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自己的方式過完一生的,都是超人 」

還記得上兩周傳傳為大家?guī)淼闹袀鲃赢嫯呍O嗎?
???



今天,傳傳要給大家?guī)?/p>
「AniOne線上展」的推薦作品NO.11作品
來自中國傳媒大學黃晨怡、王祥云松聯(lián)合創(chuàng)作的畢設作品
《三腳貓》
??

你,想成為超人嗎?——超長旁白的動畫短片,觀看期間一度被雞湯文學一般的臺詞迷惑,直到看到了最后作者真正想說的話,才明白過來,并讓人忍不住拍手叫好!全片還充斥著各種作者的惡趣味(從開頭就非常明顯),也是本片的一大看點啊。
趕緊來看看正片吧

|| 故事簡介 ||
以下是來自作者建議的配合閱讀曲目,也是創(chuàng)作初期的主題曲——


“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美好的東西我沒有體驗,還有以前的夢想沒有完成,怎么能夠就這么放棄呢?!?/p>
故事在三腳貓的獨白中進行展開,又在獨白中結束。

李毛豆出生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父母經(jīng)常吵架(父親甚至會家暴)??墒抢蠲箙s夢想成為超級英雄。于是三腳貓找到了他,教他用溫暖別人的方式找到成就感。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善良溫暖、感動。李毛豆和胖女孩走近,卻受到他人冷漠的嘲笑。

“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改變的,就像有些人永遠無法改變?!鄙屏挤炊鴵Q來孤立和欺凌。李毛豆決定和胖女孩劃清界限,用孤獨麻痹自己。

與其花費心力溫暖別人,不如用榮譽和實力證明自己。既然得不到平等的友誼,不如努力用成績包裹自己,成為讓人羨慕的“超人”。





可是,付出再多努力,他到底只是個普通的人。到了大學,班里人對他這個班長反應平平。

說到底,他還是學不會與人交往。
這一次,他選擇用傷痕和脆弱換取別人的同情,證明自己是“不一樣的人”。



可是在這樣的關系里,“一旦別人不愿再提起,主動權便不在你這里了。”
于是,不再迎合,不再忍受,指責別人,表達不滿——這些,竟成了“做自己”的方式。
“感到折磨才是成功的一半。”李毛豆這樣安慰自己,把自己推入更深的孤獨里,甚至成為壞人也無所謂。


可是,這樣的他,還是超人嗎?

超人不是無所不能,只有在夢里,才能飛。
而他只是普通的李毛豆,成為不了自己理想的樣子。不能忍,也不夠狠,更不愿意曲意逢迎。


那么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時間退回到原點。曾經(jīng)被他砸碎的,媽媽送的綠植,恢復了原樣。
其實他真正力所能及的、應該做的事,是向媽媽敞開心扉。

最后,真實的故事被寫實風格的漫畫呈現(xiàn)出來。沒有超人漫畫里的榮譽和力量,他甚至從未像想象中那樣成為眾人焦點。在現(xiàn)實里,他只是個普通人。

但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過完一生的,都是超人。”


最后,片子放出了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的畫面。
這,也許才是他最真實的夢想。






|| 創(chuàng)作者 ||
黃晨怡
導演 編劇 分鏡 美術 原畫 漫畫
Email:izaiza@qq.com
Weibo:@一扎
王祥云松
后期 漫畫 原畫
Email:806388275@qq.com
Weibo:@無敵大大鬧

|| 角色設計 ||




|| 場景設計 ||





|| 部分分鏡 ||



|| 動圖欣賞 ||






|| 團隊專訪 ||
Q1:每次看這個片子,我都會在最后成功地被感動得落淚。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的靈感來源是什么?
一扎:靈感的話來自于之前的一些經(jīng)歷和感觸吧,像是目前自己看待世界方式的一個總結,有一些想不明白的東西可以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得到一些思考和解決。
Q2:創(chuàng)作一開始就決定了最終作品是和漫畫結合的嗎?
一扎:其實不是的哈哈,在第一個故事版嘗試的是和動畫一個畫風的比較靜止的畫面,講的還是三腳貓和李毛豆加入黑幫團伙然后被背叛之后的三腳貓腿斷掉的故事;后來想著這部分的幻想既然是李毛豆的,那就讓他畫漫畫咯,就開始了節(jié)約時間的探索。要是說創(chuàng)作一開始的想法,我本來還想做一個抽象動畫呢(笑)。

