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4種預習方法+8種整理筆記秘訣!
4種預習方法
01??看新學期教材
教材預習就是通過閱讀新教材,提前熟悉知識點、公式。這種方式是最傳統(tǒng)、最普遍,最常用的預習方式。
優(yōu)點
簡單明了,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迅速了解整本書的大致內容。
缺點
①課本內容單調,預習形式缺乏變化,容易走過場,實際沒有學會。課本內容過于簡單。
②數(shù)學書內容比較詳盡,適合看書預習;物理、化學書內容過于簡單、籠統(tǒng),沒有實驗過程,也沒有原理詳解,課后更是沒什么習題,僅僅看書,根本無法達到預習效果。
02??做題式預習
預習的較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xiàn)在練習上。用做題來檢測預習的效果。起碼要做到會做教材后的前幾道習題。
若孩子會做了,說明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系,很正常,上課后老師講到這里豎起耳朵聽仔細就行。
優(yōu)點
將預習的效果落到實處。有助于鞏固預習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缺點
①考驗學生的自覺性。惰性使然,不是作業(yè),孩子可能懶得做題。
②更考驗孩子對各科的學習興趣。偏科的學生可能只愿意憑個人喜好,有選擇性地做題。
03??提前背誦重點課文
“提前背誦重點課文”是比較直接的預習方法。為了減輕上課后的負擔,一些語文老師會提前布置背誦篇目。
優(yōu)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提前誦讀、背誦新學期重點課文,不僅為新學期減少了背誦任務,還能通過提前預習加深記憶、加深理解,一舉兩得。
缺點
在沒有講解和學習情況下的提前背誦,常常就靠死記硬背。在缺乏理解的情況下盲目記憶,可能會耗費過多時間。
04??講授式預習
由下圖的“學習金字塔”可以看出,傳統(tǒng)方式的聽課、看書都屬于被動學習,而令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當老師,將所學傳授給他人。
8種整理錯題的方法
01?“錯”在心中,“本”在心中
如果只是想模仿別人弄一個錯題本裝裝樣子就算了,一些孩子的錯題本上邊只有三個字——“錯題本”,實際積累的錯題并沒有多少。
在執(zhí)行之前,要有這樣的決心:錯過的題我一定要記住,記在腦子里,記在本子上。
02??很厚很耐用
不要買一本很薄的本子糊弄自己,要知道在上學的時光里,每一年會遇到多少題,做錯多少題,累積下來會有很多的題量,所以選用的本子一定要很厚很耐用。
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避免了使用多個小本本導致順序混亂和遺失的問題;二是遇到和以前相似的錯題可以對比查看。
03??分科整理
不要這一題是數(shù)學,下一題是化學,再下一題是物理,這樣太混亂了,成了大雜燴了,對自己一點幫助也沒有。
一定要分本子或者在一個本子里劃分區(qū)域整理錯題。
04??錯誤分析,認清自己
理錯題集就是把自己平時和考試時做錯的題目抄下來,不僅要把正確的答案寫上去,還要把錯誤的答案加上,然后分析做錯的原因,是知識點沒掌握?還是忽略了使用的條件范圍?或者因為粗心計算錯誤?
錯題集,就像一張藥方,既有“癥狀描述”,還有對癥下的藥。
對比錯題集,能夠很快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鞏固,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05??每一題標好題號和類型
每一題的前方留出一厘米的空白邊距,用以標注題號、類型,以便以后查找。
06??定時重新做一遍并標注
錯題本,一定要回顧和溫習,最好的方式是再做一遍,做再多新題也不比這樣做有用!
這些錯題都是自己最容易犯的錯誤,知識就這么多,弄清楚一點,就多會一點。
同時,每做一遍,總會發(fā)現(xiàn)一些題仍然會犯錯,這時候在題號前面用1顆星標注一下,再看看為何又做錯了,一定要弄懂弄會。
復習時,如果時間來不及,著重看那些前面標注有星星的題目,重要等級題目一目了然。
07??好題也可以是“錯題”
題集的升級版就是不僅有錯題,還有“好題”。相信閱盡題海的孩子都會對一些題記憶深刻:
有的需要全面細致的分類討論,稍微考慮不周就會墜入陷阱;
有的看似計算量龐大得嚇人,其實反向思維,將答案代入其中也不過小菜一碟(這種情況在選擇題中尤為突出);
有的條件眾多,刁鉆古怪,不知道從何下手,其實放下畏懼,步步為營,也可以得到大部分的步驟分。
收集好題可以讓你摸清出題者的思路和慣用的考查手法,識破其中的陷阱和伎倆。
08??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要學會和同學交換錯題本,尋找成績和自己相似、或者比你好的同學。
和自己成績相似的同學,一般犯的錯誤都類似,看看他是如何分析和解答的,是不是比你理解得更深刻,解題方法比你更巧妙!
學習比自己好的同學,一般他做錯的題,可能你做錯的概率更大,提前看一看,避免以后出錯,為何不抓住這種機會呢?
來源: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衡水名師卷
名校資源共享 名師匠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