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王國風云中的風云國王——腓力“奧古斯都”前篇

2019-03-12 13:28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到這里本系列終于迎來了第一位卡佩家族的成員,雖然也叫腓力,不過他并不是1066中的“法蘭西島伯爵”腓力一世,而是其曾孫子腓力二世。在前面英王亨利二世和理查一世的部分,小腓力已經(jīng)多次出場。腓力二世加冕為法王時,繼承到的領地數(shù)量,幾乎可以說是到了法王的低谷水平。諾曼底、安茹、阿基坦、加斯科涅,幾乎半個法蘭西都不在他的統(tǒng)治下。而腓力要面對的,則是一個強大的金雀花王朝。好在金雀花家內(nèi)部并不團結,給了腓力與之周旋的機會。從前面的篇章中已經(jīng)有所提及,腓力二世和金雀花家的每一個王子,都有或深或淺的聯(lián)系。他和一些王子,比如小小亨利和杰弗里,可能始終都算的上朋友。和理查,也許曾經(jīng)是朋友,也許一開始就只是在互相利用,而最后無疑成了敵人。至于和約翰,恐怕兩人一開始就不過是為了各自利益才走到一起。那么在接下來的部分,就讓我們把前篇結束的時間往回調(diào)34年,從腓力二世的出生開始,重新以法王的角度看一看,第三次十字軍以及卡佩家和金雀花家爭斗的故事。由于時間線有一定的重合,因此在法王篇的前半部分中,如果該事件在英王篇中已經(jīng)提及,就會敘述的簡略一些,把重點放在事件的分析上。至于理查死后,腓力繼續(xù)與約翰之間的斗爭,以及法王和其他人之間的一些事件,就留到以后的后篇再說。

1187開局腓力二世,幾項固定特質(zhì)其實都還可以,而且自帶敏銳


一、十五繼位平南北,三載戎馬美名傳


那么首先我們從腓力的出生開始,他的出生本身就是一件足以影響英法雙方格局的事情。前面已經(jīng)提到,腓力是路易七和他的第三任妻子、香檳的阿德拉的獨子。在腓力出生之前,已經(jīng)40多歲的路易七有4個女兒,卻始終沒有一個兒子能夠繼承他的王位。他和埃莉諾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掌控布洛瓦、香檳的兩個兄弟,這兩兄弟的父親是前英王斯蒂芬的哥哥西奧博爾德。而路易七和康絲坦斯的兩個女兒,年長的瑪格麗特已經(jīng)和英王太子小小亨利訂婚,將來很可能由這兩人聯(lián)統(tǒng)英法。不過隨著阿德拉生下腓力,法蘭西的王位有了明確的繼承人,英王通過聯(lián)姻繼承法蘭西基本不再可能。于是英法間原本一直在緩和的局勢,逐漸又走上對立的道路。而這一篇中的主角小腓力,則被法蘭西人稱為Dieudonné,意為“上帝的恩賜”。在隨后的日子里,小腓力證明了自己也確實對的上這個名號。

作為路易七的獨子,小腓力在幼年時自然備受保護。然而他也并非沒遇到過什么麻煩,當小腓力13歲時,在一次皇家狩獵中他差點遭遇意外。由于和自己的侍從走散,小腓力一個人在貢比涅森林中迷路。他花了一整夜尋找離開森林的路,寒冷、饑餓、疲憊幾乎要了他的小命。好在一個帶著炭火的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了他,不過小腓力被救后很快持續(xù)高燒,仍然沒有脫離生命危險。因而路易七受亨利二世的邀請前往英格蘭時,還在托馬斯 貝克特的墓前祈禱,希望自己的這個獨子能夠恢復健康。最終小腓力確實挺過了這一次重病,但是年近六旬的路易七卻在返回巴黎的途中突發(fā)中風。路易七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于是他馬上開始為小腓力籌備加冕典禮。在1179年的萬圣節(jié),小腓力在蘭斯大教堂,由大主教紀堯姆(威廉)正式加冕為腓力二世。第二年小腓力又在老國王的安排下,和埃諾伯爵鮑德溫的女兒伊莎貝拉成婚,并收到阿圖瓦作為嫁妝。從此時開始,法王的權利已經(jīng)開始向腓力移交。而在半年后路易七去世,腓力二世便要獨自面對歷史舞臺上的各路對手了。

盡管路易七已經(jīng)盡量安排好了權利過渡,小腓力登基之后仍然要面對許多困難。首先是法蘭西的王室領地數(shù)量,在腓力一世、路易六世時期連續(xù)增長后,到了路易七這時不增反降。領地數(shù)量不足,又進一步導致了法王財政十分吃緊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此情況下,腓力二世只能和英王保持好關系。即使英格蘭太子小小亨利正在和亨利二世鬧別扭,腓力二世也不可能在此時介入其中。而且更不用說小腓力自己這邊,還要面對他的親戚及封臣的各種挑戰(zhàn),根本無暇他顧。

我以法王腓力二世為中心做了一張親緣圖,這一段涉及的很多人物都在其中,這些人的各種關系也算復雜,一些交叉的線都沒有畫出

前面提到過,腓力二世的王后伊莎貝拉,實際是從香檳伯爵的兒子那搶過來的。而香檳伯爵亨利一世,正是腓力二世的親舅舅。因此腓力的這樁婚姻,招致了他母系家?guī)讉€舅舅的強烈不滿。這幾個舅舅正好以此為借口,發(fā)起派系反對法王并趁勢擴張自己的勢力。除了香檳伯爵亨利一世,布洛瓦伯爵西奧博爾德五世和桑塞爾伯爵史蒂芬一世也參與其中。而這幾個舅舅的領地,就把巴黎圍了個大半圈。除此之外,法蘭西在南北兩個方向的大封臣也都不安分。南邊的勃艮第公爵胡格(休)三世,算起來他也是腓力二世的大表哥,趁著權利交接時的動蕩,強迫部分法王的直屬封臣轉(zhuǎn)向自己宣誓效忠。圖盧茲的雷蒙德五世幾乎處于自治的狀態(tài),而且和英王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而在北邊,法王腓力和弗蘭德斯伯爵腓力,也因為各自的聯(lián)姻關系,導致在阿圖瓦及韋芒杜瓦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領地糾紛,雙方同樣劍拔弩張。

腓力二世即位后的局勢圖,藍色為王室主要領地,亮黃色為腓力的幾個舅舅的領地,橙黃色為其他參與反叛聯(lián)盟的大貴族領地,紅色為上面提到因為姻親存在爭議的地區(qū)
同樣是1180年的局勢圖,不僅英法間實力對比差距明顯,法王自身也被權臣們包圍在中間