Q3:最開始的創(chuàng)作想法是什么?
一扎:其實最早最早的時候這個故事的主題是“循環(huán)”。在去年八月末寫的第一版本第一句話是,“我應該是剛剛才開始明白,思想和行為上的重復與語言上的重復都出于同一個原因,都不過是未得回復而已?!?/strong>——就想做一個每天只會搭積木的傻小孩兒,有一只三腳貓?zhí)焯彀阉姆e木弄倒,讓這傻小孩氣的不行;然后看管傻小孩的巨人見到他積木沒搭好就抽他,傻小孩挨抽了就去抽那個貓,坐在積木堆里一下一下抽一下一下抽,貓也不反抗那種。后來傻小孩不成天在屋里搭積木了,出去找小伙伴玩以后這三腳貓還是老給他搗亂,傻小孩就和外面的人一起打這貓,這貓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恐怖,被傻小孩關在屋子里把傻小孩的屋子塞滿了。最后傻小孩把貓放出去和欺負他的人打架了。
Q4:那個最開始的想法有沒有糅合進后來的創(chuàng)作?
一扎:這個在現(xiàn)在的創(chuàng)作里頭也是有的,最后三腳貓和李毛豆倒放重新結合在一起就是最初的設計,至于積木啊、巨人啊、顏色和情緒的關系什么的都因為時間關系在明著里刪干凈了。大概是十一月的時候,和陳天任老師聊這個抽象版本的故事,他跟我說不能讓元素設定和沒有交代清楚的地方成為看得懂的阻礙,抽象的手法加抽象的概念就讓臺階太高了,代入感就小了;所以咬咬牙,改敘事版本吧。

Q5:十一月是不是感覺還挺晚的?
一扎:是??!我在前期劇本時間用了特別多,現(xiàn)在的旁白是我的第23版本修改3吧哈哈……看我的事件記錄,是3月22號進的中期開始畫第一張背景(望天)。

Q6: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是怎樣解決的?
一扎:應該是分配“畫面、旁白、音樂” 這三個的信息量吧,這個問題我覺得現(xiàn)在也沒有解決。因為一開始就想著哎我要做個旁白鋪滿的片子,然后畫面還要講甚至和旁白相反的東西,音樂呢還非喜歡disco不可!這造成了我做出第一版本故事版以后發(fā)現(xiàn)和我設想的太不相同了,旁白和畫面的結合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反應,再加上可以迷惑人的音樂,這個信息量真是叫人頭大,和小伙伴看完第一版本故事版,兩人往沙發(fā)上一靠,陷入了沉思,簡直是跌入絕望之谷哈哈。

一扎:等到現(xiàn)在所見這個版本的故事版的時候,有一次熬夜想著不帶腦子看看自己的故事版,然后一看,流著淚水笑著和小伙伴們說——完了我還是沒看懂,不過挺熱鬧的。之前聊天的時候,毛聚聚(就是做那個吸鐵石的,我們是很好的小伙伴,從創(chuàng)作一開始我們就熱愛相互質(zhì)問)說我有一段時間忽然很執(zhí)著于問別人“這次看得懂了嗎”。最開始連旁白都特別隱晦、喜歡繞彎、拗口長句子、相互呼應什么的,真是頭大……
Q7:看片子的時候就覺得,這信息量處理得好不容易啊,所以信息是怎么處理的呢?
一扎:現(xiàn)在的旁白是我看了好幾個雞湯文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版本,已經(jīng)把三腳貓的理論刪減成為只有兩個步驟了,基本都在重復說……所以真的什么都別信啊!我不是這么想的?。∵@旁白不是我的三觀?。?/strong>看到人家夸贊我正能量我就要暈厥了,我這人多偏激啊hhh我真的只是想還原一個思考過程然后說這么著也不對?。。ó斎涣诉@也是我的錯,為了做得完我直接刪掉了一整段“這么著不對”的劇情……)
Q8:臺詞的最后還是本心的想法嗎?
一扎:是的,就是中間過程的傾向不太一樣,幾乎不在“得先做個壞人”上頭,而是“曲折前進”上了。也算是糟糕結果中的好結局吧畢竟也是權衡了“做得完”和“表達得完整”了。


