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CS10E可調(diào)濕度半導體自動除濕機評測、拆機、改進

過完年咱們大廣東很快到回南天了,往年家里儲物室總發(fā)霉 ,閑魚來一個楊子除濕機,這是可以調(diào)節(jié)濕度自動控制啟停的除濕機里面,最便宜的產(chǎn)品了。就是下邊這貨,特意對光拍出那廉價塑料質(zhì)感 ,實物會漂亮一些。

銘牌。

上電,溫度濕度測量還是比較準確的 ,參考對象是小米溫濕度計。

但是上電不除濕半小時后,溫度和濕度都發(fā)生明顯偏差:

開始除濕,有了氣流,溫度偏差減少,但還是很明顯:

凈化其實就是點亮4顆紫外線LED照射鋁合金格柵,格柵上據(jù)說有二氧化鈦,也沒什么成本,當然效果也就跟成本成正比了 。

出水口可以插上排水軟管,這是我需要的功能,放在儲物室一年也不管一次,靠人工倒水是不現(xiàn)實的。

但是這一臺拉出水箱和模擬水箱滿水都不會自停,不知道是不是個例,雖然99新,畢竟是閑魚的二手貨,這個問題沒有代表性。

顯示屏很亮,晚上可以當夜燈了,可能會影響睡眠,這時可以開啟睡眠功能,就是關(guān)掉顯示屏和凈化功能(兩邊會發(fā)出藍紫色光),但除濕功能可以繼續(xù)工作。

遙控器挺漂亮小巧,不過一旦丟了,除濕機開機能默認除濕,但其他功能就變成擺設(shè),因為機身上只有一個電源開關(guān),沒有任何按鈕。

除濕90分鐘,凝水18mL,相當于除濕量288ml/天@24℃71%,這個效率也是醉了。

拆開看看有沒有救。風道的布局還算合理,空氣先經(jīng)過致冷端,冷空氣流過電源板,然后通過軸流風扇,冷卻發(fā)熱端,再流出機身。電源板和控制板的用料還算厚道。

軸流風機雜牌,散熱器用料不錯,厚度面積都不算山寨。

但是進風口的設(shè)計得太寬太高,大部分空氣沒有流過致冷端。

美紋紙貼上部分進風口,讓大部分氣流流過致冷端,此時進入口和出風口面積基本上一樣。測試結(jié)果,90分鐘只有10ml冷凝水。想了一下,電致冷效率很低,也就是致冷功率遠沒有89W,如果全部氣流經(jīng)過致冷端,會導致溫度下不去,空氣溫度降不到露點,是沒法冷凝的。遂拆掉美紋紙 。

控制板上的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布置不合理,流經(jīng)傳感器的氣流是已經(jīng)除濕和被電源加溫的,難怪溫度濕度都顯示不準確。

用屏蔽線把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引出放在合適地方,溫濕度顯示正常。
耗電
用小米智能插座實測各種狀態(tài)下的耗電:
遙控器關(guān)機狀態(tài):0.22W
睡眠狀態(tài):0.3W
亮屏狀態(tài):1.0W
亮屏并啟動凈化:1.3W
亮屏除濕加凈化:89W
總結(jié)
全新差不多200一臺,有自動濕度控制功能,用料對得起價格,機構(gòu)工程師工資不夠工資,馬虎應付,濕度控制功能實現(xiàn)的不好,例如希望穩(wěn)定在70%濕度,得設(shè)置在50%,然后一啟動測量值就變成60%,實際濕度要一直降到55%(即測量值45%)才能停機。按照設(shè)計是應該在70%~65%之間波動,實際上變成了70%~55%之間波動。
在24℃,70%濕度的常見條件下,靜息狀態(tài)人體排出水氣的速率大概是500~1000ml/天,有人的房間,用處就不太明顯了。用在儲物室倒是不錯,即使有溫濕度不準的問題,反正沒有人,舒適性也就沒要求了。記得把儲物室氣密性做好,這臺機器不停工作,一年耗電差不多800度的哦。氣密性做得好,工作時間就大大縮短了。
操作拍照寫文一共7小時。如果覺得有幫助,記得打賞、點贊、收藏、轉(zhuǎn)發(fā)哦,謝謝!