300臺套縫紉設備,并提供技術培訓、管理服務和訂單支持,在興文縣啟動“五糧液扶貧車間”建設。
“人均月收入在1800到3000元之間,年收入至少能超過21600元。按照脫貧標準,一人就業(yè)就能實現一個四口之家脫貧?!泵宓谝粫浌乇蛘f。

“扶貧車間”在解決貧困戶就業(yè)的同時,還為村集體提供了經濟支撐。共樂鎮(zhèn)新陽村村支書陳小華透露,去年依靠“扶貧車間”,村里有了3萬多元的收入,“村集體有了收入,做事也就有了底氣?!?/p>
李曙光說:“要讓貧困地區(qū)的群眾穩(wěn)定脫貧、長遠發(fā)展,必須選對適合他們發(fā)展的產業(yè)?!?/p>
扶貧先扶智,斬斷貧困的根
“雄壯的三江奔騰向東,兩岸重巒疊嶂、田野蔥郁。如畫美景中的人們因貧困而焦慮,最終在各方合力支持與村民積極奮斗之下終于實現脫貧奔康?!边@部取材自精準扶貧故事的情景劇《大國酒情》,以川南山鄉(xiāng)脫貧奔康為主題,譜寫出一曲昂揚的奮進之歌,成為五糧液職工藝術團到貧困村宣傳的重磅節(jié)目。
凝聚振奮精神的力量鼓舞群眾。五糧液組織黨的十九大代表范國瓊到毛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決心;在興文縣舉辦“情系苗鄉(xiāng)助力脫貧”主題迎新春送文化下鄉(xiāng)活動;還組織村民觀看扶貧專題影片,開展“脫貧攻堅,我們怎么干”大討論,讓村民反思如何立志、立身、立行,培育自尊自強意識。
修學校、拍電影、排舞臺劇……這些與扶貧看似關系不大的文化建設事業(yè),成為五糧液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增強發(fā)展后勁、提升發(fā)展自信的有力抓手。
脫貧致富奔小康,要充分激發(fā)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能。在精準扶貧路上,五糧液除了真抓實干,始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
讓優(yōu)質資源走出大山
楊森是五糧液的定點幫扶對象,也是青山巖村的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在五糧液的展銷會上他的20只土雞和2000枚青山土雞蛋就被搶購一空,展銷會上火了一把的楊森,隨后又迎來一件開心事。
受困于場地和資金問題,在青山巖村小有名氣的青山土雞產量一直上不去。為了扶持他的產業(yè)不斷壯大,進一步鞏固青山巖扶貧成果,五糧液積極聯系各方資源,在青山巖村山腳下為他尋得一處新的養(yǎng)殖場地,同時,場地提供方還將以資金入股,一舉幫助楊森解決困擾他多時的兩個“難題”。
“不僅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更鞏固了我的信心。下一步,我將盡早注冊商標,擴大產量,帶動鄉(xiāng)親們一起盡快致富?!睏钌f。
基層扶貧脫貧任務依然很重,新常態(tài)下扶貧工作怎么做,貧困地區(qū)不缺資源,如何助力優(yōu)質資源走出大山,如何動員各方力量走出扶貧“新路子”,成為五糧液扶貧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幫扶地區(qū)和扶貧對象的一幕幕新變化,見證了五糧液踐行國企責任的擔當和努力,展現了五糧液精準扶貧的創(chuàng)新與成效。
近年來,五糧液累計投入整合精準扶貧幫扶資金26億余元,受益貧困群眾達到15萬人以上;對口幫扶興文縣、理塘縣、屏山縣全數脫貧摘帽;直接幫扶的興文縣毛村、屏山縣柏香村、理塘縣上馬巖村等5個貧困村順利精準退出,3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脫貧。

李曙光表示,打好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全面小康,是我們黨許下的莊嚴承諾。下一步,五糧液將繼續(xù)整合資源、發(fā)揮優(yōu)勢、因地制宜、培育產業(yè)、促進就業(yè) ,繼續(xù)深入開展五糧液對口幫扶工作,為全面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