Q9:有沒有哪些作品或作者對你們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啟發(fā)/影響??
一扎:因為這個故事主要還是想講世界觀所以畫面和設定上的參考都沒咋找,覺得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找的參考會比其他時候找的影響都大,所以很難在做東西的時候再被輸入點什么。在整理我的世界觀上,最大的參考大概是《自卑與超越》。倒是后面發(fā)微博求小助手的時候看到有人轉發(fā)說像《小明和王貓》,搜了去看簡直驚為天人喜歡得五體投地淚流不止,真誠安利給大家。


Q10:在貓超人的設計過程是怎樣的,愛心腦袋的貓超人和八塊腹肌的貓超人有怎樣的聯(lián)系?
一扎:愛心腦袋就是隨手一畫,覺得還挺可愛的那就這么著吧。他本來還有個開襠褲的但是大鬧說太猥瑣了就刪掉了;但是在漫畫里頭仔細看看吧它就只穿著個底褲,這些都是我的惡趣味而已。他們倆的聯(lián)系也是我的惡趣味。其實片子里頭還有不少惡趣味的東西,在畢設的煎熬過程中總得給自己找點樂子哈哈。
Q11:李毛豆似乎有很多個版本的設計,是怎樣的一個過程?最糾結的是哪個點?
一扎:主要想著要“夠怪”,讓人覺得這個作者可能就不太正常;然后還得好畫,畢竟要畫這么多同一個人對我來說太折磨了,所以就要有比較強的辨識度讓觀眾覺著這還是同一個人;再然后其實也是在試人物線條的密集程度和背景線條密集程度的搭配吧。

Q12:臺詞配音的表現(xiàn)力真的很好,最后超長的臺詞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你本身有配音的經(jīng)歷嗎?
一扎:沒有!這純粹是一遍一遍練出來的,每改一版本我就念一遍加一遍畫面的,我可是個福建人??!本來想要找一個滄桑點痞點的男孩子來配音的就是無奈于我要改的太多太麻煩別人了,干脆自己上吧……弄得我有一段時間說話語氣都不對了……
Q13:當畫面出現(xiàn)一只手拿著紙上畫的貓超人在空中比劃,配合著音樂,故事節(jié)奏到這里一下子就特別感動了。這里的設計是怎樣考慮的?
一扎:好難說明白喔……我構架故事的時候用的都是文字其實,還在文字狀態(tài)的時候大概是想要還原一種小時候懵懵懂懂看著喜歡東西的體驗吧,那種憧憬有時候會能夠救自己的,會覺得“世界上還有那么多美好的東西我沒有體驗/經(jīng)歷/記錄,還有以前的夢想沒有完成,怎么能夠就這么放棄呢”。到后來故事版改來改去的話,理智上的設計思路應該是——前面都那么快了,這里得再慢點讓人休息會兒,要不然一會信息量都過來了不得死過去……

一扎:可以算是直覺系的創(chuàng)作吧…所以覺得自己根本沒有運用所學的學院知識感到很慚愧很不安。有段時間老師會讓我把畫面敘事整理得明白一些,我嘗試了一會兒,只能開始哀嚎我做不到,我從最開始就直接放棄了畫面敘事了……
Q14:最后對師弟師妹們分享一些畢設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和建議吧。
一扎:第一是堅持做自己最想做的故事吧,才能做出“只有你才能做出來的作品”。過程肯定都是痛苦的啊所以做點自己喜歡的才不會痛上加痛對不對嘛。對于其它人們的建議啊都要建立在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么”的基礎上進行吸收才可以,但是當自己沒辦法判斷的時候也要相信下別人拉,也別硬倔。
二是想好自己想要通過這次的創(chuàng)作得到一些什么。比如我是想要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和自己達成某一種平衡;是把自己最想要的什么表達出來,或者是給自己一種“我終于能夠走完流程完成了作品”的體驗和信心,也可能是通過這個表達來尋找和自己相似的人什么的……別忘了自己的目標,不要在過程中看見人家哪里好就開始熊瞎子掰玉米的也想要加點兒偏向點的,那可就哪邊都做不好了。
三是——改唄,畫唄,做唄,放棄了就輸了,完成的都是成功。反正,就跟師哥最后寫的歌詞一樣,“想轉身逃跑,也原諒所有荒誕和胡鬧;勇敢的擁抱,擁抱所有的操蛋和美好”……嘻嘻都是階段性體驗感受和作品!所以我們都加油吧!
(附上小彩蛋:網(wǎng)友對《三腳貓》的評價)

下周預告:《我愛吃火鍋》?? 記得關注??
轉自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部分圖文 | 動畫學術趴
編輯 | 曹雅涵 · 陳莉華
責編 | 劉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