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是漢平帝之子,王莽的外孫?純屬編造,他是平帝的叔父
最近聽了一段評書《東漢演義》,可是剛一開始就聽不下去了,因為里面有個致命性的歷史錯誤!大概是為了凸顯光武帝劉秀的正統(tǒng)性,評書的作者居然把劉秀說成是漢平帝的兒子,王莽的外孫!這完全不符合歷史的記載,因為劉秀非但不是漢平帝的兒子,還是平帝的叔父,和王莽更沒有什么關(guān)系了。那么,這段真實的歷史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劉秀的身世
據(jù)史書記載,光武帝劉秀是漢高祖的劉邦的九世孫,他的先祖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fā)。漢武帝時期,他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規(guī)定諸侯王的庶子們也可以獲得封邑,成為列侯,所以劉發(fā)的一個庶子被封為舂陵侯,此人名叫劉買。劉買死后,他的爵位只能嫡子繼承,其余諸子就沒有爵位了,只能出來做官。
劉買的兒子之中有個叫劉外的,官至郁林太守。劉外的兒子名叫劉回,擔任過鉅鹿都尉。劉回的兒子名叫劉欽,就是光武帝劉秀的親生父親。公元前5年,劉秀出生,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劉秀的母親名叫樊嫻都,是南陽當?shù)氐暮雷宸氐呐畠?。由此可見,劉秀與漢平帝、王莽根本沒有什么關(guān)系。

二、漢平帝是誰
再說說漢平帝的情況,他是漢元帝劉奭的孫子,原名劉箕子,后改名劉衎。公元前9年,漢平帝出生,他的生父是中山孝王劉興,母親是衛(wèi)姬。關(guān)于中山孝王劉興還有一段故事,他是漢元帝的第三子,初封信都王,后改封為中山王。原本劉興也是有機會做皇帝,因為他的兄長漢成帝沒有子嗣,所以在討論皇儲時,有人就推薦劉興。
于是,漢成帝對劉興以及侄子劉欣進行了一番考察。他覺得劉興傻乎乎,還是自己的兄弟,與此同時,劉欣又得到了外戚王氏以及趙昭儀的幫助,所以劉興“落選”了。不過,漢哀帝劉欣做了幾年皇帝就病死了。王莽趁機出山,再度執(zhí)掌朝政,他為了獨攬大權(quán),沒有立年長的人做皇帝,而是選擇了年僅三歲的漢平帝。

三、兩人的關(guān)系
別看漢平帝比光武帝年長四歲,但若是按照輩分來說的話,劉秀還是漢平帝的族叔呢!當然情況有所不同,因為在西漢的時候,光武帝這一脈是庶出中的庶出,屬于小宗,漢平帝雖然輩分低,但他做了皇帝,屬于大宗。不過到了東漢,情況再度發(fā)生了變化,因為光武帝劉秀又認了一個爹,他也成了大宗!
事情發(fā)生在建武十九年,東漢群臣在討論宗廟問題時,大司徒戴涉、大司空竇融認為“宣、元皇帝尊為祖、父,可親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也就是說,光武帝要以漢宣帝為祖父,漢元帝為父親,他要親自祭拜這些人;至于漢成帝以下的皇帝,屬于平輩,或者晚輩,則由有關(guān)部門祭祀。這樣一來,光武帝名正言順地成為了漢平帝的叔父!最后補充一句,人們用評書來了解歷史,但不能將評書當成歷史。
參考資料:1.《漢書》;2.《后漢書》;3.《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