很快法蘭西的各路派系就紛紛爆發(fā)了,腓力不得不分別應對幾大諸侯。首先是最北邊的弗蘭德斯伯爵腓力,他也是幾路諸侯中最具威脅的。弗蘭德斯伯爵腓力在路易七重病后才從巴勒斯坦返回法蘭西,他還被路易七指定為尚未成年的腓力小王子的監(jiān)護人。也是出于這層關系,弗蘭德斯伯爵腓力才為小腓力安排了和自己侄女、埃諾的伊莎貝拉的婚事。不過在路易七死后,弗蘭德斯伯爵腓力有了自己的打算,想要獨立自立門戶。于是他拉上了自己的內(nèi)兄弟、埃諾伯爵鮑德溫五世,率軍南下攻打法王的領地,很快皮卡第和法蘭西島就陷入一片火海。而法王小腓力則沒有在意這些瓶瓶罐罐,始終拒絕和弗蘭德斯伯爵的軍隊正面交戰(zhàn),反倒在局勢和輿論上占了上風。

弗蘭德斯伯爵腓力,他老婆是韋芒杜瓦女伯爵伊麗莎白。腓力發(fā)現(xiàn)伊麗莎白給他帶綠帽子,便打死了奸夫。夫妻二人關系極差,但腓力仍要憑婚姻關系控制韋芒杜瓦

接著腓力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幾位舅舅,他們以法蘭西太后阿德拉,和兄弟中的大哥、直接被搶親的香檳伯爵亨利為首。他們認為腓力二世和埃諾的聯(lián)姻,不僅羞辱了自己的家族,還會威脅到家族在法蘭西的地位。于是他們和勃艮第公爵胡格、弗蘭德斯伯爵腓力結盟,打算共同反對法王。不過這個結盟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埃諾伯爵鮑德溫在其中的角色實在有些尷尬,他和兩邊的陣營都有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除了法蘭西境內(nèi)的大貴族外,布洛瓦兄弟幾個甚至還想拉上神羅的弗雷德里克一世,不過紅胡子本人要處理的麻煩事也不少,對于隔壁的爭端并沒有太多興趣。雖然布洛瓦家?guī)缀醢鼑朔ㄍ醯念I地,但是由于亨利一世沒過多久就去世了,香檳伯爵的爵位由他的長子亨利二世繼承。而此時亨利二世尚未成年,實際攝政的是他老媽法蘭西的瑪麗,也就是腓力二世同父異母的姐姐。由此處于核心地位的香檳便退出了反叛法王的聯(lián)盟,這個派系自然也隨之解體。其他主要的參與者中,布洛瓦兄弟中的老二、西奧博爾德五世與腓力二世和解,而老三桑塞爾伯爵史蒂芬則成為新的派系領袖,繼續(xù)在西南方反對法王。

桑塞爾伯爵史蒂芬,CK2中桑塞爾是該伯爵領下的一個男爵孔

腓力二世面對的反叛聯(lián)盟中的最后一方,便是自己的表哥、勃艮第公爵胡格三世。腓力二世在北方避戰(zhàn)保留實力后,便率軍去了東南邊的勃艮第。一方面腓力二世不可能坐視胡格將手伸到王室的封臣那里,另一方面勃艮第這個利益糾紛最少、反叛之心最不堅定的參與者也最好解決。腓力直接出兵圍攻沙蒂永,很快就攻破了這座城鎮(zhèn),還抓到了城鎮(zhèn)的守將、胡格的兒子奧多。這種情況下,腓力自然也就取得了對勃艮第戰(zhàn)事的勝利。而且法王不僅用人質(zhì)從胡格那里榨來了一大筆贖金,同時還迫使公爵同意放棄對王室領地的覬覦之心。

勃艮第公爵胡格三世,也是布洛瓦家的瑪麗的兒子,跟法王腓力也算姨表兄弟,他的長子奧多只比法王小1歲

腓力二世與法蘭西封臣的戰(zhàn)事剛打了一年,國庫已經(jīng)毫無意外的見底了。為了增加王室財產(chǎn),腓力拿出了很常用的一招,驅(qū)逐了領地中的猶太人,并將他們的財產(chǎn)收歸己用。雖然不能猶太二連,但這筆資金也足以應付一時的花銷。有了這筆資金,腓力在勒皮支持組建了一個軍事組織,并命名為“和平兄弟會”,用來結束法蘭西內(nèi)部的封建戰(zhàn)爭。通過一系列的操作,腓力二世的實力比起繼位之初,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到了1183年,腓力二世的兩大對立陣營中都出現(xiàn)了重大變動。首先是北邊的弗蘭德斯,伯爵夫人、韋芒杜瓦女伯爵伊麗莎白去世,因此對韋芒杜瓦的掌控權就有了問題。弗蘭德斯伯爵腓力當然不愿意失去對這個緩沖地帶的控制,但是法王腓力二世以伊麗莎白妹妹埃萊奧諾雷的名義占領了這個領地。作為對法王的回應,弗蘭德斯伯爵腓力娶了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一世的女兒瑪?shù)贍栠_,并將弗蘭德斯的幾座城鎮(zhèn)作為彩禮交予瑪?shù)贍栠_。不過弗蘭德斯伯爵腓力的這一行為,招致了他的妹夫埃諾伯爵鮑德溫的不滿。由于腓力和伊麗莎白一直無嗣,所以腓力指定了妹妹瑪格麗特和妹夫鮑德溫作為繼承人。如今一個葡萄牙公主從天而降,埃諾伯爵鮑德溫覺得自己的權益可能會因此受到損害,因而加大了和弗蘭德斯伯爵腓力的分歧。

埃諾伯爵鮑德溫,法蘭西新任王后伊莎貝拉的父親,同時也是弗蘭德斯伯爵腓力的妹夫

除了腓力二世眼前的弗蘭德斯,另一個發(fā)生變動的陣營便是英格蘭的金雀花王朝。太子小小亨利和英王亨利二世及弟弟理查的分歧加劇,雙方最終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于是小小亨利將自己老婆瑪格麗特,也就是腓力二世同父異母的姐姐,留在了巴黎,自己率軍攻入阿基坦劫掠。不過這場戰(zhàn)事才剛打響,就因為小小亨利在利穆贊的軍營中,染上痢疾不治身亡而突然結束。雖然小小亨利已死,但是英法兩位國王間的爭執(zhí)并沒有因此結束。當初作為聯(lián)姻嫁妝的維克桑,成了這場爭論的核心。腓力二世主張既然小小亨利去世,且小小亨利和瑪格麗特的唯一一個兒子已經(jīng)夭折,那么維克桑理應歸還給法蘭西。英王亨利二世顯然不可能輕易放棄這個邊境重地,他希望維克桑成為英法間另一對已訂婚的理查和愛麗絲間的嫁妝,這樣就能保持對這塊領地的控制。然而前面英王篇中已經(jīng)提到,這場訂婚實際就是個巨坑。只算到此時,訂婚的協(xié)議也已經(jīng)長達14年了。訂婚的雙方早就成年,卻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沒有成婚。因此這樣的安排腓力并不滿意,不過他還要處理國內(nèi)的封臣,暫時沒有因此和英王亨利二世翻臉。

