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為什么 ——列夫·托爾斯泰

2023-06-22 15:33 作者:Gromittt  | 我要投稿

1


1830年春,亞切夫斯基老爺?shù)淖鏄I(yè)羅尚卡莊園來了一位亡友的獨生子,年輕的約瑟夫·米古爾斯基。亞切夫斯基是個六十五歲的老頭,寬額、寬肩、寬胸,磚紅色臉上留著長長的白色小胡子。他是波蘭第二次瓜分[56]時期的愛國英雄。他年輕時跟老米古爾斯基在柯斯丘什科[57]麾下服過役,并出于愛國義憤強烈憎恨被他稱為《啟示錄》中的淫婦葉卡特琳娜二世和她的卑劣情夫,叛徒波尼亞托夫斯基,同時相信波蘭共和國一定會復國,就像在黑夜相信早晨太陽又會升起一樣。1812年他在他所崇拜的拿破侖的軍隊里指揮一個團。拿破侖的滅亡使他傷心,但他對飽經(jīng)滄桑而依然存在的波蘭王朝并沒有絕望。亞歷山大一世在華沙建立議會使他增加了希望,但神圣同盟[58]、全歐的反動勢力、康斯坦丁的剛愎自用,推遲了神圣愿望的實現(xiàn)。1825年亞切夫斯基回鄉(xiāng)定居,在羅尚卡深居簡出,干干農(nóng)活、打打獵、讀報、看信。他通過報紙和書信一直關(guān)注著國內(nèi)政局的動向。他第二次結(jié)婚,娶了一個貧窮而美麗的波蘭小貴族女人,但這次婚姻并不美滿。他不愛也不尊重第二個妻子,把她看成累贅。他待她粗暴無禮,仿佛為這第二次婚姻錯誤而遷怒于她。第二個妻子沒生過孩子。第一個妻子生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凡達,是個傲慢的美人,懂得自己很美,住在鄉(xiāng)下感到寂寞。小的叫阿爾平娜,是父親的寵兒,活潑,瘦削,生著一頭淺色鬈發(fā),兩只像父親一樣間距很寬的明亮的藍色大眼睛。


約瑟夫·米古爾斯基來到的時候,阿爾平娜才十五歲。以前,米古爾斯基在大學念書時,到過維爾諾的亞切夫斯基家(冬天他們總是在那里度過的),追求過凡達。如今他完全成了個大人,第一次無拘無束來到他們鄉(xiāng)下。年輕的米古爾斯基的到來使羅尚卡人人高興。亞切夫斯基老頭歡迎他,因為米古爾斯基使他想起他的父親——也就是他的老朋友,當年他們都很年輕;還使他熱血沸騰,滿懷粉紅色的希望,談?wù)摬粌H在波蘭,而且在他剛?cè)ミ^的外國所發(fā)生的革命浪潮。亞切夫斯基夫人歡迎米古爾斯基,因為有客人在,亞切夫斯基老頭會克制自己的脾氣,不會像平時那樣動輒開口罵她。凡達歡迎他,因為她相信米古爾斯基是為她而來的,會向她求婚;她準備接受他的求婚,但像她對自己說的那樣:要折磨他,使他珍惜這份婚姻。阿爾平娜覺得高興,因為大家都很高興。不僅凡達一人相信,米古爾斯基來訪是要向她求婚。家里人人都有這種想法,從亞切夫斯基老頭到保姆魯?shù)戮S卡,雖然誰也沒有說破。


這是事實。米古爾斯基懷著這個意圖跑來,但他待了一星期,心緒不寧,不知所措,沒有求婚就走了。他突然離開,使大家都感到驚訝,但除了阿爾平娜,誰也不知道原因。阿爾平娜知道,他突然離開的原因就是她。米古爾斯基待在羅尚卡,她發(fā)現(xiàn)他只有同她在一起才特別興奮,特別快樂。他待她像待孩子一樣,同她嬉戲,逗弄她,但她憑女性的敏感發(fā)覺,他對待她并非大人對待孩子,而是男人對待女人。她從他欣賞的目光和親切的微笑中看出這一點,當她進出房間時,他總是用這樣的目光和笑容迎送她。她不能給自己明確解釋這是什么緣故,但他對她的態(tài)度使她高興,她也就不由自主地做些使他喜歡的事。其實不論她做什么,他都是喜歡的。因此,有他在場,她做什么事都特別興奮。他喜歡看到,她同漂亮的獵狗賽跑,獵狗向她撲去,舔著她那容光煥發(fā)的紅噴噴的臉。他喜歡看到,她由于一些小事發(fā)出一串富有感染力的清脆笑聲。他喜歡看到,她聽教士枯燥的說教時裝出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但她那雙眼睛還是露出快樂的微笑。他喜歡看到,她惟妙惟肖而又滑稽地一會兒模仿老保姆,一會兒模仿酗酒的鄰居,一會兒模仿他米古爾斯基。他特別喜歡她那種生氣勃勃的樂天性格,仿佛她剛領(lǐng)略到生活的全部魅力,就趕緊加以利用。他喜歡她這種獨特的樂天性格,而她知道他很欣賞她這種性格就表現(xiàn)得格外鮮明。也因為這個緣故,只有阿爾平娜一個人知道,為什么專程來向凡達求婚的米古爾斯基沒有求婚就走了。盡管她不準備向誰說穿這件事,自己也沒有明確承認,但心里明白,他原來要愛姐姐,結(jié)果卻愛上了她阿爾平娜。阿爾平娜感到困惑不解,認為同聰明、有教養(yǎng)的美人凡達比較,自己是不足道的,但又不能否認這是事實,也不能不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她已全心全意愛上了米古爾斯基,而這樣的愛只有初戀才有,而且一生只有一次。


