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陷者舉之。關于黃芪的升提作用,上一則醫(yī)話談及對高血壓之屬于氣虛痰濁者,重用
黃芪:陷者舉之。關于黃芪的升提作用,上一則醫(yī)話談及對高血壓之屬于氣虛痰濁者,重用可降;但對于臟器下垂者,有宜重用黃芪以升之,血壓之升降于臟器之升提不同。 重用黃芪以升陷,其適應證為臟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腎下垂等)、重癥肌無力、肌肉痿軟、呼吸困難、眩暈等屬氣虛下陷者。以上諸癥皆因氣虛下陷,升舉無力,致使臟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陽不升,諸陽不能匯于巔頂而眩暈;或宗氣不充而難司呼吸出現(xiàn)呼吸困難;或肺氣難支,吐故納新受阻,朝百脈之職難司,四末失養(yǎng)而肌肉痿軟無力。 ◎胃黏膜下垂者 可用四君子湯加黃芪30克,再配枳殼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殼反佐,因胃屬腑主受納,胃氣以降為順,雖然黏膜下垂需升,但胃氣需降,故重用黃芪補氣升提以治黏膜下垂,而反佐枳殼以順應胃氣以下降,以促進胃黏膜之復原。 ◎治脫肛 內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載方用黃芪120克,防風9克。此方實出王清任治脫肛之“黃芪防風湯”。王氏方:黃芪四兩,防風一錢。李東垣認為: 防風能制黃芪,黃芪得防風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 可見王清任之黃芪防風湯實源出于東垣,防風之分量不宜多用。此法治脫肛的確有效。 ◎子宮脫垂 治以補中益氣湯加首烏。加首烏之意,一者在于引經,二者因胞宮沖任所系,全賴陰血所養(yǎng),氣得血養(yǎng),血得氣行,氣血充和,沖任得調,所系之胞宮則能復其原位。若能配合針灸,加強沖任之調理,則取效更捷。 ◎重癥肌無力 治以強肌健力飲,此方為自擬經驗方,亦重用黃芪為主藥。重癥肌無力證候較復雜,除眼瞼下垂外,可有復視,吞咽困難,構音不清,四肢無力,重者呼吸困難,大氣下陷,危及生命。我認為該病的最大特點是肌肉無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氣虛之證,并由虛至損,且與五臟相關。治療上緊抓脾胃虛損這一病理中心環(huán)節(jié),重用黃芪以補氣升陷,同時針對兼夾之證調理五臟,重補脾胃,以運四旁,促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