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渴的烈焰——吞焰蟲

吞焰蟲(Pyrovore)
吞焰蟲是一種怪異的生物,其構造差不多就是一堆長了腿的消化囊。吞焰蟲胃中滴落的腐蝕性酸液足以將裝甲,血肉和骨骼化作冒著煙的黏稠漿液,供其他泰倫生物享用。盡管這已經很可怕了,但吞焰蟲最主要的威脅在于它背部生長的武器共生體。遭遇敵人時,吞焰蟲會從背部的生體武器中射出一團熾熱的火球,火球發(fā)射時會產生極為獨特的轟鳴聲,這種轟鳴也是吞焰蟲的受害者在被灼熱的火焰彈幕變成一撮燃燒的灰燼之前,所能聽到的最后聲音。
吞焰蟲的存在意義主要是對生物質進行預消化,正因如此,它們通常在尸橫遍野的戰(zhàn)場上四處游蕩,大快朵頤著死者和傷員的身軀,吞焰蟲復雜的體囊和胃袋陣列會將尸體的血肉組織分解為可燃氣體。它體內的酸液有著極強的力量,以至于它們能夠吞食金屬和巖石,乃至任何蟲巢艦隊可能需要的礦物質。如果沒人打擾,吞焰蟲可以自己胡吃海塞上數個小時,甚至數天,只有某些蠢貨離得它太近時,才會停下來進行戰(zhàn)斗。
吞焰蟲的腦子很小,反應也很遲鈍。事實上,相比吞焰蟲,那個嵌在血肉中的武器共生體反而有著更強的思維能力,通常,許多泰倫生物的思維與它們手中的生體武器是相互嵌合的,但吞焰蟲與它們不同,吞焰蟲與噴火生命體的機能是相互獨立的。吞焰蟲本身被進食的渴求所驅使,而生體武器則會在感覺到非泰倫生命體的存在時,本能地射出一股烈焰。只有當蟲巢意志同時接納了兩種生物的思想時,吞焰蟲才能作為一個整體行動。不過,這種掌控幾乎沒有什么必要,因為吞焰蟲的雙重本性意味著,即便有人能從它的烈焰中幸存下來,最終也得落入它長滿尖牙的大口中。說到底,吞焰蟲無論是是以獵物的新鮮血肉為食,還是以焚化尸骸的陰燃灰燼為食都沒有什么關系——進了肚都是一個樣。
與吞焰蟲作戰(zhàn)時最好保持距離,大多數對手都為此經歷過慘痛的教訓,如果吞焰蟲受傷了,惡心而腥咸的液體就會傷口滲出,將其胃部含有的酸性成分噴濺至附近的敵人身上。更糟糕的是,如果吞焰蟲被殺死,致命的一擊很有可能會點燃它胃中的不穩(wěn)定性體液,引發(fā)一場大爆炸,只留下一些燒焦的肉渣和一股難聞的氣味。有人說這是蟲巢意志對其后代之死的報復,但也有人懷疑對于這種陌生的敵人,是否真的能給它歸納一個可理解的動機。

裝備
尖牙利爪(Claws and Teeth)
最基本的泰倫武器,連撕裂蟲這樣最簡單的生物體都有,刀刃般鋒利的爪子和長滿尖牙的血盆大口足以將敵人撕碎。
硬化甲殼(Hardened Carapace)
該生物的甲殼由密度更大,強度更高的幾丁質構成,足以抵御能夠粉碎或擊穿輕型護甲的動能沖擊。
酸性血液(Acid Blood)
某些泰倫生物流出的外星血液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可以在瞬間蝕穿陶鋼裝甲并溶解血肉,對于那些不夠敏捷,無法躲開噴濺的酸性體液的人而言,這注定會帶來一場災難。
火焰噴吐(Flamespurt)
吞焰獸的火焰噴吐生體武器噴出一股熾熱的火焰,火焰能夠滲入每一個角落和縫隙,將吞焰獸的敵人吞沒在熊熊烈火之中。

酸顎(Acid Maw)
吞焰獸長滿尖牙的大口不斷滴下酸液,其威力足以溶化鋼鐵,腐蝕陶鋼。

瑣事
可以看出,吞焰蟲pyrovore是由前綴“pyro-”火和“vore”吞食構成,但以vore為結尾的單詞意為“以XX為食的”,比如肉食動物“carnivore”,雜食動物“omnivore” ,推測這里的vore可能是“用XX來進食的”。“pyrovore”可能意為“以火焰進食”或者“火焰和吞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