2


夏末,報紙帶來巴黎發(fā)生革命的消息,隨后又是華沙將發(fā)生動亂的新聞。亞切夫斯基又提心吊膽又滿懷希望地等著郵件,很想看到康斯坦丁被殺和爆發(fā)革命的消息。11月間,羅尚卡終于先得到觀景殿[59]陷落和康斯坦丁逃亡的消息,后又聽說議會宣布羅曼諾夫王朝喪失波蘭王位,赫洛比茨基被宣布為獨裁者,波蘭人民再次獲得自由。起義還沒發(fā)展到羅尚卡,但全體居民都密切注視事態(tài)的發(fā)展,期待家鄉(xiāng)也發(fā)生起義,準備投身進去。亞切夫斯基老頭跟一個老朋友,起義首領(lǐng)之一,保持通信。他參加秘密的猶太人小組,這種小組不是搞經(jīng)濟業(yè)務(wù),而是從事革命活動。一旦時機成熟。他就參加起義。亞切夫斯基夫人不僅像平時一樣,而且越來越關(guān)心丈夫物質(zhì)上的舒適,但總是越發(fā)使丈夫生氣。凡達把自己的鉆石首飾送給華沙一位女友,要她把變賣所得的錢捐給革命委員會。阿爾平娜只關(guān)心米古爾斯基在做什么。她從父親那里得知他加入了德維爾尼茨基部隊,就竭力打聽這個部隊的消息。米古爾斯基來過兩次信:第一次告知他已參軍,第二次在2月中旬,他寫了一封歡欣鼓舞的信,報道波軍在斯多契克大捷,繳獲俄軍六尊大炮,抓獲許多俘虜?!安ㄌm人萬歲!俄國佬滅亡!烏拉!”[60]他在信尾寫道。阿爾平娜感到歡欣鼓舞。她觀看地圖,計算著他們將在何時何地最終戰(zhàn)勝俄國佬。當父親慢條斯理地拆開送來的郵件時,她總是臉色發(fā)白,渾身哆嗦。有一次,后母走進她的房間,看見她身穿長褲、頭戴方形軍帽站在鏡子前。阿爾平娜準備女扮男裝離家出走,去參加波蘭軍隊。后母告訴了父親。父親把女兒叫來,掩飾自己對她的同情甚至贊賞,把她嚴厲訓斥了一頓,要她拋棄參加戰(zhàn)爭的愚蠢思想?!芭肆碛幸环N天職:愛撫和安慰獻身祖國的人?!备赣H對她說。現(xiàn)在他需要她,她是他的快樂和安慰,但有朝一日丈夫也將同樣需要她。父親知道怎樣去感動她。他向她暗示,他孤獨,不幸,并且吻了她。她把臉貼住他來掩飾眼淚,但淚水還是沾濕了他睡袍的袖子。她答應他,不經(jīng)他同意不會做任何事。


3


只有經(jīng)歷過波蘭人在波蘭被瓜分——一部分波蘭人受可恨的德國人統(tǒng)治,另一部分波蘭人受更可恨的俄國佬統(tǒng)治——后所經(jīng)歷的痛苦,才能理解他們在1830和1831年所體驗的狂歡。當時,在幾次解放嘗試失敗后,又出現(xiàn)了解放有可能實現(xiàn)的新希望。但這個希望沒持續(xù)多久。雙方的力量太懸殊了,革命再次受到鎮(zhèn)壓。又有幾萬盲目服從的俄國兵被驅(qū)趕到波蘭,一會兒在季比奇[61]的指揮下,一會兒在帕斯凱維奇[62]和最高領(lǐng)導人尼古拉一世的指揮下,他們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卻用自己的血和波蘭弟兄的血浸透土地,鎮(zhèn)壓波蘭人,再次把他們置于一些懦弱無能的人統(tǒng)治之下。這些人既不要自由,也不要鎮(zhèn)壓波蘭人,他們只有一個愿望:滿足自己自私而幼稚的虛榮心。


華沙淪陷,個別部隊被擊潰。成百成千人被槍斃,被棍子打死,被流放。在流放的人中有小米古爾斯基。他的財產(chǎn)被充公,他被送到烏拉爾斯克邊防營當兵。


亞切夫斯基老人于1831年得心臟病,因此全家于1832年在維爾諾過冬。米古爾斯基從要塞寫信到這兒。他在信里寫道,不論他已經(jīng)歷的和將經(jīng)歷的痛苦有多大,他都樂于為祖國受難,他對神圣的事業(yè)并未失望,為了這個事業(yè)他已奉獻了一部分生命,并準備把其余部分也獻出來。如果明天還有機會,他還會這樣做。老人讀到這兒泣不成聲,好一陣讀不下去。信的其余部分由凡達朗讀。米古爾斯基寫道,不論他最后一次訪問他們時的計劃和幻想是什么,他現(xiàn)在不能也不愿再談這件事,盡管這次訪問將作為他一生中最珍貴的事永遠留在他的記憶里。


凡達和阿爾平娜各人照各人的想法理解這句話,但她們沒向誰說出她們的想法。信末,米古爾斯基向所有的人問好,但也像當初他來時那樣用戲謔的口吻問阿爾平娜,同獵狗賽跑是不是仍舊跑得那么快,是不是仍舊那么調(diào)皮地模仿所有的人。他祝老頭兒身體健康,母親料理家務(wù)順利,凡達找到如意郎君,阿爾平娜依舊那么樂天。


4


亞切夫斯基老頭兒的健康每況愈下。1833年全家移居國外。凡達在巴登遇見一個有錢的波蘭僑民,嫁給了他。老頭兒的病迅速惡化,1833年初他在國外死在阿爾平娜的懷里。他不讓妻子接近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為他娶她所犯的錯誤而不能原諒她。亞切夫斯基夫人同阿爾平娜回到鄉(xiāng)下。阿爾平娜生活中最關(guān)心的是米古爾斯基。在她的心目中,他是最偉大的英雄和受難者,她決定為他奉獻一生。還在出國以前,她就跟他通信,起初是奉父命,后來是自動寫的。父親去世后,回到俄羅斯,她繼續(xù)跟他通信。當她滿十八歲時,她向后母宣布,她決定去烏拉爾斯克找米古爾斯基,到那里同他結(jié)婚。后母責備米古爾斯基,說他自私自利,引誘有錢的姑娘,讓她分擔他的不幸,以減輕自己的痛苦。阿爾平娜十分生氣,對后母說,只有她才會這么卑鄙地看待一位為本國人民不惜犧牲一切的人。她說,米古爾斯基的情況正好相反,他拒絕她給他的幫助,而她已打定主意去他那兒,嫁給他,只要他同意給她這份幸福。阿爾平娜已成年,她也有錢,那是過世的叔叔留給兩個侄女的遺產(chǎn)——三十萬茲羅提。因此沒有什么能阻止她的行動。


1833年11月,阿爾平娜辭別家人——他們痛哭流涕像訣別一樣送她到野蠻的俄羅斯窮鄉(xiāng)僻壤——帶著忠心耿耿的老保姆魯?shù)戮S卡,坐上父親遺留下來的重新修理過的雪橇,踏上遙遠的路程。


5


米古爾斯基不住軍營,而住在自己單獨居住的寓所里。尼古拉·巴甫洛維奇[63]指示,要貶謫的波蘭軍官不僅經(jīng)受嚴格的士兵生活的全部痛苦,而且要忍受列兵所受的各種屈辱;不過,應該執(zhí)行他的指令的多數(shù)普通人,懂得這種被謫士兵處境的痛苦,常常冒險違抗圣旨,只要能做到,便不去執(zhí)行。米古爾斯基所屬那個營的營長行伍出身,識字不多,但很理解他這個失去一切而很有教養(yǎng)的富家子弟的處境,對他懷著同情和敬意,千方百計照顧他。米古爾斯基不能不敬重這位臉龐浮腫、留白色絡(luò)腮胡子的中校的善良,為了報答他,就答應給他那兩個準備考中等武備學校的兒子教數(shù)學和法語。


