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心國的失誤之一——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扼守地中海出??凇_@是18世紀初的西班牙王位戰(zhàn)戰(zhàn)敗后,西班牙在烏得勒支和約中割讓給英國的,同時失去的還有西班牙在荷蘭的領地,包括下荷蘭和如今獨立出去、成為比利時的部分。
直布羅陀的地位太重要了,這也是西班牙在基督教再征服中奪來的寶地。兩百年來,西班牙一直想奪回直布羅陀,也打過兩次戰(zhàn)爭。就幾步路的事情,硬是沒打下來。當年的英軍還是很厲害的。歷史上的事情不去說他了,在二戰(zhàn)時代,軍事技術已經不是一二百年前可比的,佛朗哥如果要硬打,不管是正面強攻,還是登陸迂回(海上繞過去也就頂多三五公里的事),打下來應該沒有問題。希特勒也確實敦促佛朗哥出兵,但佛朗哥始終按兵不動。
西班牙內戰(zhàn)后,國內族群割裂嚴重,佛朗哥政權的合法性不足,百廢待舉,急需國內穩(wěn)定和國際諒解,無心參戰(zhàn)。但在德英相爭的大背景下,這也確實是收回直布羅陀的最好時機。政治上的算計不去說它,如果佛朗哥真的打下了直布羅陀,哪怕西班牙對德國的戰(zhàn)事不再派出一兵一卒,二戰(zhàn)后來的進程會怎么樣呢?二戰(zhàn)進程的另類演化一直是熱門話題,但這個視角好像不大看到。
直布羅陀控制地中海出口的北側,摩洛哥的坦吉爾控制南側。二戰(zhàn)爆發(fā)時,坦吉爾是國際共管區(qū),但在法國影響下。維希法國控制摩洛哥大部,卡薩布蘭卡就在維希法國手里。一旦西班牙控制了直布羅陀,不難說服維希法國控制坦吉爾。軸心國控制了直布羅陀和坦吉爾,鎖住地中海就沒有懸念了。這有多重影響。(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這正是西班牙收復直布羅陀海峽的絕好時機)
馬耳他在英國控制之下,但地中海出海口被鎖住的話,馬耳他就是死地,失守是時間問題。沒有了馬耳他,德軍通過地中海向隆美爾的補給就暢通了,而英軍向埃及、利比亞的增援就不可能了,北非戰(zhàn)場可能根本改觀,就沒有蒙哥馬利什么事了。德軍飲馬蘇伊士運河應該沒有懸念。(埃及也有一些油田,在世界石油儲量排名總是第26位。)
占領了北非,德軍就完全控制地中海。(西班牙殖民地摩洛哥和直布羅陀海峽,維希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意大利殖民地利比亞,以及假想中德國拿下的埃及,法國殖民地黎巴嫩和敘利亞)
這時軸心國可以利用已奪取的地中海作為出發(fā)陣地,摧毀英國在整個中東的統(tǒng)治地位。1941年4月3日,親德的蓋拉尼發(fā)動政變,成為了伊拉克新政府的統(tǒng)治者。
如果按照以上步驟,德軍可以通過地中海沿岸進入伊拉克,徹底控制伊拉克。那么不僅意味著英國將失去寶貴的石油資源,德國空軍還可以借機將英國與印度的空中聯(lián)系輕易切斷,更為嚴重的是,英國在中東阿拉伯國家的威信將因此蕩然無存,這對于英國這個老牌殖民地國家而言無疑是致命的。
在獲得石油大倉庫伊拉克后,蘇德戰(zhàn)爭就會進展得更加順利,拿下莫斯科將不成問題,二戰(zhàn)必定改寫,但那是一個非常黑暗和恐怖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