時間又過了一年,腓力二世的平叛工作終于到了尾聲。南部戰(zhàn)線腓力二世在和平兄弟會的支援下,戰(zhàn)勝了桑塞爾伯爵史蒂芬以及他手下那些以兇狠著稱的布拉班特傭兵。但是在北邊,弗蘭德斯伯爵腓力再次南下,在索姆河和瓦茲河間掃蕩,一直到了巴黎東北的達馬爾坦。法王對弗蘭德斯叛軍的行為自然十分憤怒,不過他首先把氣出到了王后伊莎貝拉身上。因為這門婚事當初本就是弗蘭德斯伯爵腓力的安排,且王后的父親埃諾伯爵鮑德溫還在弗蘭德斯的陣營中。再加上伊莎貝拉一直沒有生下王室的繼承人,盡管小王后此時實際才剛剛14歲,腓力還是因此對她十分不滿。于是他召集主教團在森斯舉行宗教會議,想以無嗣、不忠等罪名廢后。不過伊莎貝拉赤足敝衣,前往教堂出席審判會,贏得了人們的廣泛同情。被王后感動的人們前往法王的宮廷外為王后鳴不平,聲音之大以至于宮廷中的人全部能聽得一清二楚。王叔羅貝爾也勸法王,說如果廢后意味著將失去對阿圖瓦的合法控制權。腓力二世自然不可能輕易放棄阿圖瓦,同樣也不能無視宮外眾多反對的呼聲,遂放棄了廢后的念頭。

小王后伊莎貝拉,她和腓力二世訂婚時才10歲,游戲里將她設定為阿圖瓦的女伯爵

不過弗蘭德斯的叛軍總還要解決,腓力二世經(jīng)過幾年的積淀,實力有了很大提升。這次他并不再選擇避戰(zhàn),而是親率王室的軍隊前往迎擊。弗蘭德斯伯爵聽聞法王帶了2000名騎士后,這次輪到他不戰(zhàn)而退了,想要返回弗蘭德斯再做打算。不過法王腓力打算徹底結束自己繼位后的這場動亂,選擇乘勢追擊,最終在亞眠附近趕上了弗蘭德斯的軍隊。兩軍對峙之下,決定勝局的并非法王的軍隊,而是他發(fā)起的外交攻勢。腓力二世成功迫使自己岳父、之前已經(jīng)和弗蘭德斯心生間隙的埃諾伯爵鮑德溫轉(zhuǎn)換陣營,加入自己這邊。同時他還瓦解了弗蘭德斯和布拉邦特公爵亨利、科隆大主教菲利普之間的聯(lián)盟,大大削弱了弗蘭德斯陣營的實力。很快弗蘭德斯伯爵腓力不得不向法王低頭,兩個腓力間達成了和平協(xié)議。按照這份協(xié)議,弗蘭德斯承認法王對阿圖瓦擁有合法控制權,同時韋芒杜瓦也交由法王掌控,弗蘭德斯伯爵腓力則只保留一個不可繼承的韋芒杜瓦伯爵空頭頭銜。平定北方后,腓力二世終于在和自己封臣的戰(zhàn)事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調(diào)侃游戲里1066開局法王腓力一世的那首打油詩,我們已經(jīng)耳熟能詳:
威廉不打英格蘭,多子多孫阿基坦
香檳公爵搶頭銜,弗蘭德斯又叛亂
王叔虎踞勃艮第,王國宣稱手里攥
忽接神羅書一封,原來惡名傳契丹
而腓力二世繼位之初,幾乎很好的演繹了一遍這形勢的現(xiàn)實版,同樣可以以詩贊曰:
為禍一方勃艮第,百年世仇英格蘭
外戚專權亂朝政,弗蘭德斯忙叛亂
十五繼位加冠冕,富國強軍提王權
三年戎馬平南北,奧古斯都美名傳


二、反間頻施英王殞,十字東征半途還


解決內(nèi)部的問題后,腓力二世開始把自己的重心,轉(zhuǎn)移到處理和隔壁英格蘭之間的關系上。在英王篇里我們已經(jīng)提到,在太子小小亨利死后,此時亨利二世正在煩惱由誰繼承他的王國。英王遲遲不公開自己的決定,不給繼承人加冕,也就意味著剩下的三個王子必然為此明爭暗斗。而當英格蘭的王子間就王位相爭時,有法王介入其中也是自然而然的老傳統(tǒng)了。腓力二世選擇的切入點是布列塔尼,這塊領地雖然也是安茹王朝勢力范圍中的一部分,但布列塔尼人并沒有在文化上認同金雀花家的統(tǒng)治者。因此對于法王來說,布列塔尼的舊貴族,是屬于比較好分化拉攏的一撥人。而且如果法王能掌控布列塔尼,那么法蘭西王室將在西邊獲得新的港口,這無論在經(jīng)濟還是軍事層面都有很深的意義。

于是腓力二世打出了自己的第一張牌,將布列塔尼公爵杰弗里邀請到巴黎。兩人成了十分親密的朋友,腓力還任命杰弗里為法蘭西的宮廷總管。他們結成同盟后,杰弗里花了很多時間在巴黎吃喝玩樂,并與腓力商議如何反對亨利二世。不過一場意外打亂了腓力二世的計劃,杰弗里在一場比武大會上身受重傷,沒多久就在巴黎去世。死后杰弗里被葬在巴黎圣母院,腓力親自出席了這場葬禮。葬禮上腓力表現(xiàn)得悲痛欲絕,甚至一度想要跳入杰弗里的棺材中,足見兩人間的感情。杰弗里死后,腓力的第一張牌相當于廢了。不過他緊接著又打出了第二張牌,爭奪起杰弗里的遺腹子、尚未出世的亞瑟的監(jiān)護權。腓力對此的解釋是,杰弗里曾向自己宣誓效忠,自己作為宗主有權成為亞瑟的監(jiān)護,并在布列塔尼行使攝政。