米古爾斯基在烏拉爾斯克已生活了六個多月,日子不僅單調(diào)、沮喪和寂寞,而且痛苦難當。他竭力同營長保持距離,但除了這位營長,他只認識一個流放的波蘭人。這個波蘭人缺乏教養(yǎng),善于鉆營,惹人討厭,在這兒販魚。米古爾斯基生活的主要痛苦在于他很難習慣于貧困。財產(chǎn)充公后,他沒有一點錢,只能變賣他所剩的一些金器勉強度日。


在他被流放后,他生活的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歡樂就是同阿爾平娜通信。訪問羅尚卡時她在他心中留下的充滿詩意的可愛形象,如今在流放中變得越來越迷人。她在最初寫給他的一封信中,隨便問他,他好久前在信中說“不論他的計劃和幻想是什么”這句話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說,現(xiàn)在他可以向她坦白,他的幻想是要她做他的妻子。她回答他說,她愛他。他則回信說,她最好還是不要這樣寫,因為想到原來有可能而如今已不可能做到的事,他感到十分傷心。她卻回信說,這事不僅可能,而且一定會實現(xiàn)。他回答說,他不能接受她的犧牲,就他現(xiàn)在的處境而言這事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封信寄出后不久,他收到兩千茲羅提匯款通知單。他從信封郵戳和筆跡上認出,這是阿爾平娜寄來的。他回想起最早一封信里,他用戲謔的口吻向她描述他對現(xiàn)在生活的滿足,他靠教書獲得他所需要的錢,用它來買茶葉、煙草,甚至買書。他把錢裝入另一個信封,寫了一封信把錢寄回去。他要求她不要用錢來損害他們神圣的關(guān)系。他說,有她這樣的朋友,他感到心滿意足,十分幸福。他們的通信就此中斷。


11月,有一天,米古爾斯基在中校家給孩子們上課,聽到驛車的鈴鐺聲漸漸逼近,雪橇滑木在冰凍的雪地上咯吱作響,接著就在門口停下。孩子們跳起來,想知道是誰來了。米古爾斯基留在屋里,眼睛望著門口,等孩子們回來,可是進來的卻是中校夫人。


“先生,來了兩位太太,打聽您在什么地方,”她說,“看樣子像是你們那里的人,波蘭人。”


要是有誰問米古爾斯基:會不會是阿爾平娜來看他,他會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但在內(nèi)心深處他卻希望是她。血往他的心里直涌,他上氣不接下氣跑到前廳。一個麻臉胖女人在前廳解著頭巾,另一個女人走進中校的住所。聽見后面腳步聲,她回過頭來。阿爾平娜的睫毛上積著霜花,那雙間距很寬的快樂的亮晶晶眼睛從風帽下放射出光芒。他呆若木雞,不知該怎樣迎接她,怎樣向她問好。


“約瑟!”她這樣呼喚他,就像他父親稱呼他那樣,也像她自己暗暗呼喚他那樣。她雙臂抱住他的脖子,把自己凍得通紅的臉頰貼到他的臉上,又笑又哭。


好心的中校夫人知道阿爾平娜是誰,她來做什么,就接待她,讓她結(jié)婚之前住在自己家里。


6


心地善良的中校向上級替他們申請到結(jié)婚許可。最后,從奧侖堡請來神父,為米古爾斯基夫婦主持婚禮。營長夫人擔任女方主婚人,米古爾斯基的一個學生拿十字架,而流放的波蘭人勃爾佐夫斯基則當了男儐相。


說來也怪,阿爾平娜熱愛自己的丈夫,卻完全不了解他。現(xiàn)在她才認識了他。當然,她在這個有血有肉的活人身上發(fā)現(xiàn)許多平凡的沒有詩意的東西,那是她原來想象中的那個人所沒有的;但正因為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她在他身上發(fā)現(xiàn)許多平凡而優(yōu)秀的東西,那是那個抽象的人所沒有的。她從熟人和朋友那里聽到,他在戰(zhàn)爭中勇敢無畏,在喪失財產(chǎn)和自由時剛毅不屈,她就把他想象成一個始終過著一種高尚的英雄般生活的英雄。其實,他雖體力過人,膽識超群,卻是一只溫順馴服的羔羊,一個最普通的人,愛開善意的玩笑,多情的嘴上常掛著極天真的微笑(這微笑還在羅尚卡就迷惑了她),嘴巴周圍長著淺色大胡子,嘴里總是銜著一只永不熄滅的煙斗。這煙斗使她難受,特別是在她懷孕的時候。


米古爾斯基也是至今才了解阿爾平娜,而通過阿爾平娜才第一次了解女人。通過婚前認識的女人,他不能了解女人。阿爾平娜作為一個女人,他從她身上知道的東西使他感到驚訝,也很可能使他對女人失望,要不是他對阿爾平娜,正是對阿爾平娜產(chǎn)生一種特別溫柔和高尚的感情。他對阿爾平娜就像對一般的女人產(chǎn)生一種親切的、帶點嘲弄的寬容,對阿爾平娜,正是對阿爾平娜,他不僅產(chǎn)生了溫柔的愛情,而且感到心悅誠服,覺得她為他作了犧牲,給他帶來意外的幸福,自己難以報答。


米古爾斯基夫婦感到幸福,因為相互傾注了全部愛情。他們處身在陌生人中間,仿佛兩個冬天迷路的人快要凍僵,只能相互以體溫溫暖對方。心地善良、滑稽可笑的保姆魯?shù)戮S卡對男人都抱有好感,而對小姐則忠心耿耿。有她在,米古爾斯基夫婦的生活格外快樂。孩子也給他們帶來幸福。婚后一年生了個男孩。過一年半,又生了個女孩。男孩是母親的翻版:同樣的眼睛,同樣活潑而文雅。而女孩則是一頭健康美麗的小獸。


米古爾斯基夫婦的不幸在于遠離祖國,而最難堪的則是受不慣屈辱。這種屈辱使阿爾平娜尤其痛苦。他,她的那個約瑟是位英雄,是位理想人物,卻不得不在隨便哪位軍官面前立正,舉槍敬禮,放哨,而且無條件服從。


此外,從波蘭傳來的消息都極其悲慘。他們的親友幾乎全被流放,或者喪失一切,逃亡國外。米古爾斯基夫婦也看不到目前這樣的處境盡頭在哪里。申請赦免或至少改善處境、升為軍官的一切試圖都沒有成功。尼古拉一世閱兵,參加慶典,觀看操練,出席化裝舞會,同戴假面具的人開玩笑,徒然在俄羅斯到處奔波,從丘古耶夫到諾伏羅西斯克,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恐嚇人民,折磨馬匹,要是有哪個勇士敢于要求改善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或者波蘭人(他們也是為他所頌揚的愛國精神而蒙難的)的處境,他就會挺起胸膛,睜大那雙茫然無神的眼睛說:“讓他們再這樣過吧。時候還早了。”仿佛他知道,何時才不早,何時是時候。他周圍的人:將軍、御侍和他們的夫人,全都靠他生活,他們對這位偉人的非凡目力和智慧都崇拜得五體投地。


