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清鸚鵡在家的運動量
野生鸚鵡每天要飛將近50公里來回覓食。
而家養(yǎng)的鸚鵡,常年在籠子里,每天都是久坐狀態(tài)。適當(dāng)?shù)倪\動,能讓鸚鵡的心率加快、以保障它的健康、宣泄它的情緒。
家養(yǎng)鸚鵡每周至少需要進(jìn)行兩次針對性的健身鍛煉,每次必須持續(xù) 30 分鐘以上。
為什么鸚鵡需要鍛煉?
鸚鵡是長壽的動物。小型鸚鵡一般都十到二十年壽命,絕大部分鸚鵡的壽命都超過貓狗。較大的鸚鵡甚至可以達(dá)到 70 歲以上。
在野外它們有劇烈的運動,來促成新陳代謝。而在家里,運動量減少了,但鸚鵡正常的新陳代謝則是不變的。
如果鸚鵡缺乏運動,它們有可能變得:抑郁、肥胖、攻擊性強、情緒不穩(wěn)定。
根據(jù)相關(guān)研究,運動可以讓鸚鵡消耗能力并產(chǎn)生內(nèi)啡肽。而內(nèi)啡肽可以有效地平衡鸚鵡情緒。
缺乏運動的鸚鵡社會化程度會很低。同時無論對人還是對物會更有破壞性。
如何科學(xué)的鍛煉鸚鵡
鸚鵡的運動量不同于平時的籠外散養(yǎng),籠外散養(yǎng)的運動量不足以支撐有意識的運動量。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一說科學(xué)的鸚鵡鍛煉法
1、布置好鳥籠
很多鳥友說,鸚鵡一直是室內(nèi)散養(yǎng),白天又足夠的時間空間去自由漫步,籠子尺寸就無所謂了。這個想法對于鸚鵡來說是不合適的。散養(yǎng)的方式會有許多安全隱患,散養(yǎng)人必須在身邊,人也不可能永遠(yuǎn)都陪著鸚鵡,一個足夠大的飛行籠,能讓鳥寶在籠子里跳來跳去,還可以拍打翅膀,或者能在籠子里倒掛金鉤,這都能充分保障一個安全環(huán)境下的活動量。
布置站桿與棲息臺
鸚鵡需要有許多玩具,同時還需要三種不同的站棍、或棲息臺。
大多數(shù)鸚鵡喜歡在不同的站棍或棲息臺之間跳來跳去。
布置秋千
在不同高度設(shè)置多個秋千,讓您的鸚鵡享受障礙訓(xùn)練。您還可以懸掛打結(jié)的繩索,或者掛攀爬網(wǎng),來鼓勵鸚鵡攀爬和探索,這對腳和爪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鍛煉。
咀嚼玩具
提供木頭和紙板制成的物品供鸚鵡玩耍和咀嚼,因為這些物品可以豐富并防止鸚鵡的喙過長。
2、飛行鍛煉
鸚鵡最主要的運動就是飛翔,所以最很重要的鍛煉就是讓鸚鵡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飛個夠。
在飛行鍛煉前,務(wù)必清理掉客廳所有對鳥類有危險的裝飾物。確保風(fēng)扇關(guān)閉。門窗關(guān)閉。確保魚缸等水容器被覆蓋上安全網(wǎng)。
做好清場工作后,不斷引誘它飛翔,一周有兩次30分鐘左右的飛翔運動,將大大延長鸚鵡的壽命。
如果你的鳥寶湊巧做了剪羽,則可以換一個方法運動:
讓被剪羽的鸚鵡站在手指或者手臂上,然后上下緩慢的搖晃手臂,使得鳥寶不自覺得會張開翅膀,不停擺動,每次三到五分鐘,休息兩分鐘后,再繼續(xù),做滿半小時,一周兩次,能有效提升鸚鵡體質(zhì)。
3、食物游戲
你可以給鸚鵡未開殼的堅果,比如杏仁,核桃等等。然后鼓勵鸚鵡啄食與啃咬,這樣能強化鳥喙并活躍鸚鵡大腦。
再比如,用食物進(jìn)行獎勵,引誘鸚鵡把丟出的小球,撿回來,再給予獎勵,來回地?fù)烨蚰苠憻掻W鵡的腿部力量。
4、跳舞
鸚鵡特別喜歡跳舞。您可以通過播放音樂與鸚鵡一起跳舞。鸚鵡喜歡以下舞蹈動作:
一起搖頭、一起點頭、雙腳左右移動身體、左右搖晃上半身、前后搖晃上半身、拍打翅膀。主人做這些動作,讓鸚鵡來模仿
保持鸚鵡健康的四大要素
鸚鵡可以依靠以下四個方法過上長壽、健康的生活:
A.讓鸚鵡每天都要忙起來
鸚鵡必須整天都要忙起來,不然它們會感到無聊。進(jìn)而開始拔毛。你要用各種方法,讓它閑不下來.
B.一周兩次運動鍛煉
每周至少進(jìn)行兩次鍛煉。包括:
1、每周兩次飛行運動;
2、食物游戲;
3、跳舞;
4、鍛煉時保持對話。
每次鍛煉不能少于30分鐘。
C.健康的飲食
飲食不當(dāng)是家養(yǎng)鸚鵡里普遍存在的問題。
顆粒糧可以為鸚鵡提供更均衡的飲食。但鸚鵡對食物很挑剔。顆粒糧雖然健康,但很少有鸚鵡喜歡吃。
想要保持營養(yǎng)均衡必須要多元化喂養(yǎng),如:1、蔬菜;2、水果;3、種子;4、堅果等等
D.加強社會化
由于鸚鵡智商較高,它們需要較多的社交活動,所以鳥友哪怕回家再忙再累,都需要騰出一點時間與鸚鵡溝通交流互動。
回家后,可以把鸚鵡放你肩膀上走動;
看電視時讓鸚鵡在手臂上放松。
或者用外帶籠、放飛繩帶它出門散步。
與它說話,并嘗試教它學(xué)舌。
分享你手上對它健康的食物。
一只被充分社會化的鸚鵡會更快樂、更健康,也更愿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