對于腓力將手伸到布列塔尼的行為,英王當然不可能同意。為了進一步對亨利二世施壓,腓力又打出了兩張組合牌,這回的爭端還是那些歷史遺留問題,包括維克桑的歸屬以及那場拖延日久的聯(lián)姻。由于匈牙利國王貝拉三世向已返回巴黎的法蘭西公主、小小亨利遺孀瑪格麗特提親,腓力以此為借口再次要求英王交還瑪格麗特的嫁妝維克桑。除非英王讓理查和愛麗絲立即正式成婚,那么維克桑仍將作為兩人的嫁妝。但是這門婚事如果能成早就結成了,此時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得出結果。于是腓力打出了自己的第五張牌,要求亨利二世令理查從圖盧茲退軍,停止攻打圖盧茲伯爵雷蒙德的領地。腓力用這幾張牌向亨利二世威脅到,如果英王不同意這些的要求,自己便會入侵諾曼底。但是亨利二世幾時能管住自己那些不聽話的兒子了?這樣的條件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于是英法兩家再次爆發(fā)了沖突,由于雙方的拳頭都不弱,對維克桑的爭奪也沒有個明確的結果。盡管在平定封臣的叛亂時,腓力二世已經(jīng)證明了自己的軍事能力。但是英王亨利二世同樣是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手,戰(zhàn)場上的指揮能力絕不比年輕的法王弱。因此腓力二世再次展示了自己狡黠的一面,繼續(xù)在戰(zhàn)場外找到了勝招。在拉攏過小小亨利和杰弗里之后,法王又“勾引”了正為失去阿基坦且沒有得到明確繼承保證感到焦慮的理查。這倆人很快又成了一對好基友,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就差去桃園結義了。在理查的協(xié)助下,腓力攻入貝里,和英王的軍隊在沙托魯對陣。但是雙方?jīng)]有真的打起來,因為教宗特使到了,要求兩人停戰(zhàn)準備參加新的十字軍,目標則是支援耶路撒冷王國并擊退薩拉丁。既然教宗已經(jīng)介入,兩位國王總得給特使個面子,便達成了和平協(xié)議。通過這份協(xié)議,腓力不僅保住了自己手里的伊蘇丹,還從亨利二世那里搞來了旺多穆瓦的弗雷特瓦。

腓力二世和英王達成的這份協(xié)議,約定雙方停戰(zhàn)兩年。不過明面上不在交戰(zhàn),不等于法王不在戰(zhàn)場外出招。腓力不停的拉攏理查,挑撥英王父子倆人間的關系。理查在阿基坦呆的也很不耐煩,一方面英王亨利二世遲遲不確立自己繼承人的身份,一方面他又急于想去東方參與十字軍的戰(zhàn)爭。于是理查再次率軍進入圖盧茲,攻打自己對手的領地。這個行為導致英法雙方再次互相指責對方破壞了停戰(zhàn)協(xié)議,很快兩只大軍又開始交鋒。仗打了半年來到了冬歇期,不過兩位國王在冬歇談判上的火氣,可沒有一點降溫暫歇的意思。亨利希望雙方能夠簽訂長期的和平協(xié)議,腓力卻只同意短暫停。而理查則認為亨利是在刻意拖延,三人在和談上卻越吵越兇,幾乎親自動起手來。最終腓力同意雙方達成長期的停戰(zhàn),不過條件是亨利必須馬上安排理查與愛麗絲的婚事,并公開宣布理查為英格蘭的王位繼承人。亨利拒絕了這一交換條件,談判再次陷入僵持。隨后理查要求父親向自己保證會將王位傳給自己,亨利卻仍然保持沉默。于是理查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以阿基坦領主的身份向腓力效忠,徹底將這次談判以及父子兩人的關系推向了決裂。

腓力二世與英王的爭執(zhí),導致整個西歐都鬧得不得安寧,這自然也影響了教會十字軍東征的計劃。于是在新任教宗克雷芒三世的調(diào)解下,兩方坐在邊境地帶上拉菲特-伯納德的談判桌前,再一次嘗試和解。但是談判依舊沒有取得什么進展,亨利拒絕宣布理查為繼承人,甚至想要干脆廢除這個不肖子的繼承權,并提出改由約翰代替理查和愛麗絲成婚,其余條件不變。這當然是腓力和理查所不能接受的,談判宣告破裂后,腓力立刻率領已經(jīng)集結好的軍隊,突襲了拉菲特-貝納德。不過此時亨利已經(jīng)過了勒芒,腓力又急忙帶人前往追擊,卻被亨利走脫。腓力和理查調(diào)轉(zhuǎn)軍隊,攻破圖爾后又進軍巴朗,逼迫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亨利二世接受了他們的協(xié)議。這份協(xié)議除了確認理查正式成為英格蘭全部領地的繼承人,對腓力來說更重要的是亨利將安茹的部分領地割給了法王。而隨著亨利二世的離世,腓力和英格蘭間的戰(zhàn)事也暫時進入了休賽期。

結束了與亨利二世的斗爭后,腓力二世繼續(xù)進行參加十字軍的準備。同理查一樣,腓力二世離開法蘭西去遠征,自己的領地內(nèi)也有很多事情要安排。首先是國內(nèi)的一眾大貴族,腓力不可能在自己長期離開的情況下,把他們留在后方趁機搞事。因此前面提到過的大貴族們,幾乎都出現(xiàn)在前往東方的名單上。其中包括弗蘭德斯伯爵腓力,布洛瓦家的成員西奧博爾德五世、史蒂芬和亨利二世,勃艮第公爵胡格三世等人。第二個擺在他面前的問題,是選擇一個擔任攝政的代理人。盡管在腓力繼位之初,太后阿德拉作為布洛瓦家的一員,由于參與外戚叛亂而被削弱了權利。但是此時她仍然是最合適的攝政人選,因為她既是王室的直系親族,又不會趁機削弱布洛瓦家的權勢,是個多數(shù)貴族都能接受的選擇。最后一點則是法蘭西王后伊莎貝拉,因為產(chǎn)后大出血身亡。前文提到伊莎貝拉在腓力平定叛亂中差點被廢,其中一條罪名就是沒有子嗣。不過當時畢竟她才14歲,3年后在她17歲時還是為卡佩王室誕下了王子路易。而腓力出征之前,伊莎貝拉在二胎生產(chǎn)中又生下雙胞胎男嬰,被命名為羅貝爾和腓力。然而王后自己卻因為產(chǎn)后大出血,在生產(chǎn)后的第二天身亡,年僅20歲。而這對雙胞胎同樣沒能幸存,出生僅僅4天后就先后夭折。伊莎貝拉被葬于巴黎圣母院,對于這位小王后民眾還是很尊敬的,很多人為之哀悼。王后去世后,腓力二世由于即將出發(fā)去參加十字軍,并沒有立即續(xù)娶。不過他還是安排3歲的太子路易繼承了王后在阿圖瓦的爵位,以保持將來對這塊領地的控制。