總的來說,在米古爾斯基夫婦的生活中幸福還是多于不幸。


他們就這樣過了五年。一場意外的災難突然落到他們的頭上。先是女孩生病,過了兩天男孩也病了。男孩發(fā)了三天燒,沒有醫(yī)生治療(醫(yī)生一個也找不到),第四天就死了。過了兩天,女孩也死了。


阿爾平娜沒有跳烏拉爾河自殺,只因為她想到丈夫在得到她自殺消息后的情景,不禁毛骨悚然。但活著讓她感到很痛苦。她原先總是精力充沛,終日忙碌,如今把所有的事都交托給魯?shù)戮S卡,自己常常一連幾小時坐著什么事也不干,默默地瞪著眼睛瞧著眼前的東西,要不然就突然跳起來,跑進自己的小房間,不理睬丈夫和魯?shù)戮S卡的勸慰,悄悄地哭泣,只搖搖頭要他們走開,讓她獨自待著。夏天她常去孩子們的墓地,坐在那里柔腸寸斷地回憶往事,想象著可能發(fā)生的事。特別使她難過的是,她想到,如果他們住在城里,能得到治療,孩子們就可能活下來?!盀槭裁??為什么呀?”她想?!凹s瑟也好,我也好,從來沒向誰要求過什么,只希望他生下來能像祖祖輩輩那樣生活,而我只希望同他在一起,愛他,愛我的孩子并教育他們。沒想到,他受罪,被流放,又把我最寶貴的東西奪走。為什么?為什么呀?”她向人、向上帝提出這個問題。她也知道不會有什么答案的。


沒有答案,她就無法生活。她的生活停滯了。寂寞單調(diào)的流放生活以前她能用她女性的趣味和雅致來加以美化,如今可變得難以忍受了。不僅她覺得難以忍受,而且米古爾斯基也覺得難以忍受,他為她難過,但又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她。


7


在這個米古爾斯基夫婦最痛苦的時刻,從烏拉爾斯克來了一個叫羅索洛夫斯基的波蘭人。羅索洛夫斯基被牽涉進當時由流放西伯利亞的西羅靖斯基神父所組織的大規(guī)模暴動和逃跑計劃。


羅索洛夫斯基,就像米古爾斯基,以及幾千名因為要保持他們的波蘭籍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人一樣,被牽連進這個案件。他因此受笞刑,并被送到米古爾斯基所在的那個營里當兵。羅索洛夫斯基原是數(shù)學教師,瘦高個子,背有點駝,雙頰凹陷,眉頭緊蹙。


羅索洛夫斯基到來的第一個晚上,他坐在米古爾斯基家喝茶,自然就用他那緩慢平靜的低音講述使他吃盡苦頭的那件事:西羅靖斯基在全西伯利亞組織了一個秘密團體,目的是在哥薩克軍和邊防團中的波蘭人協(xié)助下,鼓動士兵和苦役犯發(fā)動本地的移民,奪取鄂木斯克炮臺,解放所有的人。


“難道這事能成功嗎?”米古爾斯基問。


“很可能成功,一切都準備好了?!绷_索洛夫斯基說,憂郁地皺起眉頭,緩慢而平靜地講著整個解放計劃以及保證取得成功和萬一失敗拯救起義者的種種措施。成功原是沒有問題的,要不是兩個壞蛋出賣的話。據(jù)羅索洛夫斯基說,西羅靖斯基是個天才,意志十分堅強。他死得像位英雄,像位殉難者。羅索洛夫斯基還用緩慢而平靜的低音講著處決的詳細經(jīng)過。當時按照長官的命令,他跟所有同案犯被押去陪綁。


“兩營士兵站成兩排,像一條長街,每個士兵手拿一根樹條,它的粗細規(guī)定一個槍筒里只能插進三根。第一個被押來的是沙卡爾斯基醫(yī)生。兩個士兵押著他,當他走到拿樹條的士兵跟前時,他們就抽打他的光脊背。我是直到他走近我站著的地方才看到他的。起初我只聽見擂鼓聲,直到聽見樹條的揮舞聲和打在身體上的聲音,我才知道他走過來了。接著我看見士兵用槍把他押著,他一面走,一面哆嗦,頭忽而轉(zhuǎn)到這邊,忽而轉(zhuǎn)到那邊。當他第一次從我旁邊被押過時,我聽見一位俄國醫(yī)生對士兵說:“別打得太重,你們可憐可憐他吧?!钡麄冞€是照樣打。當他第二次從我旁邊被拖過時,他已經(jīng)不是自己走而被別人拖著了。看到他的脊背真是可怕。我瞇縫起眼睛。他倒下來,被人家抬走了。接著押來第二個。然后第三個,然后第四個。一個個都倒下,一個個都被抬走。其中有些死了,有些剩下一口氣。我們得一直站在那邊看。刑罰持續(xù)了六個小時,從清早到下午兩點鐘。最后被押來的就是西羅靖斯基。我好久沒見到他,簡直認不得他了。他老得厲害,刮得光光的臉布滿皺紋,臉色白得發(fā)青。光著的身子又瘦又黃,凹陷的肚子上肋骨根根可數(shù)。他像所有的人那樣走著,每挨一次打,頭都抽動一下,但沒哼一聲,卻大聲念著禱文:“上帝啊,饒恕我吧,憑你偉大的慈愛?!盵64]


“我親耳聽見了?!绷_索洛夫斯基聲音嘶啞、急急地說,然后閉上嘴巴,吸著鼻子。


魯?shù)戮S卡坐在窗口,拿手帕掩著臉,失聲痛哭。


“虧您還講得那么詳細!都是野獸,十足的野獸!”米古爾斯基嚷道,他放下煙斗,霍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快步走進黑暗的臥室。阿爾平娜呆若木雞地坐在那里,眼睛盯著黑暗的角落。


8


第二天,米古爾斯基上完課回家,看見妻子像過去那樣容光煥發(fā),腳步輕快地迎接他并把他引進臥室,覺得很奇怪。


“喂,約瑟,聽我說?!?/p>


“是。什么事?”


“我通宵都想著羅索洛夫斯基講的事。我決定了:不能再這樣過下去,不能在這兒住下去。我不能!我情愿死,也不愿留在這兒。”


“那怎么辦呢?”


“逃走?!?/p>


“逃走?怎么逃?”


