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氣不通,頭暈、噯氣、脅痛,分享一中成藥,疏肝理氣,消脹止痛
如果你有頭暈頭痛,胸脅脹痛,噯氣反酸,食欲不振,痛經(jīng),腹部脹痛等癥狀的話,別著急,這些其實都是肝氣不舒,氣機不通的表現(xiàn)。

因為中醫(yī)上講,肝主疏泄,調(diào)暢氣機,指揮著一身氣血津液的運行。所以,一旦肝氣不通時,氣機運轉(zhuǎn)就會跟著出現(xiàn)問題,堵在哪兒了,淤在哪兒了,哪里就會出現(xiàn)問題,尤其是疼痛,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所以,這該怎么辦呢?想要治療這些疾病,首先就要讓氣流動起來。

怎樣才能讓氣流動起來呢?還得從疏肝開始,有一個中成藥叫柴胡舒肝丸,效果就非常好。它由柴胡,木香,青皮,厚樸,烏藥,陳皮,香附,黃芩等二十五味藥組成。

在原方柴胡疏肝丸的基礎(chǔ)上增加了不少藥味。當然,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里面的主藥一定是柴胡了。柴胡這味藥應(yīng)該是家喻戶曉的吧,柴胡入肝經(jīng),具有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功效。增加肝臟主疏泄的能力,讓氣機通暢起來。

接下來青皮、陳皮、防風(fēng)、香附、枳殼、木香、烏藥合用,具有疏肝理氣,消脹止痛的作用,助柴胡疏肝理氣,增強了氣機的推動力量。半夏、茯苓、桔梗、厚樸、紫蘇梗、豆蔻、甘草合用,以健脾調(diào)中,行氣消脹,疏肝的同時健脾,因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健脾可以使氣更加充盈。

還有山楂、檳榔、六神曲、大黃合用,以消食導(dǎo)滯,化積消脹。白芍、當歸可以養(yǎng)血和血,以柔肝體。另外,氣機停滯也會形成血瘀,故以三棱、莪術(shù)行氣活血化瘀。氣機郁久也會化熱,故以黃芩苦寒清熱、薄荷辛涼解郁??傊?,柴胡疏肝既能疏肝理氣,消脹止痛,又可以健脾理氣。可以說,這個藥緊緊圍繞著肝氣不舒的問題,把因為氣郁可能引發(fā)的各種問題,瘀血啊,痰濕啊,食積啊等等都考慮到了,然后再用些藥物逐個擊破。所以,如果你想緩解疼痛,通暢全身氣機的話,那可以參考一下柴胡疏肝丸。但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因為它攻邪力量比較強,并不適合久服,如果有需要的話,還是要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