作完這些安排后,腓力二世便正式踏上東征的旅途。不過法蘭西的部隊并沒有一起行動,布洛瓦家的貴族們先一步離開,直接去了東方參與對阿克的圍攻。在布洛瓦家的人離開后,腓力二世則去了韋澤萊,會見已經(jīng)成為英王的理查。腓力和理查在會面上交換誓言,宣稱兩人互不侵犯,平分戰(zhàn)爭所得的利益,并共同保護兩人參加十字軍的下屬的財產(chǎn)。不過理查篇也已經(jīng)提到,雖然表面上兩人仍然維持著不錯的關系,但是內(nèi)心里考慮的已經(jīng)是各自的利益了。達成協(xié)議后兩位國王在里昂分別,腓力帶著自己的人穿過阿爾卑斯山脈去熱那亞找船,理查則去馬賽和他的部隊匯合,兩人約定在西西里再次碰面。

到了墨西拿后,腓力二世被卷入理查和西西里國王坦克雷德的糾紛中。這場戰(zhàn)事和腓力本來沒太大關系,不過理查表現(xiàn)出的自大和專斷引起了他的不滿。而這還不是兩位國王翻臉的直接原因,冬歇期過后一件一直遺留的問題爆發(fā)了,那就是英法兩家的聯(lián)姻和維克桑的歸屬。聽聞理查和坦克雷德達成協(xié)議,并將布列塔尼的亞瑟公開宣稱為其繼承人,腓力終于忍不住質(zhì)問理查,究竟如何安排和法蘭西公主愛麗絲的婚約。在激烈的爭執(zhí)中理查向腓力攤牌,由于愛麗絲和自己父親傳聞中的親密關系,甚至可能還有一個私生子,那么按照教會的律法,自己不可能再娶愛麗絲。腓力還得知,理查新選定的未婚妻、納瓦拉公主貝倫加麗婭,由英格蘭太后、阿基坦的埃莉諾陪同,已經(jīng)在前來墨西拿的路上,而且很快就會到達。于是兩人間表面上一直在維持的親密關系,這下終于也走到了盡頭。腓力感覺自己徹底被理查背叛,他總不可能再留下來,出席理查和另一個女人的婚禮。于是腓力只能帶著作為退婚賠償?shù)木蘅?,怒氣沖沖地離開了西西里直接去了阿克。他還暗中改變了立場,支持坦克雷德在西西里反對理查。

腓力離開西西里后,直接乘船去了提爾,準備和前一年已經(jīng)到達阿克的法蘭西部隊會合。雖然最早主導圍攻阿克的是前耶路撒冷國王蓋伊,但是此時王位正統(tǒng)繼承人西比拉女王已去世,很多人并不支持失去合法統(tǒng)治權、并在哈丁之戰(zhàn)后失去威信的蓋伊。他們操縱了西比拉妹妹伊莎貝拉的婚事,讓她轉(zhuǎn)嫁給保衛(wèi)提爾的英雄,蒙費拉的康拉德。腓力也是康拉德的支持者之一,當然在這個選擇上,法王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頭,算起來腓力和康拉德還是比較近的親戚。因此腓力到達提爾后,宣稱支持康拉德和伊莎貝拉的合法統(tǒng)治權,并率軍前往阿克,接手了圍攻的指揮權。蓋伊和他的支持者無奈之下,只好去了塞浦路斯,尋求英王理查的支持。

上圖所示為康拉德一派成員間的親緣關系,同一行的人相當于同輩,而與這幾人無關的部分兄弟姐妹均已省去

腓力二世接手時,十字軍對阿克的圍攻,已經(jīng)超過了1年。由于城內(nèi)的守軍十分頑強,再加上薩拉丁在外圍支援,因此十字軍的損失也很大。法蘭西布洛瓦家的兩大貴族,布洛瓦伯爵西奧博爾德五世和桑塞爾伯爵斯蒂芬,都在戰(zhàn)斗和瘟疫中身亡。只有香檳伯爵亨利二世,作為布洛瓦家的代表還在阿克參與戰(zhàn)事。而腓力自己,在到達阿克后也感染了痢疾,不得不暫緩攻城。就在腓力養(yǎng)病之時,理查結束了在塞浦路斯的戰(zhàn)事,帶著英格蘭的部隊和蓋伊的支持者,也到了阿克城下,并立刻開始準備攻城。為了不讓英王捷足先登,腓力二世命令手下加緊強攻阿克。他的軍隊支起了攻城塔和破城錘,成功的在城墻上打開了缺口。然而阿克的守軍通過聲響和狼煙,向薩拉丁在城外的軍隊送出消息。每當十字軍接近破城時,薩拉丁的軍隊就從外側攻擊十字軍的后方,迫使其回軍迎擊,這就給了城內(nèi)守軍修補缺口的時間。幾輪下來腓力的部隊仍然沒能攻入阿克,弗蘭德斯伯爵腓力還在營中病逝。

經(jīng)受了很大損失后,腓力二世不得不接受現(xiàn)實,他無法憑一己之力攻下阿克。十字軍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在東方取得成功,這是從第一次東征以來就在不斷被證明的事實。盡管英王理查并沒有完全康復,腓力還是和他分別從兩個方向攻城,最終迫使城內(nèi)的守軍向十字軍投降。不過關系已經(jīng)破裂的兩位國王,他們最后的合作也就到此為止了。剛一進城腓力二世的盟友、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五世,就和理查爆發(fā)了沖突憤而離去。腓力自己同樣不打算再久留,之前的疾病已經(jīng)耗掉了他的大部分熱情,而且法蘭西還有許多事等著他處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圍攻阿克過程中去世的弗蘭德斯伯爵腓力。弗蘭德斯伯爵腓力沒有子嗣,因此當他死后的繼承就成了大問題,很可能影響整個北法的穩(wěn)定。除此之外,腓力也對理查感到憤怒。且不說和愛麗絲之間破裂的聯(lián)姻,腓力認為理查始終沒有兌現(xiàn)兩人間平分所得利益的承諾,不論是在西西里還是在塞浦路斯。再加上兩人選擇擁立了不同的陣營,也讓兩位國王間的矛盾不可調(diào)和,很難再繼續(xù)合作下去。然而法王在攻克耶路撒冷前就離開,在狂熱的人眼中看來無異于是十字軍的逃兵,應該遭到絕罰。而腓力堅稱攻下阿克后自己已經(jīng)完成了參加十字軍東征的承諾,留下勃艮第公爵休三世統(tǒng)帥部分海外軍團及其所需的軍餉,自己則準備返回法蘭西。