“我都考慮好了。聽我說。”


她就把昨天晚上考慮好的計劃講給他聽。計劃是這樣的:米古爾斯基晚上從家里出走,把外套留在烏拉爾河岸上,外套上放一封信,信里寫明他自殺了。他們準以為他投河淹死了。他們會找尋尸體,會呈文上報。而他則躲起來。她將把他藏得好好的,讓誰也找不到。這樣待上個把月。等事情平息了,他們再逃走。


米古爾斯基最初覺得她的計劃是無法實現(xiàn)的,但直到傍晚她始終信心十足地說服他,他開始同意她的設(shè)想。此外,他同意她的計劃還因為,即使逃跑失敗,他米古爾斯基將受到羅索洛夫斯基所講的那種懲罰,也可以讓她從目前的處境中解脫出來,他看到孩子們死后她在這里的日子實在太痛苦。


他們把這一計劃告訴了羅索洛夫斯基和魯?shù)戮S卡。經(jīng)過長時間的商量、改變和修正后,逃跑的計劃終于制訂完畢。最初,他們要米古爾斯基裝成投河淹死,然后獨自徒步逃走。阿爾平娜則乘馬車走,然后在約定地點見面。這是第一個方案。后來,羅索洛夫斯基講了近五年來西伯利亞企圖逃跑失敗的例子(在這段時間里只有一個幸運兒成功),阿爾平娜就提出第二個方案:讓約瑟藏在馬車里,跟她和魯?shù)戮S卡一起乘車到薩拉托夫。到了薩拉托夫他將喬裝打扮,沿伏爾加河往下走,到約定地點坐上阿爾平娜在薩拉托夫雇的小船,再跟她和魯?shù)戮S卡坐船順伏爾加河到阿斯特拉罕,再經(jīng)里海到波斯。這個方案得到所有的人和主要組織者羅索洛夫斯基的贊同,困難在于怎樣在車廂里安排一個地方,既不會引起長官的注意,又可以在里面容納一個人。后來,阿爾平娜去了孩子們的墓地,回來對羅索洛夫斯基說,她舍不得把孩子們的尸骨留在異國他鄉(xiāng),羅索洛夫斯基想了想,說:


“您去請求長官把孩子們的棺木隨身帶走,他們會答應的。”


“不,我不要,我不要這樣做!”阿爾平娜說。


“您去請求。成敗關(guān)鍵就在這里。我們并不把棺木帶走,但為他們做一只大箱子,我們把約瑟藏在箱子里?!?/p>


最初阿爾平娜不同意這個建議,她覺得把對孩子的回憶同一個騙局聯(lián)系在一起不愉快,但米古爾斯基高興地贊成這個方案,她也就同意了。


這樣就制定了最后一個方案:米古爾斯基竭力做得使長官相信他確已投河死了。等到他的死亡得到確認后,阿爾平娜提出申請,允許她在丈夫死后回國,并隨身帶走孩子們的尸骨。當她獲得這項許可后,他們就竭力裝成墳墓被挖掘,棺木已被取出,其實棺木仍留在原地,而用來存放棺木的箱子則藏著米古爾斯基。箱子放在馬車上,一直運到薩拉托夫。他們將在薩拉托夫乘船。到了城里,約瑟就從箱子里出來。他們一直乘船到里海。到了那里不是去波斯,就是去土耳其,這樣他們就自由了。


9


米古爾斯基夫婦首先借口要把魯?shù)戮S卡送回家鄉(xiāng),買了一輛四輪馬車。然后動手在馬車里安裝一個箱子,人躺在箱子里雖然得蜷縮身子,但不會悶死,而且爬進爬出很方便而不會被人察覺。阿爾平娜、羅索洛夫斯基和米古爾斯基三人共同設(shè)計和安裝箱子。羅索洛夫斯基尤其出了大力,因為他是個好木匠。箱子被安裝在車身后面的梁木上,緊貼車廂,通車廂的側(cè)板可以卸掉,這樣人就可以部分躺在箱子里,部分躺在馬車底板上。此外,箱子里還鉆了幾個通氣孔,箱子上面和兩側(cè)包著粗席,用繩子捆住。馬車里裝了特殊的座位,人可以從那里進去。


等馬車和箱子都預備好了,在丈夫失蹤以前,阿爾平娜為了先放點空氣,就去找長官,說丈夫得了憂郁癥,企圖自殺,她怕他出事,要求長官暫時放他幾天假。她的演戲才能這時起了作用。她為丈夫憂慮和擔心的表情是那么自然,使中校深受感動,答應盡力幫助她。隨后,米古爾斯基寫了一封信,插在軍大衣翻袖里,再把大衣棄在烏拉爾河岸上。到了預定日子,他傍晚走到烏拉爾河邊,等到天黑,把衣服和帶信的軍大衣放在岸上,偷偷溜回家。他被鎖在閣樓里。晚上,阿爾平娜派魯?shù)戮S卡去向中校報告,說她丈夫離家出走已二十小時,沒有回來。早晨,有人給她送來丈夫的信,她痛哭流涕,露出悲痛欲絕的樣子,把信送交中校。


一星期后,阿爾平娜申請回鄉(xiāng)。米古爾斯基夫人那種悲傷的樣子使看見她的人都大為感動。大家都同情這位不幸的母親和妻子。當她回鄉(xiāng)的申請獲得批準后,她又提出另一個要求:準許她挖出孩子的尸體,隨身帶走。長官對這種感傷的行為感到奇怪,但還是答應了她的要求。


在得到這項準許后的第二天傍晚,羅索洛夫斯基跟阿爾平娜和魯?shù)戮S卡乘著一輛有行李箱的馬車(孩子的棺木將裝在行李箱里)來到公墓里孩子的墓旁。阿爾平娜跪在孩子墓旁,祈禱了幾句,很快就站起來。她皺緊眉頭對羅索洛夫斯基說:


“該做什么你們就做吧,我可不行。”說著走到一旁。


羅索洛夫斯基同魯?shù)戮S卡搬開墓碑,挖去墳墓的頂部,使墳墓看上去像是被挖掘過。等做好這些事,他們叫來阿爾平娜,帶了裝著泥土的箱子回家。


預定動身的日子到了。羅索洛夫斯基眼看計劃快要成功感到高興,魯?shù)戮S卡做了路上吃的包子和餅干,嘴里說著她那句喜歡的口頭禪,“我的好媽媽喲?!盵65]她說,她又驚又喜,心都快爆炸了。米古爾斯基高興的是自己可以從閣樓上出來(他關(guān)在那里已有一個多月),尤其高興的是看到阿爾平娜容光煥發(fā),恢復了生氣。她仿佛忘記了原來的悲傷和一切危險,像少女那樣跑上他的閣樓,臉上洋溢著快樂的光輝。


早晨三時,一名哥薩克兵走來護送,還有一個哥薩克車夫趕來三匹馬。阿爾平娜同魯?shù)戮S卡和一條小狗坐在鋪有毯子的車座上。哥薩克兵和車夫坐上馭座。米古爾斯基一身農(nóng)民打扮,躺在車廂里。


