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艷后
? ? ?1963年的《埃及艷后》一經(jīng)上映,票房慘淡。

但毋庸置疑,伊麗莎白·泰勒塑造的艷后形象可謂深入人心。

? ? ?克里奧佩特拉(艷后)在17歲時,就嫁給了同父異母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以保證希臘的血統(tǒng)純正。但姐弟(夫妻)不和,為了爭奪王位而明爭暗斗。

? ? ?那時凱撒驅(qū)逐政敵龐培(在克拉蘇死后,一山容不得二虎,凱撒與龐培展開激烈斗爭),龐培一路逃到埃及亞歷山大城,被托勒密國王侍從殺害。

? ? ??不管怎么說,龐培都是“羅馬三巨頭”之一,如今卻慘死在埃及人手里,凱撒心里當然不舒服。
??

? ? ?? 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凱撒的來訪無疑讓克里奧佩特拉抓住了機會。被譽為埃及“武則天”的克氏,明艷動人、風流萬種、精通多門語言。

? ? 她讓仆人把自己裹在毛毯里獻給凱撒,利用美人計步步靠近,最終征服凱撒,并為其生下一個兒子。

? ? ?三年后,凱撒被羅馬推選為獨裁者,克里奧佩特拉帶著兒子以隆重的方式來到羅馬,受到很高的待遇。但同時也讓原本就對凱撒聯(lián)姻問題持反對意見的羅馬元老院更加反感。不久,凱撒便被他的反對者們(包括安東尼)殺害。

? ?凱撒遇刺后,屋大維和安東尼將羅馬共和國一分為二。安東尼控制東部各行省,屋大維則負責西部各行省。
? ? 但很快,在一次女王召見中,安東尼被克里奧佩特拉的美貌所深深吸引,地下戀情就此展開。(對,沒錯,安東尼是有婦之夫)

(與用美色利誘凱撒不同,克里奧佩特拉對安東尼動了真情,她曾一度無法接受安東尼已婚的事實)很快,安東尼留在埃及不再回到羅馬,這被羅馬人看做是背叛。于是屋大維開始在羅馬執(zhí)政,并攻打埃及。

? ?安東尼更擅長陸戰(zhàn),被愛沖昏了頭腦,在海戰(zhàn)中敗于屋大維,逃回埃及。安東尼實力衰退,他們的軍團在陸戰(zhàn)中又被打敗。安東尼崩潰萬分,最終選擇了自殺并死在了克里奧佩特拉的懷里。

? ? 埃及很快被羅馬軍隊占領,屋大維一舉消滅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

? ?克里奧佩特拉同時失去了情人和權(quán)力,她不愿屈服于屋大維的統(tǒng)治,用一條眼鏡蛇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去追隨她最愛的安東尼。

? ?但是,電影中艷后的美艷形象真的與事實相符嗎?埃及學家也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 ?至今人們?nèi)晕窗l(fā)現(xiàn)克里奧佩特拉的遺體,而艷后的最早記載是古羅馬人寫的。出于歷史原因,古羅馬人很有可能對艷后的妖艷形象夸大其詞、輿論丑化。

? 當然還有其他的說法。在出土的銀幣中,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正面是馬克·安東尼;背面則是克里奧佩特拉,她長著鷹鉤鼻、咄咄逼人的下巴,頗具陽剛之美。

學者認為:這是克里奧佩特拉個人意愿的產(chǎn)物。女戰(zhàn)士形象是她渴望與安東尼平起平坐的最佳例證。
? ? ?考古學家翻閱克氏的家族史,發(fā)現(xiàn)她有一個慘死的妹妹,在土耳其找到阿爾西諾伊遺骸后,并對其進行面部復原工作。

? ? 可妹妹的容顏與克里奧佩特拉相差多少呢,我們無從可知。? 克里奧佩特拉的真實樣貌,仍是個謎團等著人們?nèi)ヌ剿鳌?/p>
? ps:凱撒有羊癲瘋(癲癇),克里奧佩塔拉也是通過這一點來對凱撒噓寒問暖。
? ? ? ?古羅馬不等同于《羅馬假日》中的羅馬,現(xiàn)在的羅馬只是意大利共和國的首都。

同理可得,古埃及不等于埃及,如今的埃及只是繼承了一部分古埃及的疆域。

? ? ? 克里奧佩特拉作為古埃及的最后一任女法老,留下了很多的傳奇。她的談吐、膽量、眼界、才智無不讓人傾倒,可能美貌是她最不值得提起的優(yōu)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