不過腓力二世在離開前,還須就一個關鍵的爭議點和理查達成一致,就是究竟誰才是現(xiàn)在耶路撒冷的合法國王。如同前面所說的那樣,腓力支持伊莎貝拉和康拉德,而理查支持的則是蓋伊??陀^的說,在西比拉死后,王位的確應該由妹妹伊莎貝拉繼承,康拉德則以其丈夫的身份進行統(tǒng)治。但是這場婚姻本來就是耶路撒冷失陷后,在一部分人操作下,讓伊莎貝拉離婚后才結成的,同樣有一定爭議。因此兩派各自擁立自己所認同的國王,其實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因此最后兩派只能互相妥協(xié),畢竟收復耶路撒冷的戰(zhàn)事還得繼續(xù),沒有圣城的話誰做國王都只是一句空話。于是雙方達成協(xié)議,名義上蓋伊繼續(xù)擔任耶路撒冷的國王,而當蓋伊死后,則由伊莎貝拉和康拉德,或者是兩人的后人繼承耶路撒冷國王的名號。


三、趁虛而入故伎演,獅心暴斃危轉(zhuǎn)安


做出以上安排后,腓力也不管理查的冷嘲熱諷和強烈反對,和自己的堂兄弟、庫特奈的彼得二世,坐船經(jīng)熱那亞于年底返回了法蘭西。腓力二世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弗蘭德斯的繼承。弗蘭德斯伯爵腓力自己安排的繼承人,是他的妹妹瑪格麗特和妹夫埃諾伯爵鮑德溫。雖然這一家之前也算是法王的岳父岳母,在之前的叛亂中最后也加入了腓力二世的陣營,不過畢竟并非真的是一條心。另一方面,腓力二世也想將富裕的弗蘭德斯收歸己有,便宣稱沒有男性繼承人的情況下,其領地應該由王室收回。盡管法王取得了根特的支持,但弗蘭德斯的大多數(shù)貴族并不理會法王的要求,他們也不可能接受這個宿敵的統(tǒng)治。除了這兩方之外,弗蘭德斯的領地上還有第三個勢力,那就是伯爵腓力的遺孀瑪?shù)贍栠_(特蕾莎)?,?shù)贍栠_作為彩禮從弗蘭德斯獲得的領地,多在南部和海岸地帶。為了對抗瑪格麗特和鮑德溫,瑪?shù)贍栠_提高了稅賦,并收買貴族們反對瑪格麗特的繼承。不過在弗蘭德斯笑到最后的,還是瑪格麗特和她丈夫鮑德溫。獲得權力后瑪格麗特加強對領地的控制,排擠掉了大多數(shù)外部勢力,包括腓力二世、瑪?shù)贍栠_以及在布魯日的漢薩聯(lián)盟勢力。盡管在弗蘭德斯輸了一陣,腓力二世還是按照之前的協(xié)議,收回了韋芒杜瓦的頭銜,并牢牢的把韋芒杜瓦的領地掌控在自己的陣營中。

葡萄牙公主瑪?shù)贍栠_。弗蘭德斯伯爵腓力的兩任妻子伊麗莎白和瑪?shù)贍栠_,不知為何在游戲里都沒有確立正式的婚姻關系

除了弗蘭德斯的爭端,腓力二世還有一個關注的重點,就是對維克桑的爭奪。不過由于出征前腓力和理查早有誓約,向上帝承諾參加十字軍東征的過程中,不會互相攻擊。因此腓力二世對理查領地的所有行動,都遭到了教會的強烈反對。為此腓力專門向教宗塞列斯汀三世請求,希望羅馬教宗同意自己放棄這個誓言,但是并沒有成功。這種情況下腓力雖然不好公開進攻諾曼底,但不妨礙他在邊境地帶尋釁滋事、制造摩擦。到了1192年初,也就是理查第一次進攻耶路撒冷失敗的時候,腓力卻去見了理查的諾曼底總管威廉 菲茨拉爾夫。腓力向威廉 菲茨拉爾夫出示了一些,號稱是理查在西西里給他的文件。這些文件中稱,理查同意將英法間有爭議的領地,全部交給腓力二世。威廉 菲茨拉爾夫和諾曼貴族們沒有接到理查的直接指示,自然不會相信這些文件,拒絕將維克桑交予法王。

腓力二世一計不成又出一計,開始放出流言,說理查在東方的種種行為令英格蘭的王冠蒙羞。腓力稱理查在圣地與薩拉丁交往甚密并暗中勾結,暗中將雅法、阿什卡隆等地出賣給蘇丹,這當然是無稽之談。除此之外,在康拉德被阿薩辛刺殺后,腓力二世還稱理查也參與其中。這一點可能倒是并沒有冤枉理查,不過由于沒有直接證據(jù)所以也并不好說。這些流言雖然并不能真正動搖理查在諾曼底的根基,但總能給部分早就蓄謀反對理查的貴族一個借口。

很快腓力二世又使出了最后的大招,和理查的弟弟約翰搭上了線,再次組成了法王—英格蘭王子共同對抗英王的老同盟。約翰此時已經(jīng)趁首席大法官威廉德 朗香失勢,迫使其交出了手中的權力,并自詡為英格蘭的攝政和王位繼承人。當然英格蘭內(nèi)部的貴族并非都支持約翰,因此腓力的支持對他來說也很重要。兩人組成同盟后,約翰還來到巴黎,以法蘭西法理內(nèi)理查名下的領地向腓力宣誓效忠。這意味著腓力將以約翰的名義,幫助他得到英格蘭在歐洲大陸的領地。

腓力二世和約翰結盟的消息,很快也傳到了正在圣地征戰(zhàn)的理查耳中,導致英王最終中斷十字軍東征的行動準備返回西歐。聽聞理查踏上歸途,腓力二世派人將法蘭西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全部封鎖,企圖阻斷理查的海運航路。這確實很大的影響了英王的回程,也算是理查后來在路上被俘的原因之一。得知理查身陷囹圄之后,腓力立刻率軍入侵了維克桑。他的首要目標,就是邊境上的第一要塞吉索爾。在吉索爾守將的任命上理查顯然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面對腓力的大軍這位城主不戰(zhàn)而降,拱手將這座邊境上最重要的要塞讓給了腓力。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吉索爾后,腓力二世認識到諾曼底已經(jīng)對自己敞開了大門,便揮軍長驅(qū)直入,一直打到魯昂城下。

