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我”跟任何念頭,也只是局限的
“我"跟任何念頭,是靠條件才可以生存的。那么,沒有任何條件,“我”或 是生命還可以存在嗎? 這一切所歸結(jié)出來的“我”,其實都是局限的。我們可以稱它為“小我”。 這個小我,也只是一個念頭所組合的。它跟任何有形有相的色相一樣,不 斷地在生起,也不斷地在消失,是靠不住的。它就是生命的前景。 假如小我是念頭組合的,一切都是念頭組合的;假如,我們突然沒有念頭; 那么,這一切,小我,還會存在嗎? 最不可思議的是,這個“我”自然會消失。念頭就是它的養(yǎng)分,推動它運 作的燃料。只要沒有念頭,不可能有進(jìn)一步的我和別人的區(qū)隔,“我”的念頭也 就自然消失掉了。也許,更重要的問題是一如這個“我”消失了,生命還 存在嗎? 最大的遺憾是,我們不會去體會、不會去想、不會去探究、不會去追這個 重要的問題。通過生活的快步調(diào),每個人都落在一個“作為” “做”的境界。不 斷地追求成就,希望強(qiáng)化我們生命的條件,認(rèn)為這樣子可以把真正的我找回來。這個追求、完整,必須要時間,是未來的成果,倒不是現(xiàn)在可以取得的。甚至, 一般人絕對沒有時間停留在現(xiàn)在。因為正忙著用“現(xiàn)在”,來追求未來那個更 滿足更完整的“我”,哪里有時間留給現(xiàn)在。最奇怪的是,就連通過修行都 還在追求,好像“成道”是可以追求來的。通過種種的“更多”,可以圓滿 這個道。更可惜的是,也都還認(rèn)為這些追求需要很多時間,一年、十年、一輩子、好幾輩子,是個未來的成就。 這里我要再一次強(qiáng)調(diào)——“我”的觀念,也就是任何念頭,離不開時空。本身就是通過其他神種條件才聚合而成的,并沒有一個獨立的存在。也因為要 依賴別的前提和設(shè)定,“我”當(dāng)然是無常的。任何形式都是無常!任何形式都是 通過條件而得到,也同時會通過條件而失去。 一般人會停留在因果的線性邏輯所帶來的限制。我們總是認(rèn)為,有因就有果,這兩個是相對相成的,但這些也只是意識層面的一小部分,也就是有條件、 有局限的意識所產(chǎn)生的。我們?nèi)康睦斫?,或許用語言或思想可以傳達(dá)部分。但是,小我也只是有條件的意識的一小部分。它離不開因果。 前面曾提到,還有一個意識,比這個有條件的意識遠(yuǎn)遠(yuǎn)更大,沒有受到任 何條件的約束,本來就獨立成立。它只是清楚而輕松的知覺,從“沒有”隨時 衍生出來,而不允許任何比較、分別,甚至不容任何語言念頭來描述形容。這 個最源頭的知覺,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存在”,是從生命的因地所延伸出來的。我們可以把因地當(dāng)作生命種種還沒有生、還沒有死的潛能來看。 從因地,生出一切有形有色的現(xiàn)象。而且,站在整體來說,這些有形有色 根本就不成比例。 用個比喻再進(jìn)一步延伸,生命就像大海,人生就像從生命的深海所衍生出 來的泡沫。我們站在這個泡沫中,認(rèn)為自己的人生就是獨立的存在,并通過 “我”的觀念把這個泡沬越養(yǎng)越大。然而,總有一天,這個泡沫是會破的。消失了,它也只是回到這個不動的深海。泡沬跟泡沫之間(我、你跟別人)產(chǎn)生的互動,好像成了我們?nèi)松墓适?。也就是說,從無限大的意識海,非但衍生出有局限的我,有局限的你,也把生命局限住了。 人生就好像泡沫,而每一個人的泡沫又不一樣。泡沫和泡沫之間的摩擦和沖突,就強(qiáng)化了 "我”。站在整體,人生的泡沫根本就不成比例。就像海表面的波浪,雖然不停地"動”,但跟不動 的深海相比,那起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上У氖牵覀兛床坏奖冗@小泡沫更浩瀚的宇宙。 這些觀念,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理解。但比較想不到的是,這一個無條件的意識,竟然可以與有條件的意識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空”跟“有”可以同時存在。進(jìn)一步講,空就是有,有就是空。 我們認(rèn)為可以得到、找到并取得真實。根本沒想過,生命的根源不光包括有形有色的現(xiàn)象,它其實包括無形無色的一切。這一切,是我們用有限的語言或邏輯沒辦法衡量、描述的。 楊定一《全部的你》 P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