他們出了城。三匹駿馬拉著馬車沿著平滑得像石板的堅實的大路奔馳,兩邊是一望無際的長滿隔年銀白色茅草的荒原。


10


由于希望和興奮,阿爾平娜的心在胸膛里幾乎停止了跳動。她想讓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偶爾含笑向魯?shù)戮S卡揚揚頭,讓她看看馭座上哥薩克兵的寬脊背,時而看看馬車的底座。魯?shù)戮S卡一動不動若有所思地望著前方,只微微皺起嘴唇。天氣晴朗。周圍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草原,草原上的銀色茅草在朝陽斜照下閃閃發(fā)亮。只有在像柏油路一般堅實的大路上,一會兒從這邊,一會兒從那邊傳來不打掌的巴什基爾馬重濁的快跑聲;路旁還有一個個隆起的黃鼠的窩;后座上坐著一條看家狗,遇到危險就尖聲大叫,然后藏進窠里。難得遇見過路人:運載一車小麥的哥薩克,或者騎馬的巴什基爾人,哥薩克兵常流利地用韃靼話同他們交談幾句。到了每個驛站,都換上膘肥體壯的好馬,而阿爾平娜給他們的半盧布酒錢總是很起作用,車夫們拼命趕馬,如同他們所說,快得像信使一樣。


他們到達第一個驛站,原來的車夫把馬牽去,新的車夫還沒把馬牽來,哥薩克則進屋去了。這時阿爾平娜就彎下身,問丈夫覺得怎么樣,他需不需要什么。


“很好,很舒服。我什么也不需要。這樣哪怕睡兩天兩夜也挺好?!?/p>


傍晚他們來到杰爾加奇鄉(xiāng)。為了讓丈夫伸伸手腳,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阿爾平娜不讓馬車停在驛站而停在客店。到了客店,她立刻給了哥薩克兵一點錢,叫他去給她買雞蛋和牛奶。馬車停在屋檐下,院子里很暗,阿爾平娜讓魯?shù)戮S卡望風,放丈夫出來,給他吃東西。不等哥薩克兵回來,他又鉆進自己隱蔽的地方。他們換了馬,繼續(xù)前進。阿爾平娜越來越興奮,簡直不能克制她的激動和快樂。除了魯?shù)戮S卡、哥薩克兵和狗之外,她找不到同誰說話,就一直同他們談笑取樂。


魯?shù)戮S卡盡管長得不好看,一接觸男人,就以為人家對她有意思。此刻她就自以為這個生有一雙異常清澈善良藍眼睛的強壯和藹的烏拉爾哥薩克兵對她產(chǎn)生了好感。這個哥薩克兵的樸實和親切使兩個女人都覺得愉快。阿爾平娜只嚇唬那條狗,不讓它到座位底下嗅。她現(xiàn)在很欣賞魯?shù)戮S卡與哥薩克兵滑稽的調(diào)情。哥薩克兵根本沒有想到人家以為他有意思,不論對他說什么,他總是和藹地笑笑。阿爾平娜為這次冒險眼看即將成功而非常興奮,再加上晴朗的天氣和草原的空氣,使她體驗到一種好久沒體驗到的兒時的歡欣和快樂。米古爾斯基聽見她快樂的說話聲,雖然此刻身上很難受,無法說出來,特別是感到悶熱,嘴里渴得厲害,他還是忘記了自己,以她的快樂為快樂。


第二天傍晚,在迷霧中可以看到一些景色。這是薩拉托夫市和伏爾加河。哥薩克兵憑他那雙在草原上使就的眼睛看見了伏爾加河,看見了無數(shù)桅檣,并指給魯?shù)戮S卡看。魯?shù)戮S卡說她也看見了。但阿爾平娜卻什么也看不出來。但為了讓丈夫聽見,就故意大聲說:


“薩拉托夫,伏爾加?!彼路鹪谕氛f話,把她看見的都講給丈夫聽。


11


阿爾平娜沒進入薩拉托夫,在伏爾加河左岸的波克羅夫鎮(zhèn)停下來。波克羅夫鎮(zhèn)正好和薩拉托夫隔河相望。她希望在這兒過夜,跟丈夫說說話,甚至讓他從箱子里出來一下。但哥薩克兵在短促的春夜坐在旁邊屋檐下一輛空大車上,一直沒離開四輪馬車。魯?shù)戮S卡聽從阿爾平娜的安排,坐在馬車里。她完全相信哥薩克兵是為了她才沒有離開馬車。她向他擠眉弄眼,喜笑顏開,用手帕遮住自己的麻臉。但阿爾平娜并沒看到什么愉快的事,心里越來越不安,不明白哥薩克兵為什么守候馬車寸步不離。


在短促的5月之夜,朝霞接著晚霞出現(xiàn),阿爾平娜幾次走出客店,經(jīng)過發(fā)臭的走廊,來到后門口臺階上。哥薩克兵一直沒睡,他垂下兩腿,坐在馬車旁的空大車上。直到黎明,當公雞在各家院子里啼鳴互相呼應時,阿爾平娜走下臺階,找到同丈夫交談的機會。哥薩克兵伸開手腳躺在大車上,打著呼嚕。她小心翼翼地走近馬車,推推箱子。


“約瑟!”沒有回答。“約瑟!約瑟!”她恐懼地提高聲音喚道。


“什么事,親愛的,什么事?”米古爾斯基睡意惺忪地從箱子里問道。


“你怎么不回答?”


“睡著了。”他說。她從聲音里聽出他在笑?!霸趺礃樱梢猿鰜韱??”他問。


“不行,哥薩克兵在這兒?!彼f,瞧了一眼睡在大車上的哥薩克兵。


真奇怪,哥薩克兵嘴里打著呼嚕,他那雙善良的藍眼睛卻張開著。他望著她,只有在同她的目光相遇時才閉上眼睛。


“這只是我的感覺呢,還是他真的沒睡著?”阿爾平娜問自己?!岸喟胧俏业母杏X?!彼肓讼耄謱φ煞蛘f。


“再忍耐一下,”她說,“要吃點什么嗎?”


“不。我要抽煙?!?/p>


阿爾平娜又瞧了哥薩克兵一眼。他在睡覺?!笆堑?,多半是我的感覺。”她想。


“我現(xiàn)在去找省長?!?/p>


“嗯,是個機會……”


于是阿爾平娜從手提箱里取出衣服,拿到屋里去換。


阿爾平娜換上自己最好的喪服,渡過伏爾加河。過了河,她雇了一輛馬車到省長家。省長接見了她。這位漂亮的笑瞇瞇的波蘭寡婦說一口流利的法語,使人老心不老的省長很感興趣。他答應她的一切要求,請她明天再到他那兒去,他將給她一份致察里津市長的命令。阿爾平娜對自己的奔走成功和她在省長面前顯示的魅力(她從省長的態(tài)度上看出來)感到很得意。她喜氣洋洋。滿懷希望,乘敞篷馬車沿土路下山,直到碼頭。太陽已升到樹梢上,它那斜射的光芒在汛期河水的漣漪上閃爍。右邊和左邊的山上到處是一片白云般芬芳的蘋果花。岸邊桅檣林立,一張張白帆在微風吹皺、陽光照耀下的汛水里閃爍。阿爾平娜在碼頭上同車夫談話,問他能不能雇一條船到阿斯特拉罕。于是就有幾十名吵吵嚷嚷的快樂船夫表示愿為她效勞。她同一名最中意的船夫談妥,就去碼頭上看他那條擠在其他船只中間的中等客船。船上裝有一根不大的桅檣和帆,這樣就可以借風行駛。船上備有無風時用的槳和兩名強壯快樂的拉纖兼劃船的船夫,他們坐在船上曬太陽。一個快樂和善的引水員勸她不要拋下馬車,把它卸下車輪裝在船上。“正好能放下,您也可以坐得舒服些。但愿老天爺幫忙,只要天氣好,我們五天就可以到達阿斯特拉罕?!?/p>