魯昂是諾曼底的首府,也是讓腓力二世覺得頭疼的一塊硬骨頭。魯昂并不是第一次遭到法蘭西軍隊的圍攻了,本身的防御設施十分堅固。而城中的守將,則是萊切斯特伯爵羅伯特 德 博蒙特。前面在理查篇提到過,博蒙特家也稱得上是英格蘭位高權重的家族。腓力見魯昂一時難以攻克,便找來了弗蘭德斯的軍隊,一同圍攻魯昂。另一方面,腓力二世還讓英格蘭王子約翰,前往魯昂西南方向的埃夫勒,抵擋來自安茹和阿基坦方向的援軍。盡管腓力調(diào)集了各路軍馬,卻還是沒能突破魯昂的防線。久攻不下法王只能選擇繞開魯昂,繼續(xù)前進一直打到北邊的海港迪耶普,打算切斷諾曼底東部與英格蘭的聯(lián)系。

除了沒能攻破魯昂,腓力二世在諾曼底的行動可謂十分成功。而他在戰(zhàn)場上占盡優(yōu)勢后,又抓住理查的重臣急于從戰(zhàn)事中脫身、好籌錢贖回英王的心態(tài),在曼特斯和他們達成了停戰(zhàn)協(xié)議。該協(xié)議規(guī)定腓力二世可以保有已經(jīng)占領的領地,并且如果法王停止進一步進攻行動的話,還將得到更多領土。不過理查的重臣們也不是賣國的窩囊廢,這份協(xié)議還規(guī)定如果理查在獲釋后愿意向法王效忠,則腓力應當歸還自己所占的領地。于是在簽訂協(xié)議后,腓力又和約翰合謀,打算出錢賄賂德皇,希望他能延緩釋放英王理查。但是腓力的小算盤沒能成功,海因里希六世拒絕了他的請求。理查在被俘1年多后,終于還是被釋放并返回了英格蘭。

腓力心里很清楚,他和理查的正面交手,其實才要剛剛開始。腓力也明白,以理查的性格根本不可能在獲釋后對自己效忠。理查一定會在戰(zhàn)場上奪回他認為屬于自己的東西,因而兩人之間的戰(zhàn)爭不可避免。腓力更確定的是,王子約翰絕不是他哥哥理查的對手,專門寫信提醒他“惡魔已獲釋,望君好自為之”,頗有些彼倘不如意可來相投的意味。隨后也確實如腓力估計的那樣,約翰在英格蘭被理查打得一敗涂地,帶著一小撮隨從逃到了諾曼底。而理查重新掌控了英格蘭后,便整頓軍備打算前往諾曼底與腓力開戰(zhàn)。由于塞納河以東已經(jīng)幾乎全部被腓力控制,理查從樸次茅斯出發(fā),在諾曼底西北部的巴夫勒爾登陸。對此腓力早已有所準備,英王的軍隊登陸后他立刻率軍前往諾曼底南部的韋爾訥伊,想在塞納河西部阻擊理查,不讓英王渡河進入魯昂。不過腓力并沒能一鼓作氣攻破這座城堡,只好扎營圍困韋爾訥伊。

在韋爾訥伊腓力二世又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英王理查和王子約翰和解,并且約翰將埃夫勒獻給理查以示誠意。這等于聯(lián)通了理查前往魯昂的通道,如果理查順利進入魯昂那么腓力的很多安排都等于打了水漂。于是腓力只好留下一支大軍繼續(xù)圍困韋爾訥伊,自己帶領一支分隊前往攻打埃夫勒。盡管腓力順利從約翰手里奪回了埃夫勒的控制權,但他留在韋爾訥伊的軍隊卻在理查的逼迫下放棄了圍城。

接下來的一個月中,腓力二世一直駐軍在北邊,防止理查向魯昂進軍。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理查干脆放棄了前往魯昂,反而在南邊攻占了一系列堡壘,大有直搗法王腹地之勢。為了緩解理查的攻勢,腓力二世南下來到旺多姆與英王對陣。不過腓力并不愿意冒險和理查決戰(zhàn),便打算向北方撤軍。但是法王的撤軍并不順利,理查不打算就這樣讓對方全身而退,發(fā)起追擊咬住了腓力的后軍。腓力二世不得不回軍迎戰(zhàn),但是卻遭到了一場大敗,自己也幾乎被俘虜。狼狽逃回諾曼底后,腓力只能拿約翰和阿倫德爾伯爵威廉 德 歐比尼出氣,搶了他們的輜重。此后兩軍都已無力再戰(zhàn),只得暫時休戰(zhàn)。

上面提到的地名均在圖中標出,理查的大致路線用橘黃色標出,腓力的路線則用深藍色標出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修整后,腓力于冬歇期后再次前往圍攻韋爾訥伊。理查也來到韋爾訥伊附近,希望和腓力面對面的進行談判。然而腓力一面同理查會談,一面繼續(xù)暗中加緊攻打韋爾訥伊,導致了英王極大的不滿。在理查怒氣沖沖地離開后,腓力又突襲迪耶普燒掉了英王的船只,并擊退了理查的反擊。法王在北邊勝了一陣后,便趕回南邊的貝里,想從理查的傭兵隊長梅卡迪耶手中奪回伊蘇丹。腓力很快奪下了周圍的城鎮(zhèn),梅卡迪耶只能退守伊蘇丹的城堡。而當腓力圍攻梅卡迪耶之時,理查及時趕到,突破法王的包圍網(wǎng)后加強了城防。理查還另派一軍襲擊了法王的補給線,腓力無奈之下只能退兵。經(jīng)歷了1年多的拉鋸戰(zhàn)后,雙方在盧維埃達成協(xié)議,重新規(guī)定了北起諾曼底,南到圖盧茲的邊界線。而理查和腓力爭執(zhí)不下的塞納河沿岸中間地帶安德利,則由諾曼底的教會托管,兩位國王均不得染指。

表面上的戰(zhàn)事暫時停止了,然而腓力和理查的敵對并沒有中止。很快又有一個機會被送到腓力眼前,由于英王和布列塔尼的矛盾爆發(fā),理查的侄子、小公爵亞瑟被秘密送到腓力手上。腓力二世讓亞瑟和自己的兒子路易成了玩伴,明顯打算把金雀花家下一代小王子也培養(yǎng)成親法派。這樣一來理查就很被動了,亞瑟是他的潛在繼承人,其作為人質(zhì)落在腓力手里,可謂是讓法王占盡優(yōu)勢。腓力也以此為條件逼迫理查做出讓步,還趁機拉攏布列塔尼的貴族加入法王的陣營。

