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感受古人的瀟灑與孤傲

幼年時,父母工作繁忙,但是總會抽出時間考察我和妹妹的學習情況,也會叮囑我們多讀書。他們盡自己所能給我們準備教輔資料,也會同時購入《十萬個為什么?》、《作文大全》《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課外書籍,以開闊我們的視野。
因為媽媽自己喜歡讀書,柜子里珍藏著瓊瑤、三毛等人的作品,臺面桌上擺放著用于練習書法的字帖,還有宋代水墨畫素描選本。在我將《格林童話》翻爛之后,意外發(fā)現(xiàn)媽媽臺面桌下抽屜里擺放著一本《唐詩選本》。
我立刻被這本裝幀樸素,彩色印版的小冊子吸引。因為它的每一首詩都很簡潔,雖然配圖無外乎宋代水墨畫里表現(xiàn)的山山水水,但詩歌與充滿意境的彩色配圖構(gòu)造了一種充滿古意的美好,我被莫名吸引了。
唐詩為我打開了一道門,讓我看見古人行走于天地之間的瀟灑與孤傲。印象最深的一首,倒不是李白、杜甫這、王維這些被稱之為一流大詩人的作品,反倒是藉藉無名的劉長卿,憑借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成為我的頂禮膜拜的大詩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首詩極為簡練,是典型的五言絕句。每句詩僅5個字,但是5個字便能營造一種獨特、介于虛幻與現(xiàn)實之間的美好情景。
日暮蒼山遠。
夕陽西沉,寒夜降臨,天地一片混沌,蒼翠的青山也變得遙不可及,一種獨屬于寒夜的冷清孤寂,令人動容。
天寒白屋貧。
而這時天空竟然下起了雪,天空像被冰凍住了,寒冷襲來,雪花紛紛揚揚飄落下來,而芙蓉山莊的屋頂已經(jīng)堆積起了一層白雪。
柴門聞犬吠。
詩人走到芙蓉山莊的柴門前,猶豫要不要敲門請求留宿,屋內(nèi)的主人似乎察覺有客來訪,亮起了燈盞,家犬也跟著狂吠起來。
風雪夜歸人。
很快,征得芙蓉山主人同意,詩人穿過柴門,迎著風雪的洗禮,走進了芙蓉山莊,接受主人的熱情款待,稍作歇息。

對于孩童來講,這些簡單漢字經(jīng)過組合竟然能表達出深厚而豐富的意義,且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記憶尤為深刻。而后來才知劉長卿尤其擅長創(chuàng)作五言詩,據(jù)說,五言詩占了他全詩的十分之七八,因為練字精準,氣韻不俗,后人也常用“五言長城”來代指劉長卿,表達對他五言詩歌創(chuàng)作技藝的高度贊美。
而這首詩真正吸引我的是,它教會人用含蓄的語言表達洶涌的情感,教人在困境中繼續(xù)保持童心,保持發(fā)現(xiàn)美好事物的好奇心。其實對于趕路人來說,遇到冷冽的風雪天氣是件很糟糕的事情,茫茫天地之間無所依傍,進退兩難,如果這時有人愿意借宿給自己,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

整首詩沒有過于渲染“趕路人”的凄涼不易,而是簡單勾勒大雪天的景象,并且把筆墨重點放在了芙蓉山主人對自己的接納上。當趕路人在白茫茫的雪夜終于找到了可以借宿之處,犬吠打破了天地間的凄愴,詩行中跳躍的感激之情,也不由自主感染了讀者。
也許雪夜是人生困境的象征,而芙蓉山主人便是象征生活中的希望和轉(zhuǎn)機。無論現(xiàn)實遭遇怎樣的挫折,都不該放棄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不是么?王維也曾寫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北磉_同樣的人生思考。
而這種童心看世界的觀點,亦是我最初閱讀唐詩時的最大收獲,以至于生發(fā)了我對詩人、作家、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無限興趣。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那些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作品,背后一定站著一位飽含真摯情感的作者,作者不過是借助文字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其實劉長卿是個落魄才子,一生沉淪下寮,時運不濟,常遭貶謫,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正是寫于某次遭貶之后的嚴冬。
而千百年來,這首詩溫暖了許多如他一樣在寒夜踽踽獨行的落魄旅人,也在我的內(nèi)心播種下了一顆熱愛詩歌的種子。詩歌之美,言簡意深,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