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指謬 | 嚴嵩的兒子不叫“嚴世藩”
◎曾史
學過《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有個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叫嚴嵩。他有個兒子,倚仗其父的權勢,賣官鬻爵,貪贓枉法,可謂無惡不作。后來遭到御史彈劾,被逮捕處死。這個兒子究竟叫什么呢?我們且來看看幾位作家、學者是怎么說的。
余秋雨《風雨天一閣》:“〔范欽〕公然冒犯權奸嚴氏家族,嚴世藩想加害于他,而其父嚴嵩卻說:‘范欽是連郭勛都敢頂撞的人,你參了他的官,反而會讓他更出名?!保ā段幕嗦谩返?33頁,東方出版中心1992年3月版)
王春瑜《貪官與名畫》:“〔嚴嵩〕權傾朝野,貪贓枉法……其子嚴世藩,號東樓,短項肥體,眇一目,可謂人模狗樣?!保ā堆S春秋》2007年第4期)
梅毅《大奸臣嚴嵩的凄涼晚景》:“身為御史的鄒應龍忽上奏章,彈劾嚴世藩貪污受賄等不法之事。但奏章當時未敢即連嚴嵩,只講他‘植黨蔽賢,溺愛惡子’?!保ㄝd《讀者導報》2007年3月30日)
三篇文章,一無例外,都把嚴嵩兒子的名字寫成了“嚴世藩”。然而查一下《明史·嚴嵩傳》,他的兒子分明是“嚴世蕃”。其他所有的歷史人名大辭典也都只收“嚴世蕃”而不收“嚴世藩”?!稗薄胺倍蛛m然形、音相近,但意義有別:蕃,本義為“草茂盛”;藩,本義為“屏障”。雖然“蕃”偶爾被用作“藩”的通假字,但用于人名是不應該任意混淆的。如:東漢名士陳蕃不能寫作“陳藩”,清代學者江藩不能寫作“江蕃”。為了避免名人、學者的差錯誤導讀者,我感到有必要把這個可能即將“約定俗成”的問題提出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要再把“嚴世蕃”錯成“嚴世藩”了。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7年第6期《百科指謬》欄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