阿爾平娜同船主講定了,叫他到波克羅夫鎮(zhèn)羅吉諾夫客店看看馬車,收取定金。一切都比她預料的更順利。阿爾平娜高高興興地渡過了伏爾加河,同車夫算清賬,就向客店走去。


12


哥薩克兵丹尼洛·利法諾夫是大高原斯特烈茨基店人。他三十四歲,再一個月就將服滿哥薩克兵役。他家里有位九十歲的老爺爺,至今還記得普加喬夫,他有兩個兄弟,哥哥因信奉舊教被送往西伯利亞服苦役,嫂嫂在家,他自己也有妻子、兩個女兒和兩個兒子。他父親在對法戰(zhàn)爭中陣亡。他是一家之主。他家里有十六匹馬、兩群牛,還有一千五百平方俄丈種上小麥的自由地。他丹尼洛在奧侖堡和喀山服役,現(xiàn)在快服滿役了。他嚴守舊教教規(guī),不吸煙,不喝酒,不同人合吃一鍋飯,并信守誓言,不論做什么事,他總是不慌不忙,謹慎小心,對上級交給他的任務(wù)總是全力以赴,任務(wù)沒有完成,決不懈怠。這次命令他護送兩個帶棺木的波蘭女人到薩拉托夫,要保證路上不出問題,要她們一路上老老實實,不搞什么鬼,到了薩拉托夫按照規(guī)矩交給長官。就這樣他護送她們、她們的一條小狗和棺木到了薩拉托夫。兩個女人和藹可親,她們雖是波蘭人,卻沒做什么壞事。但到了這兒波克羅夫鎮(zhèn),傍晚他從馬車旁走過,看見小狗向馬車猛撲,在那里尖聲吠叫,搖動尾巴。他仿佛聽見馬車座位下有人的聲音。其中一個波蘭女人,老的那一個,一看見馬車里的狗,大驚失色,立刻一把抓住狗,把它抱走。


“這里有鬼?!备缢_克兵想,開始注意。夜里當年輕的波蘭女人走到馬車旁,他就假裝睡著。他清楚地聽見箱子里有男人的聲音。第二天清早,他去警察局報告,交他押送的那兩個波蘭女人不老實,箱子里裝的不是死人,而是一個活人。


阿爾平娜興高采烈,滿心以為萬事大吉,再過幾天就可以獲得自由了。她走近客店,看見大門口停著一輛豪華的雙駕馬車和兩個哥薩克兵,不禁感到很奇怪,大門里擠滿了人,都在往里邊張望。


她滿懷希望,生氣勃勃,根本沒想到這輛雙駕馬車和擁擠的老百姓同她有關(guān)系。她走進院子,往棚子下望了望,看見那里停著她的馬車,還看見人群就聚集在她的馬車周圍。同時她聽見小狗在拼命吠叫。原來發(fā)生了可能發(fā)生的最糟糕的事。馬車前面站著一個身穿筆挺軍服,紐扣、肩章和皮靴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的人,他留著黑絡(luò)腮胡子,威風凜凜,大聲說著什么,又用嘶啞的聲音發(fā)著命令。他前面,兩個士兵中間站著她的約瑟,一身農(nóng)民打扮,蓬亂的頭發(fā)里夾著干草,站在兩個士兵中間,仿佛不明白周圍發(fā)生的事,強壯的肩膀聳起又垂下。小狗特烈索爾卡不懂得它就是罪魁禍首,豎起身上的毛,徒然對著警察局長狂吠。一看見阿爾平娜,米古爾斯基打了個哆嗦,想走到她跟前去,但被士兵攔住。


“沒關(guān)系,阿爾平娜,沒關(guān)系!”米古爾斯基說,露出溫順的微笑。


“夫人親自來了!”警察局長說?!罢埖竭@兒來!這是您孩子的棺木嗎?呃?”他說,對米古爾斯基擠擠眼。


阿爾平娜沒回答,她抓住胸脯,張開嘴巴,恐懼地瞧著丈夫。


就像一般人在臨死前和生死關(guān)頭所感覺的那樣,剎那間她百感交集,腦子里涌出種種想法,她還不理解、不相信自己的災難。第一種感情是她早就熟悉的,就是看到她的英雄丈夫遭到控制他的野蠻人粗暴對待時,她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侮辱?!八麄冊趺锤易ニミ@位全人類最優(yōu)秀的人物?”她想。另一種感情就是意識到災難臨頭。這也引起她的回憶,回憶她一生最大的災難;孩子們的死亡。于是立刻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為什么把孩子奪走?由“為什么把孩子奪走?”這個問題,又產(chǎn)生另一個問題:現(xiàn)在為什么又要折磨和毀滅一個最優(yōu)秀的人物,她親愛的丈夫?她還想到怎樣屈辱的刑罰在等待著他,而全部過錯都是她一個人造成的。


“他是您的什么人?他是您的丈夫嗎?”警察局長又問。


“為什么,為什么呀?”她嚷道,歇斯底里地哈哈大笑,撲倒在現(xiàn)在已從車廂里取下、放在馬車旁邊的箱子上。魯?shù)戮S卡哭得渾身哆嗦,淚流滿面,走到她跟前。


“小姐,好小姐!上帝保佑,什么事也不會有的,不會有的?!彼f,無意識地向她擺雙手。


米古爾斯基被戴上手銬,帶出院子。阿爾平娜看見這情景,跟著他跑去。


“饒恕我,饒恕我吧!”她說,“都是我不好!我一個人不好!”


“誰有罪,到那邊會弄清楚的!您也逃不掉!”警察局長說,一手把她推開。


米古爾斯基被押往渡口。阿爾平娜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跟著他走去,也不聽魯?shù)戮S卡對她的勸告。


哥薩克兵丹尼洛·利法諾夫,一直站在大車的輪子旁,憂郁地一會兒望望警察局長,一會兒望望阿爾平娜,一會兒望望自己的雙腳。


米古爾斯基被帶走時,小狗特烈索爾卡擺著尾巴向他表示親熱。一路上它已同他習慣了。哥薩克兵突然離開馬車,摘下頭上的帽子使勁把它扔在地上。一腳踢開特烈索爾卡,往酒店走去。他在酒店里要了伏特加,喝了一天一夜,把所有的錢和身上的一切都喝光,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在水溝里醒來。此刻他已不再想那個使他萬分苦惱的問題:他向長官告發(fā)波蘭女人的丈夫藏在箱子里,這樣做對不對?