繼布列塔尼之后,腓力二世和理查間的對立,還在諾曼底周圍的邊界上繼續(xù)升級。首先是理查封禁了英格蘭和弗蘭德斯間的羊毛-紡織貿(mào)易鏈,想要以此打擊法王的一項重要經(jīng)濟收入。對此腓力當然不能接受,出兵攻占了靠近弗蘭德斯的歐馬勒。作為回應,理查則出兵攻打維克桑。不過理查在攻打法王控制下的領地時,膝蓋中了一箭只能暫時退兵。一怒之下英王干脆強占了本應是中立地帶的安德利,并準備在安德利修建一座新的大型城堡加亞爾,以作為吉索爾的替代。盡管理查的這一行為招致了諾曼底教會的強烈反對,但并沒有能阻止加亞爾城堡拔地而起。于是腓力和理查在盧維埃達成的協(xié)議,徹底成了一張廢紙。

另一方面,腓力的陣營還遭到了嚴重的削弱。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近從自己父母那里繼承了弗蘭德斯和埃諾的新任伯爵鮑德溫。小鮑德溫雖然之前一直站在法王一邊,但是他的立場并非不可動搖。小鮑德溫一直希望收回阿圖瓦的領地,而此時又承受著來自英格蘭的禁運壓力。于是在理查的勸說下,小鮑德溫轉(zhuǎn)變立場,加入了反對法王腓力的陣營。除了小鮑德溫,布勞涅伯爵等人也投靠了英王。再加上理查趁著德皇海因里希六世病故,在德意志北部扶植了奧托四世,從東邊給法王造成了很大壓力。這下腓力的日子就很難過了,原本是他在幾個方向威脅諾曼底,現(xiàn)在卻成了自己被幾個方向的敵對勢力包圍。于是腓力只能加強和控制德意志南部的菲利普之間的聯(lián)系,組成同盟應對雙方共同敵人的挑戰(zhàn)。

很快腓力二世就迎來了理查陣營幾個方向的進攻,這也讓他疲于奔走應付。在南方,理查的大舅哥、納瓦拉國王桑喬七世,派兵進攻腓力的領地。在北方,弗蘭德斯和埃諾伯爵小鮑德溫,也起兵攻打阿圖瓦。而理查自己,則在新竣工的加亞爾城堡虎視眈眈。當腓力二世率軍在維克桑轉(zhuǎn)移時,理查親自率軍發(fā)起奇襲?;艁y中法王的軍隊根本不是英軍的對手,腓力只能在騎士們的保護下逃往吉索爾城堡。在撤退途中穿過艾普特河時,慌亂的人群踩塌了河上的橋梁,腓力也落入河水中,幸好被人救了上來才免于被淹死。此戰(zhàn)過后,腓力丟掉了維克桑的絕大多數(shù)領地,只有堅固的吉索爾還在自己的手中。

雙方陣營勢力分布圖,藍色為腓力一方,紅色為理查一方。紅色箭頭為理查的聯(lián)軍主要進攻方向,黃色為雙方間爭議最大的領地

遭到這場失利之后,腓力重新計劃發(fā)起反擊,打算轉(zhuǎn)去突襲埃夫勒。但法王的攻勢被理查猛烈的反擊阻止,還被梅卡迪耶偷襲丟掉了蓬蒂厄的阿布維爾。到了1198年秋天,腓力之前趁理查被俘時占據(jù)的領地,基本又被英王重新奪了回去。戰(zhàn)場上的失勢,迫使腓力二世只能向理查求和。新任教宗英諾森三世也參與其中進行調(diào)解,希望兩人達成長期和平協(xié)議,從而響應自己新一波的十字軍運動。新年過后,教皇特使卡普阿的彼得主持了兩人的和談。不過這場和談并沒有直接坐在談判桌前進行,腓力站塞納河畔的河岸上,而理查則站在自己船的甲板上,兩人必須通過喊話才能進行溝通。在談判中理查十分強勢,要求腓力放棄所有兩人間有爭議的領地。腓力則希望保留對吉索爾的控制,并通過聯(lián)姻達成長期的停戰(zhàn)。盡管雙方并沒有完全達成協(xié)議,不過兩位國王都同意暫時休戰(zhàn),至于細節(jié)的談判則反復拖延了三個月。

幾年的斗爭下來,腓力二世證明了自己在戰(zhàn)場上并不是理查的對手。盡管腓力計謀百出,但是正面硬剛他還是剛不過獅心王。好在沒多久后,理查自己作死身受重傷不治而亡。這相當于腓力原本被困難副本虐的都要GG了,卻發(fā)現(xiàn)副本BOSS自己突然就自爆了。雖然理查已經(jīng)身亡,但他在死前指定了自己的弟弟約翰為繼承人,成為新任英王。腓力二世和約翰曾經(jīng)也是合作關系,不過當他們以兩位國王的身份對立時,注定還要進行新一輪的英法爭鋒。關于他們兩人的故事,就讓我們后篇中再來看看將如何發(fā)展。


只說腓力二世這前半生,他也可以稱得上卡佩家的一代明君了。在腓力平定了國內(nèi)幾大貴族的叛亂后,已經(jīng)開始有人將其吹捧為“奧古斯都”。而他在之后與英王亨利二世和理查的斗爭中,又將自己狡黠的性格表現(xiàn)到了極致。當然腓力二世并不是一個超人,他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被理查搶盡了風頭。而當理查返回西歐后,腓力又在面對自己的這位苦主時勝少輸多。不過歷史并不在乎一時的輸贏,能夠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贏家。在這一點上,腓力無疑要比理查強的太多了。

王國風云中的風云國王——腓力“奧古斯都”前篇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金溪县| 凌云县| 兴仁县| 苍南县| 苏尼特左旗| 中山市| 克山县| 天等县| 宣化县| 舒兰市| 云霄县| 延川县| 南华县| 嵩明县| 马龙县| 洛南县| 同德县| 壶关县| 赞皇县| 黄龙县| 大足县| 利川市| 云阳县| 厦门市| 临颍县| 望谟县| 泊头市| 南郑县| 丹江口市| 连山| 南宁市| 重庆市| 华亭县| 西华县| 梁平县| 潮州市| 海盐县| 兰考县| 永胜县| 海门市| 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