米古爾斯基因逃跑被判夾笞刑一千下。他的親屬和在彼得堡有關(guān)系的凡達替他奔走要求減刑,他就被改判終身流放西伯利亞。阿爾平娜跟隨他一起去。


尼古拉一世很高興,因為他不僅在波蘭而且在全歐洲鎮(zhèn)壓了革命這一禍患。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沒有破壞俄羅斯專制傳統(tǒng),并為俄國人民的利益把波蘭控制在俄國手里。他真心相信他自己是個偉人,他活著是人類特別是俄國人的巨大幸福,為此那些身穿帶星章的金光閃閃軍服的人熱烈頌揚他。確實,為了敗壞和愚弄俄國人民,他做到了不遺余力。


摘自《草嬰譯注全集》第五卷


注釋:

[56]指1793年1月俄、普兩國簽訂瓜分協(xié)議,俄國占領(lǐng)白俄羅斯和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地區(qū);普占領(lǐng)托倫、格但斯克及部分大波蘭。


[57]柯斯丘什科(1746—1817),波蘭民族解放運動領(lǐng)導人之一,反對俄、普瓜分波蘭。


[58]神圣同盟是拿破侖帝國瓦解后各國君主組成的反動同盟。1815年9月26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奧地利皇帝弗蘭茨一世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巴黎簽訂《神圣同盟條約》。曾策劃和組織鎮(zhèn)壓意大利、西班牙等地的革命。1815年11月27日亞歷山大一世簽立波蘭王國憲法,根據(jù)該憲法波蘭獲得自治、自己的軍隊、出版和信仰自由。但實際上的總督是獨裁者康斯坦丁·巴甫洛維奇親王。


[59]華沙的皇宮。


[60]原文是波蘭文。


[61]季比奇(1785—1831),鎮(zhèn)壓1830至1831年波蘭起義的俄軍總司令。


[62]帕斯凱維奇(1782—1856),俄國元帥,1831年的波蘭總督,曾鎮(zhèn)壓1830至1831年波蘭起義。


[63]指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1796—1855)。


[64]原文是拉丁文。


[65]原文是波蘭語。


雜感:

說來也怪,阿爾平娜熱愛自己的丈夫,卻完全不了解他?,F(xiàn)在她才認識了他。當然,她在這個有血有肉的活人身上發(fā)現(xiàn)許多平凡的沒有詩意的東西,那是她原來想象中的那個人所沒有的;但正因為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她在他身上發(fā)現(xiàn)許多平凡而優(yōu)秀的東西,那是那個抽象的人所沒有的。她從熟人和朋友那里聽到,他在戰(zhàn)爭中勇敢無畏,在喪失財產(chǎn)和自由時剛毅不屈,她就把他想象成一個始終過著一種高尚的英雄般生活的英雄。其實,他雖體力過人,膽識超群,卻是一只溫順馴服的羔羊,一個最普通的人,愛開善意的玩笑,多情的嘴上常掛著極天真的微笑(這微笑還在羅尚卡就迷惑了她),嘴巴周圍長著淺色大胡子,嘴里總是銜著一只永不熄滅的煙斗。這煙斗使她難受,特別是在她懷孕的時候。


米古爾斯基也是至今才了解阿爾平娜,而通過阿爾平娜才第一次了解女人。通過婚前認識的女人,他不能了解女人。阿爾平娜作為一個女人,他從她身上知道的東西使他感到驚訝,也很可能使他對女人失望,要不是他對阿爾平娜,正是對阿爾平娜產(chǎn)生一種特別溫柔和高尚的感情。他對阿爾平娜就像對一般的女人產(chǎn)生一種親切的、帶點嘲弄的寬容,對阿爾平娜,正是對阿爾平娜,他不僅產(chǎn)生了溫柔的愛情,而且感到心悅誠服,覺得她為他作了犧牲,給他帶來意外的幸福,自己難以報答。


米古爾斯基夫婦感到幸福,因為相互傾注了全部愛情。他們處身在陌生人中間,仿佛兩個冬天迷路的人快要凍僵,只能相互以體溫溫暖對方。

上面的引文引自本文第六章,托爾斯泰用他細膩而又平易近人的筆調(diào),僅憑寥寥幾句便寫出了真愛的模樣。兩個人首先被對方身上可愛且美好的品質(zhì)所吸引,那時候他們互不了解對方,不可避免地把對方(尤其是女主人公阿爾平娜)崇高化了,可是隨著接觸的增加,逐漸認識到對方真實的摸樣,慢慢地打破了原本在內(nèi)心中所投影、臆想出的完美形象。她(他)在對方眼中不再是抽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她)有缺陷,有長處,正是因為缺點、不完美的存在所以有完美的可能。就是因為他不是完美的人,所以才能在他不完美中發(fā)現(xiàn)完美。

關(guān)于完美與不完美,這讓我想起了《戰(zhàn)爭與和平》中的一個細微的情節(jié),關(guān)于“痣”

他走進公爵小姐們?nèi)粘;顒拥目蛷d,向兩個正在刺繡和一個正在讀書的女人問好。這三個女人中,年紀最大的是那個上身很長、服裝整潔、神態(tài)嚴厲的老姑娘,剛才出來看見德魯別茨基公爵夫人的就是她,此刻她正在讀書;兩個年輕的臉色紅潤,容貌秀麗,正在繡花,她們之間的唯一區(qū)別就是一個唇上生有一顆黑痣,使她顯得格外嫵媚

因為臉上長有一顆痣,所以這兩位同樣漂亮的女人就有了差別,有痣的那一位姑娘更引人注目,更讓人覺得美。

——————————

同時還讓我想起了齊澤克舉的那個例子:一個風韻猶存的中年婦女,他的情人對她說:“你要是能減減肥,再瘦一點就完美了?!饼R澤克給出的答案是:不要去減肥!如果她真的減下來之后,她就不再完美了,正是她還有點微胖,才給人留下遐想的空間——你瘦下來之后就完美了!


同樣的,還有卓別林那部非常出名的《城市之光》,再電影的最后,治好眼疾,得意重建光明的女主無時無刻都在留意來她的花店買花的帥氣而又富有的男士,可是在結(jié)尾處她認出了當年幫助他的男主——一個流浪漢,電影到此戛然而止。

過度的理想化對方是可怕的,等到真正認識到真正的他(她)時,那簡直是災難!


為什么 ——列夫·托爾斯泰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仙居县| 玉龙| 寿阳县| 晋宁县| 旬邑县| 普兰县| 汶川县| 惠州市| 潮州市| 城固县| 广州市| 涟水县| 永登县| 微山县| 长治市| 楚雄市| 宜昌市| 武安市| 石阡县| 金湖县| 沾化县| 特克斯县| 乐昌市| 饶阳县| 东方市| 康平县| 绥江县| 鞍山市| 新兴县| 抚顺市| 乌审旗| 驻马店市| 平凉市| 依兰县| 商城县| 疏附县| 辽中县| 嘉义市| 太仆寺旗| 河南省|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